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党建工作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5-19 05:12:00
导语:企业党建工作调查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将以新的速度进一步发展。针对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是当前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基本现状
石门县共有非公有制企业141家,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61家企业单独建立了党组织,其中建党委的2个,建总支的5个,建立支部的84个,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共有党员1200多名。在这些非公有制企业中由原国有、集体、乡镇企业转制而平稳过渡的企业,党建工作都能开展得有声有色。臂如石门玉叶公司党委一班人积极支持董事会抓好企业的生产经营,倡导“党员示范岗”活动,鼓励党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公司党委举办诸如党的知识竞赛、职业技能比武等一系列活动,请党校老师给职工进行政治形势、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凝聚了人心,培养了股份制企业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在这个企业中,党组织起到了政治核心的作用,党员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据统计,76个二层骨干中,党员占了80%,党委书记任监事会主席,董事长同时又是党委副书记。
但是,除这部分基本上沿袭原有体制运行的非公有制企业外,其余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1、思想认识上的模糊。
在一些企业中对党组织要不要加强、如何加强对企业的政治领导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一是把党在企业的政治地位抽象化,即抽象讲“执政”,具体讲“参政”。有些企业没有形成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的紧密衔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企业领导体制,党组织成为法人治理结构的附设。有的甚至还误认为企业的中心是法人治理结构,企业效益好不好取决于经济组织,党组织是政治组织,处于协助的位置,在企业经济行为中只能是参政而不是决策,其作用发挥的大与小,似乎关系不大。因而在一些企业中,党组织的设置不及时、不健全,人员不落实、不到位,活动不及时、不正常,从而使党组织参与决策难保证。二是把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片面化,即片面地认为“政治领导”就是做做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组织负责人仅仅看成为“磨嘴皮子”、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政工人员,从而形成了“两层皮”,导致“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三是把“党要管党”的原则绝对化,即错误地把“党要管党”理解为“党只管党”。在一些企业中,有些同志认为出资者享有选人权,经营者享有用人权,劳动者享有择业权,误认为党组织对人事管理参与不参与无所谓,党组织只能抓抓自身建设,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大政方针等,都由企业法人依法行使自主权。这种“党只管党”的思想误区势必使党组织政治领导权被削弱,甚至“架空”。
2、内外关系上的不顺。
一是隶属关系未能理顺。目前,非公有制企业有的隶属于主管部门管理,有的属乡(街)或村(居)管理,少数企业则是无主管单位。这给党组织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影响着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二是内部关系未能理顺。党组织履行的职能,是非公有制企业内部其他组织所无法替代的。而这些工作与股东大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厂长)层的工作目标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都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来规范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以求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有些企业,党组织与企业内部的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不太协调,甚至摩擦重重,牵制了各方的精力。
3、党员身份处于“地下”状态
在新生的非公有制企业中,从业人员的政治面貌无人关心,老板不问,党员个人也懒得去说,党员处于“地下”状态。
二、原因分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出现这些问题,有一定的主客观原因,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客观上制约了党建工作的开展
市场经济的法则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以追求利润为最大目的。这样,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完全由市场调节,其生产经营就会出现不时“打打停停”的现状,企业赚钱就运行,亏本就会关门;另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从业员工的流动性也相当大,人员时进时出,一个党员也许会今天在这个企业,明天就到了那个企业。这样,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从业员工的不稳定性导致党组织不容易建立,建立了也难落到实处。从而,在从业党员员工的心里,他们就认为,反正自己在这个单位又不是长期,表明自己是不是一个党员没有多大意义,把一个组织关系转来转去更是多些麻烦。
2、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取向与企业老板期望值相矛盾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正效应
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这一点,接受调查的对象都愿意承认,但是,作为执政党的组织究竟能给企业解决一些什么具体问题,老板看不到。企业老板期望他所属的党组织能帮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譬如环境、地位、经济职能部门的不规范收费等,碰上这些实际问题时,党组织没有能力出面解决,思想上就会觉得入不入党,成不成立党组织,参不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无所谓,有的本来思想认识到了一定高度的也被这些具体问题影响了。
3、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少有也难有发挥作用的主观愿望,基层党务工作部门对如何调动这一块党员的积极性也难有很好的途径。
非公有制企业中从业的党员,其经济地位的受制于人,在政治上也就难于光明正大地履行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工作中时时要看“老板”脸色行事,围着“老板”转,否则怕被“炒鱿鱼”,这样,实质上,一个党员就自觉不觉地还原成了普通人。另外,涉及党建工作的党组织及基层党务工作部门,因为面临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较多,也难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长期对这项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所以在某些方面就放任了。
三、对策思考
如何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上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争取得到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员的支持。要向他们阐明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成立党组织有利于发展经济,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非公有制企业成立党组织后,党员有了新的家,政治上有了寄托,政治生命得到延续,便会增强了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同时通过党员的思想和行动,可以有效地带动其他员工为企业更好地工作。二是有利于完善企业的管理。成立党组织后,可以充分发挥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刚性的经济手段和柔性的教育手段相结合,弥补企业在管理上的不足。三是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的进步。通过党的活动以及党领导的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企业的文化生活,形成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有利于形成“文化经济”的发展新路。四是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建立党组织和党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可以有效地增强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增加无形的资产。五是有利于加强企业的沟通联系。非公有制企业与有关部门的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可以通过党组织与上级的工作联系,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要不断激发从业党员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成员的自觉意识。从业人员党员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虽是雇用人员,经济上处于从属地位,但在政治上照样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党员为企业发展努力工作,同样是为发展市场经济作贡献,是拥护中央政策;其次,党员在企业中发挥带头作用,使企业得到发展,就能使国家增加税收,缓解就业形势;再者,党员越努力,贡献越大,个人收也会相应增加,于党于国于民于已都有利。
3、坚持原则,明确责任,合理设置组织机构,建立实际有效的党员管理机制
抓好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合理设置党的组织机构是基础。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本着便于领导、有利工作、既不重管也不漏管的精神,坚持条块结合,有的以条为主、有的以块为主的原则,进一步理顺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具体来说,现由部门管理的企业,其党组织关系应隶属于部门党组织;由乡(街)村(居)管理的企业,其党组织关系仍隶属乡(街)村(居)党组织;无主管单位的企业,其党组织关系应按行业归口,隶属业务主管部门党组织管理。
4、紧扣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创新工作方法,形成新的党建工作思路
按照分类施教的原则,创造性地组织党建活动,开展党员教育管理。首先,党组织开展党内活动,坚持有利于生产经营的原则,采取开短会、个别谈心以及知识竞赛、观摩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活动。其次,对从业的党员让他们表明身份,如在企业中开展党员挂牌上岗,让他们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既在生产经营上作出贡献,取得成绩,又在群众和社会中赢得好评,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光荣本色。第三,党组织主动组织非公有制企业主座谈会,及时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帮助他们消除顾虑,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同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他们的意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作用所在。第四,党组织下力抓好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工作,及时健全组织,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把所有的群众动员起来,既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又促进党建工作。第五,充分考虑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政治需求,深入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给他们提供实现政治地位的舞台,对依法经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较大贡献的代表人士,向人大、政协等部门推荐,为他们提供参政议政的途径和渠道。
- 上一篇:党委执政能力建设调查与思考
- 下一篇: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