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粮食工作问题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22 09:34:00
导语:基层粮食工作问题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自20*年粮食实行“三放开”以来,以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为标志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国有粮食企业体制变了,机制活了,发展的路子宽了,粮食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了大幅度上升,粮食事业正步人深化改革、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但是,笔者通过基层调研,发现有几种模糊的认识亟待澄清,粮食工作实践中几个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一、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全面完成,粮食经营性企业改革也已基本结束。当前,某些基层粮食企业有一种错误认识,感觉改革已经结束,万事大吉,粮食企业改革的后续工作做得还不好。应当说,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根本性的改革。不能期望一次改革就彻底解决问题,一次改革就能实现脱胎换骨的改变。国有粮食企业还要进一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着力完善产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采取改组联合、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整体转制等适宜形式,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和引导粮食企业做大做强。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进一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保留和新组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企业,要完善企业人事制度、用工制度、考核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探索试行经营者年薪制和职工竞争上岗、轮流上岗制度。加强财务审计和资产运营管理,完善内控制度,严防国有资产流失,降低经营管理费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加强财务基础性工作,抓好国家财税政策的落实,确保资金运行安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要用拉长粮食产业链条的办法来解决粮食订单收购的风险问题
发展订单农业,开展粮食订单收购是粮食产业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但也存在着订单履约率不高,粮食企业面临市场销售的风险等问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宁阳县粮食部门积极构建粮食订单收购加销售一体化经营战略框’架,有效地规避了双方风险。一是积极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带动订单农业发展。成立了国有参股的泰安鲁粮经贸发展有限公司,在省内外大的用粮企业中建立了固定的销售网络,为订单农业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二是扶持宁阳鑫晶阳面粉公司做大做强。争取到国家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新上日处理200吨优质小麦专用粉生产线。目前这家企业年加工能力已达到10万吨。这家公司与农户一签三年的优质专用小麦订单合同,保证了订单合同的兑现,消除了农民的担忧。三是拉长面粉加工业的产业链条,促使粮食转化增值。扶持民营企业山东巨龙食品有限公司发展,提供各项优惠政策,促其与宁阳鑫晶阳面粉公司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由面粉公司每年为其供应高品质专用面粉3万吨,生产方便面等系列食品。这样一来,从订单生产到订单收购加工,一直到订单销售形成了分工明确、专业合作、种加销一体化的粮食产业链条。四是由乡镇政府引导支持,成立由粮食部门、畜牧部门、农业部门、粮食加工企业、农民共同组成的粮食和饲料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农药、化肥、种子、技术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了从优良品种供应——种植管理——收购——加工——销售的良性互动。借鉴宁阳县的做法,在发展订单粮食方面,要进一步推广完善“企业+农户”、“公司+基地”等经营模式,以利益为纽带,以技术为支撑,以服务为基础,形成联利联心,让利于农的订单农业格局。积极推行与粮食经纪人、经济组织等中介组织发展粮食订单的新形式,努力探索粮食订单与良种补贴、种植等农业补贴相结合的新的有效途径。积极创造条件,不断研究探索,借鉴“一次收购、二次结算”、“随行就市”和“粮食比价”等定价经验做法,建立订单粮食的新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推动粮食产业化发展。
三、粮食行政执法不单纯是处罚
去年以来,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大力加强粮食行政执法机构建设,配备了人员、车辆,核拨了专项经费。粮食行政执法主体得以确认.执法规范、办案程序得以建立和完善。但是有的同志对粮食行政执法的意义认识不到位,片面认为执法就是处罚,处罚就是罚款,存有以罚代管的倾向,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粮食行政执法重点是教育为主,惩戒为辅,不能偏废,不能急功近利,追求所谓的“执法效益”。要加大对(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要积极推动粮食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差错、错案追究责任制,明确办案程序和执法规范。具体粮食行政行为的作出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规为准绳,做到立案及时,调查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罚得当,送达及时。这是关系到行为本身是否合法、适当的核心问题。同时要加强对粮食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要着眼于服务经济、服务群众,坚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确保粮食市场活而不乱,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四、要抓住发展粮食产业的历史性机遇
改制后的国有粮食企业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笔者认为,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突出发展县域粮食产业化:根据粮食生产、加工、流通的发展趋势,结合实际,统筹全局,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制定完善中长期粮食产业化发展规划,充分依托地域、交通等区位优势,农产品主产区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二是突出发展特色。根据各自优势,或突出某一品种、或突出某一环节,着力培植特色产业、拳头产品,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中小粮食企业更要突出特色,不等不靠上项目,创造条件谋发展。三是大力实施“四轮驱动”。即科技进步、园区建设、龙头带动和借助外力。高度重视科技进步。抓住国家和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时机,积极申报“双高一优”项目,加大技术开发经费投入,有条件的企业组建技术开发中心,加强产学研联合,引进吸收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粮食产业的科技水平;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园区。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吸纳中小企业,通过退城进郊、腾笼换鸟等方式,科学规划和建设粮油加工专业园区,延伸粮油产业链条,把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纳入园区布局,实现资源共享,集聚发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围绕建立粮油工业、粮油食品快餐连锁企业、粮油购销企业和粮油科技园区,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培植嫁接龙头企业,有效实施借力发展。进一步树立粮食以外都是外的观念,搞好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引进大企业、名牌企业,为企业联合协作搭建对接平台,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四是主攻居民主食工业化生产。重点抓好馒头、面条、方便食品和速冻食品四大类主食的生产。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根据市场需求上一批现代化的馒头、面条加工厂,上一批档次高、规模大、市场份额大的方便食品和速冻食品加工厂,做强做大一批主食工业化生产的名牌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市场认可的名牌产品。
- 上一篇:基层粮食企业的构建调研报告
- 下一篇:粮食购销企业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