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共青团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15 11:46:00
导语:城市共青团工作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提示: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建设程度与发展速度不但关乎个体的生存质量及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且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重大的影响。城市共青团的工作重心向社区转移,无疑是新时期共青团组织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分析城市青年工作的形势,研究社区青年工作的任务、内容与方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必然有助于推动共青团的思维创新、组织创新、工作创新。
社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基层民主政治的必然反映,正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参与社会水平的提高而日益为国家和民众所关注和重视。所谓社区,就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们所组成的一种相对完整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发展与成熟依赖于三个要素:居民尽可能的参予与努力,政府及相关组织的技术协助和其他援助,经济社会的发展。
社区概念的形成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在社区方面已取得很大的进展。我国对社区重视始于19*年,其真正发展是近两年才逐渐开始,是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城市化的发展密切相联的,是与社会组织形式、经济增长方式、生活方式、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相适应的。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关注和促进社区青少年工作,不断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进而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各级团组织必须关注和努力破解的课题。城市共青团必须着眼于社区建设这一伟大实践,坚持创新与发展,重新审视,重新定位,重新构建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新格局,努力推进城市社区共青团工作。
一、推进城市社区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意义
推进城市社区共青团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共青团首要的任务。社区的主体是居民,居民中最活跃、最有创新力和凝聚力的是青少年,社区在培育青年方面有时间和空间的优势。因此,共青团组织应充分利用社区平台,整合社区资源,使社区成为造就优秀青年人才的大课堂,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其次,社区建设的实质是社区精神的培育,是文化内涵的建设。社区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用先进文化培育青年,使社区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沃土是共青团的独特优势。再次,随着社区地位的日益凸显,社区已成为社会矛盾的反映地、集中地。青少年在社区内教育、就业、文化、维权的要求多样化、复杂化,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服务,始终代表广大青少年的根本利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已成为社区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
推进社区共青团工作是共青团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城市社区是居民活动最稳定、最经常的社会单元,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变革,个人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大量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下移到社区,社区正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基础支撑。社区服务功能、整合功能、凝聚功能、稳定功能日益彰显,搞好社区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的社区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社区工作现状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对于社区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需要政府和相关组织与居民共同努力,完善社区功能。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理应发挥在城市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努力贴近中心,贴近大局,大力拓展工作空间,团结带领社区青年找准切入点,把社区做为共青团服务中心的新天地。
推进社区共青团工作是共青团满足社区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环境的优化,社区功能的完善,社区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社区内有近两亿青年,各种青年群众聚集在社区,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爱好、不同类别的青少年需求必然反映在社区,他们希望在社区获得更多的学习、生活、就业、娱乐、安全的机会和服务。团组织始终把竭诚为青年服务作为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传统的工作领域和服务体系难以有效满足社区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需要。共青团组织只有根据青年活动领域的变化,建立健全社区团的组织,建立一整套青少年参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机制才能实现青少年服务社区、建设社区、丰富实践的价值和追求;只有根据社区青年的不同需求,加强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社区援助和志愿服务,才能代表和维护青少年的权益;只有做好社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为他们提供成才的空间,才能把青年中蕴涵的创新创业才能转化为推动社区进步的动力。基于以上认识,共青团当然要抓好社区工作,为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切实帮助,使他们在有组织、有秩序的环境中提高素质。
推进社区共青团工作是城市团的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整个社会的发展模式正在由计划经济下的条线模式(单位制)向市场经济下的点块模式(社区制)转移。传统的团组织设置模式是单位制,即组织资源、权威、网络形成于单位,并通过单位系统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而社会组织形式、人们的生活方式、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使非公经济、社会组织、青年社团迅速发展,他们不属于传统的单位系统,也没有法定的上级团组织,原有共青团组织网络已不能覆盖广大青年。特别是进城务工青年、待业、下岗青年游离于基层组织之外,共青团组织出现空白点。共青团必须走进社区,承担起社区动员、教化、服务青年的组织功能。其次,单位制变化直接导致共青团资源的短缺,社区制模式使单纯依靠单位资源整合工作资源的方式已不存在。共青团为生存计,也一定要面向社区,动员和整合社区非单位资源,通过社区实现共青团跨条线,跨行业的区域联合。使团的功能和资源得到更大的程度的发挥。再次,社区各种青年社团组织的出现,使社区青年选择的空间更大,共青团的传统地位受到挑战,共青团必须迅速开发占领社区这一平台,覆盖、团结、凝聚更多的青年。
二、城市社区共青团工作的主要内容
四平社区青年工作始于19*年,20*年被团中央等部委授予青年文明社区示范城区。6年的实践,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体会,因此也形成了较为实际的思路。概括起来即以创建青年文明社区为统缆,以服务为核心,以团建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以阵地为依托,以机制为保障,努力构建开放性、持续性、协作性的工作格局。
1、服务。服务是共青团永恒的主题。服务党的基层政权建设,服务社区环境建设,服务广大居民生活,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是共青团社区工作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源泉。共青团只有搞好服务,才能在群众中奠定基础,站稳脚跟。
共青团社区服务的优势在于组织、人才和专业,共青团服务社区能够充分体现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互助、友爱、奉献精神。共青团服务社区大体可分为四个方面。即为社区特困、特殊群众服务;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服务;为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服务;为重大公益活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服务。四平团市委在社区广泛开展了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文化服务、社区维权服务、社区教育服务、社区青年文明号服务卡助万家、社区再就业服务和家政服务等等,这些工作得到了社区群众和广大青少年的普遍欢迎。团组织在社区已成立各类志愿者服务队100余支,他们已成为推动社区进步的重要力量。
实践证明,共青团社区服务已成为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空间发展和市民价值观念转变过程中的一种新的社会事务。由此派生的服务组织和青少年社区服务网络已成为一种推进青年团组织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团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区团建是各项工作的龙头。社区团建是一个大的概念,准确的说应为青年组织建设。其目标为消除空白点,扩大覆盖面,满足青年需要,拓展青年组织功能,促进社区发展。青年需求的多样性,社区结构的复杂性决定社区青年组织的设置必须突出政治性、多元性、灵活性和亲合力。
鉴于四平街道、社区团组织薄弱,党组织健全的实际,我们坚持依托党建带团建,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文件规范街道、社区团建目标、内容和时限,探索了“三工一团”的模式。即:将原有的街道团委改建为团工委,同时整合工作资源成立青工委、少工委,成立了社区团支部,街道改建率和社区建团率均达100%,受到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岳的充分赞扬。同时建立了75个社区青年服务站,大力发展青年社团组织,如ABC小组、社区小百花艺术团、志愿服务队、白领俱乐部、健身协会等等。形成了以街道团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团组织为基础,以青年工作委员会为纽带,以各类青年社团为延伸的社区组织网络。团的基层组织适应社区建设的发展,适应青少年的分布情况,最大限度地扩大了有效覆盖。现在四平社区团建已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健康轨道。
实践证明,共青团只有努力探索社区团建新模式、新架构,才能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也只有依托党建带团建才能加大社区团建力度,夯实团建基础,提供团建保障。
3、项目。充分运用共青团品牌优势,抓好项目建设是推进社区青少年工作的重要环节。项目的选择和项目体系的构建应坚持“党政所急,群众所需,青年所能”的原则,以项目为载体,以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社会化运作为手段,推进项目建设,逐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城市发展的社会青年工作项目体系,切实发挥共青团在社会教育、文化、服务、社区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项目的选择与建设应紧紧围绕服务职能展开。例如围绕志愿服务,开展志愿者进社区、健康快车、我为卫生城添光彩等活动项目;围绕文化服务开展大家乐舞台、红领巾流动舞台、社区青少年艺术节活动项目;围绕维权服务,开展无毒社区创建、罪错青少年帮教活动项目;围绕教育服务,开展双休日课堂、网络学校、科普大赛、家庭礼仪训练营活动项目;围绕就业,开展三送(送技能、送岗位、送温暖)、四保(保法、保安、保姆、保绿)、信息会等。
项目建设要突出实效性与针对性,坚持长期与短期性相结合的原则,项目书要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项目要细化到组织,细化到人,细化到具体的时间、标准。只有抓好项目建设,才能使社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实践证明,发挥品牌优势,围绕服务抓项目,不仅丰富了社区工作内容,赢得社区居民和广大青少年的认同,而且形成了一批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新品牌,形成了社区共青团工作的项目体系。
4、机制。机制建设是城市共青团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社区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内容丰富,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才能使各项活动落实到位,持久发展。
一是融入机制。即将社区共青团工作纳入社区总体建设的格局中,纳入党组织工作格局中。我们与组织部门联合编制社区党团组织制度,对社区团的工作预以规范。同时把青年文明社区活动纳入党和政府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建设的整体部署和管理考核激励体系之中。在工作力量、工作资源、活动阵地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同时把团内的各种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延伸到社区,从而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共建的局面。
二是动员机制。即培育热心参与社区服务和建设的各类青少年队伍和青少年工作者队伍,强化群众基础,并把参予工作情况做考核直属(局)团组织和青少年推优入团、推优入党和各类认证的依据,使团组织由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转变为活动的引导者,逐步建立青少年参予社区服务和建设的制度。
三是运行机制。即建立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奖罚办法、志愿者工作制度、队区联系制度等28条团的工作制度规则,以制度建设规范工作。
四是典型机制。培养典型,总结社区工作的经验和有效作法,发挥辐射作用,不断提高对社区团的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使社区团的工作在积累中提高,在积累中完善。
五是队伍机制。社区青少年工作队伍素质决定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水平。建立一支以团干部为骨干,以热心社区青少年工作的志愿者为有效补充的专兼职工作者队伍,并对他们进行注册和培训,是社区工作的重要环节。四平社区组建的由各级党政领导、离退休老干部、学校教师、民警、律师等组成的志愿辅导员队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是阵地机制。阵地是物质依托。四平抓住政府社区用房建设之机,及时跟进,资源共享,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现在每个社区都有不低于150平方米的青少年阵地。另外,充分整合社区内不同性质、不同单位的阵地资源,使其对社区开放,也是阵地建设题中应有之义。通过整合,四平的部分学校、图书馆、影剧院、公园等场所已对社区青少年免费或优惠开放,形成了开放性、协作性的格局。
三、社区共青团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社区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全新的探索。当前社区工作尚处起步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尚未最终到位。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期仍是从不成熟社区向成熟社区的演变,从“政府办社会”、“企业办社会”向“大社会、小政府”格局转化的过渡时期。相伴的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给社区带来新挑战。因此,共青团社区工作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统筹安排,量力而行。
--必须与社区发育的水平相适应。社区由于经济、文化、习惯等多种原因,社区状况有所不同,四平75个社区就有功能型、单位型、区域型、生活型等不同类型。我们在工作中,注意区分不同情况,根据需求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取得较好的成效。否则盲目划一,必将导致呆板,甚至流于形式。能否做到实事求是,努力创新是检验一个地方团干部素质和社区工作水平的标志。
--必须注重与共青团自身优势相适应。随着工作领域的变化,共青团必须调整思路和方法,主动适应,决不能好大喜功,包打天下。我们注意发挥自身优势,将自身融入整体工作之中,在全局体现特色。因此设计的活动才能受到欢迎。例如青年志愿者、青少年校外教育、青少年维权、少先队活动、社区大家乐舞台等,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品牌和青少年的优势,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必须努力提高团干部素质。全新的工作需要全新的素质,社区团建是共青团的机遇,是团干部磨练提高的机遇,也是对团干部的考验。因此,首先要选拔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年纪轻的同志作团干部,同时要加强对团干部的培训,增强团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做青少年工作的能力。要锻炼团干部的作风。社区工作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工作,要求社区团干部必须脚踏实地,锻炼敏锐性、亲和力和朴实风华的作风,这样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要培养团干部的创新精神。社区工作是创新的工作,必然要具备创新的精神,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
- 上一篇:社会创新环境人才培养论文
- 下一篇:共青团市委书记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