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15 11:04:00

导语: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市地处东北腹地,是吉林省的省会城市。全市下辖6个城区、4个县(市)和4个开发区,共有42个街道、287个社区,105个乡镇、1,661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为72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为315万人,4县(市)人口为409万人。

为充分适应共青团工作内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全面了解新形势下全市团组织建设情况,全力推动基层团组织的建设工作。20*年共青团*市委把开展团建工作调研确定为年度重点工作,组成4个团市委调研工作组和各级团组织调研工作小组,投入10万元的调研经费,组织全市各级团干部深入农村、企业、新型社会组织、高校四个领域,对全市6个城区、4个县(市)、4个开发区和36所高校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工作调研。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个案访谈、座谈三种调查方式。四领域发放调查统计表2,500份,回收2,217份,有效率回收率为88.68%。发放调研问卷8,450份,回收问卷7,992份,有效回收率为94.57%。此外,先后走访了15个乡镇的120个行政村,走访企业74户,各类新型社会组织31个,高校16所。召开座谈会近百次,访谈企业业主、党团干部和团员及青年400余人。同时,在查阅借鉴国外青年政党工作和国内各省市共青团工作相关资料,参考了本次调研中基层团委撰写的56份基层团建工作调研报告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形成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形成调研报告初稿后,将征求意见稿分送具有代表性的各基层团组织,听取了各方面党团领导、基层团干部和团员代表的修改意见,最终形成了《*市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总体状况

为使调研结果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真实状况,团市委制定了调研指标体系,设立了团的组织建设指标、团员青年基础状况、团干部基础状况等八个方面的基础内容。各领域调研工作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各领域不同特征和具体特点,分别设计制定了具体调研指标体系和调研方式。依照这个调研指标体系,基本摸清了全市企业、农村、高校、新型社会组织四个领域团建工作情况,具体调研结果如下:

(一)农村领域

具体调研范围:本次农村领域调研共涉及全市105个乡镇和1,661个行政村的105个团委和1,627个村团支部,基本覆盖了全市的农村领域。调查对象情况如下表:

*

团建基本情况:在团的组织建设状况方面,全市共有乡镇团委(团总支)105个,村级团支部1,627个;农村青年总数为1,164,423人,其中28岁以下青年数为835,333人。团员数为151,303人,团青比例为12.99%。外出务工青年数为269,677人。在团干部队伍方面,农村领域团干部总数为1,749人,其中专职团干部53人,兼职团干部1,696名。专职团干部平均年龄为32.2岁,兼职团干部平均年龄38.9岁。专职超龄团干部15人,超龄比例为28.3%。兼职超龄团干部1,238人,超龄比例为73.00%。本科以上学历101人,专科489人,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1,123人,各占比例为5.76%,27.98%,66.26%。在团的活动方面,乡镇团委年平均开展活动7.5次;村团支部年平均开展5次,其中不开展活动的村团支部占66.7%;农村中小学活动年平均开展8次。青年参加镇村团组织活动的覆盖率为23.5%。在外围组织建设方面,除榆树团市委有青年联合会外,各县(市)区、开发区都没有建立青联、青企协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少工委,青年农民协会建设方面,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级青年农民协会131个,会员5,478名。在团的阵地方面,各县(市)区、开发区共有各类阵地及可利用阵地389个,其中青年中心29个,各类青少年活动中心30个,青少年培训中心8个,青少年活动场馆15个,青少年活动室114个,其他团属阵地14个,各类可利用阵地179个。在团的经费方面,各县(市)区、开发区年平均额为23,181.81元,其中划拨、专项和自筹比例分别为76%、13%、11%,青年人均为0.219元。乡镇年平均额为467.7元,其中划拨、专项和自筹比例分别为12.3%、83.6%、4.1%。村年平均额为25.*元,其中划拨、专项和自筹比例分别为0、85.72%、14.28%。

(二)企业领域

本次企业领域调研分为市青工系统直属企业和各县(市)区、开发区辖区内企业(非公企业为主)两方面进行。

(1)市青工系统直属企业

具体调研范围:受国有企业改制等方面的原因,本次对38家市青工系统直属团委进行了调查。

团建基本情况:38家直属团委共有123个基层团委、120个团总支和1,087个团支部。共有青年64,340人,团员14,804人,占职工总数的9.6%,28-35岁青年43,670人,占总数的28.3%。在团干部队伍方面,共有团干部2,112人,其中专职团干部47人,兼职团干部2,*5人,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团干部占69.2%,有29名专职团干部享有单位内中层或中层副职级待遇。在团的活动方面,52.6%的基层团组织能够按照企业团组织要求开展主题活动,或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实际开展活动,年平均开展主题活动3次以上,青年参与度达76%。在团的外围组织和阵地建设方面,在团员青年较多的企业中,青年自发地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协会、社团等自治组织,但多数并未列入团组织统一管理。只有少数企业设有运动场、健身房、阅览室、综合活动室等青年活动场所。在团的经费方面,90%以上的基层团组织没有划拨经费,主要依靠专项活动请款。

(2)各县(市)区、开发区辖区内企业(非公企业为主)团建基础状况

具体调研范围:由于企业类型复杂、团组织覆盖面较低等方面的限制,本次调研工作我们对*各县(市)区、开发区的2,435家骨干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情况见下表:

*

团建基本状况:在组织建设况方面,所调查的2435家企业中,法人在35岁以下共有514人,占总数的21.1%;企业法人中党团员人数共有1,088人,占总数的44.7%。调查企业中已成立党组织的474家,已成立团组织的440家,其中独立建团的企业有323家,行业建团的有56家,联合建团的有25家,挂靠建团的有36家。隶属于社区团支部的企业有202家,隶属于街道(乡镇)团工委的企业有104家,隶属于各县(市)区、开发区团委的企业有34家。在青年及团员状况方面,调查企业中共有青年116,151人,团员26,044人,团青比例为22.4%,28至35岁青年80,189人,占企业青年职工总数的69%,外来务工青年9,918人,占企业青年职工总数的8.5%。在团干部状况方面,共有团干部1,461人,占企业青年职工的1.3%,其中专职团干部为146人,兼职团干部为1,315人,专兼职比例约为1:1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团干部总数的73.3%。在团的活动及经费方面,59.6%的已建团非公企业根本不开展活动,其它企业也仅仅是开展与生产经营相关的活动或简单的文体活动,团员青年参与率极其有限。非公企业团组织没有团的划拨经费,仅有3%的企业团组织拥有少量专项活动经费。在团的阵地建设和外围组织建设。基本没有专门为团员青年开设的活动场所,有的少数经济条件较好、领导较为重视的企业开设了面向全体员工的活动室,青年可以利用。存在大量的依兴趣爱好自发形成的青年协会社团,基本未列入团组织统一管理。

(三)高校领域

具体调研范围:本次调研共涉及全市公办高校25所、民办高校11所,调研基本涵盖了全市的各类高校。调查对象情况如下表:

*

团建基本情况:在团的组织建设状况方面,共有校级团委36个,其中市直属团委23个,教育局直属2个。校分团委(总支)313个,其中公办高校245个,民办高校68个。团支部8,242个,其中公办高校6,545个,民办高校1,697个。在团员及青年基础状况方面,共有青年学生320,515人,其中28岁以下的青年数为316,152人;团员273,404人,团青比例为为85.3%。在团干部基础状况方面,团干部总数为1,377人,其中专职团干部350人,兼职团干部1,027人;团干部平均年龄为23.75岁,其中专职团干部的平均年龄为28.16岁,兼职团干部的平均年龄为22.26岁;专职团干部中,博士、本科、专科学历分别为2.57%、23.10%、74.33%。从团干部待遇方面看,公办高校的校团委班子内,处级30人,占10.75%,分团委科级243人,占87.10%。在团组织的制度建设状况方面。从整体情况来看,各校均能坚持开展“三会两制一课”,按期进行团员教育评议,按时进行团员注册管理。各项组织工作制度健全,定期开展工作调研,团务工作完全公开透明,各校团组织在选用团干部时都能实行公开竞聘上岗,团干部的转岗也非常及时。高校各级团组织都能按时换届,所有学校完全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考核体系,其中每年推优入党人数占学生党员总数的25%。在基层团的活动状况方面,校团委年平均开展活动10次,活动覆盖率为90%;院系分团委年平均开展活动15次,活动覆盖率为93%;班团支部年平均开展活动3次,活动覆盖率为100%。民办高校团委年平均开展活动6次,活动覆盖率为83%。在团的外围组织状况方面。各高校均有建制完备、发展良好的校级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和院系学生会,各级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所属的各类大学生社团、协会共有921个;青年志愿者协会156个,志愿者总数45,721人。在团的阵地状况方面。全市各高校团委共有各类青少年活动中心17个,各类培训中心25个,各类青少年活动场馆9个,各类青少年活动室9个。此外,各高校校内的礼堂、运动场等可利用阵地,基本可以满足团组织开展日常活动需要。在团的经费状况方面,校团委年工作经费总额为3,668,500元,青年学生人均活动经费额11.45元,划拨、专项、自筹比例为85.44%、11、23%、3.33%;院系年平均经费额为16,363.66元,划拨、专项、自筹比例为45.21%、48.95%、5.84%。

(四)新型社会组织领域

具体调研范围:本次调研共涉及14个县(市)区、开发区内成员在3人以上的新型社会组织共1,104家,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412家,中介组织202家,社会团体526家。调查对象情况如下表。

按行业类别划分:

*

团建基本情况:在团的组织建设状况方面,调查的社会组织中共建有团委6个、团(总)支部69个,建团率为2.99%。从隶属关系上看,47个隶属于街道团工委,占总数的61.84%;29个隶属于乡镇团委,占总数的38.16%。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均为民办医院和民办学校)共建有团委5个、团总支2个、团支部57个,建团率为9.22%;中介组织中(均为会计服务、咨询服务、地产服务类社会组织)共建有团委1个、团总支(支部)7个,建团率为3.96%;社会团体中共建有团支部5个,建团率为0.95%。在团员及青年基础状况方面,1,140家新型社会组织中共有青年15,103人,团员4,666人,团青比例为31.08%,其中,流动青年4,126人,流动团员2,5*人。在团干部队伍状况方面,共有团干部69名,专职团干部1名,兼职团干部68名,专职团干部平均年龄26岁,兼职团干部平均年龄24.15岁,超龄团干部9名,均为兼职,超龄(占总团干部数)比例13.04%。团干部本科以上9人,专科19人,高中及高中以下41人,各占比例分别为13.04%、27.54%、59.42%。在团建的其它方面,已建团的新型社会组织中,团的组织机构设置比较健全,但是各项工作制度不完善;(除民办学校外)基本上不专门开展团的活动,仅有团的活动阵地1个,基本没有团的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在民办学校团组织中,年平均开展活动3次,有团的活动阵地3个,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单位的少量专项活动请款。

二、存在主要问题

调研中发现,全市团建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报告里不能一一列出。经整理,在团的组织、队伍、阵地、活动等方面存在的较为普遍和最为突出的问题如下。

1、团组织覆盖率渐低;各领域间团建工作发展不平衡。

所谓渐低,是表达一种趋势。虽然团组织的覆盖率的具体数字尚无从统计,但从“两新”组织(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团率低、团建空白点增多的情况中,可以清晰看到团组织覆盖率低的痕迹。在对2,435家区属企业(包括公有企业和非公企业)的统计中,建团440家,建团率为18.07%,在对全市新型社会组织的调查显示,建团率仅为2.99%。这表明,大量的青年没有被团组织覆盖。当前,“两新”组织建团的困难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团组织覆盖率低的趋势在一定时间内还没有回升的迹象。

团建在不同领域间发展极不平衡。大专院校和中学始终是团的工作的坚强阵地,团组织覆盖率达100%。农村作为团的传统阵地,团组织覆盖率也达97.9%。而在企业领域,大量非公企业没有建团,虽数目无法准确统计,但据估算不超过8%,在新型社会组织,建团率为2.99%。这说明不同领域的团建工作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使团的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阻碍。

在存在诸多团建问题的同时,团组织作用的发挥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团组织、“两新”团组织“空壳”现象较多,作用发挥局限性较大,这也是调研中反映较多的问题。

2、团干部年龄两极化;基层团干部工作兼职多、业务素质低。

近几年来,团干部队伍年龄呈现两极化趋势,乡村团干部年龄逐渐攀高,而学校、企业团干部进一步年轻。高校团干部平均年龄相对较轻,专职团干部平均年龄为28.16岁,兼职团干部平均年龄为22.26岁。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团干部更加年轻化,但具体数字没有统计。而在县(市、区),专职团干部平均年龄为32.2岁,兼职团干部平均年龄为38.9岁,超龄率达到了61.68%。在朝阳区的村级团干部中,团干部的最高年龄已经达到了60岁!这充分暴露了各领域团干部年龄比例不协调的现实问题。

团干部的兼职情况比较普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人干”,这句基层团干部的切身感受反映了多兼职的现实压力。其中,村团干部和企业团干部表现突出。据统计,高校团干部1,377人,兼职1,027人,兼职率为74.58%。企业团干部3573人,兼职为3432人,兼职率为96.05%。乡镇团干部104人,兼职49人,兼职率为47.11%。村级团干部兼职率为100%。兼职率高的现状应当要求由高素质的团干部来承担工作,而恰恰相反的是,在调查中发现,基层团干部往往业务素质在降低,这从团干部对团务工作的了解和把握程度上就可以了解。工作兼职多、业务素质低的矛盾体必然导致力量弱,常出现“上面喊、中间赶、底下难”的问题。

3、团员队伍组织意识淡薄;团员数量在流动中流失。

团员的组织观念弱,突出表现为对团员身份的不珍视。在对1,000名青年进行抽样调查中显示,步入社会后,能主动把团关系转到家乡的仅有50人,没有转团关系的有510人,有430人说不明白,10人不是团员。作为团员身份标志的团籍都可以放弃,反映了团员对自己的身份不在意,不关注。

而上面的数据也说明了在籍团员的大量流失,据统计,从2002年到2005年,在平均每年新发展团员比超龄离团团员多20,758人的情况下,在籍团员总数却减少了27,137人,平均每年减少9,046人。在团员大量流失的同时,青年入团的积极性却很低。在德惠市团组织的抽样调查中,有16%的青年对加入党团组织持反对和无所谓的态度。而在农安县的调查显示,愿意加入党团组织的占14.7%,不愿意的占8.5%,无所谓的占76.8%。一些青年只有考虑到要参军或招工,认为团员身份可能有用处,在团干部和家人的劝说下,才申请入团。部分青年认为:“富与不富,不靠团支部”、“当不当团员,同样能赚钱。”

4、团的制度运行不规范;基层团组织对工作决策的执行力差。

团组织的各项制度在《团章》中有详细规定,但目前制度执行不力的现象十分突出,集中表现为执行不规范或干脆不执行。尤其是在团籍管理制度、评价考核制度、注册登记制度、团费收缴制度等经常应用的制度执行最差。其中,只有高校对团的各种制度落实比较好,其它领域团的制度基本处在“只上墙、不上心”的情况,落实很差。单就团费收缴制度的执行来看,据双阳区调查显示,全区87个行政村,基本上都无法收齐团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团的制度执行不到位。制度执行的欠缺,是导致团的管理不规范的直接表现。

5、团的活动表面化现象普遍;活动形式普遍缺乏动员力。

在调研中,普遍反映团的活动节奏快、频道多,重表面化,求大声势的多,求实效的少。同时,团的活动的动员形式老套,对青年的吸引力差。双阳区的调查显示,青年对团的活动明确表示不支持的20%。调研中同时发现,基层团组织普遍感到团员难发动,借故没时间、没兴趣拒绝参加团的活动。在净月旅游经济开发区团组织的调研中发现,部分团员靠人情、靠面子才能勉强参加团的活动,在永新村、友好村,甚至出现若不给10-20元义务工,很难组织到团员参加活动的情况。这对基层团组织开展的部分活动是一个无情的否定。

6、团的传统资源萎缩;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滞后性。

团的传统资源在逐步的萎缩,或者相对青年需求的扩大呈现明显的服务不足。传统资源中,行政经费、活动阵地、政治资源萎缩严重。行政经费的数量已经明显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在调查中,高校团的年经费平均为101,902.78元,人均经费为11.45元。企业团组织经费情况普遍较差,在市直属企业中,有经费的占10%,在非公企业中,基本没有团的经费,靠临时报销。各县(市、区)团委的年经费平均23,181.81元,到村团支部年平均经费为25.*元。在调查的单位中,反映经费不足的占57%。部分基层单位团的经费预算为零,开展工作所需要的经费临时报销,处境十分困难。如,净月经济开发区所有单位团的活动都没有经费预算。

团的政治资源的萎缩,主要体现在以授予荣誉为主体的团的评价机制的认可度下降,与青年追求的现实利益平行甚至背离。在对各领域青年进行相应的调查发现,认为获得团的荣誉很重要的占89.69%,五年前抽样调查得出的数字是96.72%。

团的阵地资源也比较缺乏。目前,全市团属青少年活动阵地有3个,其中*团市委所属阵地1个,榆树团市委所属阵地1个,*大学团委所属阵地1个。可作为青少年活动阵地的免费公共活动阵地283个(包括各种活动中心、场馆、基地等),这与青少年的活动需求是有差距的。同时,这些阵地基本是对社会或本单位、组织全体成员开放的,还涉及到青少年可利用的几率的问题。

在团的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基层团组织开发新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比较滞后。对各种阵地的利用和共享相对较好,但争取社会资金开展团的活动普遍较差,除了高校团委稍好以外,其他的基层团组织更多的是在苦恼于资金短缺的现状却无计可施。

三、问题原因剖析

由于问题涉猎范围较广,导致问题原因的研究覆盖面较大,各种原因错综复杂,相互交织,这一问题的现象往往成为了另一个问题的直接原因。为了便于理清思路,更清晰地将问题的原因呈现出来,以利于进一步的对策研究,本报告借用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基本概念,按照涉及范围、领域的大小和因素的特征,划分为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微观因素。

1、宏观因素。指给团的工作带来重要影响的客观形势的变化。主要受到以下五个方面的影响。

受体制变革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引发了在思想观念、组织形式、工作模式等方面一系列的变化,对团建工作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这里不再赘述。

受*发展阶段特征的影响。目前,正是*加快发展,快步实现振兴的重要时期,经济的变革和城市的变化相对集中。国企改革攻坚刚结束,伴随着企业改制而使大批国企团组织消亡。大量引资项目的落实、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以后,大批民营企业的迅速成长,使非公企业数量增大,非公企业团建空白点随之增大。围绕经济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社会组织增多,如:农民产业协会、大学生兴趣爱好协会等社团组织大量涌现,使团的空间增大,需要弥补的团建空白增大,引发了团的覆盖率相对缩小。

受我市政府机构改革的影响。2001年的机构改革,各单位普遍减编,越到基层,编制越少,在工作不减而编制减的情况下,产生的兼职情况自然就越多。目前,县(市、区)级团委编制已经减少到现在的2.4人(其中,外县的编制多于市区)。而到了村里,随着税费改革的深入,村委会整体编制已经减少到5人(村支书、村主任、村治保主任、村妇女主任、村会计),所以,团的工作只能存在于众多兼职中。

受工作对象变化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青年产生了巨大变化,虽然没有沿海城市变化迅速,但在观念上、需求上的改变幅度已不容忽视,青年思想容量更大,价值取向更务实,需求更加多元化。青年的流动很大,受地域经济影响,青年有规则南流;受就业压力影响,青年大量外流。

受舆论观念的影响。在“以经济发展论英雄”的观念指导下,酝酿产生了团组织的作用只是“敲边鼓”的片面思想,这种思想逐步蔓延到团内外,对团组织更积极地开展工作,更广泛地发挥作用,造成了严重束缚,从而引发了基层党政领导重视少,团干部自身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在构建和谐*的道路上,各级团组织的舞台更宽阔,作用更大,“敲边鼓”的思想认识,也必然将被扭转。

2、中观因素。由宏观因素的变化,在团内团外引发了一系列普遍性较强、涉及领域较多的不适应性问题、依托乏力问题、思路迷惑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团的组织建设诸多表象问题的中观因素。

依托乏力问题之一: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团的工作重视不足。

基层党委存在认为团的工作不重要,没时间管团的工作的问题,导致党政领导对团的工作不闻不问,不参加团的活动,不关心团干部的成长,乃至为团干部安排其它工作,挤占团务工作时间的现象的发生,使团工作失去坚强的后盾作依托,成为“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调查中,各基层团组织反映党委不重视团的工作的占33%。更有榆树市团组织在调研中发现,个别村支书大泼冷水,说现在有点头脑的青年都出去了,在家的不是二流子就是呆子,村团支部没有必要存在了。这是导致基层团的工作阵地、经费、干部诸多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

依托乏力问题之二:基层团的工作缺乏制度保障。

基层团组织在干部、建设、经费标准问题上的不一致和严重匮乏,却没有相关制度规定去依照。对团干部的转业问题、经费的标准问题、团的建设要求问题,都没有明文规定,只是《党章》中笼统规定党团关系,实际的问题发生后,没有细致的制度去参照执行,只能凭情况看着办,所以,一切标准就低,各项工作都难。尤其是目前党建带团建的政策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贯彻不力的情况,有党而无团的情形大有存在。普遍缺乏制度保证,少许有制度的却落实不到位,使团的工作发展步伐不稳健。

思路茫然问题:团组织面对新问题的新思路不系统。

当前团的现有的工作经验,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很多,个别工作的试点实践也没有上升到整体思路形成的高度。对趋势问题的思路模糊,更使团的工作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尤其是在“两新”组织(新型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建团中、团员意识的增强中,好多问题无法回答,实践而得出的经验很少,而且,至今全市没有成型的有效经验,能够广泛普及推广。同时,如何使团组织的建设和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限度的吻合,而构成非公企业建团的有效基本型的问题还没有答案。这种情况下的非公团建生命力差,作用发挥有局限性。

不适应性问题之一:团的工作力量布局已不合理。

传统的按战线划分团的工作力量无法充分顾及形势发展的新需要。团的力量按传统的方式分配,对“两新”组织的研究和实践没有适当的力量支撑,对青年志愿服务等趋势性工作没有投入与之相匹配的力量,团组织只有在思路上给予重视,没有与之地位相等的力量投入。一个新的重要领域的出现,仍然放在传统的布局下,只有少数人甚至没有人从事专门的研究和推进,很难适应新的发展。

力量布局不合理在区级团委反映更为明显和突出。三个经济开发区承载着全市70%以上非公经济的发展,是团的建设的难点和一个时期的重点所在,但开发区团委力量十分薄弱,竟然只有1名专职团干部,甚至没有专职团干部,这样的力量配备,同团建的工作重点恐怕难以吻合。

不适应性问题之二:团的结构体系不完善。

团的外围组织不成体系,到区级,部分团的外围组织就残缺不全甚至不复存在了。在县(市、区),组建少工委的情况较好,达到100%,组建有青联的却只有1家,占10%,组建青企协的干脆没有。机构的断档导致工作落实的明显不顺畅。

机构体系不完善还体现在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与上级团组织的对口关系尚未理顺,现有的方式复杂多样,没有统一形式和标准,有的是松散型挂靠关系,有的干脆没有任何联系,这使它相对于上级团组织的工作体系而言被边缘化了。

不适应性问题之三:团的工作模式陈旧。

活动模式很陈旧,形式、内容上都缺乏创新,吸引力严重不足。建设模式相对保守,大量新的组织的出现,需要新的模式的跟进。尤其是团的资源整合的能力很弱,借助外力少,也是导致阵地、经费不足的重要原因。

不适应性问题之四:团的管理力度不够

主要是上级团组织对下级团组织的“控制”不到位。控制,是引用管理学名词,包括监督、检查、考核等环节。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团组织对直属团干部的协管不力。团干部的协管程度影响干部业务素质和工作的推进力度,现有全市各级团组织对直属团干部的协管缺乏力度也欠规范,甚至于在有些单位协管等于不管。调查显示,在各领域、各级团委中,对下级团的工作考核评比的情况较好,但对直属团干部的考核微乎其微,能够向直属团委的同级党委通报考核情况的基本没有,上级团组织在干部上的建议权基本没有得到应用。这些数据显示,团组织对直属团干部的协管是不够的。这也是导致团干部落实工作差、执行制度不规范的重要原因。同时,上级团组织对下级团的工作和建设情况也缺乏相应的检查,督促,往往有部署,没有情况反馈和检查,导致团的工作很难落实到位。

3、微观因素。在中观因素之外,各领域、各层面存在着导致问题产生的不同类型的特殊因素,影响着团的基础建设工作的发展,也是对中观因素的重要补充,共同诠释了某一具体问题的原因。

基层团干部的正当利益需求被忽略。团干部的工作必须有合理的利益保障。但在调研中发现,在村级,团干部的待遇不能在工资中得到反映,工资划拨明细上根本没有团干部工资这一项,都是拿着别的职务的待遇干着团的工作,对团的工作自然难有热情和干劲。

团的活动泛团员化。目前,能够体现团员主体意识的活动项目很少。团的活动基本都是面向全体青年的。属于团员的活动只有团课、团支部大会,只有在高校开展的团员活动好一些,其它的领域的团员活动和团员的组织生活寥寥无几,甚至不复存在。这也是导致团员归属感差,团员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

入团程序不规范、不严格。一些基层团组织漠视规定,人为地使入团的程序简单,甚至省略,导致部分领域团员泛滥。个别的基层团委放松入团审核,具有入团随意性,尤其是在中学,部分团委没有考虑到学生素质和表现的差异,大批量发展团员,甚至造成“全员皆团”的局面,团员的先进性便无从体现。调查数据显示,全市初中生入团率已经达到75%以上。

区域建设中的建团难。不同城区在建设发展中,产生了一些阻碍团建顺利进行的特殊因素。如,净月旅游开发区,处于城乡结合部特殊的地理位置,区划后,合并、拆迁,由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的过渡还远远没有结束,在管辖范围上,既有直接管理,又有街、企双重管理,还有一些没有理顺,权责不明确,这使得群团组织的工作情况复杂,使得本来就基础薄弱的团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部分基层团组织开展活动过分依赖行政拨款。一些团组织存在“拨款”就开展活动,不“拨款”就不开展活动的观念,不愿想办法去争取资金,导致依赖行政拨款的数量决定开展团的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在团组织普遍行政拨款少的情况下,活动的开展就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个别存在团干部的流动间档长问题。在团干部转业过程中,基本上先出后进,造成工作断档。短期断档是正常现象。但部分单位造成团的工作几个月内都没有负责人,给团的整体工作有序开展造成影响。

企业主对非公建团不认同。这是非公企业建团难的主要原因。企业主普遍认为团组织可有可无,与企业没有太大的关系;有的业主拒绝甚至反对建团,怕团组织开展工作会“增加企业开支”;会“浪费生产时间”;怕团组织有作为后会“搞对抗”、“干扰企业管理”。有的业主虽然勉强答应建立团组织,却不愿支持团组织工作,不提供活动室、活动资金等。反倒是具有人大、政协代表身份的企业家,对团建较为支持,这也是在调研中普遍反映的现象。

基于以上,对团的基础建设来讲,宏观因素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客观而无法改变。中观因素由于具有普遍性特点,解决一点,能带动一面,由此,宏观因素只能适应,中观因素是工作的主着力点,是改变的关键,而微观因素具有各自范围内的特点,较为复杂而独立,是解决问题的次着力点,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工作建议及对策

团的建设工作必然要处身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青年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团的建设发展也必然要顺应现实形势,创新开拓,求得在新时期下的新发展。据此,新时期*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按照“巩固提高、创新发展、重点突破、分层推进”的思路,不断研究和解决新困难、新问题,加快建设和发展步伐。

(一)优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环境

能否有一个党建带团建、党建促团建的工作环境,是能否做好团建工作的基础前提。一要营造党政支持的工作环境。要把“党团同步”作为党建带团建工作基本指导思想,不等不靠、主动跟进,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总体规划。优化政策支持,开展2001年《中共*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的意见》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工作。此外,要合理利用青年组织的优势,在一些新的领域,鼓励团建先行。二要营造开放共建的工作环境。针对党、工、团、妇工作一体化的趋势,摒弃单兵作战保守思想,主动与工会、妇联加强联系,建立、健全党群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梳理群团工作中的“交叉点”、“同类项”问题,共同研究制定党群部门群策群力、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三要营造全团共进的工作环境。要牢固树立“大团建”意识,加强各领域、各战线、各平行团组织间横向联系,通过对接帮扶、援建共建等方式,调动学校、企业、机关等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把团建工作推向新台阶。

(二)理清管理关系

进一步解决好责任不明、隶属不清、关系不顺的问题,是推进团建工作重要保障。一要理清团市委各部门责任分工。明确组织部与各战线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确定团市委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的归口部门。二要理清新领域团的隶属关系。对国资委、企业工委、工商联、商委等对新领域团建工作影响较大的行政管理部门,可经协调后,分别纳入团市委青工部、县区部管理。民办高校要依照党组织的关系,调整团的隶属关系。党组织关系隶属于区委、教育局的,接受双重管理,团市委给予业务指导。三要做好新领域团建工作的管理分层,划清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未建团单位的管理界限。“二三五”产业中的重点企业,原市属的大型国有转制企业,较大规模的两新组织,连锁企业、连锁中介、跨地区企业可尝试纳入团市委或主管部门管理。其他驻区企业、中小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依照规模大小分别纳入区、街道二级团委管理。

(三)明确发展思路

推进团建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要结合各领域实际,依照团建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推进。一要明确各县(市)区、开发区团建重点领域。根据*城区、县域、开发区三大板块的城市布局特点,依照各领域比重大小(从新经济组织比重来看,城区比重最大、开发区和县域次之;从农村比重来看,县域比重最大、城区次之、开发区最小;从新社会组织比重来看,城区比重最大、开发区次之、县域最小。)明确各县(市)区、开发区的团建工作重点和侧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二要明确各领域团建重点。在农村,要充分适应改革形势,摒弃村团组织“小而全”思路,将基层团组织战线后移,由以村级团建为重点转为以乡镇团建为重点,在巩固好乡镇团建工作基础上,退而求进。全力探索按照青年和产业分布建团的非传统建团模式。抓好村团干部直选和规范化、有形化建设。在两新组织领域,要坚持先易后难的思路,按照两新组织负责人对团组织认同度,做到六个“率先”:已建党的率先建、组织负责人有社会职务(如青联、青企协会员单位)率先建、青年集中的(如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率先建、规模大的率先建、窗口服务性行业(如商场、宾馆、饭店等)率先建、青年文明号单位率先建。在国企领域,要抓住全市国企改制和“十大产业”调整结束契机,巩固已涉及的汽车、能源、建材、金融产业团建工作,全面推进未涉及的其它六个领域团建工作。在高校领域,在巩固强化已有基础上,消除民办高校、生活园区等空白点和薄弱点。三要把握团建工作推进规律。一方面,坚持“建成一个,成活一个”的巩固发展思路,确保新建团组织的成活率,避免建完事完。要指导其形成相对成熟的工作运行模式,使其成为抗波动能力强、抗流动能力强(团干部和青年流动)、自转能力强的成熟组织。一方面,要以点带面。跟踪研究在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团建个案,从中抓出具有普遍推广和借鉴意义的成功团建典型,定期分行业、分类别开展推广交流等工作,以点连线、以线布面,全面带动团建工作。

(四)探索团建模式

按照“组织随人走,团随青年建”的建团原则,团建的工作模式要打破地域界限和行政隶属关系,主动与生产生活建制和青年流向变化相适应。各级团组织应根据实际,灵活采取以下六种的团组织建设方式。一是就“地”建团。在青年比较集中、联系比较分散的经济园区、特色商业街、交易市场、大型商场、商务楼宇、学生公寓,可根据其有利地理位置和场地条件,就地开展园区建团、商业街、市场建团、商场建团、楼宇建团、公寓建团等建团工作。二是帮扶建团。对于因人员、资源有限的团建薄弱点,调动高校、企业等团建基础好的红旗团委和优秀团组织,通过有效对接,开展校村帮扶、校企帮扶、红旗团委帮扶等建团工作。三是联合建团。充分利用各领域域内资源,开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联合建团模式。农村可依照城乡结合部和一般农村的实际,分别开展村企联合建团和协会联合建团工作。四是挂靠建团。对企业规模较小、团员青年数量较少、暂不具备独立建团条件的单位,可将团的关系挂靠于相近的村镇和社区团组织,实行村企联建、镇企联建或社企联建。五是委托建团。对商会、行业协会等联合性团体,可争取其对应的工商联、社团管理局等主管部门的支持,委托各部门的团委,推进协会及协会会员单位建团。六是网络建团。针对流动分散的流动团员,可尝试依托《*新青年》等各级团属网站,设立专门论坛等版块,开展流动团员、网络团员登记等工作,探索网络建团的新方式。

(五)配齐配强团干部

团干部队伍是开展各项团工作的基础保障,对于各领域团干部的力量不足、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要切实重视。一要完善全市团干部队伍的专兼职构架。依照2001年市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共青团工作的意见》要求,与市委组织部等部门积极协调,重点落实解决县区一级团干部(主要是开发区)兼职问题和乡镇、街道一级团干部工作负担重问题,落实专职团干部配备标准。要按照05年团中央、教育部联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有关要求,逐步落实依据在校生标准配备校级团干部职数标准。二要灵活配强队伍力量。要吸纳一切可利用人才资源,加强基层团干部队伍。全面探索推广不计报酬协会骨干、青年能人、村小教师担任村团书记等配备方式,将更多力量纳入基层团委班子中。同时要以“活”化“优”,利用*高校众多的人才优势,通过高校团干部挂职锻炼、大学生试业见习等灵活方法,优化各领域的团干部队伍,特别是要优先解决县市区、开发区团委力量不足的问题。三要完善团干部选拔程序。按照“一强二轻三高”(能力强、负担轻、年纪轻、热情高、文化高、威信高)的标准,选拔高素质的团干部。加强团干部的选拔程序指导,争取党组织的支持,尽可能地采取团干部直选、海选、竞聘上岗等民主选拔形式,增强团员民主参与热情。四要加强业务培训培养。利用团中央、团省委的培训支持,为基层团干部创造业务培训机会。合理调配团内外资源,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考察与交流结合等形式,开展青春大课堂、新任团干部培训、战线团干部培训等业务培训工作。五要促进团干部流动。加强与基层党政联系,通过信息交流、工作沟通等多种渠道,为团干部转业优化环境。同时,整理统计团干部超龄、超届情况,联合市委组织部等部门,依据《团章》规定集中开展向基层党委建议团干部转业工作。

(六)强化团员管理

要本着“宏观规划、规范程序、完善关键”的团员管理思路,做好四方面工作。一要科学制定团员发展规划。对“全民皆团”、“全民无团”区域,要在保持总的团青比例基本不变基础上,结合各领域发展情况,重新核定各领域团员发展比例、确定发展规划,缩小中学、高中、高校等领域发展比例,保持扩大两新组织发展比例,坚持做到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再考虑数量,确保团员的典型模范作用的发挥。二要规范发展程序。团市委要规定各县(市)区团委以及其它战线直属团委的发展总量,严格各县(市)区团委的各领域发展比例和数量,对两新组织的团员数量可适当放宽。县区一级团委要统发团表、团证,严禁基层团委私下乱订,并且对团员登记情况统一验印、定期注册。三要完善组织接转手续。抓好升学、征兵、招工和毕业、退伍、返乡的团籍接转工作。以“流入地为主、流出地为辅”原则,抓好两新组织、城乡结合部等流动团员集中地的登记注册。探索团员电子注册制度。四要探索团费收缴工作。重新核定团费上缴比例,适当减免收缴困难的团组织领域的团费上缴比例,适当减少两新组织领域新建成团组织的团费收缴比例。

(七)完善组织网络

根据青年趋于集中的特性,延伸工作手臂,分类细化组织网络,逐层完善“一体多翼”的组织网络。分三个层次建立辐射式组织网络,除了第一层次的团组织外,抓好第二层次网络建设,逐级完善构架合理、体系完备团的外围组织。加强市青联、青企协、青年志愿者协会、少工委组织建设,成立市学生联合会、学生社团联合会、青年农民协会,依托青联或权益部成立青年社会工作者协会。在县市区、开发区一级,健全青联会、青企协、青年志愿者协会、少工委等基本构架,农村比重较大的县(市)区要逐级成立青年农民协会。依托第二层次团的外围组织,逐步完善第三层次网络,依托各类外围组织、团属阵地,汇聚、扶持、培育各类青少年兴趣爱好团体、协会。

(八)多样化推进阵地建设

要以开放多元的阵地建设思路,突破传统的“团属”阵地观念,在巩固现有阵地基础上,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多样化推进阵地建设。一要改革促动。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青少年需求,对已有的青年宫、青年培训中心、创业俱乐部等传统团属阵地进行创新改革,在公益性原则不变的基础上,增强自行运转能力。二要开放发展。争取各级党政的支持,在有条件的镇村、街区(街道、社区)建立青年中心,同时依托各类街道和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村小、村部等阵地,建立各类青年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年农民夜校等阵地。三要精英推动。依托青联、青企协等团的外围组织的委员、会员优势,通过外围组织,命名、挂牌一批小学生体验教育基地、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试业实习基地的方式。四要双赢联建。按照互利双赢的原则,大力挖掘各区域内重视社会声誉的医院、律师事务所、健身中心等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企事业单位,通过联营、联建的方式,建立满足青少年各类需求的维权类、援助类、素质拓展类青少年中心。五要区域联动。鉴于我市各城区内均有高校、大型国企分布的优势,由团市委牵头,建立以区为单位的共青团区域工作联席会,突破“横向间隔、纵向衰减”阵地建设瓶颈,信息沟通、活动联办,促进域内阵地资源共享。六要团外整合。依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4号)文件,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推动制定全市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规划,统一规划教育局、体育局、文化局、科协等部门的青少年活动阵地,制定国营公园、科技馆、博物馆、自护训练基地及提供特定时段青少年活动服务的其它场馆的未成年人免费、低费政策,拓展可利用阵地的范围。

(九)健全长效机制

要着眼于团组织的规范发展,根据工作实际需要,以机制建设推动团组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一要革新组织生活制度。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团的组织形式、活动形式和不适应团员特点的教育内容、具体制度大胆改进和创新,积极引入以增强团员意识为核心的各类团员青年信服的新制度、新内容。二要规范团建考核机制。结合不同领域实际,建立科学的“创先争优”的量化考核标准,按照领域特点,推行逐级考核的目标责任制制度。严格把握“创先争优”表彰质量,适当缩减红旗团委名额,扩大先进团委名额。推进有形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基层团组织办公场所、阵地标识规范化。三要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加快团的表彰与社会认可的衔接,尝试团员的星级评比和晋级方式,探索与青年利益结合紧密的各类十佳、十大、百优等表彰方式。四要健全“推优入党”机制。协调市委组织部,对两新组织领域适当划拨团员入党名额。依托各县市区团委建立党组织部,完善非公和新社会组织内团员推优入党渠道。在高校领域,推动依托高校团委直接建立学生党支部,完善校级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及所属各社团学生推优入党渠道。四要完善经费划拨的制度。在高校,依照团中央、教育部联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精神,联合高校工委督导“要按照在校生人均不低于20元的标准划拨校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要求的落实。在各县市区制定按照各级行政区划按青年数划拨经费的标准,纳入党建考核。在两新组织,可依据实际情况,自行探索减免收费、委托工会收费等灵活方式。五要建立团干部协管机制。建立直属团干部个人与工作考核档案,定期与直属团干部同级党委沟通,纳入党委考评。严格直属团干部任前考核和年终述职考核,强化与直属团委同级党委的意见沟通反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