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与青年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15 10:56:00

导语:社区建设与青年发展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区建设与青年发展调研报告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在长春市宽城区内居住或工作、学习的青年群体的各方面生活情况、价值观念、社区活动的参与程度以及共青团在社区开展青年工作的现状,以便为共青团更好地开拓社区工作空间提供实证研究的依据。针对这样的研究目的与对象,我们选择的调查对象为在宽城区内居住或工作、学习的15岁至35岁青年,其中45%在宽城居住,11%居住在朝阳区,15%居住在南关区,9%居住在二道区,10%居住在绿园区。虽然只是对在宽城区居住或工作、学习的15岁至35岁青年进行的调查,但由于调查对象居住地包含了长春市的五个城区,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整个长春市的社区建设青年发展状况。

鉴于本次调查的对象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研究采取了由被采访者自填问卷的抽样调查方法。从总体上看,被访者填答问卷认真,问卷质量较高。本次调查共发问卷1200份,收回问卷1180份,最终有效问卷为1070份,回收率为98.3%,有效回收率为89.2%。

由于调查采取了由被访者自填问卷的方式,其质量显然不如采取入户调查由访员填写的问卷,但数据的误差仍然处于可以控制和可以接纳的范围内,因此本调查的数据和发现是可以信赖的。

一、样本总体情况??家庭所在城区、青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政治面貌的基本构成,青年的政治面貌以团员为多数,青年的受教育程度较高。

调查内容除了有关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政治面貌的基本情况以外,还包括青年在社区的生活、学习、消费、娱乐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

家庭住址:朝阳区120人,占11%;南关区162人,占15.1%;宽城区482人,占45%;二道区96人,占17.9%;绿园区118人,占11%。

性别:男性为410人,占38.3%;女性为660人,占61.7%。

年龄:15岁?18岁为212人,占19.8%;19?22岁为112人,占10.5%;23岁?28岁为358人,占33.5%;29岁?35岁为390人,占36.2%。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为186人,占17.4%;派成员为134人,占12.5%;共青团员372人,占34.8%;无党派人士为378人,占35.3%。

学历: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为192人,占17.9%;高中、中专、技校、职高学历的为208人,占19.4%;大学专科学历为304人,占28.4%;大学本科学历为332人,占31%;硕士、博士及以上学历为34人,占3.3%。需要指出的是,在23岁至35岁的748个被采访者中,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有670人,占89.5%。该比例远远大于其在总体被访者中的比例。在被调查的青年中,由于17.9%的青年仍是在校学生,其中绝大多数都未满22岁,所以他们将来的期望学历要远远超过现阶段的实际状况。

二、社区空间概念的界定??作为青年与邻里共同生活居住的空间意义上的“社区”范围大致在从青年居所出发半径一公里左右的圆周领域内。

由城市社会学社区理论的源流来看,“社区”一词意味两层含义,即“社群性”(社)和“地域性”(区)。前者包含人际沟通和社群整合,在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情义的基础上构成一种真正的社群关系,共同的地域空间则有助于促成加强人际交往和互助,进而化育出“社群性”。

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社区建设同一百多个有社区发展计划的国家一样,从以社区服务为主,发展到以文明小区建设为主,并已进入社区组织体制建设阶段。社区建设就是要落实到具体的社区服务、项目规划、设施建设、人员培训、资源整合。在这些操作层面,要与居民打交道、为居民服务的时候,必然会遇到诸如“社区在哪里”,“社区有多大”等问题需要廓清。本次调查对这些问题做了初步的探索。

问卷首先考察了青年对社区覆盖区域的观念认知。调查结果如下。选率最高且最接近的是居委会的范围和日常生活街区,从经验感受,这两个范围是高度重合的。下面的调查则是从直接的生活经验,测量青年的社区空间感。

问卷的第11题,举凡青年在社区中的一些基本生活需要共23种,主要考察他们购买生活日用品或享受日常生活服务所需的时间,划分出“5分钟以内”、“6?15分钟”、“16?30分钟”、“31分钟以上”四个时间段,用所需时间的长短反映满足需要的方便程度,结果发现,其中15种基本需求在青年从居所出发“6?15分钟”的地域内可以解决,即与青年基本的日常生活需要可在这个区域内得到满足,但由于各社区发展情况不尽相同,所以有的社区可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稍好一些,而有的社区就稍差一些。问卷中的另一题(考察被访者在社区内活动通常使用何种交通工具)的结果,有95.6%的被访者在社区内通常步行(69.7%)或骑自行车(25.9%)。结合两题的结果,得出在被访者的直接经验及由此形成的心理感受中“社区”的空间范围大致在一公里半径的圆周内,这个空间范围大致对应于一个普通居委会的覆盖区域。

青年与社区

一、青年对社区的依存关系。

青年在社区中的三类需求(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和人际交往的基本需求)在社区中的满足状况呈阶梯状向下递减。由于部分精神生活和人际交往的需求,尤其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在社会中不易得到充分满足,部分青年人向社区外寻求相应的场所和服务,造成在社区的青年中出现工作/学习、娱乐和居所的分离。

(一)青年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青年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在社区中满足程度较高。

首先,社区作为一个居息之所,能够提供较为可靠的安全保障。问卷测量了青年在社区中的安全感,有72%的青年人认为所在社区很安全或比较安全。

为了调查社区能向青年提供多少日常生活服务,问卷列举了23项青年日常生活进行的活动和需求的服务。将其中的,“买菜”、“买水果”、“买早点”、“买报纸”、“买文具”、“锻炼”、“支付水、电/气账单”、“寄信”、“理发”、“看病”、“房屋维修”、“修理家电”、“买文具”和“存款”作为维持日常生活物质方面的基本需求。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可以在自己居住地附近方便地满足几乎所有这些需要,绝大多数青年达到相应地点的时间能控制在15分钟以内。

(二)青年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社区对青年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的满足程度逊于对其物质生活的满足,部分需求可在社区内方便地得到满足。

将上题中的“看电影”、“买书”、“买VCD/DVD”、“逛公园”、“上学进修”、“租录像带”作为日常生活精神生活需求的地步。调查结果显示,其中部分需求可以在居住地附近方便地得到满足,例如“买VCD/DVD”、“租录像带”,在出门15分钟内分别有50.1%和73.8%的被访者可以达到目的地(下文中括号内的数字皆为出门15分钟内可以达到目的地的被访者占所有填答该项被访者的百分比);“买书”(48.2%)、“逛公园”(46.6%)“看电影”(39.2%)次之;“上学进修”(33.2%)最低。

(三)青年人均交往的需求??社区较缺乏青年进行人际交往的场所、服务和活动,青年与人交往、聚会的需求较难在社区中得到满足。

上题中的“和朋友聚会”(31.5%)、“和亲戚聚会”(31.9%)、“唱卡拉OK”(35.6%)、“健身/打球”(37.5%)主要是青年与人交往的活动,这些有利于促进青年人在社区内的人际互动的活动较之前述活动选率最低。

对23项需求满足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出目前社区服务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社区基本满足了青年的物质生活需求,是方便舒适的居住地;部分满足青年的精神生活需求,正在努力建设和加强服务;缺少促进社区内人际交往互动的服务项目和设施,无法充分满足青年与人交往的需求,以便使他们在社区中培养亲密的社群性。

*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和锻炼身体等事项,只要社区中有场所,青年一般都会在社区中进行。看来,社区比较缺乏的还是诸如“与同学朋友聚会聊天”、“结交朋友”的场所。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青年在社区的生活是越来越方便了。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的社区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区机构和商业机构针对青年居民的需求开发市场,在社区出现了各种方便青年的商业业态和服务项目。

与此同时,现代城市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共同体,承担着教化居民和整合社会资源的功能,社区中的各种场馆机构正是落实这些功能的地方。青年人在那里一方面可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创造一种更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和氛围,提升个人的人格与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对社区来说也是更富有宏观的社会意义的是,这些设施和场所向社区的居民,尤其是青年人提供了参与社区生活、与邻里交往互动的机会,对于形成一个社区的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道德情义至关重要,正是这种共同的精神纽带将一个居住在共同地域空间里的个人联结成一个叫做社区的共同体。目前,社区建设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那些服务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之需的项目和设施已经日趋完善,为使社区建设达到新高度,关键在于更大力促进社区居民的社群交往和人际互动,发展和分享共同的社区记忆,结成一种有机的亲密的网络,在其中实现社区教化和社区动员。

(四)工作/学习、娱乐和居所的分离??由于社区对不同种类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同,市场经济的自由选择以及服务场所的专业化,青年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工作/学习、娱乐和居所的分离,分离的程度不是表明青年的社会分层。

对青年从家到工作地所需时间的调查发现,只有26.7%的职业青年可以在15分钟内到达工作地,大部分青年的工作地点并不在居住的社区或附近。上学也很相似,只有21.3%的青年可以在15分钟内到达学校。

在考察本社区是否有一些服务设施和青年使用这些设施的调查中发现,46.6%的被访者知道本社区有文化娱乐场所,但只有32.4%的青年在那里参加文化娱乐活动;学校的情况也很明显,36%的被访青年知道本社区有学习、培训、延续教育的机构,但在本社区只有23.2%的被访青年参加。

而且,随着收入的提高,青年在社区进行的文化娱乐、学习培训和购买衣物家电等行为的比例逐渐下降。也就是说,青年收入越高,本社区原有的文化、商业设施就越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收入达到一定数量的青年为了满足较高的需求而离开社区寻求更好的文化、商业设施。

上述趋势实际上说明了青年的行为按照收入分层的情况,而社区中青年的工作/学习、娱乐和居所分离的不同程度也正反映出社区中青年的分层情况。

二、青年对社区的归属关系。

由于青年在社区中的日常生活需求基本可以得到满足,生活较为方便,所以对社区本身的归属感和认知程度较高;但社区在提供青年与邻里进行人际交往活动方面的机会较少,结果造成青年与邻里之间具体的人际关系较疏远。

(一)青年在社区中的人际关系网络??青年与邻里的交往行为程度较浅,在社区中与邻里的人际关系网络较松散。

问卷统计的结果显示,被访青年普遍对社区中的人际关系感到“一般,联系不多”(76.4%)。在社区中青年与人交往的情况如下:

1、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随青年的收入、受教育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为了调查社区中的人际关系网络,特别是不同层次青年的人际关系网络,我们只有用经济地位和受教育水平两个指标与青年对社区中的人际关系评价作分析,发现经济收入越高,受教育水平越高,青年对所在社区的人际关系评价越低。因此,可以推断,青年的家庭收入越高,其工作学习可能越紧张,在社区生活的时间就可能越短,导致他们减少与社区中的邻里交往,从而人际关系较为疏远。同理,受教育水平越高,在社区的时间就可能越短,与邻里的交往也就越稀少。

这些结论引出的问题就是,要建设一种现代社区的生活共同体,需要动员社区中的各种力量,整合社区中的各种资源,高学历、高收入者往往处于更优势的地位,掌握更多的资源,如果他们在社区中与邻里比较疏远陌生,那么要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将面临比较大的困难。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制度、观念、环境和舆论多方面力量的综合作用。例如通过居民自治得以发展社区居民政治,高学历、高收入青年参与社区事务便有更多激励;在激励这些青年为自己所在社区多作贡献时,更要考虑他们的发展和需要,将社区的需要和他们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是动员这部分青年投身社区建设的合理途径。

2、满足社会交往需求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备,青年越容易获得这样的服务,则人际关系越亲密;同时,青年参加社区活动越多,与邻里的关系也会越亲密。

为了考察社区服务和设施对青年在社区中人际关系是否存在影响,我们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变量,如:我们对青年出门到“与朋友聚会”的地方花费的时间和他们对所在社区人际关系的评价,可以看到青年出门达到聚会处所花时间越久,他们对所在社区人际关系的评价越有可能较低,也就是说,青年在社区越容易找到这样的场所,则他们对社区人际关系的评价会越高;我们对青年所在社区的服务场所是否开放和他们对所在社区人际关系的评价可以看出,社区提供的有利于人际交往的服务项目和服务质量直接会对青年在社区中的人际关系发生影响。可以想象,如果在一个社区,青年人可以很容易地碰面,找到一个地方一同玩玩或聊聊天,社区提供他们认识和交往的场所与服务,那里的青年人与邻里的关系一定会比一个没有这些场所和服务的社区亲密。

但是,社区仅仅提供相应场所和服务仍然是不够的。有场所和服务,如果没有一个契机,没有本社区青年共同关心的内容,这种互动还是无法有效进行的。对我区青年参加社区或团组织开展的活动数量与青年对所在社区人际关系的评价,可以看到,青年越经常参加社区活动,对社区人际关系的评价越高。这个结果体现出社区活动既是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交往的结果,同时也是促成他们参与交往的原因,正是社区活动激发了他们互动的热情和形成共同的精神纽带。因此,社区的公共交往场所,只有为青年共同感兴趣的活动所充满时,才能成为发展和培育青年社区归属和认同意识的“公共领域”。

(二)青年对社区的归属感??青年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知程度较高。

问卷设计了五题测验青年对所在社区的归属感。

①如果您所在的小区获得文明小区等称号,您会感到:很自豪(56%);很好,但和自己没关系(38.7%);无所谓(5.3%)。可以看出,大部分青年对社区的荣誉是相当重视的。

②如果社区里有您不认识的邻里需要帮助,您会:毫不犹豫地尽力帮助(55%);确定他/她是您的邻居再给与帮助(34.5%);认为陌生人与您没关系而不予理睬(10.5%)。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青年选择帮助邻里。

③如果有陌生人在您所在社区向您问路,您会:热情提供帮助(%);敷衍了事(60.3%);仔细打量盘问(33.4%);认为陌生人与您没关系而不予理睬(6.3%)。这一题的意图是考察青年对所在社区的归属感和关切程度,看他们是否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在回答中,大部分青年选择热情地提供帮助,体现出社区主人的风范;紧随其后有33.4%的青年选择“仔细打量盘问”,这是一种主动的防范意识,体现出一部分青年对社区安全有主动维护的责任感。

④“社区是我家,XX靠大家”,您:很同意(48.6%);同意(36.7%);无所谓(11.2%);不同意(3.5%)。对这个已经成了流传甚广、习以为常的浅白的句式,几乎在每个社区都可以看到,青年人并没有表现出漠视和厌烦,绝大多数(85.3%)的被访者对此表示“很同意”或“同意”。

⑤您对自己身份的第一反应是“我是”(限选两项):某户人家的家庭成员(69.1%);某单位或学校的一员(56.4%);某社区的一员(52.1%);某个朋友圈子里的一员(6.8%);某党派、社团的一员(9.7%);其他(2.3%);可以看出,青年对自己作为社区一员的身份认同度紧随“家庭成员”和“单位或学校的一员”之后,远高于其余两项。

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得出,青年在社区里与具体邻里的人际关系不很亲密,但同时对社区本身又有较为抽象的共同的情感纽带,看似矛盾,其实不然。从“青年的需求和社区为青年提供的服务”部分的分析结论可知,社区对青年的日常生活基本需求的满足做得较好,这使青年在社区的生活较为方便,青年对社区生活是比较满意的,所以对社区有较强的归属感;同时,由于社区提供青年与人交往、参与人际互动的机会的数量直接影响青年在社区与邻里觉悟的程度,如果这样的契机较少或者较难吸引青年的参与,则青年与邻里的交往就可能难以深入。所以,要培育一种社群性,加强青年的人际互动的关键在于吸引青年广泛参与社区活动,或更直接鼓励青年自主开展社区活动,而调查结果显示的青年对所在社区较强的归属感正是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和组织社区活动的良好基础。

三、青年对社区的参与关系。

青年对社区活动的实际参与度较低,社区组织的活动较难吸引青年参加。但青年对参加社区活动的意愿强烈,愿意为社区出力办事,拥有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的独特优势。

(一)青年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程度??青年对社区何等的参与程度较低,平均次数少,但参与过的人数多,参与面广。

调查发现,青年在社区中实际参加社区活动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看,青年群体社区活动的参与度还不高。

在被问及“最近一年,您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共多少次?时,所有回答问题的被访者提供的平均值为2.69。社区志愿活动是现阶段青年参加社区活动的主要形式,而一年中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的平均次数还不到3次,这可不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数字。另外,当问及“您上月参加由街道、社区或团组织举办的活动多少次?”时,回答得平均值为0.46。这道问题所问的活动不仅限于志愿活动,但两项加起来还不到1的结果无疑也为“青年参与社区活动程度较低“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明。

但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是,青年参与过社区志愿活动的人数倒是不少。有824位被访者称“参加过任何志愿活动”,占该题回答人数的69.8%。

参与的人数不少,但频率却不高。对此现象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相当一部分人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可能并非真正出自“志愿”,更可能是被组织动员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因为参与了某项活动没有完全被吸引,下次就很难愿意再参与了。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当问及“您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的情况是怎样的?”时,只有0.74%的被访者选择第5个选项“自己倡议组织志愿活动”。这在一度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青年参与社区志愿活动的自主性不强,原创精神不足。如果没有相当数量的青年愿意主动的组织开展社区活动,那么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就无从谈起了。

(二)社区活动的内容、方式和组织??现阶段青年参与社区活动的形式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吸引青年主动参与的活动和组织较少。

当问到“您平时参加的最多的组织活动是什么?”时,回答参加最多的是参加“团组织活动”,占34.3%,其次是“社区组织的活动”,占21.5%,而参加“兴趣团体活动”的占21%,从不参加活动的占21.2%,还有少数参加党组织活动和派活动。对以上几个选项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五种活动中,团组织、党组织、社区组织的活动大体是“自上而下”的,而只有“兴趣团体活动”才具有社区品格。在兴趣团体活动中,人们的社群联系更大程度是基于共同的爱好和利益,因而这种参与是自发的,这种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社区成员的互动方式。而我们从数据中可以看到,与其在社区活动中应有的地位相比,21.2%的参与率显得太低了。而更有两成以上的被访者回答从来没有参加社区活动。

如我们一再指出的,社区是一个生活共同体和社群共同体的结合。社区除了是一个青年学习、生活、娱乐的地域概念外,更是青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区具有的社会教化、价值规范整合的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现阶段社区中具有这些方面作用的社区活动似乎还有待发展。

(三)青年参与社区生活所具有的优势??青年与社区中其他群体相比,具有年龄优势、教育优势和对社区有较高股伤感和认同感等方面的优势。

1、年龄优势。青年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年轻本身就是资本。他们有更好的健康状况,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在被问及“在当今社会具有怎样的文化程度才能在社会立足”时,认为应为“大学本科”的被访者占65.5%,认为应为“大学专科”的被访者占21.3%

在对“希望通过社区学习和掌握哪些新知识和新技能”作的回答中,位列前三位的是“学习法律知识”、、、、。从这两道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青年人紧跟时代步伐,参照社会变化和需求渴望充实自己,对自己提出较高的要求。

2、由此引出他们的第二项优势,即教育优势。调查发现被访青年的学历普遍较高,大专以上学历者占62.7%。较高的受教育水平说明青年一代接受了较多的正规学校教育,这使他们更具有学习经验和能力。

3、青年对社区的认知度很高,有较强的参与社区活动的意图。如前所述,青年对所在社区有较强的归属感,在调查中,他们也体现出很强的参与社区组织和活动的愿望。

当问及“您是否参加过任何社区志愿活动?”:是(69.8%);否(30.2%)。

当问及“您是否愿意参加社区志愿活动?”:是(86.1%);否(13.9%)。

当问及“如果您对所居住的大楼的物业管理情况不满,您会”:管不了,让它去(14.6%);发发牢骚(13.7%);向物业管理部门反映并要求解决(54.9%);向业主委员会提议,联合其他业主向物业管理部门反映并要求解决(13.7%);其他(3.1%)。

当问及“当您发现社区中存在的问题时,您是否会:向社区管理部门反映,要求解决(80.1%)。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可以看到,青年关心社区事务,对于社区活动的参与意愿比较高,但还是没有主动参与管理社区的愿望。也就是说,青年还不认为自己是社区建设的主体,不认为自己是社区的主人,也不认为自己应该对于社区建设负有过多的责任。更多的青年还是把“有关部门当成了天经地义的管理社区的主体。

此外,还有一道问题的结果也证明了上述观点,当问及“您是否愿意自己组织开展一些社区活动?”时,有64.7%的被访者回答不愿意。所以用“任重道远”来形容青年社区活动发展的前景是比较贴切的。

(四)期望以何种方式开展社区活动??社区活动应以“培养青年的公益精神和公共道德”为目的,组织者应扮演倡议、发动和鼓励的角色,整合社区资源,发动社区青年,开展青年人自己的活动。

这个问题有两层含义:其一,社区活动的组织者和形式;其二,社区活动的内容。此外,我们还特别注重青年对共青团的看法和期望。

就目前情况来看,青年参加最多的社区活动时“由街道或社区组织的”,占23.8%;其次是由“街道团工委或社区团支部组织的”,占21.1%;再次是由“青年自发组织的”,占14.8%。其实,对青年而言,谁组织社区活动并不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谁能够体现青年的愿望,满足他们的需求。任何组织甚至个人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他或者他们就能够吸引青年参与社区活动。

以下两题虽然问的主体是共青团,但是其结果可以看作是青年对社区团体开展活动的普遍期望。

当问及“您觉得团组织应该以怎样一种方式进入社区开展活动?”时:在社区建立团组织,组织团员青年开展社区服务(32.1%);在社区建立团的工作站,指导团员青年参与社区各种服务(27.1%);鼓励团员青年发挥示范作用,开展社区青年志愿者活动(34.0%);团组织不应进入社区开展工作(2.9%);其他(3.9%)。

当问及“对团组织在社区开展活动的前景,您认为”:无法立足和发展(3.8%);团组织可通过社区服务开拓社区青年工作局面(25.9%);通过建立完善的社区团组织来主导社区青年工作(21.1%);通过鼓励倡导青年自发的志愿组织,开创青年活动的全新模式(33.2%);不清楚(16%)。

两题中认为应该走“设立机构??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这条道路的都有一定的比例。我们欣喜地看到,在青年的独立意识与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更多的青年认为共青团应该发挥示范作用,扮演倡议、发动和鼓励的角色,整合社区资源,发动社区青年,开展青年人自己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