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选任工作监督的思考

时间:2022-06-04 04:03:00

导语:干部选任工作监督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干部选任工作监督的思考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全过程监督,是指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环节及其运行过程进行调控、检查和监督。它是坚持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是完善干部管理体制、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环节,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近年来,我市在干部工作实践中,坚持以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为抓手,以健全完善干部监督机制为重点,以落实群众“四权”为突破口,始终把监督工作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干部监督工作的整体水平。但同时也面临着部分干部群众监督意识淡薄、干部选任过程中民主监督程度不高,考察考核不够科学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这些存在问题,必须以扩大民主为基础,以健全制度为重点,以完善程序为手段,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实践中,应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监督意识,促进监督自觉化

要着力解决监督工作中的“三种不良心态”,营造自觉监督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克服“不能监督,唯我独尊”的心态,增强监督客体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干部监督既是对权力和权力运作过程的一种约束,也是对领导干部的一种保护。要采取学习培训、舆论宣传、案例分析、制度要求、普法教育等形式,帮助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克服那种反感监督,认为监督是不信任、找岔子,逃避和拒绝监督的错误心态,树立正确的名位观、权力观、监督观,真正把来自组织、群众和舆论的监督,看作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奠定自觉接受监督、从严规范行为的思想基础。二是要克服“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心态,增强监督主体履行职责的主动性。要赋予监督主体开展工作所必须的权限,变“虚权”为“实权”,变“软权”为“硬权”,使监督主体敢抓敢管,敢于碰硬。要明确监督责任,使监督主体充分认识到干部选用工作监督既是职权,又是职责,不敢监督是失职,不愿监督是渎职,从而不断增强各监督主体履行职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要克服“难以监督、监督不了”的心态,营造公道正派、民主健康的监督氛围。对监督缺乏信心和存在畏难情绪是导致当前监督乏力、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严格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事,公道正派地选用干部,正确对待和处理群众的监督意见,增强群众监督的信心。要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监督意识,鼓励和动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勇于监督、监督光荣的良好氛围。

二、改进监督方法,实现监督手段刚性化

一要由可塑性监督向强制性监督转变,增强干部监督机构的权威性。目前干部监督工作相对于干部任用工作来讲,仅是外围的浅层次、协商性监督。干部监督部门作为党委和组织部门的内设机构,监督下级没有问题,监督同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意见一致则好办,意见不一致时,监督部门的意见仅供参考,这样的监督弹性大、力度小,难以及时有效地制止干部任用工作中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事情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干部监督机构的权威性。一方面,要赋予干部监督部门足够的职权,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每个环节实行监督,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干部监督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要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记录在案;另一方面,干部监督机构要切实担负起监督职责,在用人失察失职问题上,与任免机构承担共同责任。二要由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转变,增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的实效性。近年来,尽管干部监督机构建立了与执纪执法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干部回复谈话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廉政鉴定制度,信访举报等一系列制度,但这些制度大都由各部门具体操作,掌握的有关领导干部的信息也比较分散。对这些信息的处理,也仅仅还处在被动地服务于干部任用上,还没有真正作为干部监督机构对干部升降去留的具体建议。因此,干部监督机构必须大胆履行职权,“有为才能有位”,通过掌握大量的、全方位的领导干部现实表现的信息,及时、主动、明确地向干部主管部门提出干部调整和任免的建议。对有问题的干部,要理直气壮地提出诫勉。三要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转变,增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的连续性。当前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大多集中在对一些已暴露和揭发的用人腐败案件和“有病”干部的查处上,对选拔任用过程的监督还相对薄弱。因此,要加强对干部任用过程的监督检查和纠偏处理。同时,要加强《干部任用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案件的查处力度,打击和制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把任用干部全过程置于严格监督之下。四要由主要靠人为监督向主要靠制度和法规约束转变,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的法制性。《干部任用条例》虽然规定了一系列干部任用的具体操作程序,但目前,这种严格的操作程序还主要靠人为的监督来实施。因此,要把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着力点放在对各级党委和任命机关选拔任用干部的操作程序上,加强对各个程序监督的制度和法规约束,制定出各个环节的监督内容、方式、方法和处理意见,形成制度和法规,从而把监督渗透到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整个选拔任用全过程。

三、健全监督制度,确保监督科学化

科学有效的监督制度是选好人用好人的根本保证,也是防止和克服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治本之策。首先要坚持对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制度。监督检查的重点对象是各级党委“一把手”和组织部门,检查的重点内容是党委选拔任用干部是否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是否违反了《干部任用条例》中规定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十条纪律。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对严重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要认真查处,限期改正。检查结果要及时通报。其次要加强联系会议制度。定期综合分析干部选拔过程中出现的重点性、倾向性问题或苗头,研究相关对策,制定防范措施。对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来信来访或举报反映比较严重的问题,要迅速调查或由执纪执法单位进行立案审查;对匿名来信或一时难以查证的,或反映选拔任用对象的一般问题够不上立案审查的,要进行诫勉谈话,对重要的或涉及面比较广的选拔任用对象的案件,经党委批准,组织联合调查组进行核查,共同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第三要扩大党内民主,积极推行票决制。常委会研究干部任免,要实行一人一票进行表决的票决制,克服“一把手”个人说了算的现象。第四要建立干部工作监督员制度和干部监督人员培训学习制度。干部工作监督员可由执纪执法部门和群团组织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脱离一线工作岗位的、政治上可靠、公道正派、坚持原则、熟悉干部方针政策以及《干部任用条例》的老同志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干部考察工作,了解选拔任用的干部是否符合《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和要求,搜集反馈群众意见,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报告组织部门和党委。同时,要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人员《干部任用条例》学习及相关政策理论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第五要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要继续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制度,积极实行干部考察预告、考察对象公告、任前公示等制度,从程序上保证选拔任用的公开性、透明性,扩大民主监督的力度,努力创造更多的群众参与监督的机会和条件,探索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四权”的实现形式;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评价干部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和不称职干部的具体标准。进而健全任用干部的民主决策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用人权的监督。第六要建立干部推荐、考察、讨论决定责任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干部推荐、考察、决策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切实解决责任不明确和用人失误失察无人负责、无法追究的问题。同时,要处理好责任追究和以票取人的问题。不以票取人,就可能用那些有争议的干部,而这些争议往往一时难断是非,因此,风险存在于从干部考察到任用的各个环节,处理好各个环节的责任追究和不以票取人的关系,是需要在今后认真研究的问题。

四、完善监督网络,实现监督一体化

一要坚持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相结合。要充分发挥组织、纪检部门党内监督的主渠道作用,严把选拔任用干部“入口关”。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监督管理预警机制,定期对选拔任用的干部进行预防教育,提拔一次教育一次,使这些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恪尽职守,清正廉明。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任用选拔干部,防止干部任用决策中的独断专行、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要畅通党外监督的渠道,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让社会各界最大限度地享有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二要坚持专门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加强组织、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法院、审计等专门监督机构的联系,及时整合各自掌握的监督信息,通过健全相关制度,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始终处于专门监督部门的有力监督之下。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扩大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范围。凡未按程序进行民主推荐的干部,组织部门一律不予考察,党组织一律不予讨论和审批。建立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制度,完善选拔任用干部信访、举报制度,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选拔任用干部的监督管理。三是坚持上级监督、同级监督和下级监督相结合。通过听汇报、检查、考察、参加任免会议等形式实施自上而下的监督;通过信访举报、问卷调查等形式实施自下而上的监督;通过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实施同级监督;通过遵守道德法规、提高思想觉悟、开展自我批评等形式实施自我监督。努力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监督网络。四是坚持制度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要把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放在首位,做到没有公平可操作的选拔规章不选人,没有公开透明可遵循的程序不用人,逐渐形成覆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个环节的制度体系,使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用规章制度甚至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化、条文化,使之具有权威性和普遍的约束力。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不执行或违反制度的人坚决查处到底,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广泛性和影响力,建立起反应灵敏、渠道畅通、体系完整、协同运作的监督网络,共同形成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有效监督。

五、健全监督机制,实行监督责任化

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惩处制度。在建立健全干部推荐、考察、决策和用人失察失误追究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具体可行的监督惩处办法,使监督惩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要进一步增强干部监督机构、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等有关部门在监督惩处中的职权和职责。要增强干部监督机构的力量,保证其应有的人员、编制和办公、办案条件,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经常性联系,杜绝在干部监督惩处过程中相互推诿的现象,形成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惩处的合力。三要强化措施,加大惩罚处理力度。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任职决定,要予以撤销;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和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骗官的,要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或纪律处分。要敢于抓反面典型,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典型案例,要认真剖析,总结经验教训,查处结果要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公布,在大范围内起到警示作用,使广大群众增强对惩治腐败的信心,达到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