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系统行风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18 09:14:00
导语:民政系统行风建设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几年来,特别是19*年以来,我们在省民政厅的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依法行政为核心,坚持以党风带行风,以学风促行风,以作风树行风,以纠风保行风,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大胆推行系统政务公开,大力改造服务设施环境,不断加强全市民政系统的行风建设,有效树立了民政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推动了全市民政工作的整体发展。自19*年以来,威海市民政局连续3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年被评为全省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先进市级民政局。各市区民政局的行风建设也取得了跳跃性发展。环翠区民政局在区机关考核排位中由1*7年的第45位提升到19*年的第26位,1*9年的第10位,*年的第9位;乳山市民政局连续3年、文登市民政局连续8年被评为文明单位;荣成市民政局去年被评为“全市最好服务机关”。
一、围绕大局抓认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
加强行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民政部门作为主管社会行政事务的政府部门,业务涉及四大类二十多项,项项都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我们的工作态度是否热情,服务是否周到,政策落实是否及时和到位,将会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加强行风建设,实施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客观要求。基层民政业务涉及的法律法规多达100余项,作为政府执法的重要部门,只有开展行风建设活动,规范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促使其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做到依法行政,才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行风建设,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是“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民政工作常被广大人民群众称誉为“德政工程”,民政工作者常被喻为人民群众的“孺子牛”。这就需要我们以行风建设为手段,通过细致有效的思想教育,切实加强广大民政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使大家始终恪守忠于职责、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做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表率。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局党组确立了“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工作思路,始终把行风建设列入全局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要求各级民政部门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行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行风建设三个机制。一是建立健全行风建设责任连带机制。要求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无论是抓党务工作,还是抓业务工作,都要把行风建设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落实到党内生活,全面实行“双定双责”措施,即以责定分、以分定奖,由局党组书记、部门党组织负责人、工作人员层层签订责任状,发现问题,既处罚当事人,又对责任人进行处罚。二是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约束机制。行风建设的好坏,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班子能否做到清正廉洁。局党组一班人从自我做起,从自身抓起,率先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班子成员严格遵守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礼品登记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规定民政系统领导和基层单位负责人的家属子女一律不准在本系统和本单位就业,一律不准从事与民政业务有关的商业活动,带头狠刹请客送礼和跑官要官歪风,对政法部门查处本系统腐败分子的案件,无论涉及到谁,都全力支持,依法依纪处理,为全系统形成廉政勤政的良好风气奠定了基矗三是建立健全行风建设帮教机制。我们采取党组成员包基层、党员骨干包群众等多种方式,做好行风建设的帮教工作。规定每位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不少于40人次,党员干部每年走访民政对象不少于20人次。对于基层单位存在的行风问题,帮助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对于个别职工存在的行风问题,单位负责人要定人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强化干部职工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大家能够正确处理好公与私、权与利、局部与大局的关系,积极主动地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解基层所难。对于基层以及民政对象提出的意见,要认真对待,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二、围绕素质抓学习,积极促进行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行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只有在全系统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保证行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建立了学习“五项制度”。一是坚持集体学习制度。在保证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定期召开的基础上,规定各级民政部门单位负责人每季度至少集中学习两天,每年举办一次学习读书会,班子成员轮流对全体职工进行集中授课,系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中央关于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有关规定以及民政部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肃党纪政纪,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二是坚持个人自学制度。要求每个民政干部制定详细学习计划,原则上每月不少于15个小时,个人学习笔记不少于5000字,重点学习各项民政业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坚持定期培训制度。我们每年对乡镇民政助理员等基层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一次系统培训,每半年对县级以上民政干部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主要学习民政政策法规,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截止目前,我们已投资15万元,举办了5次培训班,有220名民政工作者受到培训。四是坚持检查考核制度。每半年对基层单位进行一次“不打招呼”的综合考核,考核成绩由学习出勤情况、学习笔记、论文、试卷四部分组成,凡个人考核不及格的,当年不能评优受奖,单位有不及格的不能评为先进单位。五是坚持学习奖励制度。我们把年度学习考核成绩、研究成果与职务聘任、职称晋升和评先创优直接挂钩,并设立了学习成果奖励金,规定凡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按稿酬的7倍奖励,省级按5倍奖励,市级按3倍奖励。通过五项学习制度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广大基层干部学习积极性,在全市民政系统中兴起了浓厚的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和创新之风。仅三年来,全市民政系统就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各类文章628篇,其中调研类文章151篇,为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有效地推动了行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三、围绕管理抓干部,努力夯实行风建设的基础
实践证明,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务实创新、廉洁勤奋的干部队伍是行风建设的根本。为此,我们把好“五个关口”,狠抓干部队伍的规范化建设。一是把好选拔任用关。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前提下,把提拔干部与行风建设联系起来,实行行风评议“一票否决”制度。把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作为任用干部的首要因素来考虑,对于不爱岗不敬业的,坚决不予提拔;对于品行不端、群众反映强烈的,坚决予以辞退。二是把好竞岗轮岗关。部门出现领导职位空缺或新增领导职务,实行竞争上岗,一般工作人员调整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进行,并按干部制度规定,在各级民政部门中层干部和事业单位负责人中实行一年一考察、五年一轮岗的工作制度,杜绝了因干部任用和因重点工作岗位工作过久而导致的腐败。自1*9年以来,仅市局机关就有7名科级干部竞争任职,占科级干部总数的50%;12名干部进行了轮岗换岗,占机关总人数的66.7%;调整了6名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占事业单位负责人总数的60%。三是把好干部考核关。在全市民政系统推行实施了“三级评测,加权计算”的年度行风考核方法,让上级、下级、同级多方位进行综合评价,增强干部职工测评的准确性。同时在民政直属单位推行了干部职工末位淘汰制,将干部职工考核排出名次,连续三年末位的,降职或安排相应职务,并相应下调职务和级别工资;在乡镇民政助理员中推行了末位劝勉制,要求各市区对所辖镇(办事处)民政助理员进行年度行风考评,成绩不过关的,劝其限期改进;不见成效的,则协调镇党委及时撤换,从而保持了民政工作队伍的良好精神风貌。四是把好干部监督关。一方面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我们以“三讲”活动为契机,采取部门互评、职工互议的方法,畅开干部职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渠道,发现苗头,帮助教育;定期组织各部门开展行风建设情况检查,发现问题,现场办公,及时整改。一方面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各级各部门都从社会各界聘请义务监督员,每季度召开一次座谈会;都设立了举报电话和监督信箱,安排专人负责落实来电来信反映的问题;都与新闻单位建立了联系点,定期邀请记者做专访报道,对存在的严重问题给予曝光,增强了监督的超前性、预防性和经常性,有力地促进了行风建设。五是抓好规范管理关。我们市局结合省有关规定,制定了包括财务管理、来客接待、电话管理、车辆管理、工作计划、检查督查等15章76条《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印发给全系统每个干部职工参照执行。要求民政系统每位干部职工亮牌上岗,挂牌服务,全面推行“八个一”办公制度,即一句您好相迎、一张笑脸常开、一把椅子请坐、一杯茶水暖心、一个答复合理、一项法规清晰、一条建议牢记、一声再见相送;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和“末位负责制”,对到部门办事的群众问到的第一位干部职工,要主动将办事群众领送到应去的科室,找到具体办理人员,办理人员要自觉实行延时服务,对下班之前登门办事人员要求办理的事项,全部负责办好完结。
四、围绕监督抓公开,切实强化行风建设的保障机制
行风工作贵在建设,重在监督。我们以强化行风建设的社会监督措施为目的,1*9年在全市民政系统深入开展了政务公开活动。一是坚持对外公开。将民政部门承担的救灾救济、社会福利、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婚姻和收养登记、殡葬管理、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退伍军人和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优待抚恤等所有工作项目,实行业务内容、职责归属、执法过程、办理程序、受理依据、收费标准、完成时限、监督措施“八公开”,将执法行为主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二是坚持对内公开。本着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的原则,建立了会议议事制度,对涉及部门财务收支、建设项目等重大事项以及人事安排、住房分配等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务,都全部由班子成员集体讨论决定,实行民主决策,并及时向干部职工进行公开,使领导干部的决策行为主动置于干部职工的监督之下,极大调动了干部职工参与行风建设、支持行风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实行系统联动。把政务公开延伸到镇(办事处)一级,做到纵到底。印制了《民政部门政务公开制度》手册,下发到各市区民政局、各镇(办事处)民政办公室,并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逐级明确职责,做到任务到岗,目标到人。同时,我们还本着因地制宜、美观大方、节俭实用的原则,指导各级民政部门建立了永久性固定政务公开栏,随时向社会通报民政系统政务动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目前,三市一区民政部门和100%的镇(办事处)民政办公室全部建立了政务公开栏,实现了政务公开。四是广泛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我们主动组织开展了群众评议活动,要求民政基层窗口单位将本部门的行风评议调查表至少印制1000份,分发给民政服务对象,广泛征求意见。同时,我们还积极参加“行风热线”直播节目,“一把手”亲自上线,当场解答群众咨询的热点问题。对于在调查和节目中反映出的行风问题,组成专门工作班子负责集中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存档,作为部门和科室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自开展调查活动和“行风热线”节目以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共接受合理化建议210多条,答复群众咨询120多人次。
五、围绕服务抓改造,全面营造行风建设的良好环境
行风建设不仅表现在服务态度上,而且还体现在服务环境上。19*年,我们提出了“三下一转”的工作思路,即权力下放、重心下移、财力下沉,转变工作方式,使基层民政部门全面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服务环境。目前我市民政基础设施已形成了以社区服务为中心的两大服务体系。一是镇敬老院、市区老年公寓和社会福利院“三位一体”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近三年来,全市民政系统大力实施了“民政形象工程”。各级先后投资近1300万元,对全市49处、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的乡镇敬老院进行了改造和扩建,有8处敬老院为省一级院,19处为省二级院,9处省三级院;投入资金1700多万元,在市区范围内兴建了4处社区服务中心,35处社区服务站,20处社区康复中心,78处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服务的覆盖面达70%以上;鼓励社会力量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了8处老年公寓,其中,集体办的3处,个人办的5处。另处,市区两级民政部门还计划联合在市区新建一处档次高、规模大的老年公寓和一处现代化的儿童福利院,以承担城区各项福利服务业务。目前,全市接受社会福利服务的社区老年人、优抚对象、残疾人和特困人群达到87%,满意率达到90%以上。二是殡葬管理、收容遣送和婚姻登记“三位一体”的社会事务服务体系。全市各级投资4200多万元加大了殡葬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投资1200多万元,新建了3处公墓管理处;投资3000多万元,用于4处殡仪馆改造和新建,更新设备,使其分别建成了园林式、庭院式的工作环境,乳山市殡仪馆还用电脑程控式火化炉替代了燃油炉。目前,威海市和文登市两处殡仪馆正在争创国家二级馆;乳山市和荣成市两处殡仪馆正积极争创国家一级馆。为增强市收容遣送站的收容能力,我们筹集资金207万元,新建了面积达800多平方米的收容遣送大楼、800多平方米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和1000多平方米的附属用房,极大改善了该站的环境设施。全市各级投资20多万元,使7处婚姻登记管理处全部实行了微机网络化管理,在1*9年全省婚姻登记管理大检查中,有3处被评为全省婚姻登记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评先率高出全省30个百分点。
行风建设的深入开展,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树立了民政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一是促进了工作作风转变,干部素质进一步提高。通过加强行风建设,建立起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工作制度、考核评比制度和监督监查制度,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大家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使个别干部存在的懒、散、飘、拖等不良作风得到根本转变,学政治、学业务在干部职工中蔚然成风,为民分忧、替民解难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1*9年,一位在外服役的乳山籍志愿兵想在春节举行结婚仪式,与乳山婚姻登记管理处约定大年三十办理登记手续,工作人员一直等到晚上10点多钟,志愿兵才从外地赶到登记处。工作人员自然微笑地为他们办理了登记手续,使其感动不已。二是促进了廉政建设,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通过开展行风建设活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干部队伍管理,克服了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提高了干部职工为民服务的观念和意识,促进了民政部门的廉政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年威海市殡仪馆干部职工共拒收当事人“好处”费2400多元,退还1200多元,上交单位*多元。该馆多年被评为拾五好殡仪馆”、市级文明单位和执行物价政策“最佳单位”。三是促进了依法行政,部门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加强行风建设,实施政务公开,外来人员通过公开栏,对业务科室职能清清楚楚,对办事所需手续明明白白,使原来需要反复解释的事情,跑几趟办不好的事情,现在一趟就可以全部完成,既方便了群众,又对干部职工的行政行为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促进了部门规范化建设。凡事讲原则、讲规范、讲民主、讲公开,已成为民政系统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全市整个民政系统出现了“四多四少”的可喜局面:一是猜疑和误会少了,理解和支持多了;二是铺张浪费少了,廉洁自律多了;三是信访告状的少了,出谋献策的多了;四是不正之风少了,为民办实事多了。
- 上一篇:小学德育新途径探讨论文
- 下一篇:爱国主义多渠道教育论文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