村支部党员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16 08:33:00

导语:村支部党员的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村支部党员的调研报告

我们村有10个村民组,568户2726人,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2912亩。村党支部有党员45名,其中35岁以下8名,女党员5名,10个党小组。以前,我们村群众生活十分困难,人均年收入250元、粮食250公斤,是一个贫困村。近几年来,我们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特别是经过农村“学教”活动,村干部和党员受到深刻教育,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己任,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发展山区农村经济,群众生活明显提高,2002年全村人均年收入2048元、粮食702公斤,村集体积累10万元。我们的做法是:

一、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核心,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带头人

农村奔小康,关键靠支部。我们按照建设“五个好”村党支部的目标要求,始终把党支部自身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认真抓紧抓好。一是通过“两推一选”,把党性强、作风正、懂经营、善管理的致富能手童华才选为村支部书记。童华才担任支书后,以身作则,尽心尽责,事事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我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幸的是,童华才今年3月由于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去世,全村党员群众感到无比悲痛。童支书带领支部一班人,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坚持政治教育,提高思想觉悟,支部每月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季度举办一次党员培训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农村改革时事政治,澄员对改革开放的模糊认识,还组织党员到临近地区去学习好经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立志改变村的面貌。二是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的机制,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约束我们村干部的行为。制定和完善了《村干部联系村民组制度》、《村干部值班制度》、《村财务管理制度》。推行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明确规定村支两委的任期责任、目标要求、权利义务,严格考核评比,并将考核结果向群众公布,使班子成员置身于群众监督之下。村支部还进一步完善了村务公开制度,建立公开栏,公开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务收支、重点项目经费收支、农业税和特产税收缴、计划生育指标分配、宅基地审批等群众关心的问题。这些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我村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使党支部成为群众信任、群众满意的领导集体。

在加强支部班子建设的同时,我们注重培养锻炼一支好队伍,把致富能手、科技能手、经营能手作为培养对象,坚持每年发展二至三名党员。选送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到市、县、镇参加市场经济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到外地参观考察,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全村45名党员都已脱贫致富,其中20多名成为了致富带头人。

全村党员脱贫致富后,我们通过组织开展“1+1”帮扶活动,让每个党员在劳力、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户。支部书记童华才率先垂范购买了4000多株日本沙梨苗,无偿提供给100多户农民种植。通过帮扶,使帮扶对象增加了经济收入,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部份农户还走上了致富道路。村民宋兴友家境贫寒,党小组长胡友能为他购买了果苗,手把手地传授种植技术,使他经济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二、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山区农村经济

交通不便、山多坡陡、田土稀少、缺水严重,长期困扰我们,严重制约了全村的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加强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坡改梯建设等。针对群众要求致富的迫切愿望,我们积极想办法、谋路子,特别是在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展开了“治穷致富”的讨论,找寻致富路,发展山区农村经济,为群众谋实惠。

1、搞好公路建设,奠定发展基础。我们村有一条公路连接210国道,是村民走出大山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过去由于缺乏管护,公路损坏严重,汽车无法通行,村民买卖货物都靠肩挑背驮,严重制约农产品向外流通。支部决定村干部拿出当年的全部补贴,多渠道筹集资金,带领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对公路进行了扩建改造,1999年4月这条长达9公里的公路全面修复。现在,每天有三趟中巴车到村里载送来来往往的群众进城回村,村民种的东西不愁运不出来销不出去。另外,我们投资10万元,对组与组之间、户与户之间的路面进行改造。用水泥硬化了宽1米,长8公里的串寨路和一些主要的田埂,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现在全村的生活用品都是汽车运到家里、田间。

2、加强水利建设,保证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我村海拔高,缺水严重,有5个村民组人畜饮水全靠人挑马驮,有时一个半天还挑不到一挑水。我们多渠道筹措资金13万元,组织群众投工投劳1900多个,建成了自来水供给站,彻底解决了1000多名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的问题。同时,我们还积极争取项目,修建了60多个小水窖,保证了全村的灌溉用水。现全村共有提灌站16处,小型发电站1处,拦河堤坝4处6140立方米,安装导洪管580米,修防渗渠道62.3公里,全村农田保灌面积达100%。

3、实施坡改梯,提高田土拥有量。我村田土少、石旮旯多,村支部一班人带领共产党员率先实施坡改梯。初步取得成功后,立即对干部群众进行宣传发动,在全村掀起了坡改梯热潮。目前,全村坡改梯面积达到2140亩,都种上各种庄稼、果木,全村40%的农户由缺粮户变成了卖粮户。通过坡改梯取得的成效,我们积极引导群众退耕还林和水保林3000亩,开发非耕地2100亩。

4、依托山区优势,发展农村经济。我们发动全村干部群众集思广益,多方听取发展山区经济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依托山区优势发展经果林、花椒、辣椒等经济作物,利用宜牧荒山多的实际发展养殖业。现全村有经果林2100亩,其中100亩以上的连片果园有8个,人均0.8亩,有经果树10.5万株,人均38株。我们村种植的“大汉梨”已经在附近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2000年,全村仅经果林一项纯收入就达40多万元,人均150元。我们投资近4万元,办起了村养殖示范场,村集体还垫资购买种猪、种羊提供给村民饲养,涌现出10多户养羊、养鸡专业户。现全村养羊3000多只,养牛560多头,饲养家禽14000多只,生猪存栏1800多头。如村民禹春强养殖了40多只羊,一年的经济收入就达5000多元。我村拥有丰富的硫铁矿、铝土矿和煤矿等多种矿产资源,我们通过外引内联,多渠道引资的办法进行开发。2000年,村集体就增收4.97万元。2002年又引进了遵义雅居物业管理公司投资200多万元,兴建了21.5亩的天麻制种基地,可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万多元。

三、重教育,树新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我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通过建学校、建敬老院、改善生活环境等,积极引导村民追求高尚、文明、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

1、修建村小学。采用村集体经济投入、村民集资等方式筹措资金40万元,带领村民义务投工投劳8000多个,修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800平方米的操场和240平方米的教师宿舍和厨房,成为全镇一流的村级小学。

2、修建村敬老院。98年争取县民政部门补助和村自筹资金共8万元,村民义务投工投劳2150多个,修建了378平方米的敬老院。为确保敬老院的经费,我们将敬老院后的100多亩荒山开发出来,建成果园,还出资购买了40只羊、300只鸡,其收入归敬老院所有。目前在敬老院安度晚年的6位孤寡老人除了吃穿不愁外,每月还有零花钱。这些老人说“敬老院胜过家,子女多了不如他”。

3、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我们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和“五好家庭”等评比活动,大力倡导勤劳致富、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崇尚科学的优良风尚,积极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过去畜禽散养、柴草乱堆、垃圾乱倒等现象。97年以来连年为计生合格村。2000年12月,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村(居)先进单位”。社会治安明显好转,连续几年被县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村”。

近年来,村党支部先后荣获了“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农村基层组织示范带建设先进村”和“五个好村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童华才被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我们取得的这些成绩,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很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巩固和扩大“学教”活动成果,再接再厉,力争在2006年群众年纯收入达到3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带领群众向小康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