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教育机制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01 03:48:00
导语:组织教育机制发展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少先队组织是育人的“摇篮”,少先队一直以来的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对于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实践中体验”是少先队的教育思想,这无疑是新时期少先队组织更好地贯彻“八荣八耻”思想,发挥其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特殊作用的一把“金钥匙”。
初中的少先队教育是青少年实现社会化、身心成长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织基础。初中少先队组织所面对的是一个身心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特殊年龄段的青少年,他们理应比小学少先队更活跃,但较长时间以来,中学少先队的发展呈现一种“滞后”的状态,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学少先队成了整个少先队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究其原因,除了初中学生面对升学率压力大等因素外,最根本的我觉得还是一种工作方法的问题,它长期以来沿用小学少先队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来领导管理中学少先队,缺乏与中学学生这个年龄段相对应特点的活动,没有以前瞻的、动态的教育理念来建立有利于促进初中少先队成长和发展的组织和教育机制。
初中的学生就人的身心发展过程来说,他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速度最快、任务最重的阶段。因此学校的少先队组织应根据未来社会人才素质结构的标准,以初中少年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为核心,构建富有中学特色的少先队教育体系,开展具有少年化特征的教育活动,更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的“八荣八耻”思想。以大化小,以面化点,以适合中学生特点的“八荣八耻”来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从我做起。介于中学生这一特殊的年龄发展阶段,我校少先队组织不断研究适合中学生发展和接受的制度、活动,一切以他们的特点为出发点。
1、全面提升初中少先队的地位、作用
进入中学之后,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小学时戴红领巾是很值得骄傲的事,但是到了初中,即使没有离队,但要学生戴红领巾还是有一定的障碍的。这就是他们心理上的一种转变。中学少先队一般在初二年级举行离队仪式,学校行政往往把少先队定位在初中一、二年级的少年群众组织,没有把少先队作为初中三年全程性的组织,因此难以实现初中三年组织教育与初中三年学校教育同步,从而做到保持九年义务教育的一贯性和连续性。这学校和个人两者因素的结合使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进入初中之后就脱离了组织关系,没有了组织生活,从而导致中学生缺少一种组织上的归宿感。因此学校应该坚持把离队时间推迟到初三,这不仅满足了初三大少年的组织归属感,还大大扩展了少先队的组织作用,消除以往初二到初三的组织教育断裂层,保持初中组织教育的完整性,同时使许多大龄少先队员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让每一位体会自己的价值感。也全程性地发挥初中少先队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逐步实现初中少先队改革的目标: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素质教育,九年组织教育。
2、在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的转变工作方面,力争做到从团队脱节转化为团队衔接。
初中是共青团发展的基础和源头,而少先队则是为共青团输送优秀人才的组织。团队组织的自身发展需要两者紧密结合,自成一体。但初二离队这种做法容易引起团队分离脱节的现象,队员离队后,就成了团和队两不管的“孤雁”。因此,我们一直坚持初一建团、初三离队的做法,在强化中学少先队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团队组织双向延伸、协同教育,积极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为团组织的发展对象,优秀少先队员入团后仍保留队籍,同时留队带队,让他们在少先队组织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担负“以团带队”的任务。另外我们还做到有计划地建立团组织,初一建立团小组,成立年级团支部,初二、初三建立中队团支部,在初中各年级建立“团队”组织交叉并存的组织建设网络,达到“强队建团”、“强团带队”、“团队共兴”的双重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少先队工作在共青团事业中的基础地位,并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团组织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考核体系。
3、在帮助队员适应中学生活方面,从要求队员适应到主动适应满足队员需求的转变。
队员从小学进入中学,其学习环境、少先队活动、组织管理、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时少先队组织往往容易疏忽的地方就在于如何积极有效的组织初一新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初中生活,以往的做法是学校单方面地要求队员如何如何去适应变化了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却很少考虑如何改变我们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去主动地适应学生,并竭诚地为中学队员的成长成才更好的服务。其实,众所周知中学少先队活动与小学少先队活动相比,应具备更深刻的哲理思辨性,更综合的活动生成性,更自动的主体参与性,更广阔的知识包融性,更广泛的社会实践性。我们学校在这方面针对初中学生已有的较为独立的思维能力,根据其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处于初步形成但还相当不稳定,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等特点以及他们的心理非常需要得到成人世界的接纳和认同,社会化的心理需求不断增强等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这种过渡性特点的各项组织活动。如一直坚持开展的“新三好”活动,并以此活动为载体开展的“实践体验新三好”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探索并理解“新三好”(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庭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的标准,感受“新三好”的情感,体会“新三好”的要求,从而履行“新三好”的标准,最终成为真正的“新三好”。这一教育活动将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外在的静态的强加要求,变成了学生内在的动态的自我要求,德育的目标在自然而然中内化成了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另外我们还以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和成长需要为出发点,多次开展“我们喜爱的中学少先队”、“我所希望的21世纪少先队”活动、“成长的烦恼”问卷调查;后又开创了以“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为主要内容的“深入生活、节约资源‘四个一’”活动,引导少先队员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以适应时空变换、环境变迁、队员变化的特殊性,增强中学少先队工作的针对性。创造“情境性”和“合作性”的互动,引领队员到社会、社区、大自然中去体验,去感受,在丰富多采的具体实践中,使队员们能自主构建、动态生成一系列具有少年化特点的活动,如“成长有烦恼、体验是良药”、“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征文大赛、“放飞宏志”绘画比赛、“在花季中健康成长”演讲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内容的生动性、丰富性、具体性、特殊性,充分激发了队员的体验热情,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另外我就少先队工作中得到的两点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我觉得中学少先队工作就领导的关心与支持,辅导员的齐心协力及全校教职工的主动参与非常关键,这是开展中学少先队工作的有利保障。如我们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少先队工作,尤其是注重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因为大家都明白只有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才能带起高质量的少先队活动,培养高素质的少先队员,从而为团校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学员。所以学校为我们订阅多种杂志,如《少儿研究》、《少先队研究》、《辅导员》等。有时学校还从其它地方获取好的信息,挂在校园网上供大家参阅,学校总是默默的支持着,使我们及时了解少先队最鲜活的信息,及时供给我们最新鲜的精神氧气,给思想充电。每次少先队的重大活动,教育、教学干部都会出面帮我们协调工作,统筹管理,全校师生团结一致,上下一盘棋,才使我校的少先队活动得以顺利成功地开展。
其次少先队的各项工作应该辐射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这样收效会更佳。首先得与学校教育教学相结合:在这方面我们力争从课上到课下,从课内到课外丰富多采的少先队活动,力争把创造教育引入学校少先队教育的全过程。学校的橱窗是我们队员活动的成果展示区,每个月我们的队员都要将自己一个月里的活动情况公布在黑板上接受全校师生检验,每年还要定期举办画展、文艺晚会等展示队员的才能;其次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我们与家庭的联系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开展“做一日家庭小主人”等活动,沟通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可以使孩子更理解父母,家长也更加支持少先队开展的活动。争章活动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队员们在家中练章,请家长指导、评价。家长还是队员的大朋友,在手册家长填写的栏目中,处处洋溢着家长对争章活动的支持,洋溢着家长对孩子的鼓励与期望,洋溢着家长对学校的希望;再次是与社区教育相结合:要想让队员付出的努力得到进一步的见证,就必须有实践的过程。社区为队员们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的条件。如:在环保教育活动日,队员们走进大街小巷,捡拾白色垃圾,清扫绿地,发放环保宣传卡等。春节期间,队员的一幅幅春联,一对对窗花,一封封慰问信,代表着队员们的心意,传递着亲情与友情。“万名学生下社区”活动中,在火辣辣的太阳下,义务打气小队在胡同口义务为过往行人打气,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得到大家的肯定。社区实践的舞台既生动又丰富,实践的力量胜过千言万语。
在丰富的活动和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转换和提升教育理念是初中少先队改革的前提,坚持开展少先队教育科研是初中少先队改革的先导,而组织教育机制的建立是初中少先队改革的重点。少先队有着广阔的天地,今后我要在这片广阔的领域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理论学习,使少先队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 上一篇:企业团建经济的调研报告
- 下一篇:英语迁移教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