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模式纪实经验交流

时间:2022-04-13 07:53:00

导语:党建模式纪实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建模式纪实经验交流

近年来,*县积极探索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支部加协会”党建工作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党建与经济同步发展,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明显增强。

构建“支部加协会”党建模式,抓好产业、协会、支部“三项建设”。一是立足资源优势,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依托县域林场、荒山、水利、土地、交通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设施菜、畜牧养殖、林果等产业。通过开展党员带头调结构、带头搞示范、带头闯市场,包一个贫困户、包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包一个典型示范户的“三带三包”活动,带动产业发展。全县初步形成了北食用菌、南畜牧养殖、101沿线设施菜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8.5%,为各类专业协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围绕优势产业,加强县乡村三级协会网络建设。针对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的实际,县委、县政府组织成立了*县食用菌协会,并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各乡镇、村建立协会分会,全县19个乡镇、334个行政村先后建起了262个食用菌协会分会,会员总数达2万多人,其中党员3000多名。全县共建立食用菌、畜牧养殖、设施菜、林果、杏仁、葡萄等专业协会及协会分会700多个,其中县级协会6个,乡级协会79个,村级协会分会600多个,初步构建了上下贯通,纵横交错的协会网络。三是创新党组织设置,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安杖子村党支部根据党员发挥作用的不同,改变以前按地域划分党小组的做法,重新调整为食用菌生产、市场销售、致富信息、科技培训和宣传教育等五个党小组,并进一步细化了每个党小组的职责任务。全县重新调整设置党小组1432个,为推行“支部加协会”党建模式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运作“支部加协会”党建模式,处理好协会党组织与协会、协会党组织与村党组织、协会党组织与龙头企业三种关系。一

是处理好协会党组织与协会的关系。协会党组织不能包办代办协会职能,而是组织领办、创办协会,依托协会通过党员骨干带动和服务农户,创造良好环境,引导指导协会健康发展。道虎沟乡双峰村在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林果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由村党支部牵头把专业大户、党员户和部分群众组织起来,创办、领办了“双峰村果树技术协会”,高树平等党员示范带头,引导和动员广大农户加入协会,经过两年时间,现有会员80多人。二是处理好协会党组织与村党组织的关系。针对有的协会党组织直接隶属于村党组织,有的协会党组织侧重组织一些特色活动,而党员组织关系、正常组织活动仍在村党组织的实际,积极探索协会党组织与村党组织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机制。台头山乡蔬菜协会党组织定期组织菜农培训,并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诚信经营”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了沈阳、山东、广东等地客商长期在当地收购,菜农足不出户就能卖个好价钱,棚均增收400多元。三是处理好协会党组织与骨干企业的关系。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建立的协会党组织利用龙头骨干企业的支撑和辐射作用,组织农民、带动农民,在帮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将工作重点放到协调企业主与农民利益关系上,放到组织、带动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优势产业上。2003年,由于市场等原因,滑子菇价格一跌再跌,个别企业出现了压价收购现象。沙坨子乡食用菌协会党组织积极与有关食用菌企业协商,最终以保护价进行收购,大大减少了菇农的损失。

规范“支部加协会”党建模式,强化人才、政策、制度“三个保障”。一是人才保障。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了“党组织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干部率先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带头闯市场,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合格党员、把党员致富能人培养成村组干部”的“三带三培”活动,组织、人事、涉农及发展计划等部门各负其责,协调联动,依托县乡党校、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设施、信息技术培训基地,采取经验交流、实地观摩、外出考察、请进授课等方式,对乡土人才和广大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并建立乡土人才队伍信息库,实现了微机化管理。二是政策保障。县委先后制发了《关于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等政策措施,还把2004年作为“基层基础建设年”,在全县农村党支部中广泛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和“双强双富党支部”活动,并纳入了县委五年发展规划。三是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了协会章程、协会工作制度、协会党组织工作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对协会进行规范指导,有力地促进了“支部加协会”党建模式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