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工资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2-06-04 04:17:00

导语:村干部工资情况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村干部工资情况调查报告

农业、农村和农民是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因素,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措施。近年来,我处贯彻落实中央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政策,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税改工作逐步深入,农民负担得到全面减轻的同时,农村基层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运转难”,村干部工资难兑现,干部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了全面掌握税改后村级经济收入和村干部工资基本情况,*市金湖街道办事处成立工作专班,深入村组农户,田头地块,进行了一次农村基层情况实地调查研究。

一、税费改革的基本情况

金湖街办地处*市区南郊,是*市第二大乡镇(街办),由原龙角山镇、铜绿山街办、金湖街办合并而成,经济基础在全市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全处集工矿区、山区、库区、湖区于一体,版图面积163平方公里,辖41个村、9个居委会,1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4万人,农村劳动力2.32万人,境内共有4大民垸。税改后全处耕地计税面积3.2万亩,农业税及其附加征收任务为229.86万元,其中正税191.55万元,附加38.31万元,人平40.81元,亩平72.35元。与1999年比,税费任务减少248.44万元,降幅达51.94%,人平减负41.03元,亩平减负71.86元;与2001年省口径相比,税费任务减少221.84万元,降幅达49.11%,人平减负36.26元,亩平减负64.32元,20*年全处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负担降为零。

二、村级经济及村干部工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税改激活了农村经济,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但也出现一些潜在问题,村级经济面临发展缓慢,部分村经济收入陷入困境,村干部工资待遇难以维计,成为当前农村基层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村级经济举步维艰

1、集体经济创收难。据调查,20*年全处41个村除农业“两税”附加外,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12个,占29。2%,其中集体收入万元以下的村3个,占7.3%,1.1-2万元的村3个,占7.3%,2.1-5万元的村6个,占14.6%,这些村仅能维持正常运转,对兴办公益事业、偿还债务或补贴干部工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日常费用落实难。20*年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40.21万元,仅村两委班子人员144人的工资就要100.8万元,还得挪用办公费3万元发工资。村干部差旅费、电话通讯费和村民代表会议误工补贴等费用无法兑现。

(二)干部工资令人堪忧

1、工资缺口相当大。到20*年底,调查的对象中每年有10000元以上现金收入的仅有22个村,占53.6%。乡镇依据各村经济基础和税改前工资状况核定村组干部年人均工资标准为6000--7500元。按这一标准,41个村每年应发放村组干部工资100.8万元。若按去年农村税费改革规定的20%农业税正税及附加部分可用于村组干部工资和村级办公经费核计,仅有40.2万元,工资缺口为60.6万元。

2、拖欠工资时间长。全处41个拖欠村中,拖欠1年的村28个,2-3年的村5个,4-8年的村2个,8年以上的村3个,分别占拖欠村总数的73.6%、13.2%、5.3%和7.9%,其中有2个村拖欠干部工资为10年以上。

3、拖欠工资人数多。全处拖欠村干部工资共128人,占村干部总数的88.3%,占拖欠村干部总数的96.8%,其中有9个乡镇拖欠村干部工资人数超过本乡镇村干部总数的50%。

4、干部工资待遇低。据调查,全处村正职干部支部书记月均工资260元;村委会主任月均工资240元,工资其余部分由村自筹到位,象黄家献、港岭、胡庚、柯庄、田垅等村,除了主职干部转移支付工资外,其余工资大部分由村里打白条。一位村支书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村干部一天工资领不到12元,还没有一个‘小工’一天挣得多,一年到头不得闲,工资仅够烟酒钱,妻子数说儿女怨,真是叫人心里酸。”

5、村组干部工资相差较大。目前全处村干部年工资平均达到3548元,村支书年工资平均达到3801元,高的可达到1.5万元以上,低的仅有2900元。差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工作积极与否,但是更多的则表现为分配的工作任务量,而并不是表现为工作完成的好坏!浮动缺乏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反而抑制了村组干部的积极性。

6、干部工资地域影响大。工资组成在结构上有很大部分来自于20%的农业正税及附加或村集体经济收入,这就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而并不是对全面工作的考核。例如我处铜山、石花、株林、泉塘等村干部工资较高,而港岭、田垅、大泉、黄家献等村干部的工资较低,原因在产业、资源、地域等优势,而不是在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不是一种科学的考评方式,我们说科学的发展观的核心在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工资作为调动村组干部的一种手段理应反映我们的发展观念,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但是目前却又无法确定更优的工资结构。

7、村干部工资调整缺乏长效机制。从当前出台新的干部工资补贴看,虽然村干部的工资调整同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作了适当上浮,但同物价上涨脱节,同公务员调资“节奏”脱节,村干部调资的时间、标准缺乏制度性规定。只有当党委、办事处意识到村干部工资报酬偏低,到了非调整不可时,才会进行讨论,发文件确定新标准和执行时间,但是税费改革后,乡财政的收入锐减,通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村干部调资的依据、标准和时间往往滞后,主观因素比较重,缺乏区域内统一规范的调资制度。

8、村组干部的社会保障基本尚未启动。我国自2002年启动农村税费改革及综合配套改革的旨在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但是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国家对于这次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漏洞,那就是村级组织运转没有很好地解决。按照中央政府的设计,村级组织运转主要依靠转移支付,但是转移支付的额度又是由停税前三年的税费平均数确定的,没有考虑到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村级组织的运转经费应该来自于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两部分,而并不是当前纯粹的转移支付。农村村组实行民主自治管理,属于社会事业范畴,社会事务应该社会来办。从目前的一些社会服务市场化进程来看,效果比较好,既然社会能够办好,那么就让社会来办。村组干部的待遇不能由政府一力承担,社会保障制度应该为村组干部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目前尚属空白。

9、退休干部的工资难以落实到位。退休村组干部的待遇问题是农村村组干部待遇问题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全处大多数村干部没有领取退休工资,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在职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存在问题主要原因

1、集体负债抵垫村干部工资。据调查,全处负债村达4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8%,累计负债金额达2819.10万元。由于集体债务包袱沉重,绝大多数村不仅把当年集体收入偿还了债务,还把干部工资用于抵垫村集体债务,致使村干部领不到工资;还有的村负债金额较大,村集体收入和财政转移支付还不够偿还债务利息,更谈不上兑现村干部工资。

2、集体经济空虚,工资难发。目前,全处有积累的村仅1个,其余的村或重或轻背负债务,有些村帐面上有钱,但实为贫困户、伤残户、外出务工户历年来拖欠村集体的各种税费。这些债权中除外出务工户拖欠的税费能收回外,多数成为“呆账”、“死帐”,无法收回,因此,有些积累村也无钱弥补财政转移支付的工资缺口。

3、财政转移支付垫付维持组织正常运转。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所需开支基本上依赖于财政转移支付和村集体创收。但20*年全处村集体收入为1*4.75万元,而支出高达1187.03万元,收支相抵还有142.28万元的缺口,大多数村为了不使村级组织运转瘫痪,不得不把财政转移支付用于维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使村干部工资成了“无米之炊”。

4、集体经济创收难,无财力提高干部工资。目前,村干部工资的来源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村集体经济创收的补贴进行兑付,但财政转移支付仅占村干部应兑付工资总额的52.4%,工资缺口占47.6%;从20*年村集体收入来看,收支相抵村均负债1.13万元,因此,村干部工资难以兑现,待遇难以提高。

5、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尽管近年来全处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迈出了新步伐,但相对发达地区缺乏拳头产品,竞争力不强,财源结构单一,农业税收增幅较小,影响了办事处财力的增加。

6、地域之间存在差距。按照20%农业税正税及附加,用于村组干部工资和村级办公经费支出的政策规定,兼顾了国家、地方、农民的利益,减轻了农民负担,适应了农村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但由于地区之间自身的差异性,必然导致实际工作中的差异。特别是今年取消农业税,一些贫困偏僻村组集体收入无从谈起,导致村级组织工作疲于应付。

7、改革出现一些新情况。农村税费改革后,取销了处统筹、村提留和农村教育费附加等费用,在利益调整和农民负担减轻的同时,处村两级收入渠道减少,支出矛盾更加突出,影响了村组干部工资落实和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这是深化农村改革遇到的新情况。

四、思路与对策

1、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鉴于目前多数村集体经济空虚的现状,应摸排出一批“空壳”村,与处直各部门结成帮扶对子,从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各村应立足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村集体的耕地、荒坡、荒滩、山林、水面、矿山等资源,走“养山增财、活水养财、靠矿聚财、兴企富财”的新路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对长期闲置的塘库、机井等水利设施和农业机械、加工机械及房屋等集体资产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予以盘活,增加集体收入,为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创造条件。

2、探索实行村党支部书记聘任制。对贫困村和经济发展缓慢的村,应打破地域界限和身份限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村党组织书记,并与处党委和市委组织部签订合同,合同内明确每年的具体发展目标,并细化目标管理,实行刚性实绩考核和年薪制,根据年终量化考核,一次性兑现当年的年薪。

3、探索实行村干部工资年薪制及养老保险制度。根据村干部工作职责、工作量、工作难度和工作实效合理设置工资结构和年薪标准;村干部年薪实行市、处、村三级统筹;量化工作内容,制定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实行村干部目标管理,并把办事处考核与群众参与考核结合起来,做到加分加薪、减分减薪;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4、压缩村级支出和依法清收集体债权。村级组织要尽力压缩村级支出,做到该支的不乱支,不该支的一分不支,尤其对一些投资大的项目和工程,要量力而行,避免形成新的债务,并应适当撤并村民小组,压减专职村民组长人数,提倡村干部、村民组长“一肩挑”,减少村民组长工资开支。同时,应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清欠工作领导小组,协助办事处、村依法清收债权。清收回的资金应首先解决拖欠的村干部工资,其余部分用于化解村上的债务。

5、加大农村资金投入力度,制定优化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加大村级组织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着力解善村级办公条件,增加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对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改变按人口规模定补的办法,积极探索新的补助方式。农村两委班子人员工资不划到各村,由全处统筹在转移支付中直接发放到个人,办公经费和组长工资等日常费用考虑人口规模、区域面积、组长人数等因素划拨给各村包干使用,从而改变拿办公费发工资的现状,力求各村转移支付补助平衡合理。

6、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引进外地客商投资开发本地资源,引资兴办企业,增加集体积累,壮大集体经济,缓解收支矛盾。村级开支坚持公平、公正、量入为出原则,厉行节约,不举新债,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确保干部工资发放的基础上,压缩管理费用等非生产性开支,做到收支平衡,力争略有节余。积极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和项目发展,争取扶助资金,发展老百姓受益的产业和项目,引导农民走产业化道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7、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党委办事处要积极落实中央化解农村债务的政策,认真开展资清理和债权债务核定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财务清理化债、化转债务降债、削减高息减债、清收债权还债、债权债务抵冲化债、盘活存量资产资源还债、发展经济化债、落实减负政策清债”等办法和措施化解农村债务。特别是政府性债务,应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年度化解计划,各级政府要将化解政府性债务作为一项硬指标来考核党政一把手。多方筹资,清偿债务,给村级债务化解工作起好头、开好步,做村级债务化解的典范和榜样,促进全面完成村级化债工作。

8、减轻村组集体负担。办事处到农村开展各项工作,应尽量减轻村组负担,高效率高质量地指导各村完成中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解决工作经费。特别是大的政策落实,比如税费改革、换届选举、林权证登记发放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应给予专项经费补助,多方筹资解决难题。经常性地开展“三农”调研活动,对独生子女保健费、离职干部工资、离职干部生活补助费、村干部旅差费和通讯费、村民代表会议误工补贴等经费应尽快出台办法和措施,落实相关配套政策,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目标。

9、进一步规范村干部的工资管理制度。建议进一步明确村干部工资报酬的性质,规范名称,明确应是工资,还是叫补贴。同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村干部工资报酬管理制度,研究基层干部在农村工作的特点,结合不同类别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对公平、合理的工资报酬(或补贴、补助)标准,以利于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可否参照公务员工资管理支付形式,统一将村干部的工资报酬发放收归市级或办事处进行统管,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应该发放的村干部工资列入财政预算,统管统发,合理使用资金,及时兑付,避免出现拖欠村干部工资现象,稳定村干部思想。同时加强农村集体财产管理,堵塞漏洞,防止村干部利用职权谋私利,获取其他经济收入。严格区分并执行好“收支两条线”。

10、建立村干部工资报酬的调整制度。应充分考虑村干部在农村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的实际,建立村干部工资报酬定期调整的制度,将村干部工资报酬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或物价上涨、公务员调资等联系起来,明确规定调资标准、调资时间、调资条件等要素,定期调整他们的工资报酬标准。有条件的,可以党委、政府的名义适当奖励工作突出的“能人”,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起好“领头人”作用,带领群众抓好生产,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