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含量的思考
时间:2022-06-04 04:55:00
导语:财政收入含量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GDP的财政收入含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力集中程度,在国家税制统一的情况下,可以折射出一个地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经济结构的优劣。一般而言,伴随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逐步提高的趋势。发达国家在40-50%之间,发展中国家在25-30%之间。
一、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基本情况。
我区从20*年底开始实行在地统计,GDP从20*年开始为在地口径,为统一统计口径,本文采用20*年以来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同时20*年的数据采用江铃未解捆统计的数据)。*谱区生产总值从20*年的89.5亿元增加到20*年的119.84亿元,年均增长15.7%;财政总收入从20*年的4.28亿元增加到20*年的7.06亿元,年均增长28.4%。而地方财政收入从20*年的1.15亿元增加到20*年的2.13亿元,年均增长36.1%,地方财政收入、财政总收入的增长均快于全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财政总收入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4.8%上升到5.9%,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从1.28%上升到1.78%。
纵向比较:20*年全国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0.8%,江西省为12.15%,南昌市13.71%,*谱区仅为5.89%,差国家14.91个百分点,差全省6.26个百分点,差全市7.82个百分点。
横向比较:2006年*谱区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为5.18%,在全市14个县区中排位倒数第三,仅高于东湖区和进贤县。
总体来说,我区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逐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也逐步提高,但与全国、省市平均水平以及兄弟县区相比,整体水平仍然偏低,经济运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的原因。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低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纳税意识、征管力度等因素的影响。下面就造成我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的因素作如下剖析:
1、总量偏低,基础薄弱。
一般而言,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与经济发展程度息息相关,长期来看,经济税源的规模应与GDP的规模相匹配,经济总量的“蛋糕”有多大,财政税收的规模就有多大,经济越发达,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就越高。20*年,我区人均GDP为36382元,按年平均汇率(7.064:1),我区人均GDP为4785美元,虽比同期全市人均GDP高出472美元,但远远低于同为中心城区的东、西湖区(东湖区为6210美元,西湖区为6235美元)。经济总量偏低,经济基础薄弱是使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处于较低水平的根本原因。
2、结构不优,效益不佳。
(1)经济结构不合理。20*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为0.87:68.41:30.72,其中工业和服务业是我区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经济结构中存在两大问题:
工业占比大,但增速低,对全区经济拉动不足。20*年全区工业增加值为59.97亿元,占经济总量的54.24%,较去年同期增长13.4%,低于全区GDP增速2.4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7.8%)4.4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为45.82%,低于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占比8.42个百分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工业占比虽大,但由于增速低,对全区经济拉动力不足。
服务业增速高,但总量小,内部结构不优。2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为33.97亿元,较去年增长18.7%,高于全区GDP增速2.9个百分点,但由于占比小(30.72%),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仅为37.6%,仍不能取代工业保证对全区经济的拉动力。从全市平均水平看,20*年南昌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56.8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0.1%,较去年增长15.5%。我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但在南昌市服务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仅为6.10%,总量偏小。另外,目前我区服务业发展层次比较低,以批发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产出附加值高、能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现代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占比较小。
另外通过走访区国税、区地税、市国税、市地税,推算我区税收中三次产业结构为0.01:62.82:37.17,税收结构与经济结构基本一致,都呈现“二、三、一”的模式,但是各产业的创税能力有很大不同。经测算,第一产业每万元GDP创造了11元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每万元GDP创造了726元的税收收入;第三产业每万元GDP创造了1*3元的税收收入,创税能力最高的第三产业在我区经济结构中的占比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各产业创税能力的差异再次印证了我区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层次低是财税收入偏低的重要原因。
(2)工业企业效益不佳。工业是我区目前税收的主体,在税收中占据半壁江山,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更达到了54.24%。经测算,工业企业的平均创税能力为736元,远低于服务业。工业占比大,但创税能力不足,效益不佳是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低的又一原因。工业效益低。一是表现为增速低,20*年我区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54.88亿元,同比增长13.4%,总量在全市排位第三,但增速仅排位第10,低于全市平均增速7.1个百分点;二是表现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较低,20*年我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2.8,在全市排位第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三是表现为整体盈利水平较低,20*年我区工业利税总额为23.16亿元,同比增长14.56%,在全市排位第11,低于全市平均增速8.2个百分点。
3、税源不稳,不可税行业比重大。
(1)支柱税源不稳定。20*年,我区税收中的支柱行业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他们在税收中的比重分别达到了31.13%、19.59%、12.49%和10.83%,创税能力分别达到1012元/万元GDP、2735元/万元GDP、2411元/万元GDP、678元/万元GDP。江铃集团、洪都集团两大企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支柱企业,受工业退城进郊影响,两大集团下属很多企业已经或正在迁往高新区、南昌县等地,这必将对我区税源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建筑业及房地产业受国家政策及投资的影响较大,很大一部分税收属于一次性税收,从08年一季度全市房地产业房屋销售面积呈现负增长态势的情况看,对我区房地产业税源必定产生一定影响。
(2)不可税行业比重偏大。在第三产业中,存在不少有增加值而无税或含税很少的行业,我们称之为不可税行业。这些行业对GDP贡献较大,但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却不大。如城乡居民自有住房增加值由虚拟折旧构成,卫生、教育、文艺及广播电影电视业、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增加值主要由工资性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构成。增加值占有一定的份额,但税收却很少。据测算,20*年这些不可税行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31.6%,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7%,其中的非营利性服务业是我区目前第三产业中的首要支柱行业。
三、增强实力、壮大财力,提高质量。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说明我区国民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财政收入却增长乏力,必将影响社会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此,增强财源建设,加大财政税收征管力度,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要而迫切的任务。
从宏观趋势来看,首先要提升经济总量。经济规模的扩大是财政收入增长的资源保证,经济发展了,国民经济整体实力提高了,财政收入的税基才能得到保障,因此,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扩大经济总量是财政收入增长的根本。其次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财税增收能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直接影响着税收结构及其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在优化升级上做文章,通过产业、产品结构调整,逐步降低低税率产业比重,提高高税率、高附加值产业份额,开拓效益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再次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财政收入的来源分析,蕴涵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中的生产技术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因此促进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注意经济效益的提高,推动经济由“速度型”增长向“效益型”增长的转变。推进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的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提高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益。
一、大力发展工业总部经济。
发展工业总部经济是对我区经济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后作出的必然选择。根据我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市、区两级政府对我区今后的发展定位为“银三心”繁荣板块,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但是不管是从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看,还是从税收产业结构看,工业都是我区目前经济发展中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工业退出的进程不可阻挡,目前,我区支柱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两大集团——江铃集团和洪都集团的主业正在逐步迁出。鉴于产业结构的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留住工业总部和研发中心甚至引进知名企业的总部是减少工业退出对我区经济的影响、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
发展第三产业,既是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也是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三产业是三次产业中创税能力最高的行业,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程,应当成为财政收入增长的突破口。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规划,一要突出抓好商贸物流业,打造好1个商务中心、1个市场物流集群、13条商业特色街;二要规范发展房地产业,加快房地产经营机制转换、建立规范化的房地产市场管理体系。三要积极拓展文化旅游会展业,继续重点打造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办好南昌制造业博览会,并重点打造10家星级酒店。四要努力培植楼宇经济,结合总部经济的发展重点打造10个商务楼宇。五要加快一些新兴行业的发展,不断壮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要加重对高附加值行业的扶持与发展。
- 上一篇: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的工作意见
- 下一篇:粮食局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