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报告
时间:2022-06-03 09:52:00
导语: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结构优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对**“**”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将对“**”**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结构优化作一回顾,重点将就**“**”人才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相配套,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结构优化评价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评估
**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二、三产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促进了**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产业方针得到进一步落实。**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坚持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更加巩固。2001-**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分别增长13.8%和9.9%。“**”期间,全市经济年均增长约11.4%,实现连续14年两位数增长,2005年GDP预计达到8430亿元,按常住人口计,人均GDP达5万元。2005年,三产占GDP比重接近50%。
二是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市中心城区形成了若干服务业集聚区,中心城区三产比重达到70%以上。郊区四大产业基地的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临港新城产业区和船舶工业基地进入规划建设阶段。“**”期间,集中于信息、石化、汽车和钢铁四大产业基地的工业投资超过**亿元,占工业六大重点行业总投资的78%左右。工业园区成为支柱行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全市六大重点工业行业工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以上是在工业园区中完成的。
三是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提出了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对工业产业发展,提出要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发展均势产业、坚决淘汰劣势产业,探索建立“批项目、核土地”制度,实行产业政策与能源政策相配套、相协调等。
但是,**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服务业增速相对缓慢,三产占GDP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见表1)(略),与“**”计划55%的预期目标有明显的差距。
二是支柱产业发展波动较大。“**”计划提出的六大支柱产业中的信息、房地产和成套设备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而金融、商贸流通业比重持续下降,金融、房地产、汽车等产业发展出现较大波动。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难以达到“**”计划的预期目标(见表2)(略)。
三是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能级较低,缺少有影响的自主品牌。**年,**企业获国内专利发明授权量仅占全市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29.58%,而且这其中有相当部分来自跨国公司在**的分支机构。在2003年333家“中国名牌”中,**只有21家企业的24项产品榜上有名,位居第四,落后于广东、浙江、山东,特别是没有国际知名品牌。
(二)“**”**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联动调整成效评析
“**”期间,**进一步加快构筑“人才资源高地”,人才结构优化不断取得新进展,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人才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与产业发展要求基本适应。**年末,**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者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员达到143.69万人。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源显示,**每10万人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0950人,在全国排名第二位。这与**的产业发展总体实力是基本适应的。**年,**市实现生产总值(GDP)7450亿元,在全国各省市中列第7位。
二是人才市场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基本确立,与产业发展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基本适应。目前,**已经有400多家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人才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正在成为我国重要的人才集散地之一。据统计,**年**固定人才招聘会共举办798场,进场人数达499万多人次。
三是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力度持续加大,与产业发展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要求基本适应。**进一步实施人才“柔性流动”政策,逐步确立了国内人才集散中心的地位;特别是通过推行引进人才“**市居住证”制度等,进一步增加了对海内外人才的吸引力。“**”头四年,**共吸引近35万各类人才前来工作,其中,户籍迁移的国内人才引进8万人左右,引进非**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近10万人,办理《**市居住证》引进各类人才近10万人。同时,目前在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达5.6万余人,约占全国的1/3;持有就业证在沪工作的外国人达3.2万余名,港澳台人员近4万人。
四是人才综合竞争力稳步提高,与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基本适应。构筑**人才资源高地,增强了**人才的综合竞争力,涌现了一批既懂专业、又懂经营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一批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才。至**年末,**拥有两院院士15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3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9100余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70余人;入选中科学院“百人计划”135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79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4人。
(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联动调整的发展瓶颈
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相比,**人才结构优化仍然任重道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总量和结构并存的矛盾。
突出表现在各行各业初级人才、长线人才相对过剩,高层次人才明显不足,不利于“两个优先”产业方针的贯彻落实。具体体现在五方面:
第一,现代服务业发展所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如在金融、现代物流、外贸、法律、会计等领域,缺乏懂得国际通行惯例的国际化人才,特别是缺少精通世贸组织规则的高级专门人才;信息服务业中软件产业人才供不应求,目前**至少需要10万软件人才,而软件产业从业人员实际仅4.1万人,即使加上各类高校每年约5000名IT相关专业毕业生以及外省市来沪就业的软件人才,也不能弥补这一巨大的人才缺口。
第二,文化产业人才不足问题更为明显。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口径,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及相关文化产品的服务等八大类)。近年来,**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年本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45.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但是,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表现在:(1)人才总量缺乏。今年7月的《**市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目录》中,文化领域被列为首批重点领域,文化产业人才总体上供不应求。根据**人才招聘网数据,今年5-8月份,广告、艺术设计、印刷包装类的职位需求超过1.5万个。(2)复合型人才缺乏。文化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往往不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是要求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广电系统不缺具体的编导制作人员,缺的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复合型策划、管理人才。(3)高级文化产业人才极其缺乏。目前,同时具有宽广的文化视野、精深的文化理念和现代产业经营意识和能力的顶级人才可以说是凤毛麟角。(4)新型文化人才的需求不断产生。不断产生的新兴文化产业带动了对新型文化人才的需求,如短信、色彩设计师、动漫设计师等,都是新潮文化和专业技术相结合的人才,也是供不应求。
第三,先进制造业发展缺乏领军型高新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如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产业,原创性的核心技术专家严重短缺,难以适应和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产业升级的实际需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的高级科技创新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仅占总人口的0.51%,仅为日本的1/10,新加坡的1/3。高技能人才的供求矛盾也十分突出,持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求职者不足实际需求量的30%。
第四,创新型企业家人才缺乏。由于经营者职业化、市场化进展缓慢,缺乏既懂经营管理又精通专业技术的企业家人才,特别是缺少大企业家、缺乏“领袖级”的企业领军人物。
第五,国际化人才更加缺乏,与**产业加速国际化的趋势还不适应。据**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2002年对**4000多名各类人才国际化素质抽样调查表明,**经营管理人才不能熟练掌握外语的占81%;专业技术人员在对外交流中不能经常使用英语的也占47.5%。而在香港、新加坡,外语方面专业人才就占人才总量10-20%。近三年来,**对外贸易持续以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相当于GDP的比例不断提高,相应对人才的国际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现行人才观念与产业发展的要求不完全适应。
产业界尚未完全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用人主体对人才引进、开发和培养缺乏紧迫感,人才开发形式单一,层次较低。产业部门用人过分看重学历,总体上还是沿用“学历+职称”型的人才认定和统计标准,这和国际上一般都是按学历、职位、薪酬建立人才的知识、能力、业绩等多元素质的统计标准差距甚远,这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无疑是不利的。过分强调学历和职称,不可避免地把一部分没有学历、职称但具有突出贡献的人排斥在人才范围之外,致使大批不具备规定学历和职称的高级技工、民营企业家、私营企业主和个体户等人才难以进入人才的行列,无形中对产业结构调整中急需人才的引进和使用造成了障碍,也阻碍了社会创新热情的形成。
三是人才管理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突破,人才管理机制与产业结构调整缺乏统筹协调。
人才管理上政出多门,与产业发展部门统一协调、沟通还不够。有关人才评价标准、人事仲裁规则、人才需求信息、薪酬价格指导等方面的制定,未能形成统一的人事政策服务体系。引进海外人才涉及部门多,有市人事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市外办(外国专家证的管理)、市劳动局(外国人就业管理)、市教委(外籍教师的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而且这些部门都是依据各自职责来制定和实施对海外人才的管理,难以形成合力,这使**近年来高层次外国专家的引进成效总体不大,特别是在引进国际学术、技术和管理的大师级专家方面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同时,人才资源市场化运作方面缺乏明确的授权和委托管理机制,“管、办分离”还没有真正实现,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调控有效、信息畅通、功能完备、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
二、“**”**产业结构调整及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尽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由此,将相应地影响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
(一)**产业结构调整将逐步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
从**年到**年,**产业结构调整将呈现以下走势: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GDP)比重在**年以后将不断上升,到**年有望达到51%,到**年将进一步提升到59%左右;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年前将继续有所上升,此后将逐渐下降,到**年比重将下降到48%,到**年将继续下降到40%左右;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不断下降,到**年比重将下降到1%左右。
表3****年和**年的三次产业结构预测(单位:%)(略)
(二)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推进六大重点领域加快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未来五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信息化为基础,以金融业、物流业为重点,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以发展大型服务企业为龙头,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层次、规模与能级。为此,**将依托一批重大基础性、功能性项目,加大开放力度,推进改革创新,以国际化提升**服务业能级,市场化做大服务业规模,信息化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法治化创造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快构筑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进一步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重点是推动以下六大领域加快发展:
领先发展信息服务业。在城市信息化的带动下将进一步壮大,围绕建成全国信息服务中心、国际性信息服务集团的主要聚集地和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电信枢纽之一的目标,信息服务业能级将不断提升,预计至**年,实现增加值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
重点发展金融业。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快完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管体系。重点是要抓住资源集聚和金融创新两个环节,加快吸引各类新增金融机构,推进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创新,加大金融风险防范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能力,预计金融业增加值到**年将达到15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10%以上。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依托深水港、航空港,促进国际中转物流发展,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重点是要充分发挥洋山深水港区、国际航空港等重大功能性基础设施项目优势,加快推动航运、配送、仓储等物流行业的发展,预计至**年,**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0万标箱,航空货运量达到320万吨;物流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以上。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扩大开放,着力促进文化休闲娱乐业、创意和时尚产业发展。以网络动漫、影视传媒等为突破口,建设一批各有特色的数字文化内容产业基地和园区。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做大做强,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预计至**年,文化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
积极发展专业服务业、会展旅游业、社区服务业等相关产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将继续稳步提高市场化、专业化水平,会计、审计、法律、广告、经纪等一批专业和中介服务业将得到大力发展,预计至**年,将基本形成种类齐全、能够支撑“四个中心”需要的现代中介服务业体系框架;中介服务业行业达到60个,从业人员达到60万人以上,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建成面向国内外的中介服务重要基地。会展旅游业在我国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等的推动下,在国内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的带动下,将呈现快速发展势头,预计至**年,**国际展将达到500个/年,国际会议将达到1000个/年,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达550万人次/年,建成亚太地区的国际会展旅游大都市。未来五年,社区服务业也将得到快速发展,扩大就业。
稳定发展商贸、房地产等产业。大力发展批发贸易和服务贸易。发展新型商贸业态,调整和优化商业布局结构,加快推动郊区、社区、交通枢纽型商业发展,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优化供给结构,加强交易秩序监管,延伸发展房地产服务,保持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三)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在发展中提高,进一步形成以高科技工业为先导、基础原材料为依托、装备工业为骨干、都市型工业为配套的产业格局
未来五年,**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依托大产业、大项目和大基地建设,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提升制造业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从发展中调整向发展中提高的转变。重点是推动以下三大产业领域加快发展:
着力提升汽车、装备等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汽车产业。以形成自主品牌汽车生产能力为突破口,推进新能源汽车开发和生产,发展以汽车电子为核心的关键零部件产业,促进汽车金融、汽车体育和文化等相关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重点攻关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核电成套设备、F级燃气轮机等电站设备,进一步提升数控机床、微电子装备、轨道交通设备、煤液化制油装备的国产化水平。
积极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战略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推进基于中药先导物的创新药物、诊断试剂与基因工程疫苗的自主创新,在介入治疗器械和数字影像设备方面实现自主设计能力的突破,加快生物技术在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攻关光伏产业和风能等装备产业,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半导体白光照明材料、节能建筑材料等新材料产业。船舶制造业。重点突破LNG船舶和海上浮式储油装置的技术瓶颈,实现船舶大型曲轴等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开发。航空航天产业。大力推进新支线飞机研制,积极发展航空维修业和民用飞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航天产业发展。支持发展军民兼容产品。
优化发展钢铁、石化等基础工业。要按照完善规划、调整结构、集约发展的要求,钢铁产业重点发展汽车造船用钢、不锈钢、碳钢、特种钢等领域的精品钢材;石化产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延长产业链。
目前,**以重化工业中后期阶段为特征的汽车、钢铁、石化等重点产业已陆续进入发展成熟期。从**工业产业发展规划看,“**”发展重点仍然是六大重点行业与船舶工业(6+1),产业布局是继续向重大产业基地集聚,除了生物医药产业在全市分布范围较广,其他重点产业今后都将陆续集中到地处郊区的产业基地中。
表4:工业6+1重点产业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分析汇总表(略)
(四)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走向总体判断
从“**”**产业结构变动及发展规划看,**三大产业部门中的知识和技术含量将明显提高,对人才结构的优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产业结构调整每进入一个新阶段,就会产生新的行业,这也意味着有新的人才需求,尤其是当新行业处于成长期时,对相关人才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前提,是要确保高质量人才的充足供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总体将呈现以下四个趋势:
一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将稳步提高,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领先增长。预计到**年将达到58%左右,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六大重点领域对人才需求将持续较快增长。其中有两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迫切。
金融业。“**”期间,随着央行**总部的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明显加快,国内外金融机构入住**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对金融高级人才的需求势必日益增长。初步测算,到**年,**大概需要6万左右的高、中级金融人才,而目前**仅有大约3万名左右。其中投资银行、宏观金融分析、中高级保险精算、高级管理人才、经纪人和人才以及法律、咨询、市场化经营、交易中介和国际会计等是人才需求的重点。
物流业。“**”期间,洋山深水港的作用将逐步显现,**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初步建成,现代物流业迫切需要能够对企业物流进行总体协调、管理和控制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物流规划人员。据测算,目前国内需要中高级物流专业人才的数量已达600多万,其中**缺口60万。
二是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将稳中有降,但是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相对趋增。预计**年将调整到36%左右,其中重点需要钢铁、汽车、电子通信、家用电器、电站设备、石油化工以及信息、光机电、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方面的人才。同时,服装设计等都市型工业方面的人才也会有大量的需求。从二产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要求看,重点需要两类人才:
第一类是研发人才。**年**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工程师共12.23万人,比**年减少1万多人。随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其对研发人才的需求也将明显增加,层次将进一步提高,人才规格将趋于多样化,其中核心是原创型研发人才。
第二类是高技能人才。需要一大批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精湛技艺的高技术工人,需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智能型高技能人才。**年,高技能人才占一般技能人才的比例应由8%增长到20%(其中具有高职及以上学历的高技能人才比例达到50%左右),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其中需求的重点是与先进制造业相关的模具制作、数控机床操作与维修、工业设计、现代测量技术等高技能人才。
三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将稳步下降,但是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需求相对稳定。预计**年从事一产的人员比重将下降到6%左右,其中重点是都市型现代农业需要一定优秀农业科技人才。
表5:**-**年**从业人员的产业结构预测(单位:%)(略)
四是从业人员文化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在从业人员中比重将稳步上升。预计到**年,**从业人员中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将达到并超过20世纪末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即由**年的13.9%提高到**年的30%左右。这相应需要补充上百万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年**828万从业人员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为115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近49万人。到**年,**从业人员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将达到280万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达到120万人(本科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为12.5%),均比**年增长1.5倍左右。考虑到自然减员等因素,从2001年到**年,**需累计新补充近200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其中本科及以上需新补充90万人左右。
三、国际经验对**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结构优化的启示
从国际发达国家、地区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规律看,产业结构调整与从业人员结构调整具有紧密相关性、客观必然性和相对时滞性。从正面看,有三点启示值得借鉴: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客观上决定人才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是各个产业、各个部门在总体产业中所占比例的转换,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和现代化的推进过程,本质上是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必然要求人才结构作相应地调整,以提供充分的智力和技术支持。同时,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又是知识密集度增大的过程,也是人才结构优化的过程。
第二,人才结构优化反过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人才既是知识的创造者,也是知识的应用者,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动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关键在人才,关键是要发挥人才作为战略资源的能动性作用。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也需要大批人才利用现代技术给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因此,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础,是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第三,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实施人才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并举。更加重视开发人才资源,更加重视优化人才结构,走人才强市之路。人才资源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特别是随着现代产业科技的迅速发展,优化人才结构具有更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如果说过去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制约因素是资金,今后调整主要制约因素则是技术,而从根本上看制约因素主要是人才。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采取了优化人才结构先行的策略,即在人才资源追赶与产业追赶的相互关系中,人才资源的追赶先于产业追赶,而产业追赶开始启动时,人才资源的追赶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四、**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联动调整优化的基本思路及政策建议
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间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从国内外和**发展的实践来看,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先进技术的研发和使用,可以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在于人才结构的优化。在未来一个发展时期里,**必须坚持人才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并举,推动人才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相配套。
(一)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是: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为主线,使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四个中心”建设、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目标相一致。切实做到两个服从、两个适应、一个保障:
一是从宏观上讲,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结构优化必须服从**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据中央对**发展的定位,到**年**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有块友好的发展,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框架,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阶段性重要进展,为**后十年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人才结构调整必须服从“四个中心”建设的需要,必须服从成功举办世博会的需要。
二是从中观上讲,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结构优化必须服从**发展的产业方针。**的产业发展方针是明确的,就是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坚持二、三产业共同推动;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结构优化都必须有利于这一产业方针的贯彻落实,体现这一产业方针的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结构优化成效的评判标准,就是是否符合“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均势产业、淘汰劣势产业”的产业政策。
三是从微观上讲,优化人才结构必须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相配套,做到人才结构与产业行业结构相适应、人才层次结构与产业层次结构相适应。
四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结构优化必须强化体制机制保障,进一步提高市场化、国际化水平。
(二)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科教兴市主战略,紧紧围绕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坚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人才引进和培养使用并重,坚持加快人才高地建设,坚持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保障和动力,努力实现人才规模扩大、素质提升、构成合理、分布科学的人才结构优化目标。到**年,每万人中从事研发人员达到45人,全市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5万人左右,常住**的境外专家达到10万人,各类归国留学人员达到8万人,造就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队伍,加快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协调健康发展。
(三)政策建议
推动人才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相配套,加快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作用,必须切实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从政策建议层面,我们提出以下六个创新、六个强化:
一是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强化产业发展部门与人才管理部门的联系与协调。
建立和完善产业人才的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由人事、发改委、经委、财政、公安、劳动等部门参加的人才管理协调议事机制,打破人才管理上政出多门、相互封闭的格局,克服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制定全市产业人才发展规划,定期研究产业人才发展情况。建立产业部门与人才部门的长效互通机制,产业部门应及时向人才部门通报产业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重点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人才部门应主动加强与产业部门的联系,增强人才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人才部门联系企业制度,定期组织专家为重点企业制订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协调和解决人才引进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为人才提供创业、创新服务。
组建国内外专家咨询委员会,重点研究**人才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相配套的战略举措和具体政策措施,及时为**城市发展战略、支柱产业、战略产业和重大项目等的投资建设提供人才方面的咨询服务。
继续强化**人才管理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在人员流动、信息共享、创业融资、生活便利、完善市场体系、健全服务网络以及税收、薪酬等方面,形成逐步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框架,为**人才结构优化提供法制保障。重点针对人才资源开发、保护和人才流动权益保障、人事条例等人才结构优化关键环节,加快制订政策法规,深入推进人才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强化人才市场功能,进一步发挥人才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深入开展人事工作,实现人才资源的社会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一步完善人才的辞职辞退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的失业、养老、工伤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拓宽人才市场服务领域,进一步建立完善各类专业人才市场,推动人才市场向信息网络型发展,提高网络的利用水平和人才市场的信息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与周边市场及国外的信息交流、沟通与合作,增强我市人才市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二是创新人才引进开发集聚机制,强化人才高地建设。
人才引进开发集聚是人才结构优化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创新吸引人才的政策、机制和环境,使**成为国内外优秀人才的荟萃之地,建设成为人才集聚中心。
创新吸引人才政策,加强人才需求调控。进一步修改完善吸引国内外人才来沪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着力引进高层次和急需人才。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指标体系,完善人才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人才统计和人才需求的分析研究,根据产业发展以及人才需求情况,科学合理确定引进人才总量。定期人才资源发展和人才需求报告,公布各类人才市场需求、人工成本、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资标准等,通过及时准确的人才供求和人才市场价格信息,引导人才流向,调整人才分布与结构。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状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引进人才专业目录,明确规定紧缺、优先、控制专业。
创新引进模式,深入推进国内外人才集聚工程。继续采用“柔性流动”与“刚性流动”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顶尖人才、高知人才、特别是海外留学人员。充分利用政府、国际组织间的交流合作渠道和民间渠道,扩大与海外行业协会、专业团体等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海外人才引进的长效机制。完善海外人才评价、引进激励等政策,支持引进重点产业发展所需的国内外管理、技术和高级技师等各类紧缺人才,对于关键人才的引进,市政府相关部门要增加“软”资助。在国外大城市设立招聘海外留学人才的工作网点和窗口,引导和鼓励通过购买国际知名猎头公司、咨询公司的相关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搜寻各类优秀人才。
促进高级人才向优势产业集聚。加强对优势产业人才需求的分析,努力培养、集聚优势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帮助优势企业降低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成本。设立高级人才奖励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引进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软件等优势产业人才,用于奖励这些行业中的大企业、大集团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引进国内外高级管理人才担任中层、高级管理职务,并在住房安置、落户、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支持;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入股、技术分红、期权等激励机制吸引、留住人才。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人才培养是人才结构持续优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加强产业部门、人才部门与教育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充分发挥产业部门和教育部门对提升人才素质的作用,大力提升人才的就业、创业和创新能力。由市政府专门机构统筹、协调,定期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用人机构和相关专家,加强对**产业发展对近、中期人才需求的预测,为各级各类教育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提供指导或参考。鼓励产业部门和企业把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在实践中培训、提高人才适应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试验,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结构优化的需要,大力优化教育办学层次与结构,努力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资源的需求,特别是要大力加强与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关系紧密的院校、学科、专业,优化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层次。
加强科技人才团队建设,大力造就一批产业发展领军人物。充分依托国家实施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重点产业项目等,着力培养一批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经营管理水平的首席执行官群体、知名首席工程师群体,并对产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复合型、创业型领军人物授予市领军人物等荣誉称号;力争到**年,在重点产业内形成一批国际知名的领军人物、首席执行官和首席工程师。
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进一步建设完善**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新机制。优化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比重。在整合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的基础上,集中建设一批适合产业发展方向、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公共实训基地,免费向高等职业院校,提高劳动者实践能力。对于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紧缺的管理、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政府采用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等措施,调动包括培训机构在内的各方面的培训需求,吸引、鼓励和扶植专业化的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由政府给予必要的补助。支持产学研合作平台和“高层次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引导企事业单位采用校企结合、院(所)企结合的模式,构建开放的各类人才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力争到**年,使高技能人才占技术性从业人员的比重提升到20%左右。
四是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强化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要素作用。
不断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激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更好地发挥人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
改革和完善绩效优先的人才分配激励制度,提高各类人才收入。改革现行的工资制度,遵循价值规律,按照供求关系,按市场机制确定工资;对现有的工资结构作符合改革需要的调整,福利待遇工资化,工资收入货币化,列入工资总体结构中;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才比较价格,合理确定各类人才的工资收入水平。力争到**年左右,达到一般中等发达国家同类人才收入水平。
探索和建立立体化的人才激励机制。核心是要完善人才的企业激励机制。推动和鼓励各种单位、尤其是各类企业大胆采用包括科研成果、专有技术、知识产权,以及经营者持股、年薪制、特殊劳动贡献分红制等多元化的收入分配方式。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按照要素分配的试点工作中,将收入与责任、风险与经营业绩直接挂钩,落实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的政策。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人才的社会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用人单位、境外机构和个人设立各类优秀人才奖项,实现全社会的有效激励和有序奖励,促使**各类人才发挥更大的创新潜力、国际国内影响力和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进一步对有突出贡献人才实行重奖。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逐年提高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所设的“科技功臣”奖和科技进步奖、星火奖的奖励金额;对有显著效益的获奖成果,受益单位按新增效益的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为进一步发挥重奖的激励作用,要进一步完善以政府奖励为示范、企事业奖励为主体的做法。
五是创新改善人才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强化对各类人才的集聚力。
培育浓厚的人才创新创业交流环境。进一步建立健全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他们组织协调作用。组织或引导、鼓励社会举办多种形式和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或同行来沪进行各类交流和培训活动。鼓励组建各类人才联谊会,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环境,提升学术文化档次。
进一步改善各类人才的居住条件。积极鼓励用人单位从优负责解决人才住房。把解决人才住房问题纳入全市房地产发展规划之中,坚持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地筹措资金,多元化地开发房源。重点支持帮助高层次、急需人才改善住房条件,增建在站博士后公寓、建造留学生公寓、每年提供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房源。
重视加强人才医疗保健。改建或新建专为高级人才医疗服务的一流设施的医院,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医疗保健卡制度,定期进行体检与疗养。
六是创新完善人才服务全国的机制,强化本地产业与全国兄弟省市产业联动发展。
着力建立长江三角洲区域人才开发新机制,努力推进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认真落实国家“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共同加强长三角人才资源开发,促进长三角区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互认,不断推进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的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制度衔接和服务贯通,逐步形成统一的人事制度框架、人才大市场和人事人才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区域内人才的自由流动,推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各个城市在培养、使用人才上适当分工,促进整个长三角范围内的人才结构优化。
大力开展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西部地区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人才开发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按照平等自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则,在人才政策、智力交流、人才培训、公共服务、人才市场建设等方面加强与东北、中西部地区人才工作的合作与交流。发挥**教育、人才等资源优势,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利用院校教育、远程教育等模式,在继续培养中西部地区各类紧缺人才的同时,也为**自身人才结构优化开拓新的途径。
按照政府主导推进、社会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健全对对口地区的人才帮扶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对口地区互派干部人才挂职锻炼。以发展产业、开发资源项目为抓手,鼓励本市各类人才到对口地区施展才能。鼓励和支持离退休的人才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志愿服务,为对口地区开展人才智力服务。有计划地组织本市的专业技术人员、青年志愿者、博士后等人才通过项目合作、短期工作、兼职等柔性流动合作交流形式,为对口地区提供教育、卫生、科技等方面的智力合作服务,同时提高**人才适应多种环境的能力。
五、“**”**文化产业人才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把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人才结构优化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根据文化产业的特性,文化人才政策设计要坚持三个取向:
一是体现创新性。从文化产业发展历程来看,最鲜明的特征就是,这是一个内容不断更新、不断丰富的产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优势行业、重点行业,因而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快。人才结构的优化就要适应这一特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重点,及时调整人才供应和人才储备,实现人才结构与产业的最大融合。
二是体现国际性。文化的交流传递能够超越时空、国界等的限制,在WTO规则框架下,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国际范围内竞争和发展。特别是**作为一座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城市,文化产业应当走向世界市场,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产业人才结构的调整一定要遵循国际化原则,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市场体系,大幅度增加国际化人才比例,推动**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三是体现分类性。由于文化产业涵盖非常广泛,在人才结构上也要注重分类。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型人才,也就是从事文化艺术创作的人才,另一类是经营管理型人才,主要是指善于运作、经营文化产品并通过市场获取利润的人才。目前,这两类人才都很缺乏,特别是后者。因此,要在培养更多优秀文化艺术人才的基础上,把人才结构优化的重点放到培养文化经营人才上,推动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工作者”成为文化产业的弄潮儿。
根据以上政策思路,优化文化产业人才结构的主要措施是:
一要提升存量人才竞争力。对目前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关键是要通过加强产业经营管理、产业运作、产业营销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市场意识、法律意识和管理意识,提升他们的市场经营能力。要充分依托社会培训机构、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岗位和技能培训,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要创造更多的外出培训机会,有计划地组织和输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到国外和国内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实地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围绕发展文化产业实体,在实践中造就一批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
二要培养储备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要依托具有相关优势的高校,调整充实相关专业,开展文化产业学历教育,招收一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既要加强文学、艺术、影视、新闻等专业,更要增设文化产业管理、版权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专业。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紧密结合文化产业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设置教学课程。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产业实践,促使这批储备人才在较高起点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三要大力引进稀缺的顶尖人才。拥有一批顶尖人才,对促进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显著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必须不拘一格、面向全国和世界大力引进,特别是要引进具有丰富的国际文化产业工作经验、熟悉国际文化产业趋势和潮流的顶尖人才。要从目前本市文化产业集团中,拿出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岗位面向海外进行招聘,并建立国际上通行的激励手段和服务方式,引来人、留住人、用好人。对难以长期引进的顶尖人才,实行人才短期驻沪策略,邀请其参与文化产业重大项目运作。
四要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活力。要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文化单位内部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改革,转变经营和管理方式,严格财务、成本、质量和营销管理,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允许和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创办文化企业,或以文化品牌、创作和科研成果等生产要素占有企业股份,参与利润分配,使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在艺术表演团体推行剧目制作人制、演出经纪人制和演员签约制。完善居住证制度,吸引鼓励外地、海外文化艺术人才到本市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本地文化产业发展服务。成立专门资助、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基金会。
五要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的统筹规划。当前,政府有关部门迫切需要对本市文化产业人才状况进行系统梳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优化人才结构。结合本市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当前重点要培养四类人才:一是具有丰富法律意识、特别是熟知知识产权的法律型人才,二是懂得资本市场运作、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市场资源筹集资金、扩大文化产业的经营型人才,三是具有市场观念、了解各阶层群众文化需求的市场型人才,四是适应多种产业融合需求的文化资本营运人才和媒体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六、举办****世博会人才结构调控政策建议
**年**世博会对**人才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创造了广阔空间。目前预计**世博会需要2千人左右的组织和管理团队、3万人左右的直接服务者,以及20万人左右的志愿者等。根据国际经验,筹备和成功举办世博会对人才的需求,体现三个要求:
一是国际化。这是世博会所需各类人才的共性特征。首先,要具有国际眼光和国际视野,能够从国际惯例的角度运作世博会的各类业务。其次,要具备对国际信息进行迅速反应和处理的能力,能够迅速理解和吸收来自国际上的新知识和新信息。第三,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是专业化。世博会所需人才大致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主要包括会展、语言、公关、会展营运服务等方面的人才,第二层面主要包括广告、法律咨询、物流、宣传等人才,第三层面主要包括工程技术、贸易、金融投资等人才。但这三个层面都对专业要求特别高,都需要熟悉、精通本行业的专业人才。
三是阶段化。在筹备和举办世博会的过程中,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是分阶段的,各阶段需求重点不尽相同。开始阶段需要最多的是从事规划设计相关工作的人才,然后是从事招商、招展工作的高级公关人才,在世博会期间则需要大量的会展营运人才,对商务人才、法律人才的需求则贯穿于筹办世博会的全过程。
未来五年,**要按照适应举办世博会要求,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主要应着重加强四方面工作:
一是面向世界公开招聘世博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世博会的巨大人才需求缺口,仅靠本市资源是远远无法满足的,要面向全国、全世界招揽人才。要通过专业的中介机构招聘海外专才,欢迎和鼓励境外机构全面参与世博人才的开发和培训,将世博人才的招募和运作全面融入国际人才市场。结合“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对世博会所需相关专业人才有所倾斜。完善**市居住证制度,不断优化人才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环境。
二是以重大项目工程吸引和培养人才。依托世博会建设的若干重大项目,积聚一大批城市规划建设、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项目的平台和载体作用,形成人才团队和梯队。
三是全面实施世博人才培训工程。对世博会所需的各专业人才,通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进行大规模培养。学历教育主要依托高校进行,扩大世博相关专业招生人数;非学历培训主要依托社会培训机构,面向各类在职人员,积极引进境外具备良好资质的培训机构,参与世博人才开发与培训,提高世博会人才非学历在职培训质量,将“国际级证书”作为“世博人才”的认证标准之一。
四是加强志愿者、社会参与者等通用人才培养。依托本市已有的重大国际活动志愿者队伍,结合世博会筹备和举办阶段的具体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加快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通过社区、群众团体等渠道,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 上一篇:教育局文化艺术节的通知
- 下一篇:财务管理模式评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