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党组织构建报告

时间:2022-05-12 04:02:00

导语:审计局党组织构建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审计局党组织构建报告

党的*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并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基层组织是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各种利益矛盾聚集的焦点,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上传下达、组织实施、树立形象、凝聚人心的神圣使命。特别是在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化解矛盾、长治久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基础性作用。

一、基层党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1、基层党组织肩负着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党章规定,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必须肩负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级组织的决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在基层党组织这层出现肠梗阻,执行不力或执行不到位,势必引起群众的不满,引发不和谐的社会因素。

2、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化解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的重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开始在基层不断交织和日益尖锐起来,如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企业职工下岗、社会保障滞后、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水平低下、教育负担偏重等问题,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对着这些问题和矛盾,如果不能有效地在基层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社会和谐将是一句空话,也将直接影响着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着党的形象。

3、基层党组织是反映群众呼声的第一渠道。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充分了解群众的呼声,基层党组织与群众贴得最近,最容易了解到群众的呼声、群众的反映、群众的愿望,是群众向党组织反映呼声的第一渠道。如果基层党组织闭目塞听,对群众的呼声充耳不闻,或者不愿意听群众的真话,只满足于听假话、空话,不能把群众的真正意愿反映出来,必然导致党的决策失误,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

4、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需要与时俱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与时俱进,用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用和谐社会的标准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不断完美、不断丰富、不断健全、不断提高,不断增强自身活力和生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才能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基层党组织必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高五种能力

1、宣传力。基层党组织要调动一切手段,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及时、有效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党内外群众宣传好,提高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知晓度,消除群众思想中因不了解政策而产生的对党和政府的误解甚至不满,引导群众走出思想误区,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上来,从而使广大群众自觉地投入到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

2、组织力。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与时俱进,树立起党组织的良好形象,真正把党组织建设成为群众信任、群众依靠的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基层党组织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要强化党组织在基层各种组织中的核心领导地位,领导、团结、协调群团组织和其它社会组织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服务力。基层党组织要从关怀服务入手,凝聚党员、群众和社会。要广泛开展以人文关怀、保障权利和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服务活动,积极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畅通党员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政治文明建设的渠道,建立和完善从政治上、生活上、感情上关心和服务党员的有效机制。特别是要尽快建立帮助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党员、下岗失业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解决实际困难的党内互助机制,让广大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兼顾好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当前,要着重解决好城镇居民失业失地、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心理失衡和再就业、民企务工人员权利保障、农民工工资福利、“留守农民”要致富以及天灾人祸致人贫困等实际问题。

4、协调力。基层党组织要具备在促进和谐中化解矛盾的能力。现阶段既是人民群众享受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凸显的时期。要依靠教育疏导化解矛盾,改进和完善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引导群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前进中的困难,正确认识和处理利益得失问题;引导群众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按照法定程序、依据政策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依靠积极预防化解矛盾,立足于防范,落实具体责任,尽可能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5、创新力。基层党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落实好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妥善地解决好层出不穷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没有创新能力是不行的。用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走老路只会越走路越窄,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用新思维解决新问题,用新方法开创新局面。

三、基层党组织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实现途径

1、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要适应推进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变化的需要,创新组织设置、完善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的广泛覆盖。遵循基层党组织设置必须与经济社会结构相契合的内在规律,自觉适应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实现基层党组织设置从垂直式向网络化转变,提升基层党组织整合功能。要根据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党员从业多样化发展趋势,突破按行政区域设置党组织的传统模式,依托产业链组建党组织,构建纵横交错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网络结构。要根据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继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努力将党的工作覆盖到所有非公有制企业。要适应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加大社区党组织组建力度,建立楼幢党支部和特色党支部。要根据新社团组织快速发展的状况,区别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模式,加大社团党建力度,为整合资源、发挥作用提供组织保障。

2、创新党组织班子建设。要适应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创新选育方式、优化绩效管理,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群众拥护的基层干部队伍。把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贯穿于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全过程,创新选拔培养和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要全面推行农村党组织“两推一选”,建立健全基层干部人才库,定期通过组织选派、双向选择充实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努力实现基层干部选任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的转变。把基层干部纳入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范畴,健全分级培训体制,提高考核的透明度和准确度,实现基层党组织班子考核由定性、封闭向定量、透明转变,激发干部积极性和创造性。

3、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一是建立开放型组织生活模式。就是要打破原有基层条块划分模式,开展基层组织间的沟通交流和横向联合活动,在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增加自由选择范围,发挥不同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优势和特长,以扩大党员的信息交流范围,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增强组织凝聚力。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时,不局限于本人所属的党组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参加系统内、工作和居住区域内其他党组织的活动;党组织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可以对系统内的其他党组织或者系统外单位的党员开放,也可以在党组织之间联合组织活动。在开放的程度上,根据活动的主题和内容,适度向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外群众开放,接受社会评判。二是开展创意组织生活竞赛活动。为了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果,使组织生活在内容和形式上适应时代要求,富有生气、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真正起到对党员进行有效教育管理和凝聚感召作用,可以按年度分层次在所属基层党组织中开展组织生活创意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的创造性。由基层党组织自行设计组织生活主题,自行组织开展组织生活。对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组织生活活动中形式新颖,效果突出,有内容、有质量,具有可推广或可借鉴价值者,授予组织生活创意奖和其他奖项。

4、创新党组织工作机制。适应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需要,创新工作方法、有效发挥作用,巩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政治)核心地位。根据改革进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功能的新变化,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和活动方式,探索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基层党组织要学会运用依法办事的工作方法,完善村(居)重大事务决策程序制度,支持村(居)委会依法开展自治,保证党组织意图在“由民作主”中的贯彻落实。要学会运用依托群团的工作方法,通过党建带群团,壮大群团组织,整合群众工作力量,延伸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力臂。

5、创新党组织激励机制。一是示范激励。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通过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多种形式和载体,适时、适度地组织他们参加社会活动,使党员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充分发挥,并通过党员风采栏予以公示,彰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考评激励。上级党组织要制定对下级党组织的考核制度,加强对下级党组织的工作指导。对经考核为优秀的党组织予以表彰。对其党务干部给予提拔重用。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党员目标管理考评制度,实行考核积分卡,根据参加党员大会、支部大会、党小组会议、集中学习、撰写学习心得材料、参加党员志愿者队伍、助难帮扶、办实事好事等方面的情况,对党员进行考评,考核结果与年终分配挂钩,给予物质、精神奖励,以此激发党员先锋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