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贸易中心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22-04-27 05:06:00
导语:政府贸易中心建设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重头应该是口岸贸易,关键是要有大宗、多元化、规模化的商品交易;要以全面发展商品交易服务功能为突破口,重点是相关的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服务四位一体,以及相关的为交易服务的物流、信息等功能建设有机推进,才能既顺应世界上国际贸易中心成长发展的规律,又不墨守其发展套路,通过赶超,尽快形成内外贸易一体化的竞争新优势。
一、认清国际贸易中心功能内涵和特征,把握其成长规律
国际贸易中心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是商品进行国际交易的集中地,其基本的功能和形式是交易大宗商品,提供相关的交易服务。世界国际贸易中心,是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在全球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伴随20世纪初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的,在世界各国被卷入世界市场的过程已经基本完成后,由区域性贸易中心逐步演进而成的。目前分布全球、被公认的国际贸易中心已有30多个,它们是米兰、哥本哈根、里斯本、墨尔本、多伦多、莫斯科等。
商品交易及其交易服务功能,是上述地区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内涵与核心,依其商品交易品种多少、规模大小和交易服务功能强弱来看,可分专门和综合两类或两个层次。作为基本层面的是为数众多的专门商品交易中心,如有色金属:纽约、伦敦、新加坡;天然橡胶:新加坡、伦敦、纽约、吉隆坡;谷物:芝加哥、伦敦、利物浦、鹿特丹、安特卫普、米兰;咖啡:纽约、伦敦、鹿特丹;棉花:纽约、新奥尔良、芝加哥;羊毛:纽约、伦敦、墨尔本。
位居更高一级层面的具有综合性的国际贸易中心,不仅具有多类大宗特色商品交易和交易服务功能,拥有世界最大的大宗农矿商品交易所,而且是主要的国际资本市场所在地,是国际证券交易、债券市场交易、外汇和黄金交易中心,其中主要是纽约和伦敦,身兼数种功能。
概而言之,国际贸易中心是一种区位优势加商品交易的地缘经济格局。现在全球公认的国际贸易中心在功能和形式上有两点共性,其一是交通便捷,其中多数基本上是港口城市,拥有商品进出口的港航便利,极少数非港口城市也是内陆全天候陆空交通枢纽城市,形成了商品交易的区位优势。其二是拥有大宗特色商品交易或交易服务功能,少则一种,多则几种。几个世纪以来,尽管商潮汹涌,世象万千,但只要一个地区保持了商品交易及其服务功能,就能保持基业常青。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同处亚洲的东京和香港,主要依靠资本市场交易和转口服务功能后来居上。上述这些国际贸易中心不仅是著名的国际商品交易与服务场所,而且多数曾经举办过著名的国际博览会。
随着全球生产力的增长、交通运输工具和信息传输手段的革命、国际分工的深化、资本和金融的国际化,全球国际贸易中心已是以商品国际交易或交易服务为基本功能、以国际物流和相关金融信息服务为载体,日趋成为能为客商商品展销和交易提供现代化的齐全的运输、金融、商业、服务设施,提供全天候的现代通讯服务和市场信息服务,提供必要的技术转让、资本运作以及相关的科技、旅游、文化、教育、培训等服务的现代国际商务服务中心。
二、从认识和把握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之间的关系出发,找准**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关键和突破口
**作为滨江沿海的口岸城市经济体,就贸易发展轨迹而言,比较优势是拥有通江达海的商贸航运条件,是在有利的区位基础上形成制造业加工工业优势、银行业服务优势以及积淀起来的人文和科技文化优势。提出**建设“四个中心”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以往发展的阶段上有不同的侧重,它体现了**所具有的区位、产业、商务等一些综合发展优势特征,也反映了我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探索的阶段性。
以世界公认的国际贸易中心发展规律及其基本功能和形式为参照,就贸易与金融、航运整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来看,贸易好比是躯干,金融和航运好比是基座,融合起来,才得以形成**在全国的经济中心地位。目前**虽然外贸吞吐量名列世界前茅,但在商品交易与交易服务功能上还显得很薄弱,形式上较单一,仅是以集装箱箱量运输为主,以口岸进出口贸易量胜出,当下除证券市场发展较快和规模在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外,其他与贸易相关的金融资本市场服务功能尚处于探索培育之中,若要现在冠之以“国际贸易中心”称号,某些领域尚有待于完善。作为中国最大最主要的口岸城市,**的发展要满足长三角地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论是在服务功能还是在服务层次上,都有待于提高,其中最为薄弱的是缺少大宗商品交易和相关交易服务功能。以国际性商品交易会为例,“广交会”国内首屈一指,“华交会”才起蓬头。由此就使得**长期以来一些服务功能的建设因为缺少商品交易的主干,似乎就缺少了向心力。
诚然,地区发展的某种优势一旦形成,也可能会在内外相关因素作用下,形成自身相对独立的演化进程。虽然在政府的政策导向推进和不同时期发展目标的推动下,各种要素相互吸引、集聚融合,一些硬件优势(金融与航运)相对独立地较快发展起来,但从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国际博弈视角来衡量,都要形成发展优势,实际上可能是自弃优势。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四个中心”建设在过去的交互推进,一些硬件基础已经具备,加上**的产业经济基础雄厚,使**拥有下一步后来居上、实现加快发展的潜能和潜力。
**现在正处在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当下中国全方位开放、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进程中,在今天**深水港建设初具雏型、金融中心建设紧锣密鼓的背景下,我们要加快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更应该着重研究如何顺应规律,把握关键,因势利导,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推动效应。首先应当客观地审视“四个中心”内在的互动关系和相互促进的关联度。只有先从规律上和发展的动力上理清关系,才能看准着力点,抓住突破口,注入新内涵,形成新优势。
在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战略和策略上,首先要想清楚贸易中心与其他三个中心的内在关系,才能回答**建设贸易中心优势在哪里,不足是什么。**建设贸易中心的具体行动方向和推进目标,不是将简单的几个中心的功能建设叠加,而应是以贸易中心建设为内涵与核心的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一个整体。
**作为口岸城市经济体,其经济、贸易、金融、航运四位一体的功能建设,无论是内涵与外延都应把为长三角以至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当作宗旨。因此,**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重头应该是口岸贸易,关键是要有大宗的多元化的规模化的商品交易;要以全面发展商品交易服务功能为突破口,重点是相关的贸易、金融和航运服务三位一体,以及相关的为交易服务的物流、信息等功能建设有机推进,才能既顺应世界上国际贸易中心成长发展的规律,又不墨守其发展套路,通过赶超,尽快形成内外贸易一体化的竞争新优势。
在此基础上,融合发展起来的科技人才、文化教育优势,就会汇成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商务链,带动和促进包括融资与投资、外汇风险管理、国际经济合作、商务市场营销、商务结算与会计、商务翻译和交流等服务,以及国际企业管理与经营、国际商务信息与市场调研、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等活动,促进商务旅游、运输、银行、保险、电信、交通、管理和技术咨询、专利、程序、商标、版权等专业资讯服务,以及商务影视剧和杂志、银行外币兑换、提供经纪人服务等各种国际商务办事机构的设立,形成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的国际商务新优势,这将是**在新形势下谱写开放经济发展新篇章、服务全国的一个主旋律,可以为促进我国内外经济协调发展作出新贡献。
三、几点对策建议
以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位一体、融合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在开放环境中推动**经济整体转型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时空上点、线、面联动,重点做好“一江、两门户、三市场、四环境”的商贸业发展及其相关服务功能和服务环境建设。
1、全方位打响“长江商贸带”战役。以现代物流的理念,联手长江流域各省市,加强江海联运商贸业硬件和相关服务功能的跨地区、标准化、信息化、系统化软件设施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口岸进出口贸易和服务。
2、推进**两大国际门户高端产品对外贸易区建设。重点是加快****国际航空港临空经济区开发建设,与临港产业集聚区建设相呼应,同时借助**改革先行先试动力,参照深圳特区发展经验,划出实施自由港区政策界线,形成**具有强势竞争力的海空国际门户外向型高端产业集聚区和高端加工贸易自由港区。
3、做大做强“华交会”、“工博会”、“产权技术交易所”三个交易市场,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东亚最大商品和技术交易市场,为**发展国际商务提供宽厚的平台。要克服并根本扭转以往光展示无交易的状况,以促进商品市场交易为主导,以增强交易服务功能为方向,以行业为单元,从体制和机制上全方位规划设计推进“三个市场”的会前会后的商品交易与交易服务功能,探索人民币交易结算功能,使其真正成为**商品和技术国际交易的大平台,活跃相关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商务活动,推进国际商务中心建设。
4、多元择优学习借鉴纽约、东京、香港的商品交易及其服务、资本市场建设、转口贸易服务营运发展的有益经验,加强改善四大商贸环境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服务功能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靠区位优势加政策优势所形成的环境优势,因此,要从系统的政策设计角度,加强对**地方经贸法规实施环境、商务交易信用履行环境、管理和服务技术创新支持环境、国际商务复合人才开发成长培养环境的建设进行专项研究,及时制定出台完善措施。
上世纪90年代**开发,起到了“棋高一着,满盘皆活”的**发展新局面,今天,只要我们真正认清发展的关键,找到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突破口,相信同样能够在**形成新一轮万商云集、百舸争流的发展新局面。
- 上一篇:民政局作风建设第三阶段工作计划
- 下一篇:气象局作风和效能建设工作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