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才开发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6-01 06:33:00

导语:农村人才开发的几点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人才开发的几点思考

人才引进难、留住难,是贫困山区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长阳作为一个集老、少、边、穷、库于一体的贫困山区农业大县,同样面临着农村人才跟不上农村经济和产业化发展需求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农村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作用发挥不够等方面。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实行人才引进应当是快速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之举,但山区却不同,具体到长阳而言,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人才引进虽然一直是我们在人才开发上的一个重点,但效果却一直不明显。要突破这个人才瓶颈限制,就必须及时转移人才开发的侧重点,变“外引”为“内育”,走自我开发之路,努力挖掘农村本土人才潜力,培养一大批“永久牌”本土人才支撑农村经济发展。

一、把农业技术人员培养成为“实战家”,让他们真正成为农业科技应用推广的“火车头”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以后,全县农业科研机构和乡镇农技站逐步走上了市场化道路,农业科技服务出现了良好新动向。但同时,也还普遍存在着农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陈旧、培训不及时、服务不主动、跟不上产业化发展要求等问题,需要从体制、管理等方面加以根本改进。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农业部门体制改革。要用“内科手术”式改革把农业科研机构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彻底推向市场,用新型收入分配机制砸破铁饭碗,不仅让农业技术人员实现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身份转变,更要实现心理转变,促使他们自愿为“三农”服务。二是要突破传统管理模式,转向注重对农技人员专业技术的培养和提高。结合长阳经济发展实际,围绕蔬菜、柑桔、茶叶、清江鱼等农业支柱产业开展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培训,给他们集体“充电”。努力提高培训层次,多组织开展各类学术交流,加强和华农大、农科院等重点农业科研单位联合,让农技人员学到最新、最实用的科学技术,切实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三是要加强平台建设,为农技人员发挥特长提供舞台。通过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创建专家产业基地等方式,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向“三农”流动,推动科技重心下移。在进一步完善高山蔬菜专家产业基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柑桔、茶叶、清江鱼等其它专家产业基地,充分挖掘各行业技术专家的潜能,实现由蔬菜产业一枝独秀到多种产业齐头并进,共同繁荣。积极争取各种扶助政策,多引进农业科技开发项目,借助国家和社会资金提高县内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实力,从而辐射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种养水平。

二、把农民培养成为“土专家”,让他们真正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最大和最终受益群体。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把他们从农业科技的“奴隶”改变成为农业科技的“主人”。一是要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名科技明白人、一村一名致富带头人”的目标,结合各乡镇各村的地理、气候、资源和当前产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普及开展“技术进农家”、“专家面对面”活动,请专家在农业集中产养区进行现场教学,手把手指导。增加对重点生产技术的音像、纸质宣传品的编印量,直接播放、发送到户。多举办专业培训班和“块块”发行会,使新产品、新技术由点到面,逐步入户。二是要切实落实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按照科技先行人、致富带头人、村务管理人的要求,认真选好培养对象。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传授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结合学员所在地的产业实际,多传授先进种养技术,重点把他们培养成为农村科技应用推广的领头雁。三是要大力培养选拔农村乡土拔尖人才。加强对乡土拔尖人才的选拔和管理,努力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应用的“二传手”。加大优秀乡土拔尖人才的事迹宣传,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他们建功立业注入激情和动力。积极推进“职称评审进农村”,将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大户、能工巧匠纳入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范畴,让他们有为有位,为传播农业科学技术提供便利。四是要加强行业协会建设。通过行业协会把民间散落人才组织起来,聚集他们的智力优势,实施“集团作战”,形成合力。

三、把打工农民培养成为“老行家”,让他们真正成为农村家庭致富的主栋梁

长阳是一个劳务经济大县,外出打工农民超过十万人。但下苦力的多、懂技术的少,工资待遇普遍较低。要在稳步扩大打工规模的基础上,重点提高打工质量和效益,创建优质劳务品牌,实现打工效益最大化。一是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依托国家农业部实施的“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扎实开展农民工文化知识培训,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对长期在外的青壮年农民工进行一次轮训,普遍提高农民工素质。二是要加强对农民工的专业技能培训,让他们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逐步实现从劳力型到技术型的本质转变。针对全县外出打工人员的行业分布状况,劳动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建筑、缝纫、家政、保洁、电子等专业技术培训,并选择一至两个行业重点突破,用长阳农民工的高素质打造“菲佣”式的优质劳务品牌。三是要加强与大中城市劳务市场、大型企业、大型工程项目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联系,突出“订单式”培训,对口输出劳务资源,尽量减少临时工和“月月工”,保证打工农民有较为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要牢牢抓住当前面临的大好机遇,努力把长阳建设成为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忠武天然气、火烧坪铁矿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劳务供应基地,让农民在家门口打工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