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促进高中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10 10:41:00
导语:独家原创:促进高中教育发展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高中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我县高中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随着我县高中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大,不同层次的高中发展都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洛南县高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我县高中发展的形势
(一)高中培养规模不断扩在
2006、2007、2008年我县高考报考人数分别达到3792、4284、4399人。十一五期间应届生报考比率稳步增加。2006、2007、2008年应届生比率分别为67.2%、69.1%、71.2%。2006年西中、古城、永丰、石坡,2007年西中、石坡,2008年西中、古城、石坡均超过全县平均水平。
(二)高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2006、2007、2008年文史、理工二本上线人数分别为724、873、1127人,占全县上线人数的16.32%、18.22%、22.03%。2008年二本线以上人数1127人,位居全县第一,洛南中学二本以上人数964人,居全县省级标准化高中前列。永丰中学上二本以上44人,居全县普通高中第二名。2007年、2008年我县上专科线人数分别是1183,1147,居全县第一。三年来,全县一、二本上线万人比逐年提高。一本由2006年的4.5%,提高到2008年的9.16%;二本由2006年的12.58%,提高到2008年的20.28%,已接近全县的21.03%。
(三)高考成绩增幅明显
2006、2007、2008年我县文史类高考总分分别为411.81、433.24440.24,呈逐年上升趋势。理工类2006、2007、2008年高考总分分别为397.91、407.75、417.37,每年以10分的速度递增。
(四)标准化高中得到较快发展
我县省级标准化高中招生规模基本稳定,2006、2007、2008年分别为1466、1353、1690人。三年来,省市示范高中在提高文化质量方面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高考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洛南中学2006、2007、2008年高考二本以上人数分别为576、716、964人。2007年增幅达到了19.55%,2008年达到了25.7%。西关中学2006、2007、2008年二本以上人数分别为46、57、61人。古城中学2006、2007、2008年二本以上人数分别为38、43、54人,上二本以在人数逐年增长。永丰中学2006、2007、2008年二本以上人数分别为4、46、44人,2008年虽有下降,但仍有潜力可挖。
(五)高考本科录取人数再创新高
2006、2007、2008年我县共为各类高校输送新生6959人,其中提前批次582人,一批本科638人,二批本科1388人,高职专科3931人,比2003、2004、2005年多录取2386人,增幅达52.18%,其中2006年录取1933人,2007年录取2175人,2008年录取2811人,2007年、2008年增幅分别为10.33%和29.24%.本科录取人数增幅较快。2007年比2006年增加63人,2008年比2007年增加83人。2008年全县总录取率为63.34%,我县为63.90%,高出全县0.6个百分比。
(六)教育事业发展环境良好
近年来,我县县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县教育局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县上下形成了重视教育质量提高,顽强拼博,精细管理,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我们考试管理部门指导思想明确,始终把招生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和严肃考风考纪贯穿工作始终。通过考生签订诚信承诺书,开展考风考纪教育,使全体考生养成遵纪光荣,违纪可耻的自觉行动。在考试管理方面,我们吸取了个别市县前几年考风考纪差,反而上线人数少的教训,狠抓考试管理,逐级签订考试目标责任书,实行监考抽签确定试场,配备试场通讯屏蔽设备,建立考场监控系统,为考生创造公平竞争的考试环境。同时,我们深入各校进行考试技能和应试心理培训,使考生临场失误减少到最低程度。近年来,由于我们重视考风考纪的教育,狠抓考试管理,不同程度上促进了高中学校考风和学风的好转。连续多年来,我县考生违纪人数明显减少,违纪率显著下降。
应该说,我县高中教育近年来的大发展,成绩是显著的。由于近几年的大发展,我县中等教育事业历史性地迈向普及高中教育的新征程,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县高中教育规模偏小的状况,有效缓解了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压力;基本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子女接受高中教育的迫切需要。我县每年都为普通高校输送近千名优质生源,为无数原本无缘接受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提供了改变命运的良机,充分体现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办学宗旨;初步形成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局面。同时,我县高中教育的迅猛发展,还拉动了我县的城市建设,从长远看,对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两个率先”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肯定我县高中教育发展成绩的同时,必须认真分析我县近几年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从总体上说,我县近几年高中教育事业发展还没有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主要表现在全县高中教育质量与效益并没有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提高。近几年,我县高中教育规模在扩大,参加高考的总人数在增加,但我县高考本科进线总人数、人均总分等在省排名位置还不理想,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应届生培养力度还需加强
2006、2007、2008年全县应届生报考比率分别为71.09%、70%、72.5%。我县为67.2%、69.10%、71.29%。我县部分学校与全县比率差距明显。洛中2006、2007、2008应届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7.67%、64.47%、63.31%,与全县的差距较大。应届生二本上线比率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2006、2007、2008年全县应届生上线比率分别为14.96%、13.49%、16.24%。三年来,我县与全县比率差6个百分点,与最高的商南县差10多个百分点。2008年文史、理工类二本上线914人,上线率为23.97%,而应届生仅上线417人,上线率为16.23%,应届生仅占文、理上线人数的47.81%。
(二)往届生对应届生有较大影响
2006、2007、2008年我县文史、理工往届生分别为1051人、1116人、1121人,占报考人数的31.79%、29.48%、29.40%,而全县往届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8.91%、30%、27.41%,明显高于全县水平。往届生占上线人数的50.83%、50.17%、52.19%。三年来,我县均在50%左右。这些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应届生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同时也影响了洛中在全县考评的位次。
(三)市上考评学校、考评单科成绩名次相对滞后
以2008年为例,我县在市上综合考核名列前茅,但按市上分类考评的考评办法,一些学校、单科成绩名次靠后。我县的洛中虽上线人数居全县第一,但考评由于学生数基数大,在省级标准化高中同类比较文史类总分、语文、数学、外语、文综合分别在全县名列第6、6、6、6、4名,理工类总分、语文、数学、外语、理综合分别名列第5、4、6、6、5、5名。我县的文史类总分、语文、数学、外语、文综合分别名列6、6、5、6、5名,理工类总分、语文、数学、外语、理综合分别名列5、5、6、5、5名。
(四)县际之间高中生源质量差异明显
2006、2007、2008年省级标准化高中招生录取分数线分别为商洛中学500分、500分、496分;洛南县中学486分、443分、481分;山阳县中学507分、514分、511.4分;丹凤县中学427分、422分、450分;商南县中学506分、458分、508分;镇安县中学506分、529.4分、505.5分;柞水县中学463分、472分、445.9分。2006年丹凤县、2007年丹凤县、镇安县、商南县及我县初中毕业考试实行课改实验考试,七县区之间没有可比性外,2008年省级标准化高中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山阳县中学511.4分,我县481分,相差30分。
(五)提高二本线下临界生成绩的措施有待加强
2006、2007年我县二本线下10分档内考生分别为129、138名,全省此分数段考生比率为2006、2007年分别为3.55%、3.64%;我市2006、2007年比率分别为4.27%、4.53%;我县分别为4.46%、4.76%,也高于省市比率。这些考生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六)对考生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训练不到位
从考试过程和评卷结束省市考试中心反馈的情况看,我县每年都有个别考生紧张在规定以外的地方作答,用规定以外的笔答题,在草稿纸上作答,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填涂答题卡等事件发生。考生因临考心理失常,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导致未能如愿正常录取的大有人在,使考生受到打击,留下终生遗憾。各高中对考生应试技巧和心素质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把考试技巧和心理素质训练贯穿高中阶段全过程,对考生仿真模拟训练重视不够。
我县高中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高中均衡发展战略意识不强;在发展策略上,对全县高中发展宏观调控不到位,致使全县高中办学条件的差距在人为拉大,学校间发展极不均衡。如果不能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我县高中教育质量将不会有明显提高。当前,只有加强高中教育资源的宏观调控,才能使我县高中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使不同层次学校都能得到发展,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不同层次学校中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调整我县高中发展思路,促进全县高中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要使洛南县高中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加强对高中发展的宏观调控,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上下真功夫。
(一)切实加强对应届生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应届生上线率
从高一年级起对当年入学的新生结构要认真进行分析,提早确定教育和管理办法。2008年我县二本上线考生中文科应届生仅占43.91%,理科占49.83%,有个别学校比例更低。由此可见,要进一步提高二本上线率,应届生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可挖。要使应届生在二本上线方面有所突破,各高中应该积极执行教育部限制补习生的政策,加强对应届生的教育和管理,使应届生享受最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应届生上线率。
(二)切实加强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008年我县文史类总分440.24和山阳县473.25相比相差33.01,语文102.83和镇安县109.22相比相差6.39分,数学81.07分和山阳县89.98分相比相差8.91分,外语72.86和山阳县84.98分相比相差12.12分,文科综合183.48和山阳县191.26相比相差7.78分;理工类总分411.71和商南县470.80相比相差59.09分,语文103.48和商南县108.19相比相差4.71分,数学75.50分和商南县91.12分相比相差15.62分,理科综合140.71分和商南县164.96相比相差24.25分。此类比较不能十分准确反映实际问题,但有些科目差距较大,问题明显。各校要在教学管理、学科师资力量,教师敬业精神方面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使各项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精细化,上水平,确保有希望的考生都能上线。
(三)加强初中学段的教学管理,确保高中学校生源质量
2008年我市各省级标准化高中录取分数线为:商南中学496分,洛南中学481分,山阳中学511.4分,丹凤中学450分,商南高级中学508,镇安中学505分,柞水中学445.9分。我县西关中学403分,古城中学407分,永丰中学382分,石坡中学351分。中考成绩500分以上各县区情况为:商州区1073人,洛南县662人,山阳县1368人,丹凤县571人,商南县1221,镇安县1111人,柞水县344人。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县域之间、校际之间高中生源差异十分明显。生源质量严重不平衡,我县初中教学质量“腰软”的现象十分突出。在县教育局的全力抓初中质量的同时,各高中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尖子培养;在高中招生中,省级标准化高中应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保证生源质量。
(四)不断加强对学生考试技巧和心理素质的训练,努力减少学生考试失误
前几年,随着考试办法的改革,省、市、县每年都要组织模拟考试,效果比较明显。近几年,由于受减负影响,各校虽然不同程度地组织一些模拟训练,但在学生中引不起高度重视,加之训练的形式也不很规范,每年不同程度都有学生因答题技巧和心理素质影响而失分的现象发生,给考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各中学要把考试技巧和心理素质训练贯彻高中阶段全过程,加强辅导和训练,提高考生适应考试的能力。
(五)确立科学全面的教育质量观
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总揽,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不断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课程改革,强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教育质量考核办法,构建起有利于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强化对各学段、各年级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管理,实现各学段、各年级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衔接,不断增强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后劲。
(六)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
坚持走科研兴教之路,配齐配强教研和教科研人员,落实好人员待遇和教科研工作的专项经费,为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条件。完善教科研网络,搭建全县教科研工作平台,强化学科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全县优质教育资源的互动与共享。坚持走校本化研究的道路,下移教研重心,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不断开展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课题研究,探索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效率、效益的新路子,努力提升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进一步抓好普通高中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根据现有普通高中资源分布状况、生源变化态势,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市化的总体目标,以需要为前提,以节约为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制定出普通高中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的有机结合,加强对现有普通高中资源的整合,在全县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优质普通高中群体。
(八)加快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化
广泛开展创“学习型学校”、做“研究型教师”等活动,引领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确立起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教育思想。深入推进教育制度创新,努力构建教育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以推进教育信息化为载体,促进教育内容、教育设备和手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将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地方信息化建设的优先领域,给予全力支持。加强对在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抓紧建成全县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不断丰富教育信息资源,提高全县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面与共享度。
(九)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校长选拔准入机制,继续推行校长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逐步实施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努力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教育理念先进、办学行为规范的专业化校长队伍;改革校长管理激励机制,探索和推行校长职级制,将校长的工资待遇与职级高低、工作业绩直接挂钩;完善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待岗培训制,实行教师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形成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和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从事教育事业,缓解教师配备所存在的学科结构性矛盾;改革学校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管理教师的从教行为;在教育界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广泛学习宣传模范教师和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弘扬无私奉献的师德风尚,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等师德失范行为,以高尚的职业品德和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赢得社会与公众的尊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教职工中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加大师德在教师职称评定和工作考核中的权重,并建立起科学全面的师德考核办法,严肃查处违背师德的行为,定期开展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模范、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活动,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
(十一)认真抓好校长和教师的业务培训
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以现代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培训,努力提高学校行政干部的管理水平、指导教育教学的能力和创造性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各学校要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发展需要,研究制定师资队伍建设中长期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安排教师的培训工作;各学校要坚持师资队伍建设以校本培训为主,承担起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任务,并把教师培训纳入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
- 上一篇:世界贸易组织研究管理论文
- 下一篇:企业反倾销申诉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