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党政干部职务的思考

时间:2022-06-05 09:45:00

导语:建立党政干部职务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立党政干部职务的思考

党的*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积极探索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的要求。如何建立科学的任期制,是组织部门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浅谈几点思考。

思考一:建立职务任期制必须以正确理解为前提

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竞争机制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等五个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法规性文件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拓宽了能上能下的渠道。但是,从“下”的角度看,这些规定基本上是强制性“下”的措施,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则有效解决了领导干部的正常“下”的问题,成为能上能下的重要补充机制。

任期制是对领导干部担任某一职务、在同一职级上连续任职的时间限制和任职最高年龄所作的规定。它与强制“下”的机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强制“下”的机制是对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不适宜担任领导职务、在岗位上无所作为、群众公认度低等不符合职位要求、存在问题的领导干部的调整。它解决的是一种不正常的“下”,实质上是对相形见绌者和有问题干部的一种惩诫。任期制规定的“下”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因为任期或年龄到杠,与干部犯错误与否、能力强弱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即使是称职的干部,连续任职超过一定的时间或超过任职最高年龄,如果上不去,也要调整下来。

任期制它打破了不犯错误不“下”的传统观念,有效解决了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使干部“下”的途径正常化、规范化,为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创造了条件,从机制上确保了干部队伍永葆生机活力。

思考二:建立职务任期制必须科学、合理设置职务任期

科学、合理设置职务任期是职务任期制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领导干部担任同一职务或职级时间既不能过长,超过任职期限应改任非领导职务或任一般干部,又不能过短,必须科学、合理设置职务任期。

任期过短不利于工作的推进。首先从人的认知规律看,对工作需要经历一个熟悉情况、进入角色、理清思路、总结反思、形成自己独特方法的过程。任期太短,刚刚理清思路就被调整下来,整个职位的工作总是徘徊在新思路上得不到落实。其次,人与人之间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干部调整频繁往往会使前任工作思路的实施过程中断,某些工作半途而废,留下一些本人想解决却来不及解决的问题,如此循环往复,问题越积越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再者,任期过短,要干出一番让群众得到实惠又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显得过于仓促,往往误导少数领导在政绩观上出现偏差,为了追求一时的政绩,产生不考虑财力、物力、人力,脱离实际、竭泽而渔的现象,留给后任烂摊子,不利于事业的长远发展。

反之,任期过长也会妨碍事业的发展。首先,一个人重复一项工作时间过长,就会失去兴奋点,缺乏创意。工作轻车熟路的同时,会出现思维僵化、因循守旧、按步就班,甚至让人麻木的弊端,个人素质难以再有大的提高,事业上很难再有大的进展。其次,长期任职,基础牢固,群众公认度提高,班子成员又大多是其任内调入或提拔起来的,或过分信赖盲从或不敢提出不同意见,民主意识淡化,往往自以为是,养成家长习气,整个班子的创造力也受到制约,甚至生腐败。除此之外,如果一个人在同一职位上的时间过长,优秀年轻干部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不利于年轻人才的培养。

建立领导职务任期应本着与有关法律规定保持一致性、保证班子稳定性及结构优化的原则,区别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情况,对任期进行合理限定。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5年为宜,最长不得超过10年;担任同一职级领导职务最长不宜超过15年;年满50周岁不再担任乡科级领导职务。

思考三:建立职务任期制必须建立科学的任期内干部考核机制

职务任期制虽然限定了领导干部任职期限,但并不是对任期内的干部撒手不管,任期内干部也并非就不能动,而是应加强任期内干部的考核。只有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机制,加强任期干部的考核,才能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促进广大干部积极进取、奋发工作,避免实行任期制可能带来的短期行为、政绩透支和“50岁现象”等负面效应,使上的干部群众满意,下的干部毫无怨言。

建立完善任期内干部的考核,首先是要建立健全任期目标责任制度,提高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度,真正发挥任期目标的激励约束作用。其次是要以任期目标责任制为依据,建立健全分类考核体系,要根据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和职责要求,合理确定干部的考核指标要素,不同职务建立不同的考核指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及任期内的目标完成情况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综合定量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升降去留的重要依据。最后是要正确运用考核结果,把处置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的规定、领导干部辞职制、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等配套制度和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整体运筹,同步推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任期制在党政干部管理中应有的作用。对任期内考核综合得分连续处于末位;工作中不思进取,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因工作或生活中的严重过错造成损失和影响的;失职、渎职或存在突出问题,引起群众强烈不满的,要按党纪、政纪严肃查处,该下的下、该出的出。

思考四:建立职务任期制关键是不能留余地

职务任期制作为一种制度,应是因事而定,而不是因人而定,在制定时就必须坚持依法照章办事,制度面前应一视同仁,不能留有余地。就像退休制度一样,任职达到规定年限,如果上不去,就得办理“下”的手续,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如果出现例外,既有失公平,也损制度的严肃性,会使“下”的干部认为是某个领导或组织在跟他过不去,有意整他、害他,从而不服从调整或调整到新的工作岗位后,不努力工作,出工不力;作为例外的标准组织在操作过程中很难界定,一但出现例外,就会有一些要害部门或经济效益较好的部门的领导,不愿让位,总是千方百计拉关系、走后门,争取成为例外,从而会滋生买官卖官的腐败,使职务任期制不能发挥作用,领导干部下的渠道受阻。

思考五:建立职务任期制必须落实好下的干部管理政策

管理好“下”的干部是任期制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落实下的干部管理政策。一是要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明确他们的待遇。在安排“下”的干部工作上,根据本人特点,为其选择合适的岗位和工作环境,使他们各展所长。一般应先考虑改任非领导职务,对因非领导职数有限,被安排从事业务性工作或到一般岗位、基层单位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员可以采取保留原职级的办法解决他们的政治、经济待遇。二是要切实加强跟踪管理。一方面要建立完善交心谈心制度,及时与之交心谈心,帮助他们解除思想疑虑,让他们正确看待“上”与“下”,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下”并非工作能力弱或违规违纪,而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并鼓励他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主动让贤,并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做出新的成绩;要帮助他们解决来自家庭、社会的各种压力,克服各种困难。另一方面,对工作中自暴自弃、不服从组织安排的同志,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按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