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政绩观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18 04:17:00
导语:干部政绩观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委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以贯之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全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其中,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与议论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设领域,不断改革、探索、完善、创新,引领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和强化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取得了积极成效,全省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干部干事创业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有效调动起来、激发出来。
适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需要,我省在干部考评工作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经过历时一年的调研论证,于今年出台的《关于建立和完善设区市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的意见》,以及同时印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设区市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全面贯彻了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该文件从酝酿到出台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品质,是改革创新精神在党的建设领域的生动实践。文件一经出台,就引发了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都随即以大篇幅加以深度报道和评述。
这个考评体系的特征可以简明概括为“一、二、三、四”。“一”是“节能减排一票否决”;“二”是考评对象限定为两个,即:各设区市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领导;“三”是在全国首次确立了“定量+定性+民意调查”三位一体的考评体系;四是考核指标体系包含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社会进步”四大类指标,经济指标不再“一枝独大”。这个考评体系使得传统的考核范围和指标体系该增的增(增加了一系列关系可持续发展、民生和谐的考核指标),该减的减(考评对象减掉了省直单位、省属高校及设区市党政班子副职;且不再一年一考,而是安排在届中、届末进行,以强化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长期效应观念),更加务实、科学、合理,考评重点更突出。
这个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对各设区市因地制宜确定不同的考核目标,不强调横向对比排队,不划定“优秀”等次的考评比例,考评各市班子和主要领导的政绩,以人均和增长率为标准,未完成指标扣分,但超指标不加分,以防止脱离实际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不利于统筹协调发展;考核数据采集来源扩大和分散到省统计局、财政厅、水利厅、环保局、国土资源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林业局等多个部门,不再实行传统的由被考核对象自行提供的方法。
“自选动作”也可申报,为各市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这样有利于激发各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活力,从而有利于形成创优争先、改革创新的氛围。通常,各地每年年初都制定一个全年工作计划作为遵循,但在工作实践中,往往会有预想不到的新工作内容加入,或是上级党委、政府部署、交办的新增重要工作任务,或是应对突发事件,或是当地根据实际需要在新领域、重大领域主动探索实践。这些新增工作内容都要牵涉大量人力和时间,甚至影响到全年的工作部署。如果上级领导机关只按照各地年初的工作计划考核,这些新增的工作内容和业绩不予考核,肯定会影响到各地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热情,也有失客观公正。新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这些主动或被要求进行的“自选动作”纳入考核评价范围,就体现了一种客观、科学、务实的导向。
在全国首次引入民意调查,设计民主测评和群众满意度最低限标准,赋予群众否决权,是这个新出台的考核体系的亮点。民意调查内容包括可定性衡量的一系列指标: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情况,党建,依法办事,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平安建设,廉政情况,党政主要领导的工作作风、履行职责、公众形象等。民意调查对象包括来自基层的、未在参加民主测评范围内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些人员对全市整体建设情况了解深入、关注度高,他们的意见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说服力。此外,还将委托有关部门或社会中介组织采取入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政府网站评议等方式进行。最终形成一种“群众认可度”或称“群众满意度”指标,从而使得考核评价结果更准确、更真实。
这个考核评价体系的形成、出台,是河北省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凝聚着省委主要领导的坚定意志、有关部门同志们的辛勤劳动与聪明智慧,这从人民日报的深度报道中能鲜明感受到。可以说,这一考核评价体系的出台,是在充分严密的试点、调研、论证基础上,对传统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完善和创新,必将对设区市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形成正确导向。
我们期待河北省这个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强化正确政绩观的干部考核办法,能够在推进河北以实力、活力、竞争力为主要标志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对更大范围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有所启示。
我们也同样期待并相信,坚持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我们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必将能够进一步增强,我们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将能够圆满完成所肩负的各项历史使命。
- 上一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调研报告
- 下一篇:乡村一体化服务建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