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来水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6-05 11:33:00

导语:农村自来水建设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自来水建设的思考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农村自来水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广大农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县农村自来水建设的回顾

我县农村自来水建设,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当时区公所所在地集镇开始建设;一九九五年底撤区并乡建镇后,部分镇所在地集镇先后建起了自来水厂;二0*年国家人饮解困项目实施以来,农民才开始真正受益,当时部分饮水困难自然村和移民新村告别了饮水困难,用上了自来水;二0*年以来,国家饮水安全项目实施,特别是二0*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加快了农村自来水建设的进程,至二0*年止,全县建设自来水工程453处,其中供水1万人口以上工程一处,供水5千至1万人口二处、供水2千至3千人口21处、2千人口以下的429处,累计21万人用上了自来水,受益面占全县农村人口的百分之三十。

(一)项目效益

农村自来水建设的逐步实施,使部分地方的农民结束了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的历史,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被群众赞誉为“小工程、大德政”,效益显著。

一是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减少了医药费支出负担。用上自来水,不仅解决了农民的饮水困难,更改善了农民的卫生条件,减少了因水介传染病的发生,提高了农民特别是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

二是节省了家庭取水劳动用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据调查,饮水工程建成后,平均五口之家每年用于挑水的工日可减少50个,节省的劳动和时间转向投入种植业和养殖业。同时,也增加了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的机会,不用愁着老少在家挑水难。

三是促进了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饮用水条件的改善,为发展庭院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了水源保障。

四是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用上自来水后,促使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变了蹲茅坑,用上了水冲厕,还美化了居住环境;同时,自动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也开始用到了农户家。

五是密切了党群、干部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受益群众将饮水工程称为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爱民工程”,不少饮水工程受益后,受益村组和群众,赋诗楹联,赠送锦旗,表达了感激之情。

(二)存在问题

农村自来水建设,由于受配套资金、地理条件、分点安排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除集镇外,多数未能按照规模效益建设饮水工程,二百人口左右的小型单村工程个数占总数的80%以上,存在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小村庄(30户左右)建设的自来水工程,由于部分农民觉悟较低,先建为强,不准后建的邻近村庄取水,导致同属一个自然村,因不在一个小村庄(或新村点)而望水兴叹。

二是导致重复建设。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相对集中的自然村都要逐步用上自来水,一个上百户或几百户的大自然村兴建若干个小型工程严重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是建后维护管理难。小型单村工程,多数难于起用较为内行的管理人员,有的甚至无人管理,一段时间后,泵站杨水的有的因交不齐电费而停用;引用山泉水的,有的无表计量不收水费,居住低处的水流浪费,居住高处的无水饮用;管道、设备坏了也无人及时抢修。总之,管理难到位,用水保证率低。

四是建设标准偏低。小型单村工程,由于受各种原因的限制,难已按照净化、过滤等自来水建设的要求建设饮水工程,水质得不到保障。

二、我县农村自来水建设的思路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已列入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将会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根据国家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规划,我县于二00四年申报的饮水不安全人口29万多人已批准列入规划,至二0*止,已完成规划内人口6.6万多人,从二00九年起至二*五年要解决22万多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因此,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克服不足,科学、合理、长效建设好农村自来水工程。

(一)工程建设标准

农村自来水建设,要达到以下要求

1、供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CB5749)的要求,兴建前经县卫生防役站检测后方可建设。

2、供水水量:按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B10)确定,因我县水资源较为丰富,不需考虑饲养畜禽用水,工程建设以生活饮用水为主,可按人均日用水80公升计算建设规模。

3、用水方便程度,达到《农村饮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供水到户。

4、水源保证率,一般不低于95%

(二)工程建设选型

农村自来水建设的选型,实践证明,小型单村工程存在诸多问题(前面已作分析),应控制建设。根据我县水源情况、用水需求、居住分布等自然条件,多数区域适宜兴建适度规模的跨组、跨村甚至跨乡连片集中供水工程。同时,距离集镇现有水厂较近的自然村,应充分利用现有水厂的条件,扩容改建,延伸管网,发展建设适度规模型供水工程,其特点如下:

1、供水可靠。实践证明,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其供水可靠性明显优于小型单村工程。

2、管理(经营)专业。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便于选择较为内行的管理(经营)人员,有规模才有效益,有效益才有人愿管(经营)、想管(经营)、专管(经营)。

3、便于水质监测。生活饮用水,要求每年检测一到二次,县卫生防疫站无法承担众多的小型单村工程的水质监测,客观上工作难已到位。

4、有利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达标饮用水资源不是随处可以取用的,而且要求,取用地下水的水井保护半径不得小于50-100米,取用地表水的取水点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为水源保护范围。

5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简单的小型单村工程,水质、水量、保证率和方便程度难已适应未来的发展要求,一次到位,可避免重复建设。

(三)建设资金筹措

农村自来水建设,是一项耗资较大的系统工程,在国家项目资金有限,地方配套资金难已到位的情况下,可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引进个人投资兴建水厂,同时发动群众配套自筹。此举,具有可行性。

1、国家项目资金

我县进入国家饮水安全项目规划尚有22万多人口待后逐年解决,至二*五年全部完成,每年预测可批计划3万人左右,按照现有补自标准人均160元计算,每年项目资金480万元左右。

2、个人投资

农村自来水厂,属于微利企业,相对集镇水厂,投资要大,效益要低,但有利可图,通过国家项目资金适当支持,群众自筹配套部分,具有较强的吸引个人投资兴建自来水厂的可能性。

3、群众自筹

按照国家饮水安全项目实施的要求,以人均400元投资计算,群众自筹占总投资的15%,即人均60元,非项目规划内人口适当提高比例,根据农村现状和已实施的实践证明,具备承受能力。

为了使资金发挥其最大效益,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五个统一”:统一制订实施方案、统一现场规划设计、统一采购管材设备、统一标准组织实施、统一要求检查验收。

(四)具体兴建方法

我县有待解决规划内饮水不安全人口约占全县未解决自来水人口的40%,建设跨组、跨村适度规模的自来水工程,国家项目资金具备一定的拉动作用。具体可采取如下两种方法:

1、根据个人投资热情和群众自筹资金的积极性,申报项目计划时集中倾斜或考虑适当调济计划,达到兴建一个工程,受益一大片群众。

2、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人投资办自来水的积极性,尽可能提前实施,国家项目资金的补自,采取与投资人签订协议的方式,按照项目规划内人口的资金,分年度补助到位。这样,既能调动个人投资自来水建设的积极性,又能适度规模建设自来水工程,更能使农民提前用上自来水。

(五)工程管理措施

俗话讲:“创业容易,守业难”,工程建成后,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根据《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县级要成立村镇供水工程管理总站,负责全县农村自来水建设的技术服务、运行管理和业务指导,据此依据,乡镇要成立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站,负责本辖区内自来水建设与管理的相关工作,并建议乡镇有集镇自来水厂的以集镇自来水厂为依托,优先考虑集镇自来水厂管理(经营)者为管理站管理人员。确保建立一个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受益长远的农村自来水建设与管理新机制,使农村自来水朝着规模化建设、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的目标迈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饮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