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企业党组织书记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13 08:41:00

导语:私营企业党组织书记的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私营企业党组织书记的调研报告

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私营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从“补充”、“有益补充”、“重要补充”上升到“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私营企业党建工作已成为各级党组织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选配好私营企业党组织书记可谓关键。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看,一些地方的党组织对选配私营企业党组织书记的原则不明、途径不畅,致使一些私营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政治核心地位不牢,其“保证、监督、领导、维护”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研究探讨私营企业党组织书记的选配原则和途径十分必要。

所谓选配原则,是指在选配私营企业党组织书记过程中所依据、遵循的准则。它是使选配出的党组织书记能够充分履行职责、适应私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达到上级党组织、业主、党员、职工都能满意的保证。因此,在选配过程中必须遵循三项原则。

1、党企分设原则。其内涵是已是党员的业主(不含党员合伙人、出资人)不能兼任党组织书记,不可“一肩挑”。从私营企业党组织的职责上看,企业党组织负有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监督、引导企业依法经营,按章纳税;领导指导群团工作,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发展工作;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化解业主和职工的矛盾,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等职能。如果党员私营企业主兼任党组织书记,则不能或不利于上述党组织的“保证、监督、领导、维护”职责的履行,特别是监督职能难以发挥,在理论上讲不通、实践上行不通。从利益分配关系上看,党员业主与职工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有背于党的性质、纲领和宗旨。中组部明确规定私营企业主不能入党,而已是党员的私营企业主,就意味着应该在为发展经济、社会福利事业等其他方面多做贡献,应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不再具备领导党员、指导党建工作的条件。综上所述,为了使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让业主集中精力抓好生产经营,即使业主是党员,也不应该让其担任党组织书记,必须另行选配。

2、优势定位原则。就是依据人选是否具有适应私营企业经营管理特点的素质优势,来定夺其能否担当私营企业党组织书记这一职位。私营企业是新兴的经济组织,具有业主投资兴办、直接经营、享有企业全部经营所得,对债务负有完全或有限责任,与职工是雇用劳动关系,内部管理机构简单、经营方式灵活等特点,其党建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套。因此选配私营企业党组织书记时,要把有待确定人选的个人素质优势与企业的行业特点、生产经营特点相适应。具体说就是:政治素质好,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较强的政治判别能力、政治敏感性;理论素质好,对马列主义理论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较高,特别是对邓小平理论有深刻的理解,能用科学理论理解和看待“姓社与姓资”、“公与私”等问题,正确判断是非曲直;业务素质好,熟悉党的方针政策,掌握党的基本知识、党内法规、组织原则和党建工作方法,掌握一定的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组织协调能力及创新意识较强;道德素质好,公道正派,能与业主合作共事,关心尊重职工,社会公德良好,能在公平竞争,互利互惠的前提下,依法组织生产经营。只有党组织书记在个人素质方面具备了这些优势,才能使党组织在企业中真正处于政治核心地位,真正履行保证、监督等职能。否则日后在企业中就站不住脚,打不开工作局面,避免不了在企业只能当“配角”。过去那种把不能胜任有关工作而“照顾安排”到企业做党组织书记,人为弱化企业党建工作的现象,必须坚决克服。

3、民主荐选原则。一是坚持群众路线。选拔干部要倾听群众的意见,尤其是为私营企业选配党组织书记,走群众路线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目前私营企业的政策环境较好,但社会环境并不理想,不少群众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私营企业存有偏见。走群众路线,体现了党对私营企业的重视和支持,有利于改变一些群众对私营企业不正确认识;另一方面,上级党组织在物色人选时,通过民主推荐、民意测验等方式,在较大的范围内征求群众的意见,防止某些领导凭个人好恶,在小圈里点将的做法。只有在多数群众推荐、党组织考察的基础上确定的人选,才能取得党员、职工的信任,业主也乐于接受。二是坚持党内民主选举。党员的民主权利是党章规定的,不能因企业所有制性质而崐受到影响。相反私营企业中的党员来源分散、结构复杂,其民主权利体现程度不及机关、集体单位。实行民主选举党组织书记,更能体现党组织对任何岗位上的党员都一样尊重,利于树立党的形象,利于党员在职工中树立威信,更能促进党员、业主和职工对建立党组织的重要性的认识,日后更能赢得党员、业主和职工对党组织工作的支持。对于选举条件暂时不成熟而委任的党组织书记,上级党组织在适当的时候也要按照有关规定履行选举程序。

所谓选配途径,即选配私营企业党组织书记的具体路子。它是结合私营企业党组织设置形式,在不同的党员干部群体中选择私营企业党组织书记的具体渠道和方式。目前,私营企业的党组织设置大体有三种形式:即单独建立式、联合建立式和依托管理式。多数是原集体企业改制而成的,其党组织书记的选配应根据党组织设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途径。

其一,单独建立式是指企业规模较大,从业人员较多,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一种形式。其党组织书记的选配途径有三种:

──根据改制实际,选择留任或新选。对于原企业整建制转为私营企业的,如果原党组织战斗力强,书记素质高,创新意识强,党员职工信任,可采取原班子整体过渡,书记留任。如果原党组织书记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思维形成定势,其留任往往会把“老一套”当经验,照搬到私营企业,日后不利党建工作的开展,这种情况就必须与企业转制同步选配新的书记。

──根据企业规模,选择专职或兼职。《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私营企业分为独资、合伙和有限责任公司三种形式。合伙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私营企业一般规模较大,职工中党员较多,因此上级党组织应尽量在职工党员中选配专职党组织书记。在职工党员中确实没有党组织书记合适人选的情况下,可以在出资人或合伙人党员中选择。因为这些人大都在企业中担任一定的职务,懂经营、会管理,素质较好,可以兼任党组织书记。况且他们只是出资人或合伙人,出资额较少,不是业主,也是企业的普通劳动者,不违反“党企分设”选配原则。

──根据素质要求,选择下派或内选。目前,一些独资私营企业尽管党员人数在3人以上,但人数不多,大都以支部建制。因而上级党组织很难从企业党员中选出素质较高的支部书记,所以应以下派为主。下派支部书记人选主要从机关干部、国有企业下岗党员、转业退伍军人党员中选择,这样既利于党政机关人员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军转人员的安置,又利于选配素质较高的党支部书记,因为这个群体中的党员大都文化水平较高、业务较强、年纪较轻且都有一技之长,能够挑起支部书记的担子。但也不可一刀切,经上级党组织考察,如果企业党员中确具备任职条件的,内部选举产生支部书记也是一种好办法。

其二,联合建立式是指在党员人数不足3人,生产规模较小的多个私营企业中,按行业或地区联合建立的私营企业党支部。其党支部书记应当由上级党组织委派,不宜在几个私营企业的党员中选举。其原因是党员分布在不同的企业,从事的工作不同,工余时间安排不同,平时相互接触较少,对其它企业的党员不够了解,不便安排组织活动,更不具备履行党组织担当的“保证、监督、领导、维护”等职能的条件。只有通过上级党组织委派一名专职党支部书记,经常深入各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上的难题,了解党员、职工思想、工作情况,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才能真正发挥私营企业党支部的作用。

其三,依托管理式是指党员不足3人或无党员的私营企业,其党员管理和其它党务工作,依托挂靠在有关工商管理部门党组织或村支部“托管”。在这种方式下,上级党组织应在被依托党组织的党员中,为私营企业选配党建工作指导员,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为这些企业选派党代表,在这些私营企业中履行党组织的职能,特别是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的工作,以解决这些企业党建工作滞后的问题。一旦条件成熟,应及时建立党支部,采取上述相应的方式,配备好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