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2-05-18 03:08:00

导语: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探索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探索与思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针对区域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市委及时调整党建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创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到20*年12月底,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已建党组织2431个,其中党委26个,党总支69个。

一、从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来看,人的因素至关重要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大、*届四中全会精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我市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扎实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得到了不断推进和加强,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总结这些年来工作的基本经验,最主要的一条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有效地推动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是选配了一批既懂经营管理又熟悉党建业务的党务工作者。我们把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懂经营管理、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选配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的标准,按照组织推荐、素质考评、征求业主意见等程序,认真做好选配工作。目前,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年龄45岁以下的占42%,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占68%。这支书记队伍中,从企业内部产生的有700多人;从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聘请的有480多人;从企业主管部门党员干部中选配的有880多人。在选好配强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党组织书记的业务培训。近三年,全市累计举办培训班105期,培训党务工作者4510人次。

二是涌现了一批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负重担的党员。在实践中,各地坚持把抓好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积极开展“双学”活动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同时抓好市场经济理论、岗位技能、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党组织还根据党员分布及生产经营活动特点,建立健全了“党员组织生活”,“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开展了“党员责任区”、“先锋岗”等活动,促使党员立足岗位讲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锋在前,体现出共产党人的本色。如*华威电器公司党委,狠抓党员的党性锻炼,涌现了一批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党员。该公司下属饮水机厂党员徐伟,连续9个晚上加班加点,完成了饮水机蒸发管的工艺夹具制作,解决了技术难题,树立了党员的形象。

三是引导了一批支持党建工作的企业主。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引导,统一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县、乡两级领导深入企业,找业主谈心,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加强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引导他们支持党的工作。通过召开业主座谈会、举办学习培训班,用身边的典型教育,用成功的范例引导。此外,这几年我们先后在企业中开展了“两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结合”、党的*大等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业主抓党建、促发展的意识。通过努力,我市非公有制企业主队伍的政治觉悟明显提高,对企业党建工作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许多企业主表示,党组织要人给人、要资金给资金、要场地给场地。华仪集团董事长还对集团内的“隐型”党员进行思想动员,并亲自帮助联系迁转组织关系等事宜,使集团顺利建立党委。

二、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诸多问题来看,人的思想认识滞后还是主要的

一是书记的综合素质仍然偏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的素质状况,是制约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我市一些党组织作用发挥较好的企业,都有一个素质、能力较好的带头人。但从调查情况来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还存在一些问题。思想认识局限。部分书记还存在“单纯雇佣思想”,认为自己首先是为企业主“打工”,领取的是企业发的工资,党组织要在企业主的首肯下才能建立,开展活动也需要企业主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因而在开展工作时,觉得理不直,气不壮,往往一味迎合企业主,看企业主的脸色行事,党组织的工作缺乏独立性。而有的书记认为,反正是“打工”,因此往往纯粹为了经济利益或者一时意气而跳槽。工作能力欠缺,工作精力不集中。有的书记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经验、精力投入等等还达不到要求。据对1170名党组织书记的调查,普遍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文化水平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517名,占44%;党务工作经验不足,原来从未从事过党务工作的481名,占41%。此外,约有49%的书记是企业的普通职工,缺乏影响力,不能很好地组织党员开展活动,难以在职工群众中产生影响。有的对企业经营管理不熟悉,没有把党建工作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出现了“两张皮”现象。

二是许多党员还存在临时雇佣的观念。党组织是由党员个体组成的,党员队伍的状况影响着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从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队伍的现状来看,还不尽人意。党员数量不足。据统计,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员工总数89.41万,其中党员2.45万,仅占员工总数的2.74%。而50名以下职工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却很少有党员,企业党员数量少,缺乏影响力。同时,党员队伍结构有待优化,据抽样调查显示,在8310名党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5*4名,占61%;处于普通岗位上的党员4080名,占49%。思想觉悟不高。部分党员也存在“单纯雇佣思想”,认为工作是临时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企业主手里,没有把自己的个人目标同党的建设的整体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只追求现实的经济利益,淡化了党的宗旨意识。有的党员没有正确理解党员的无私奉献与企业主获取利益的关系,没有正确理解党员的义务与党和国家的整体目标的关系,认为在非公有制企业里工作,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越好,为企业主作的贡献越大,其结果就是为“老板”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思想上存在矛盾,行动上不愿出头,制约了发挥作用的积极性。不少党员因为利益关系,或者嫌麻烦而不愿把组织关系迁入企业。前年,我市排查出2765名“隐性党员”,目前还有1290名党员游离在组织之外。缺乏生产管理能力。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大多数党员是从农村转来的,虽然他们较一般农民思想活跃,文化较高,年纪较轻,但进入企业后,因为缺乏生产技术专长,缺乏经营管理知识,先进性不突出,在职工中缺乏影响力。而且,这些党员在企业生产管理上没有专长和经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不出好建议,心有余而力不足,限制了作用发挥。

三是部分业主的认识还比较滞后。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是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壮大而开展的。党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企业主的支持。但据调查,目前影响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认为企业主不支持的占33%。在对“企业主对党和政府号召的态度”情况调查中,企业主视情况而定的占31%,不太愿意但去做的占12%,找理由推辞和拒绝的各占2%。企业主认识有误区。非公有制企业主由于各自经历不同,觉悟程度不同,对开展党建工作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有的企业主对党的宗旨缺乏正确的认识,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目的、作用、意义没有正确理解;特别是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和一些党政机关干部的不良作风,使他们对党的工作产生误解。调查中,有16%的企业主认为企业有没有开展党建工作都无所谓,还有8%的企业主认为党建工作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这些认识的存在,使有的企业主,表面上支持企业建立党组织,实际上是把党组织当作一块招牌或摆设;有的企业主迫于外部环境压力而建立党组织,但对党组织的活动持“冷漠、戒备、压制”的心态,有意或无意地掣肘企业党组织的正常运作。据调查,目前党组织活动场所、硬件设施等无法到位的占37%,活动经费不能落实的占26%。生产经营不稳定。一些规模不大、生产经营不稳定、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党员流动性也大,党组织的稳定性也受到影响,给发挥作用增加了难度。而我市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属于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农村劳动力经过简单的学习培训便可以上岗。这些从农民转化而来的员工,有的还是半工半农,普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大动机,追求思想进步的热情不高,党组织的教育引导收不到很好效果。

三、从深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需要来看,动力源头在人

在新阶段新任务面前,特别是随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适应、保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正如以上所述,还有相当的差距,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巩固和深化“三年两目标”的成果,建立健全推进非公有制党建工作稳步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我市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关键还是在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党员、企业等三支队伍建设。

1、以选好配强、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抓好源头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要选好配强党务工作者。通过内选、外聘、公开选拔、推荐选派等途径,把优秀人才选配到党组织班子中来,特别是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一般实行兼职,并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积极推荐党组织负责人进入企业决策层,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拓展空间,创造条件。对具备条件的党员业主,经选择可兼任党组织书记,但必须配备一名专职副书记,同时要避免出现党组织家族化。

二要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库。通过公开选聘、人才资源整合等措施,拓宽党务工作者的招聘渠道,把更多优秀的人才编入人才库,加强对党务工作者后备人才库的建设和管理。探索解决党务工作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并采取组织推荐、双向选择、人才推介等形式,向企业推荐并输送优秀党务工作者。向企业输送党务工作者应与企业招聘人才相结合,努力将复合型人才选配到党务工作的岗位上。

三要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培训要列入各级党委干部培训计划,分级落实培训责任。每年要对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不少于一次的集中培训。培训企业党务工作者,在抓好党务知识培训的同时,应注重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市级主要抓好省、市两级党建工作示范点和重点骨干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

四要保障党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党委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例会、谈心谈话、评选表彰等制度,关心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党组织书记的工作和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调动好、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教育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尊重党务工作者的劳动,支持党务工作者开展工作。企业解聘党组织负责人应事先征求上级党组织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2、以发展壮大、发挥作用为重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根本着力点,也是动力源头建设的基础。

一是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认真贯彻发展党员“*字”工作方针,严格要求,规范程序,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着眼于改善党员队伍素质和结构,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每年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与发展对象比例一般要保持在3:1左右。要坚持把发展重点放在生产经营管理骨干、科技骨干、高知识群体、优秀青年和重点岗位和关键岗位的一线优秀职工上,尤其要注重在经营管理骨干中发展党员,提高企业管理层中党员的比例。企业工会主席和共青团负责人不是党员的,要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具备条件的要及时发展。大力实施“双向培养”工作,努力把企业技术经营管理骨干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技术经营管理骨干。今后几年中,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展的新党员数要占当年发展党员总数的15%左右,其中技术经营管理骨干党员占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总数的3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数以及35岁以下的党员数均要达到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总数的75%以上。

二是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乡镇党委要及时准确掌握党员基本情况,建立党员信息管理台帐。按照党内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组织关系接转制度,对企业“隐型”党员进行分类,区分组织关系“不愿迁”、“不给迁”、“不宜迁”等情况,切实做好流动人员中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并发挥好《流动党员证》和党员证明信的作用,认真解决“隐型”党员问题,使每个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管理,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

三是不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广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群众观念、党性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大精神的自觉性。要把日常性教育与专业技术培训结合起来,组织引导党员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四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各项管理制度,帮助党员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发挥作用的最佳途径,尤其要善于根据党员的不同特点和岗位性质,不断拓展党的活动内涵,精心设置活动载体,深入开展民主恳谈、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内主题实践和“双比双争”等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更加有利条件,不断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3、以教育引导、激励约束为重点,加强企业主队伍建设。非公有制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创业者和带头人,是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非公有制企业业主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管理能力,直接关系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关系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因此,今后要把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党员业主和规模较大、影响较大企业业主,作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一条重要措施,作为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开展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环节,切实抓好。

一是抓好企业主队伍的“四项教育”。充分利用市、县两级党校、行政干部学院以及高等学校等阵地,对党员业主和规模较大、影响较大企业的业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着重抓好“四项教育”:第一项是共同理想教育,教育引导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觉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贡献。特别要教育党员业主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共产党员,时刻按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履行党员义务,遵守党的纪律,带领员工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第二项是责任意识教育,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社会责任,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回报社会。第三项是民主法制教育,教育引导他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第四项是科技和管理教育,培养他们的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提高科技素质和现代管理水平。在抓好教育培训的同时,要做好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他们对党的感情。地方或行业、部门评先选优、安排社会职务时,要把业主对党的感情、对党建工作的态度作为重要条件,引导他们转变观念,端正态度,积极支持在本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

二是充分发挥党员业主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强对他们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对党员业主的“双重管理”制度,实行以企业党组织为主,上级党组织和工商联、行业协会党组织为辅的双重管理办法,经常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共同教育和激励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为党的建设当好示范领头人。要建立健全党员业主定期汇报制度。在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中,要广泛听取职工群众和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意见,认真对党员业主进行评议。

三是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激发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内在动力。大力宣传企业经营管理者艰苦创业、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对社会无私奉献的境界,在全社会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业的良好风气。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地方或行业、部门在评先评优、安排各项社会职务时,要把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党的感情、对党建工作的态度和企业党建开展情况作为重要条件,引导他们转变观念,端正态度,积极支持在本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