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几点思考
时间:2022-04-09 08:40:00
导语: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几点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间组织是我国现行社会中的三大组织形式之一,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加入世贸后我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民间组织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志在天津考察时曾强调要加大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的力度和速度,党的十六大把培育发展民间组织作为新世纪的重大任务之一。有的社会学家提出民间组织的发展将是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大趋势,将日益成为经济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几年来,我市民间组织的发展情况与全国各地民间组织发展情况一样,已步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日益凸现,但是也随之出现了一些与新形式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加快培育发展民间组织步伐的同时,要加大规范和管理的力度,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研究并认真总结经验和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为构建和谐*、促进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对我市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我市民间组织的基本情况
截止20*年底,全市民间组织1411个(社团35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68个、社区民间组织886个),其中,市级民间组织296个(社团22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71个),市级民间组织按业务主管单位分类是:市社科联口56个,市科协口51个,市体育口32个,市文联口10个,市统战部5个,市教育口46个(主要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市直各局86个(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10个)。县(市)、区级民间组织224个。在全市1411个民间组织中,具有法人资格的民间组织525个,非法人民间组织即社区民间组织886个。按民间组织“好、中、差”三个级别分类,其中作用发挥较好的占63.6%,一般的32.4%,差的和名存实亡的占6%。
我市民间组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几十个发展到现在1411个,这些民间组织的类别和活动内容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其蓬勃发展,为构建和谐*,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㈠民间组织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目前,构建我国社会管理层面的组织归纳起来有三大块。即党政部门及事业单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工商企业单位;以社会效益为主,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为社会开展各种服务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即民间组织)。以上三大块组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从近几年来的社会发展状况分析,我国民间组织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是其它组织所无法替代的。最为明显的作用是充当了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桥梁与纽带”,才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使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得到了和谐的统一。一是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得到了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贯彻实施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具有社会服务责任的各类民间组织其拥有的成员几乎分布于全社会,已成为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一个最为畅通的渠道,一个最为坚实的阵地。就*市来说,各种社会团体的会员就有近36万余人,约占全市人口的16%。近几年来,全市各社会团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和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有效的宣传和贯彻落实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二是广泛参与社会管理、积极开展参政议政。如何实现党政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在这个方面,民间组织主动发挥人才资源雄厚的优势,大力开展建言献策服务。20*年以来,围绕*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市民间组织多次开展科学研究和献计献策活动,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13份决策咨询报告。其中由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承办的*经济论坛,主动适应变化,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针对入世后给我市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市政府肖旭明市长等市领导不但带头撰文参加了“论坛”活动,而且对活动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各学术类社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实现了将学术成果向决策成果的转化。如*市煤炭学会、根据自身的业务范围在秀山煤矿召开了快速掘井,直眼掏槽中深孔爆破的现场先进技术交流会,共收集论文21篇,使全市煤炭开采业开拓掘井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市水利学会围绕本地区旱灾严重的状况,组织召开研讨会,提出了《我市抗旱抗灾对策方案》,因方案全面具体和实用有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认可,近两年来,通过对这个方案的组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抗旱救灾效果。
㈡民间组织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推动器和调节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应该是是和谐的“发展与进步”,那么就要强调在社会发展与进步过程中充分体现活力、公平、法治、诚信、宽容,达到人际关系和睦,资源配置合理,社会结构完美。民间组织在这个过程中所具有“推动器和调节器”的作用十分显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了人际关系和谐及社会的公平与法治,给社会带来活力和生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需求形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同阶层的人群和诚信不足及法治乏力等系列问题。如贫富不均现象明显,行业内部之间与行业部门之间出现恶性无序竞争等等系列问题。理论界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时作了深入研究和探讨,认为一味强调政府的力量来解决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另一种力量来解决,这种力量来自于民间组织,例如在避免行业内部恶性无序竞争方面可以在行业内成立行业协会,对行业内进行系列协调与服务,建立自律机制、他律机制及行业公约等相关制度,实现行业内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构建行业内的和谐,达到有序管理,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又如针对社会存在的现实差别,一些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可以通过民间组织(如慈善协会、互助合作协会等)得到资助和救助,促进了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最大限度的和谐。再如解决社会的老龄化问题,各地通过建立民间老年人组织,有效的实现了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老老年人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通过民间组织得到了健康发展。二是进行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社团组织利用知识型和专家型人才密集的特点,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并将如环境保护问题、资源合理利用问题及再就业问题等等相关研究成果推向社会,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离退休在家的老干部和专家学者,自发成立社区关心下一代服务站,对社区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树立了广大青少年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的思想观念和培育了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其次是大量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运而生,这些单位的服务内容涉及到科技、劳动、体育、文化、教育、民政、中介服务等领域,在政府财力投入不足造成居民服务需求缺乏的情况下,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蓬勃发展,开发了一块全新的社会资源,填补了服务空缺,实现了资源共享。再次是在调整社会结构中发挥作用。我国当前农业和工业的差距,造成了社会的最大不和谐,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国,三农问题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建立富裕的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以往乃至现在仍游离于现代化职业以外的农民,通过建立各种各样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使农民逐步进入现代化职业体系,从而实现农民从个体劳作向公司化转变,从单一耕种(养)向产业化方向转变,从个体经营向互相协作型的集体规模经营转变,使广大农民达到小康水平,从而最终实现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目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建立,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
㈢民间组织是深化社区建设的有效平台。加强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2000年以来,全国上下广泛开展了社区建设,社区建设的成果有力推动了城市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但是,社区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深化的问题,通过不断实践和摸索,大力培育社区民间组织,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社区民间组织已成为推进和深化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一环。首先是市级民间组织把服务和触角延伸到社区,如市科普协会,把科普宣传直接延伸到社区,增强了社区居民对科学的了解,在防止非典和破除封建迷信、树立科学发展观方面发挥了作用。又如市老年学会,深入社区帮助建立社区老年人大学,促进了社区老年人的管理。其次是通过在社区大力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最大限度的动员和组织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就*市来说,目前全市有社区民间组织886个,加入社区民间组织的社区居民有9.6万人,占市区人口的13.3%,社区民间组织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社区各项工作得到协调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的工作业务和活动内容与社区居委会的年度工作计划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社区自治和社区活动一盘棋,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与社区自治需要实现和谐的统一。社区民间组织被社区居民称为“家”外之“家”。在制订工作计划和开展重大活动之前,都要广泛征求居民意见,了解居民的服务需求,商讨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这种以人为本,尊重居民的种种做法极大鼓舞了居民,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社区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服务活动丰富多彩。如青山湖社区威风锣鼓队、十五冶社区老年人协会、曹家林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覆盆山社区老年霞光艺术团、铜盛社区红白理事会等社区民间组织被社区居民高度认同,社区和谐气氛十分浓厚,社区民间组织已成为社区自治和社区服务的平台。社区民间组织通过在社区开展各种健康的活动,凝聚了居民,服务了居民,满足了居民不同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组织社区居民用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占领社区群众文化阵地,如钟楼社区通过开展社区象棋比赛、健美操比赛、舞蹈表演、武术健身等活动,把居民组织起来,社区居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区市民学校深入开展社区居民的教育活动,通过聘请有关专业人士讲授保健、花卉培植、烹饪技术、法律等实用知识。开展书法、绘画、社区建设,国内外形势讲座,丰富了居民生活,提高了居民的知识水平,艺术品位和生活质量。目前,我市形成了以社区居委会为核心,社区民间组织为平台,以社区离退休党员、干部为骨干,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精神建设文明新格局。
㈣民间组织是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重要载体。民间组织不同于政府,它不具备政府职能,但他可以在某些方面起到行政行为起不到的作用。目前提倡转变政府职能,转移到哪里去呢?一个重要的出处就是民间组织,由民间组织来承担“无限政府”所不应当承担的职能,有利于把“直接政府”变成“间接政府”。“间接政府”的形成有利于发挥广大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政府集中精力抓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常说的“小政府、大社会”中的“大社会”,就是要让民间组织发展壮大起来,政府肩上有千斤担,民间组织也能挑起八百斤,政府就可以做到“人少办大事”,政府和民间组织之间是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关系。从治理国家来讲,政府是主导;从管理社会来讲,民间组织是主力,当前,民间组织应当克服依赖性,增强自主意识,政府应当大力扶持民间组织,伸出双手欢迎和培育民间组织的发展,同时要加强和改进民间组织的指导、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沿着正确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㈤民间组织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闸”。
发展民间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把民间组织引导好,发展好,不但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文明进步。同时,还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作用。纵观历史,社会矛盾和冲突在历朝历代和世界各国都存在,只是程度不等,在矛盾产生和社会冲突起于青萍之末时,最先觉察的往往是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民间组织及其成员。早发觉、早预警,就可以避免局部矛盾酿成全局性矛盾冲突。目前我国社会处在一个利益调整时期,这个时期往往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因此,国家除了要建立相应的利益诉求机制外,还应建立一个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这个渠道就是建立与之相应的民间组织,民间组织在矛盾多发期,一方面可以为广大利益诉求的个体提供广泛的利益诉求机会和渠道;另一方面,可以受政府委托,代表政府深入群众做工作,消除矛盾。民间组织很自然的成为调和矛盾的润滑剂、稀释剂,起到减轻冲突影响,确保社会稳定的“安全阀作用”。
二、我市民间组织在规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市民间组织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效果,在构建和谐*、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快速发展和民间组织的蓬勃兴起,这个领域的管理也随之出现了诸多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㈠对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民间组织是我国现行社会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市民间组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所发挥的作用是其它类组织所无法替代的,已成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层面。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开展国内外经验交流与民间往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其作用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有的各部门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四少”。即过问的少、检查的少、了解的少、具体问题和困难解决的少。
㈡有法不依、职责不明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申请成立社团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必须在民政部门登记,然后才能获取合法的社会地位,才有资格参与和组织相关的社会活动。但我市有的社团组织无视法律法规,存在先行召开成立大会,后登记甚至不登记的现象。认为先成立后登记无关紧要。另一种认识认为不需要在民政部门登记,只认为经过业务主管单位登记就行了,就可以开展活动了,以上两种现象严重违背了法律规定。除此之外,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明也一直是围绕我市民间组织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法律明确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必须依法到民政部门登记,但事实上很多民办非企业性质的单位被工商部门登记。如民办卫生医疗单位,为此,我们专门上门与市卫生部门和工商部门协调过,但始终难以解决,导致职责不清,管理不规范和诚信建设无法到位。
㈢部分民间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力度不够。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各项民主制度建设不健全;二是缺乏加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和造血功能;三是是社团组织专兼职干部队伍老化,熟悉并热心民间组织工作的干部青黄不接的现象突出;四是服务不够、凝聚力不强;五是少数民间组织班子配备不合理,组织建设不够规范。
㈣我市民间组织管理工作明显表现为经费缺乏、人员力量不够,活动开展较少,作用难以发挥。
三、加强我市民间组织管理的意见与建议
针对我市民间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面对政府职能转变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给我国带来深刻变革的社会形势,我市民间组织领域的管理工作要根据“党委领导、分级登记、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建立机制、规范管理”的思路,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全面构建新形势下民间组织管理新机制。
㈠充分认识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
民间组织是我国现行社会中的三大组织之一,是经济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在大力培育民间组织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国内外交流和民间交往、信息流动、改善社会化服务的需要。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对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实现党的中心工作,促进社会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㈡切实加强民间组织的党组织建设。目前全市1411个民间组织,仅有14个民间组织建立了党组织(其中有3个是临时党支部),大部分民间组织的党建工作几乎还是空白。为切实加强党对这个领域的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这个领域得到较好的贯彻和落实,应在全市民间组织中广泛开展党建活动,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党组织的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的促进民间组织健康发展。
㈢加大对民间组织的监管,检查和指导力度。每个民间组织都有自己的章程和自己的活动范围,大部分民间组织都能够在法律、法规和本组织章程规定的范围内积极开展活动,而且社会效果十分显著。但还有部分民间组织需要整顿和规范。因此,为促使每个民间组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要加大对民间组织的清理整顿力度,通过清理整顿后,对确需保留的要予以保留,对确需规范和整顿的要进行规范和整顿,对长年不开展活劝的“五无”社团(无经费来源、长期无活动、无机构人员、无办公场地、无专门帐号),在调查取证后认定是没有必要继续存在的,要坚决予以注销。同时,对保留的民间组织,要加大监管、检查和指导力度。
㈣强化措施,加强对民间组织领域的管理力量。民间组织的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是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民间组织领域的管理是好是坏,直接影响到三个文明建设,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和落实,同时也影响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受到中央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要求加强机构建设,充实力量,确保管理到位。因此,我们要从规范管理、有序管理和切实管住管好的要求上做好民间组织管理这篇大文章,确保我市民间组织健康发展。
㈤分清职责,规范管理。实现民间组织的规范化管理,是法律赋予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因此,我们要从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工作职责入手,解决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明问题,为此,迫切需要上级出台与加强民间组织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文件,切实纠正越权越位审批登记民间组织问题,明确规定应由民政部门登记管理的民间组织,其它部门不得登记管理。
- 上一篇:论银行贷款损失会计处理
- 下一篇:基层人行内控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