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文化建设体系思考
时间:2022-05-15 11:52:00
导语:共青团文化建设体系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同志指出:“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其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团的文化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一起构成共青团的三大基础建设。掌握青年文化动态,构建团的文化体系是新时期共青团组织团结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共青团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
背景:现时交融成为当代青年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文化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特点和趋势,无论在文化资源、文化潮流、文化需求和文化观念上,都烙下当代世界文明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印记。
文化资源的世界性。黄河、长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以其特有的文化力促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然而当历史跨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全球化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经济一体化的同时,政治和文化的融合性趋势越来越明显,互联网使世界文化资源的共时共享成为可能,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尽享世界各国的文明瑰宝。今天文化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文化矛盾与冲突成为国际矛盾和冲突的重要因素。
文化潮流的趋同性。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以前,文化潮流是以国家为界限而且东西方泾渭分明。外国文化对我们而言是陌生而遥远的概念,国外流行什么我们知之甚少,所以青年最大的时尚是关注自己身边“现在流行什么”。今天的中国青年是伴着“哈美”“韩流”的侵袭在成长,而韩国、日本的青年又是在崇尚“汉流”中长大。一个国家的文化“风”登陆另一个国家往往只需要几天,一个国家兴起的文化潮流也许在另一个国家会得到更为充分的张扬,世界开始进入文化潮流的共同漩涡。
文化需求的多样性。这既是由当代青年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又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趋势。从前者而言,是青年个体需求的多样化在文化领域的显象,从后者而言,是文化自身发展的时代要求。在今天的大学校园、企业甚至农村,我们很难说哪一种文化样式是青年文化生活的主导或主流。仅现时流行的“吧”文化,就有酒吧、聊吧、布吧、茶吧、网吧、迪吧、陶吧等等,态式多样化是需求多样化的一种回应。
文化观念的共融性。东西方文化交融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当代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文化不再是“小脚女人”,东方视之西方文明也不再是“洪水猛兽”。钢琴、交响乐是东方时尚青年的新宠,中国传统的中医、书法成为很多西方人的时髦追求。尤其是青年之间,文化信息的传递是随时随地的,文化观念的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文化的交融加强了国与国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使我们增强了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紧迫感,同时也强化了吸收外来文化的批判和“扬弃”意识。
当代青年文化发展的新趋势,为共青团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课题和思考。也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当代文化与市场经济互为促进的规律性,正确引导青年的文化理念、文化消费,满足青年的文化需求,正确处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与吸收国外有益文化的关系,构建既符合先进文化发展要求,又符合青年特点的共青团文化建设体系。
主体:青年是先进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和创造者
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以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代表人类社会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这也是我们党的文化建设目标。共青团组织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青年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是青年传播先进文化的历史。中国青年运动史的开端是享誉世界的“五四”运动,它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主义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历史与现实的磨砺中找到了他们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找到了他们崇尚的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成为思想文化战线的领袖和斗士。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领导下的共青团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当着文化急先锋。在党旗和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怀着对党、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主动肩负起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使命,成为各行各业的岗位能手和职业道德的典范;他们胸怀远大理想,自觉注重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他们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青年既承载了蕴含民族精神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又在实践中把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青年是最富朝气、敢开创风气之先的一个群体。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城市化的出现,带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一个国家的发展既取决于其经济发展,也取决于其文化发展。青年一代思想活跃,思维开放,最少保守、最少束缚,善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所以他们的文化观念易于更新、文化思想易于交融。这样才会接受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兼收并蓄,把目光放于世界之域,取世界之精神来振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特点:共青团文化的识别系统
共青团要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做出贡献。要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要求,突显共青团独特的文化内质和文化表象,构建特色鲜明的共青团文化。
一是共青团文化的理念识别。先进的理念是共青团文化建设的基础。有了正确的理念的指导,青年们就知道应该遵守什么信念、胸怀什么理想、树立什么准则、肩负什么重任。从广义上讲,指团的一切理念。包括团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的奋斗目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全国各族青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奋斗。”还包括团的历史、团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入团誓词、团员的权利、义务、团的活动理念等等。从狭义上讲,是指团的文化理念。包括共青团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为青年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共青团工作服务的方向,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按照党对青年工作的要求,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把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团的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团的文化建设。”共青团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等等。如果每个团员青年都能在思想中树立这样一个完整的理念体系,大家就会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主动按着党对青年的要求去做,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共青团文化的视觉识别。通过共青团固定或相对固定的标识、标志的规范、同一、高频率的使用,达到视觉冲击和实现视觉概念,从而达到对共青团文化的视觉认识和视觉识别。一是共青团的标志和象征。如团旗、队旗、团徽、队徽的特定标识。团旗的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左上角缀黄色五角星,周围环绕黄色圆圈,象征中国青年一代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团徽的图案为团旗,齿轮,麦穗,初升的太阳及其光芒,写有“中国共青团”五字的绶带,它象征着共青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团结各族青年,朝着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二是团的特定品牌的标识与象征。如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手拉手、保护母亲河等活动的标志性图案,它代表着团的某一特定领域的独特含义。视觉识别的建立是团的文化建设突出团的特色认知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共青团文化的行为识别。通过丰富多采的活动教会青少年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应该做的怎么做,不应该做的怎么摒弃,在具体的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内化为内在的品质。行为识别系统主要是树立一系列共青团活动品牌,以品牌要求规范青年行为,形成行为导向。比如通过创建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在青工中倡导职业文明、诚实守信和岗位建功意识;通过保护母亲河、环保小卫士等活动,在青少年中倡导环保意识;通过体验教育、手拉手等活动,在儿童中倡导自主和互助意识;通过自护营和青少年维权岗等活动,在青少年中倡导权益保障和法律意识等等。每项活动应力求符合少年儿童的成长特点和身心规律,有行为基点,有评价机制,让青少年在共青团的特色活动中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有用人才。
内容:共青团文化建设主题类目
共青团文化建设的类目很多,从大的方面讲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网络文化,他们在培养“四有新人”的共同目标中又突显出各自不同的特色。
企业共青团文化要突出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和企业文化理念的核心,是企业形象的语言表述,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团组织要用企业精神凝聚青年,让青年在认知企业中热爱企业,树立振兴企业的理想;要用企业精神鼓舞青年,促进人才的成长,促进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要用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奋斗目标、发展战略等激励青年,在青年职工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现代管理知识培训、技术比武、劳动竞赛、文体娱乐等活动,增强企业青年的主人翁责任感,引导青年树立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效益意识、市场意识,提高青年职工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优化青年成才环境,开拓和储备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农村共青团文化要突出“大文化”的思想。传统的农村文化建设是以“求乐”为目标,这已远远不能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青年对文化的现实要求。“大文化”就是根据青年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综合性多层次文化需求,以提高青年农民的生存能力和生存质量为目的,综合运用各种文化手段,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民科技致富服务。农村共青团组织要向青年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农村产业政策,培养农村经纪人队伍和农村中介组织,带领青年勤劳致富、科学致富,在本地经济发展中发挥青年的文化优势和科技优势;要抓好青年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在青年中倡导科技兴农,建立青年科技示范基地,青年科技图书站等有形载体,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要大力传播文明与进步的理念,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破除生活陋习和封建迷信等愚昧落后思想。要以青年农民整体智力水平的提高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社区共青团文化要突出大众化的思路。社区建设是推动一个国家城市化、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而社区青年文化建设又是其中的重要推动力量。要以大众化的思维增强社区文化的吸引力,适应社区不同年龄、不同素质青年的文化需求;要以大众化的活动增强社区文化的亲和力,通过社区丰富多采的活动增进青年对社区的情感,青年对青年的情感;要以大众的参与增强社区文化的凝聚力,通过社区法律学校、社区禁毒、文明社区建设等活动凝聚社区企业、机关、司法、街道、居民和社区务工青年的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共建的局面。
校园文化共青团文化要突出主流意识。青年学生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他们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主流文化意识??中国先进的文化意识应该在这里根植、生长和发扬光大。学校共青团文化建设要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以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为根本目标,为他们提供和创造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条件和环境;要发展和完善“一体两翼”的工作模式,加强对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两个主体;要通过开展艺术节、文学创作、各种比赛和文化沙龙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把学生的思想品德、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寓于各种轻松、愉快、健康、高雅、富于美感的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艺术与知识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正确思想的陶冶,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社会和人生;要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论坛的形式帮助青年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要在小学校园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突出少先队文化建设的先进性、趣味性和自主性。
网络共青团文化要突出阵地意识。同志强调“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信息化时代,网络在青少年文化建设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共享性、自由性、时空失限性等特点,决定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锋的战场和世界文化交融的主要场所。要充分认识网络文化建设的意义,树立网络阵地意识;要了解青年网络需求和网络行为心理,理性应对网络中出现的问题,掌握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要引导青年批判地接受网络信息,倡导网络文明;要积极加强共青团网络建设,通过团的工作信息化,实现团的文化空间的拓展。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历史发展的内趋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共青团文化建设体系的构建,是共青团组织发挥作用、实现作为的重要领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现实要求。共青团文化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架构、内容、意义都不是一篇文章可以概述的。本文只是就这一体系中的个别问题的主要方面宏观地谈一些认识。共青团文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还需要各级团组织站在推动共青团整体事业发展的高度,用科学的文化理念去推动青年的文化自觉,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实现团的文化效益,这样才能使共青团文化作为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永葆青春与活力。
- 上一篇:资产评估管理教学论文
- 下一篇:新时期共青团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