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书记信访维护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14 09:23:00
导语:市委副书记信访维护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这也对维护稳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找准维护稳定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结合点,指导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是我们每个领导干部应该认真思索的新课题。
一、准确把握维护稳定工作的新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认识,也提出了新的标准、新的要求。
(一)把握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要求
一是增强政治观。随着发展是硬道理深入人心,中央又提出了稳定是硬任务的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将维护稳定置于突出位置,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统筹研究和部署,以促进和谐指导维护稳定工作,以能否实现和谐检验稳定工作。
二是增强民本观。既要抢抓机遇,谋求发展,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又要明确“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更加重视并解决好事关民生的社会矛盾,以更好的作风和更高的效率,联系群众、接触群众,并主动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三是增强责任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该担的责任担当起来,该抓的工作抓到底,该落实的任务落实到人,努力形成党委总揽全局、部门齐抓共管、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大信访”工作格局。
(二)拓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视野
一是跳出稳定研究稳定。很多问题表面看是社会秩序问题,归根到底是利益调整和分配问题,与经济和社会管理相关,与机制和体制相连,单纯为稳定而抓稳定,治标不治本,也无法真正实现稳定,应找准不稳定因素的内因,抓住关键,对症下药。
二是跳出敦化研究稳定。当前,很多社会矛盾不再局限于一地一方,地域间经济发展、政治文化、政策规定等方面差异,也会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有的信访案件跨地区、跨行业,特别是涉及驻敦林业教师、铁路医院移交地方的问题,已成为我市重要不稳定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在全局高度,加强与驻敦企业的协调和联动,密切关注省内州内动向,不断增强做好稳定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三是跳出部门研究稳定。信访疑难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事发时间长,事因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仅靠个别部门去化解难以奏效。维护稳定工作不能只看成是公安部门的事,更不能看成是信访部门单打独斗的事,需要各级各部门打破条块分割及部门界限,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在综合治理上下工夫。
二、明确落实维护稳定工作的新举措
稳定基于民生,民生决定稳定。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理念,积极探索维护稳定的新方法,尽力解决影响稳定的新问题,确保社会长治久安和持续和谐,为推动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集民意,在畅通渠道上求实效
民意可疏不可堵,必须进一步畅通群众的诉求渠道,当前要坚持做到“三多”:
一是多贴近群众。坚持深入开展“密切联系群众结对交友”活动,明确“走访时间、联系内容、交友目标”,引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民为友、帮民解困,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谐融洽。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主动深入问题复杂的区域和单位,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思想动向,研究和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同时,建立健全基层联系点、新农村建设包保等制度,积极开辟同群众联系的渠道,从中体察民情、了解民意。
二是多尊重群众。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凡属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前应广泛征求部门和群众的意见,把改革发展的力度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科学决策,做到求发展不以损害群众利益为代价,不与民争利,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发生。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超前制定各类预案,确保重大决策、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行业协会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联系群众的优势,拓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渠道。
三是多方便群众。完善信访联合接待中心的功能,把好群众上访动态的脉搏,及时调整进驻单位及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对来访案件逐一登记、分流处理,实现“敞开式办公、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建立健全基层信访机构,探索实行信访事项制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重大事不出市。完善领导干部下访、约访、回访等机制,及时掌握群众诉求,寻求解决问题办法。发挥好民生热线、网上信访、纪检监察网等平台,听取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解民忧,在解决问题上求实效
立足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推动“事要解决”上狠下功夫。
一是排查问题不留死角。坚持和完善定期排查制度,做到“应排尽排、应查尽查”。对企事业单位改制、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排查,敏感时段开展集中排查,采取“定时、定人、定点、定责”的办法,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和预警机制,对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反馈、提前介入,以便早拿预案、早作处理,增强工作主动性和针对性。
二是正视问题不容推拖。群众问题无小事,对排查出来的不稳定因素,要及时建立台帐,逐一探究成因,找准症结、分类施策,通过信访“三级终结”、诉讼、行政复议、劳动仲裁等多渠道化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坚持“首问负责制”,能办的尽快办,难办的全力办,决不能退避三舍,以不分管为由上推下卸,谨防小事拖大、矛盾激化。要强化基层调处,整合行政、司法、公安以及基层组织资源,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结合起来,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有效协调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
三是解决问题不能含糊。化解不稳定因素,根本途径还是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使社会公平正义得以体现,使改革发展成果得以共享。围绕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等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落实好民生工程,为困难群众编织社会安全网,从源头上减少群众问题的发生。深入开展“大接访”活动,健全接访、处置、督办等制度,实行市、乡及部门联动,发挥领导干部主导作用,重点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坚持1%有理100%尽责,100%有理100%解决。
(三)重民安,在规范行为上求实效。依法依规实施“双向规范”。一方面,严格规范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行为,坚持依法行政、按章办事、公正执法,避免政策执行不到位、行政不作为及乱作为而引发新的问题;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双向承诺制以及督查督办、责任追究等制度,凡因办理不及时、程序不合法、处理不公正等引发的,将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另一方面,依法规范信访人的行为,广泛宣传《信访条例》,营造良好的信访氛围,引导群众依法信访。
- 上一篇:语文测验弊端改革论文
- 下一篇:政府副市长信访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