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局产名促销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15 08:46:00
导语:商务局产名促销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地产名优产品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按照国家有关部委和省政府的相关要求,大力开发名优地产商品,努力搞好品牌建设,依托我省自然优势,培育了一大批品牌商品。广大流通企业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已任,按照“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的理念,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地方名优产品流通,为地方名优商品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地产名优产品”的资源情况
我省地方名优产品主要有两部份。一是依托农业大省自然资源形成了一批农产品及衍生产品;二是依托长白山资源形成了一批山珍系列产品。主要涵盖:酒水、山野菜、肉食加工、干调、副食品等门类。如酒水类,有白城的洮南香、洮儿河系列、榆树的榆树钱、吉酒王系列、辽源的龙泉春系列、葡萄酒有长白山系列、通化系列、啤酒有金士百、冰川系列。牧业加工产品有华正猪肉、正业猪肉、德大鸡肉、皓月牛肉。医药类有通化东宝牌人工胰岛素、镇脑宁胶囊、山雄牌万通筋骨片、修正牌斯达舒胶囊等我省独具特色的人参制品、梅花鹿相关产品、林蛙制品。大米及小杂粮类产品有:延边大米、梅河大米、九台大米、白城燕麦、油葵、绿豆等产品。山野菜品种非富,加工企业众多。
(二)“地产名优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初步形成。
目前我省“地方名优产品”形成了一批生产基地。粮食“初加工、粗加工”、绿色有机大米主要分布在吉林、松源、梅河、延边;小杂粮主要分布在白城、松源、延边;白酒、葡萄酒主要分布在吉林、白城、通化、肉禽蛋奶制品主要分布在长春、辽源、长白特色产品主要分布在延边、通化,对我省特色地方名优产品生产起到了较强的支持。
(三)“地产名优商品”加工企业初具规模。
我省的粮食初加工企业以吉林粮食集团梅河口谷物有限公司、松源二马泡绿色米业有限公司、扶余县增盛农副产品绿色食品加工厂、延边众鑫、艾利特、吉林绿孚、宏粮米业、白城鹤香米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中型企业,总数达到20家。酿制白酒的企业主要以洮南香、洮儿河、龙泉春、榆树钱为代表的4大系列大型企业,总数达到37家。葡萄酒生产企业7家。啤酒生产企业2家(雪花、金士百)。长白系列产品主要以生产人参、林蛙油、松籽、鹿茸、木耳、蘑菇、蜂蜜等中小型生产企业遍地开花。
二、地产名优产品销售中存在的问题
(一)门槛高、进门难。
一方面,国际市场门槛越来越高,虽然去年我省农副产品出口总额同比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世界各国都在以提高食品安全标准为由设置绿色技术壁垒,如菠菜的检测指标已由2项扩大到46项,大米的农药检测项目已增加到123项,豆类的农残限量项目多达225项,造成农产品出口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进入世贸组织规定的“后过渡期”,农产品关税配额数量将达到最高点,其中玉米的关税配额量达到国内生产量的6%,国外更多优质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将对我国相关产品和产业带来更大的冲击。同时,国内各大中城市也纷纷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对我省农产品的质量和营销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产品的发展在未来几年几十年站稳国际国内市场必须达到“标准化”生产。
(二)品质低,产销模式落后。
一方面要建立深加工、精加工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优化地产品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化经营,应以龙头主,围绕一项或多项产品形成农户+基地+公司的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是产业化组织的加工中心、营运中心、服务中心和信息中心,通过龙头企业支撑,实现规模经营,如松源老醋、增盛永的小杂粮、洮南市万丝粉丝、二马泡的大米等产品在质量和数量都量有一定规模,但在我省流通企业上柜销售较少,消费者缺少一个认识的渠道。
(三)规模小,低子薄。
我省“地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大部份是中小型的生产规模,他们既有自身的优点也有明显的缺点。企业常处在被政府和协会忽视的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一直处于强势品牌的包围之中,已成为突破企业的发展瓶颈。“地产品”企业本身具有先天发展的劣势,后天又极易被忽视,对企业来说,既要发挥自身灵活性的一面,又要吸取教训,向现代化管理过度。大船抗风浪的能力很强,但不灵活;小船灵活,好转向,但抗风浪的能力弱。所以企业一定要找准自己的生存领域并制定对应的生存策略。纵观世界各地的企业无论是什么原因,绝大多数都是由小做大的。对我省企业来讲,竞争虽然残酷,但并不是没有机会。
(四)管理粗放、品牌意识不强。
地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基本上处在“家长式管理模式中”,凡事一个人说了算,缺乏来自内、外有效的监控、反馈和制约,使得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容易导致严重倾向的独裁和集权化,短期投机行为严重,只注重眼前不注重长远。地产品的销售量在本地商贸流通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不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大部份企业依然是走出去找不到门,摸不到路。在塑造品牌并不只是那些大企业的专利,中小企业品牌塑造更有利于做大做强。所以,无论是企业大小,都要塑造自己的品牌,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与众不同。品牌体现品质和文化,带来附加值,是市场竞争力的核心。
(五)经营模式缺乏创新,地产品深加工发展滞后。
由于大部分地产品生产企业经营者经营观念陈旧,大多数固守传统的小打小闹的经营模式,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与服务手段,创新发展的意识不够强,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在我省象德大、皓月这样规模的企业少之又少,“地产品”综合性加工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所涉猎的品种还很少。基础设施建设有规模,但生产方式较为落后,还摆脱不了作坊式的加工模式,还达不到规模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政策扶持和引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虽然各市、州都制定了一些支持流通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条件等因素制约,一些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在地产名优企业的引导上缺乏长效工作机制,我省地产品的加工生产具备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但在地产品的销售、推广还有所欠缺,地产品的生产企业还处于自筹资金、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找市场的初级阶段。致使多数地产品的生产企业在流通的环节中困难重重,规模不大,速度不快。
(七)流通渠道不顺畅.
连锁超市和其它大型零售场所是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场所。地产名优产品应大规模进场销售,但实际上,地产商品在超市的比例很小,具调查,大型超市经销地产品的比例5%,小型超市的经营比例例也不过10%。究其原因,一是生产企业缺乏市场意识,参与竞争意愿不强,就地就近通过集贸市场进行销售。二是流通企业服务意识不强,经营地产商品积极性不高,入场费相对较高,使生产企业望而却步,就省分而言,更不尽人意,只有个别品种能够进入省外销售系统。主要问题,一是产量小,经常断货,不能常年供应。二是质量不稳定,不同批次商品质量不一样,影响了商品的销售。
三、推广促销地产名优产品的有利因素
(一)金融危机使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首选政策。目前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有可能进一步演化成经济危机,资金短缺,贸易额下降。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对出口商品的依赖度较高。我国出口贸易对国发经济的贡献率达60%多,面最终消费率为30%多,横向看,国际最低,纵向看为历史最低值,国民经济运行安全受到极大威协,在当前形式下扩大内需,成为对外贸易的依赖度已成为必然,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刺激内需的力度,而推广促销名优地产商品,正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有力措施,是克服金融危机,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促进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地方名优商品快速发展。党的17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支援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理顺农产品价格的要求,随之而来国家必将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这对提高农民收入和购买力、加强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必然会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地产名优商品在数量上将会增长,质量将会提高,企业规模将会扩大。大量商品涌向市场,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满足了人民的物质需求,这就要求商贸企业加强服务,树立新的经营理念,大力经销地产名优商品。在推广促销地方名优产品任务加重的同时,极大丰富的地产名优产品也为推广促销提供了有力条件。
(三)各级政府对地产商品推销工作日益重视,是推动工作取得进展的保障。发展地方经济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地方名优产品多是依托本地资源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同时也构成了当地产业发展的基础。各地政府对此类企业均非常重视,出台了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一系列政策,并将其列为招商引资的重点,还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推销产品。省政府决定利用几年时间,推广促销地方产品,打造一批地产商品销售平台,提高地产商品市场占有率,就最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省政府的推动和号召下,各市州,各县市区也将会积极行动起来,在全省形成一个买吉林名品,促吉林经济发展的良好工作环境、舆论环境、政策环境。
(四)众多商业网点将会为推广促销地产品工作起到强有力的支撑。流通业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有各类网点60万个,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2340亿元,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功能将不断增强,作用不断提升,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近些年来,涌现出了一批大型零售企业,规模大、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网点重多,社会美誉度高。在当前形式下,对推广促销地方产品认识明确,并能够对地方名优产品进店销售提供相应的便利措施,这是推广促销地方名优产品工作尽快取得丰硕成果的有利条件。我公司现有10个仓储超市,100多处便利店,网点众多、功能齐全,有条件、有能力成为推广促销地产名优产品的先锋队。
总之,开展此项工作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加强地产品推广工作,是贯彻党的17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生产,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是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的有力手段;是保证食品安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途径,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我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上一篇:商务局外资工作调研报告
- 下一篇:商务局吸收外资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