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监督经济的发展
时间:2022-05-14 08:11:00
导语:浅谈审计监督经济的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围绕政府工作中心目标,创造性开展审计监督工作
一是要解放思想,要认真学习、领会、掌握邓小平同
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并把它作为我们审计工作的指南。我们审计机关干部只有深刻领会掌握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三个标准,才能真正地把思想统一到政府中心工作上来,并围绕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目标,有效组织和开展审计监督工作,当好经济卫士,把好监督关。二是要克服以往就审计论审计,只注重收缴的思维方式。对于审计查出的问题,要做深层次思索和分析,不仅要看到问题,还要分析问题为什么会产生以及性质、情节、手段、后果等,然后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做出处理处罚结论。三是要围绕地方政府中心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当前,促进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就是各级党委、政府最大的中心工作。因此,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放在促进经济发展上,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有效地开展审计监督工作,把审计监督作为手段,通过监督来达到促进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目的。
二、提升审计工作水平,促进审计成果转化
一是提升审计成果的质量,带动整个审计工作上层
次、上水平。要深刻领会朱总理提出的“抓住典型,解剖麻雀”的新思想,提高审计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在审计项目查深查透的基础上,要针对审计建议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从提高审计干部政策法规理解能力和宏观经济把握能力入手,努力解决审计反应“慢半拍”的问题。做到提出审计建议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可行性,要结合地方经济实际情况,深入地分析问题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中肯建议和可操作办法,以此争得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促进问题的解决和审计成果转化。
二是努力提升审计监督层次。审计的职责是监督,不能直接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和管理,但审计监督要为政府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审计监督是通过完成个案的审计过程来实现的,这种方式是必要的,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要通过对诸多个案的审计分析,抽象出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并积极向政府提出规范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审计建议进入政府“立法”层次,使审计意见上升为政府政策。
三是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在审计执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如有些违法违纪问题在定性、处理处罚时找不到恰当的依据,体现出法律滞后性;在对税收征管、金融违纪问题处罚时,法律没有明确审计机关具有执法主体等资格,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立法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对法律上的漏洞和缺陷应认真加以修订、完善,并明确审计综合经济监督执法主体资格。从法律上为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提供有力保障。
三、突出审计监督重点,促进地方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审计机关要以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经常性监督,对财政部门的审计,要重点检查和揭露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不真实、不合规、不规范等问题,促进细化预算和规范管理。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要在摸清家底的前提下,重点揭露和纠正截留、挪用、滞留、坐支财政资金以及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规问题,促进合理、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
二是强化金融审计。当前金融机构监督薄弱、金融秩序混乱、风险隐患大,犯罪相当猖獗,严重地妨碍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加大审计力度,严格查处其存在的问题,使其走向规范化,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秩序。
三是抓好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财政专项资金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措施。但专项资金不专、效益低下是老大难问题。截留、虚列、挤占、挪用的现象十分普遍,为此,我们要严把审计关,确保专款专用,使其发挥其应有的效益,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四是加大对行政部门财政、财务收支的查处力度,推进依法行政。重点检查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的收缴、管理和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的情况,揭露和查处截留、隐瞒和坐支应缴财政资金和乱收费、乱罚款等违法违纪问题,规范行政执法部门行为,促进行政执法部门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地主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市场经济秩序。
五是加强对企业的审计。对企业审计只能加强不能放弃。使政府通过审计这一途径将调控信号传输给企业,使企业根据政府的调控信号,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使企业真正符合市场经济要求。
- 上一篇:政府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 下一篇:政府财政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