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局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报告

时间:2022-05-30 04:59:00

导语:劳动保障局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劳动保障局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报告

**市职业介绍中心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年里,本市劳动力市场招聘岗位数和求职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双双突破百万大关。

1.**年共有近7万家各类单位通过公共职业介绍网络(含**专业人员招聘网)招聘岗位100.3万个,比上年度增长19.3%。

2.100.3万个招聘岗位中,专业技术管理岗位(指要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具有技术职称)31.7万个,比上年度增长28.3%;普通技能操作岗位68.6万个,比上年度增长15.5%。

3.**年本市通过公共职业介绍网络求职的总人数累计为103.1万,比上年度增长6.1%。

4.从求职者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占43.7%,36-45岁占21.1%,46岁以上占35.2%。

5.从求职者文化程度构成看,高中、中专及以下占52.3%,大专、高职占33.5%,本科及以上占14.2%。

6.从求职者人员类别构成看,失业协保人员占56.8%,在职人员占15.4%,应届毕业生占8.5%,农村富余劳动力占19.3%。

7.从供求对比来看,**年本市劳动力市场整体求人倍率为0.97,较**年的0.93略有改善。

**市职业介绍中心负责人认为:**年劳动力市场供需两旺,一方面,本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促进就业优惠政策和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招聘岗位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市场就业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公共就业服务手段不断丰富,专业人员招聘网影响力日益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求职者接受公共就业服务。

进一步分析表明,**年本市劳动力市场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1.“缺位”、“挤位”相对严重,半数行业供需失衡

在劳动力市场上,如果求人倍率≤0.5或求人倍率≥1.2,一般可以认为劳动力供需失衡。按此标准,**年**劳动力市场总共20个行业中,劳动力供需失衡的主要有8个行业。在这些行业中,既有因要求学历高、专业精、经验足而使求职者望而却步的金融业,又有因社会信息化而需求量激增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求职者应聘相对不足;既有因未来前景看好而令求职者趋之若骛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又有因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而广受求职者欢迎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求职竞争激烈。

2.民营企业求贤若渴,三资企业应聘者众

非公有制经济继续成为新增岗位的主要提供者,其中民营企业稳稳占据用人第一大户地位,在招聘总人数中所占比重达27.9%;但在广大求职者心目中民营企业目前仍只是第三选择,希望到民营企业工作的求职者比重只有17.8%;而希望到三资企业工作的求职者比重占25.2%;国有企业岗位只占市场总量的12%,但吸引了21.3%的求职者。

3.高技能人才稀缺,高薪难觅一技师

最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总量不断增加,而增量主要集中在中高级技能人才尤其是具有技师以上资格的高技能人才,岗位需求每年增加50%以上。与之相应的是,用人单位开出的工资价位也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如果说,初级工的月薪为1000元,那么中、高级工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想要招一名技师开出4000元月薪还难以招到人。

职业指导专家特别指出,目前劳动力市场上无技术等级求职者在整个求职者队伍中仍占较高比重,超过55%。然而,有高级证书者仅有3.5万人,是市场需求7.8万人的45%不到,求职者的技能结构总体偏低,与用人单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形成了鲜明对比,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十分尖锐。

二、两张职业招聘排行榜折射三大趋势

由于劳动力市场职业千差万别,为了具有更强可比性,我们以是否招聘专业人员为界,列出两张排行榜:

1.“软人才”悄悄崛起

与品牌塑造、商务策划等有关的产品设计制作和广告客户服务等“软人才”将成为今后企业用人需求的热点。这些新兴的职业概念大部分由外资企业引进,随着市场需求及经营理念的变化,国内一些企业也对“出思路、定方针、打市场、搞开拓”的“软人才”产生大量需求。

据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人事部负责人介绍,他们目前需要的“品牌主任”及“品牌经理”,主要负责将产品的品牌打进市场,并维护品牌形象。这些职位在国外是极常见的,而国内却较鲜见。他认为,随着人们品牌意识的增强,这方面的人才不光是外资企业需要,内资企业也将产生需求。

另外,具备丰富的市场经验、敏锐的洞察力,思维周密而反应敏捷的策划人才,也炙手可热。这些人才带给企业的往往是“点石成金”的妙术。据专家预言,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企业迫切需要产权改革、兼并收购、资产运作,而这些都是策划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2.择业须避热趋冷另辟蹊径

按常规,人们总是趋热而避冷。如果大家都抱着这种心态求职,那么热门职业会愈加热门,而冷门职业会更加冷落。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抓准机会,反其道而行之,来个避热趋冷,往往可以逮到“大黑马”。殊不知,再冷门的职业,也终会因“人才稀缺”而身价倍增。前几年,千军万马都向“白领”挤;而今天,高级技术工人、技师的身价已经基本与普通工程师持平。**通用汽车公司在招聘千余名人才时,最难招的是工段长。某国有企业要招两名七级镗床操作工,开出的月薪已经超过了同企业的工程师,但信息长达两个月却也无人问津。既然冷热是互换的,求职者们不妨现在耐住寂寞,苦练内功,当机会降临时就能自然而然把握住。

3.市场企盼“绿色专才”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日益注重,生物、医药、食品、环境等与绿色相关的各类职业开始为市场所追捧。以房地产业为例,它对人才的需求最初只停留在工程师、营销员、房产评估师等。随着对居住品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级绿化园林人才开始成为房地产业新的紧缺人才。他们不仅要懂得绿化工程、花苗养护,更要懂得绿化经营管理,能够预算和规划。一家房地产公司以前在楼盘开发中忽视绿化,在激烈的楼市竞争中吃亏不少,前不久,他们通过公共职介网络“诚招”高级园林工程师。“我们需要懂得园林设计,有自己的创意和构思,同时又精通建筑设计,能将二者融会贯通,进行整体规划的高级园林工程师。”房地产公司希望招聘的往往是年轻、有大专以上学历,或有中级职称,综合素质较高的绿化园林人才。然而,既精通建筑又懂得园林设计的复合型人才还毕竟不多。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抓紧培养高素质的绿化园林人才乃当务之急。

三、两类求职现象值得关注:在职年轻人求职多和“反串”择业多

1.**年通过公共职业介绍网络找工作的求职者中在职人员所占比重达到15.4%,进一步分析在职求职者的年龄构成,可以看到35岁以下特别是25岁以下年轻人占了80%:其中16-25岁在职求职者占53.3%,26-35岁在职求职者占26.7%。换句话说,与年长的人相比,年轻人换工作的意愿要强烈得多。

对于这一现象,职业指导专家指出:年轻人频繁跳槽的原因可以分为主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是由于首次就业的极大盲目性,表现为选择岗位不科学,定位不准,岗位与其个人爱好、理想、特长不相符。客观方面则是由于用人单位出于经济效益考虑,通常只与年轻人签订短期合同,合同到期不再续约并重新招聘;这样,很多在职的年轻求职者在合同未到期前就要未雨绸缪,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新的岗位。

2.所谓“反串”择业,简而言之,就是所干非所学。比如原来学建筑的,却去搞了服装设计;本来学历史的干起了广告策划,中文系学生当上了售楼经理等等。在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今天,这一做法在求职者中越来越多,也很难避免,为此,职业指导专家提醒求职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切不可随意应付。既然干了,就得认真干好。其次,切不可朝三暮四。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集中精力,咬住一点深入挖掘。最后,切不可本末倒置。反串择业作为检验年轻人才能和知识的手段,同时作为一种生活视野的拓展性尝试,也是值得提倡的,但如果在自己的专业行当中已经有了扎实基础,或者已有了重大的投入,甚至于造诣较高,就不要轻易放弃本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的更替变换不是无规律的,是可以预见的。为此,年轻人应未雨绸缪,在填报专业时多了解一些职业预测情报,或向职业指导专家咨询,依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挖掘暂时埋在地下的“金子”,选择既适合自己又有成长潜力的专业。

四、岗位分布区域差别明显

为进一步引导求职者正确定位,**市职业介绍中心对**年本市招聘岗位和应聘人员的区域分布进行了分析。这是本市历年劳动力市场分析中首次对区域分布作出分析尝试,将在今后的季度分析中进一步完善。

1.中心区板块岗位量居全市之首

繁华的商业街、健全的社会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等等,无疑使由黄浦、卢湾、静安、长宁、徐汇组成的中心城区相比其他板块更“夺人眼球”。市中心区单位的岗位数为31.6万个,占全市的31.5%。仅徐汇一区就了10.5万个岗位,占全市的10%,其他四区的岗位量也都在4万左右。中心区单位的岗位中大部分是服务行业的岗位,这与城市的发展规划、城区功能定位都不无关系。

职业指导专家指出,市中心板块得岗位多,但竞争也相对激烈,尤其是专业人员招聘岗位,平均每新一个招聘岗位就有5—6人前来应聘。专家预计明年市中心的岗位仍将受到求职者得关注,建议那些已在中心区职场“浮沉”了许久得求职者可适当去其他地区谋求发展。

2.东南板块中浦东新区独领风骚

与中心区岗位提供数量相对平衡的结构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南板块中浦东新区独领风骚,岗位数远胜于其他区县。据统计,东南板块浦东新区、南汇、奉贤三区共的岗位数为23.9万个,占全市的23.8%。仅浦东新区就了17.1万个岗位,占东南板块所有岗位数量的71.5%,占全市的17%,居各区之首,岗位数量远大于毗邻的两区。这是由于近年来浦东新区重视利用大区优势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金桥、张江、外高桥已成为先进制造业集聚的地区,陆家嘴中央商业区也日益成形。

职业指导专家认可浦东新区是求职热点的同时,也建议求职者可适当关注东南板块其他两区的岗位,特别是要注意到大小洋山深水港、临港新城的建设,将进一步带动这两个区就业岗位的增加,整体前景看好。

3.西南板块松江专业人员供需两旺

西南板块松江、闵行和金山三区共的岗位数为13.1万个,占全市的13.1%。其中,闵行和松江的岗位都超过了5万个,需求量比较大。

值得关注的是三区的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应聘“热度”相差很大,松江的平均岗位应聘人次为5.1,在全市也在三甲之列。而闵行为4.2、金山为3.1。松江的岗位为何如此受专业人员的青睐?专家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方面松江大学城的应届毕业生正值求职高峰,受区域因素的影响,他们自然也更多关注松江的岗位。更为重要的是另一方面,近年来,松江、闵行等地区经济增长较快,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特别是这些地区注重发展先进制造业,创造出了很多有吸引力的岗位,受到了全市专业人员的普遍欢迎,因而出现供需两旺的态势。

专家建议本市的专业人员可适当将注意力从西南板块向西北、东北等竞争相对小一些的地区转移。

4.西北板块岗位分布均匀

五大板块中,岗位量最为平均的是西北板块。普陀、嘉定、青浦三区共招聘岗位11.1万个,普陀区的岗位稍多,但总体相对平均。

从招聘岗位所属的岗位类型来看,由于临近中心城区,普陀区的岗位也带有中心区的特色,以服务行业为主。而青浦、嘉定的岗位主要是制造业的。其中,嘉定的汽车制造业已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嘉定依托汽车城的建设,已形成了集汽车制造、销售、维修、服务等相关产业于一体的产业链。职业指导专家指出,郊区是**新世纪城市发展的重心,成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承载空间,建议求职者可适当关注。

5.东北板块岗位亟待关注

**年,由闸北、虹口、杨浦、宝山和崇明组成的东北板块共了20.6万个岗位。就业机会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闸北、虹口、杨浦等外环线以内的城区招聘岗位都在5万左右,在全市范围内亦不算少数,但岗位并不被求职者看好,求职竞争相对平缓。职业指导专家十分看好东北板块的发展前景,东北板块被喻为申城的“创业热土”,其中,虹口区劳动保障部门正在开展“网上创业”、杨浦正在建设创业者实训基地,随着市场需求潜力的逐步挖掘,东北板块的岗位成色也将逐步提高,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岗位将逐步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