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21 03:42:00

导语: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调研报告

1引言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科研管理工作具有公益性的特征。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主要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研究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不具有排他性及竞争性。公益型研究的内容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技术推广和服务。公益性的定位取决于科研活动的服务对象,即主要服务于社会效益显著而经济效益不明显的行业或产业,同时由于此类科研机构使用国家的财政资金,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和维护公众利益,为国家的特定目标服务。科研项目的立项原则应体现国家的战略目标需求,充分考虑非营利科研机构自身的能力与优势所在,同时资源能否充分利用,研究的成本和预期效益也是决策的参考因素。科研项目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其中心的任务是保持科研工作效率的最大化,保持科技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科研管理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它具有三个层次。第一,科研环境的开放性。科研活动是一个复杂变化的系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具有一定的风险。科研活动的根本宗旨和动力在于创新,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保持一个畅通、开放的研究环境,吸取各方面的有用信息,对于提高科研人员的研究素质和科研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战略任务的不断调整,科研工作是在各相关领域之间发展形成的一个相互渗透、影响、交叉和促进的过程。其次,科研管理中要避免“内部人”现象的发生,保持开放性不可或缺,这样能够体现科研竞争活动的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第二,科研人才的开放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和外部单位之间人员的合理流动是促进提高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提高科研人员之间的竞争意识以及赶超同行业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意识,同时,人才流动的畅通可以不断地为科研机构带来新的思路、新的创意,保持科研机构的活力。第三,科研成果的开放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科研管理中要贯彻公益性的要求,真正使科研成果发挥最大社会效益,使科技资源实现科学合理的配置,提升国家整体科技竞争实力。要做到科研成果的全社会共享,建立信息和科研设施的基础平台,打破部门、行业间的界限,提高科研设备的使用率,减少设备的盲目引进,重复购置。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科研管理是对科研工作运行过程的管理,其基本宗旨应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科研效率,提高科研设备、成果数据的共享程度和利用率,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高质量地完成国家战略目标。科研工作的运行过程包括科研活动的全流程,具体有:科研规划、先题立项、组织实施、质量管理、验收评估、成果使用等内容,相应地科研工作的管理也涵盖了对上述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此外,科研活动的支持系统、有关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外部科研机构或单位的交流合作也是科研工作运行和管理的延伸。科研管理应该根据科研工作的特点,通过对科研工作自身的规律及其外界环境与条件的发展变化的不断认识,不断完善和发展科研管理体系,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和需要。科研支持系统的职能是为一线科研人员服务,对科研硬件设备的服务与管理,其性质是科研活动的后勤服务基地。其工作重点是通过建立并执行较为完善的保障制度,尽可能地将与科研相关的硬件设施、信息网络的配套服务,将因保障工作的不到位、不及时而可能对科研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科研支持系统位科研人员提供开展各项研究活动所必须的环境与条件并管理好这些硬件设施和信息网络。

2我国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科研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实行院所长负责制的改革,改变原有的统得过死,僵硬的管理体制,科研院所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到1992年为止的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实现“科技长于经济”,科研院所可以从事经营性的经营活动。1992年以后,提出“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实行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自1999年开始,我古的政府所属的研究开发机构开始了以机构转制位重点的重大组织结构调整。*年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革开放启动,一部分有市场能力的科研院所进行企业化经营。对于不能面向市场,没有营利能力又确实需要政府支持的科研机构逐渐向具有独立性、自治性的我国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转型。在分配与激励制度上,目前很多社会我国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通过各种方法试图改变原有的吃大锅饭、平均分配的机制,拉开不同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使收入向优秀人才和重点学科倾斜。通过相当一部分收入从科研课题和经营开发活动中支出,力图使承担科研任务多或创收能力强的人员拿到较高的收入,这是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出现的一些积极变化。

科研院所改制以来,科研工作的运行和管理逐渐向规范、有序、效率的方向发展。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项目课题来源主要是政府,企业委托的课题比例逐年下降。在课题研究方式上,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研究的课题在不断下降,独立研究的合作课题的比例不断上升。

经过十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科研机构在人事制度上已较普遍地实行了院(所)长负责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等管理机制,这有效地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积极性。中组部、人事部等部委*年3月颁布了《关于深化科研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全面实行聘任制、岗位管理制度、公开招聘制度、建立解聘、辞聘制度、实行固定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用人方式、鼓励科研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以外兼职从事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活动。但是,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科研单位逐渐在不同程度上暴露出用人机制不灵活,分配制度不适应科技发展的问题,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越来越明显,这些严重阻碍着科技体制的进一步深化,也必然制约着科研的发展。

科研院所改制以来,科研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研立项上没能真正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没有向国家的战略目标倾斜。科研项目分散,小而全的现象普遍,不能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支持的科研项目上来。第二,在科研体系支持系统上,综合服务水平低,仪器设备落后,跟不上科研发展的需要,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公开监督、协调合作、合理使用的机制,部门利益各自为政现象突出,一些先进的设备利用率低,重复购置现象严重。在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上不力,公益性科研成果、数据不能及时全面向社会公开,科研成果的共享有待加强。第三,符合我国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还很不健全,能下能上、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形成。任聘解聘,绩效考核制度仍然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第四,科研人员流动制度难以实施,其中社会保障、户口、住房等外部制度不健全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吸引优秀人才包括归国留学生、国外专家的措施比较有限。目前我国相当部分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项目团队的凝聚力、科研协作攻关氛围还不够强,对科研项目的主要骨干的激励措施不够到位。科研院所目标必须通过成员间相互协作才能得以实施,因此科研院所成员之间的关系从本质看是一种利益竞争与目标协作的关系。

今后的几年时间,是我国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加快我国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科研管理及人事制度改革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3对我国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科研管理的若干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科研工作运行和管理出现的问题,建议对科研管理进行进一步改革。

首先,在科研项目立项评审上,组成一个包括多方面人士参加的评估机构,保证科学地进行决策,使科研立项能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向国家战略目标上倾斜。评估机构的人员构成应避免某一领域或部门出身的专家人士过于集中的现象,可以考虑聘请社会上独立的知名人士或政策官员共同参与,评估的标准设计应充分考虑相关领域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体现国家战略目标,项目的发展方向保持一定的连贯性和可行性。

其次,加强对科研支持系统的管理和协调,打破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封闭的现状,形成一个科研资源的档案登记,各有关单位资源共享、合理有效使用的开放性的健全机制。政府加强投入更新科研基础设施,成立一个科研资源信息管理的非营利性机构,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购置,不同单位可以互通有无,提高一起设备利用率,在非营利科研机构之间形成竞争和协作并存,资源利益共享的机制。加强对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科研数据、资源等科研成果应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设立数据共享平台,使科研成果及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第三,加强对科研项目组织实施、质量监督、验收评价的管理,建立一套严格规范的考核标准,重大科研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课题研究实行招投标竞争机制。激励科技创新,在国家经常性科技经费的支持下,科研人员有一定的研究自由度。对自身有兴趣,同时又有较好预期前景的课题应鼓励其进行持续研究,对于做出重大创新成果,取得知识产权的科研人员予以奖励。建立和外部科研机构如大学、企业、民间组织的科研合作机制,有条件的科研机构科研寻求外部的支持,建立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和协作制度。及时跟踪国外同行业的发展动态,开展国家学术交流合作。

第四,在人员管理上建议做以下内容的改革。(1)逐步在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全面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把聘用制度作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在总体精神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为科研工作高效、高质量地进行提供人才保障。但具体措施上,在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内部建立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体系,考核标准的设立要充分考虑科研工作的特点。贯彻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搞活工资分配制度,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对于基础性、应用开发性、辅助性的科研岗位设立不同的成果考核标准,考核应避免急功近利的倾向,克服注重短期效益、等指标,而是以完全科研任务的总体效益和进展程度,科技创新的程度,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最大效益为标准。(2)根据科研智能、经费来源的不同和岗位工作性质的差异,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和不同岗位特点的人事制度,实行岗位分类和人才流动管理。设置一定数量的流动岗位,面向社会或国外的科研机构,促进人才的流动。对专业技术岗位,坚持按照岗位要求择优聘用,逐步实现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与岗位聘用的统一。创造条件,吸引包括国外优秀人才的加盟,激励优秀人才进行科技创新,形成一种宽松、创新、民主、向上的研究氛围。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进入社会保障体系,为人才的正常流动创造基础条件。外聘流动人员在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工作期间,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为其交纳原应由其所在单位支付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用。外聘流动人员社会保险关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