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情况调研报告(市)
时间:2022-04-08 05:57:00
导语:老年教育情况调研报告(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社会发展,我市人口低速增长和高速老龄化、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据统计,当前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5.9万,占总人口的15.7%,而且老年人数量还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预计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达老龄化高峰。
*市老年教育经过20余年的发展证明:老年教育是满足广大老年人对新知识追求,促进家庭和睦,充实晚年生活,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在农村,老年学校与农科知识结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展农业经济门路,增加农业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老年教育是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创建的一种很好的载体,通过老有所学,丰富老有所养,扩展老有所为,增添老有所乐,坚定老有所教。老年教育作为综合治理社会老龄化问题的一项重要决策,也应思考如何应对挑战,谋划对策。
为了积极推进我市老年教育发展,充分发挥老年教育在全市和谐社会和三个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作用,经市委老干部局和市老龄委研究决定开展老年教育现状调查。拟通过老年教育调研,了解我市老年教育现状,商讨今后发展对策,积极为市委市府应对社会老龄化做好参谋。本次调研确立点面结合的办法,并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方案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各镇(街道)召开当地老年教育调研,总结办学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商讨今后发展当地老年教育的具体办法。第二阶段由市委老干部局和市老龄委分片开展老年教育座谈会,在总结交流的基础上,开展互动式探讨,提高认识。第三阶段在座谈会的基础上,赴有关教学点深入调研,总结典型办学经验。
一、我市老年教育现状分析。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各级老干部部门和老龄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和“学、乐、为”的教学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从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看:目前,我市有市老年大学1所,各镇(街道)老年大学分校21所,已全部建起了老年大学分校,33%的行政村和社区也办了老年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许多老年学校得到当地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帮助解决老年学校在办学中的经费、校舍等方面的困难。办学模式上确立依托各地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和各地老年活动中心,基本形成了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办学网络和老年学校教育、远程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的老年教育新格局。在课程开设上,镇(街道)分校建设上基本确立以综合课程+专业课程+兴趣小组的模式,在村(社区)老年学校中确立以综合课程+老年电大课程为主模式,综合课程基本以政治思想教育和医学保健为主要内容,得到广大学员的认同。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组建由30余位市内专家学者组成的市老年教育讲师团,各地积极发掘当地教育资源,共同组成师资队伍,成为我市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经多年发展,目前市老年大学开设29个科目,50个教学班,注册学员1056人,初步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多学科、多层次、教学设施比较齐备、教学管理比较规范的综合性老年大学,相继被评为省规范化建设示范校、省优胜老年大学等荣誉。各镇(街道)的21所分校坚持以规范建设为抓手,取得长足的发展。2004年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开展优胜分校评比,宗汉、坎敦、观海卫、周巷等6所分校评比为优胜分校。各地还开展村(社区)老年学校创建,到2006年止,共计兴办村(社区)老年学校108所,吸纳学员5000余人。特别是新浦镇还村村办起老年学校。据统计,全市共有老年学员6800余人,占全市老龄人口的4%。
通过三级联创,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老年教育发展模式。
从办学成果和社会效益看:市老年大学和各级老年学校努力创造条件,拓宽学员走向社会、奉献人民的活动空间,促进学、乐、为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市老年大学和宗汉、观海卫等老年大学分校相继成立了老年艺术团或演出队,在重大节庆和社会公益活动中踊跃参加演出,老年学员活跃在社区、乡村,成为老年、乡村文体活动的主力军,较好地体现了老年教育的办学宗旨。坎敦街道的胡本田老人,利用学到的新农技,建立大棚蔬菜基地,取得很好的农业收入。全市各级老年学校的学员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服务于社会和家庭,成为健身强体教练员、政策宣传员、课外辅导员、文明巡视员、城市监督员、信访调解员、民调治安员、致富帮带员。老年学员老有所为、服务社会,涌现出不少先进典型。有许多学员的书画、摄影、诗词、盆景作品在全国、省、市各种展览、比赛中获奖,不少学员被专业协会聘请为会员。
我市老年教育工作虽然收到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以下制约发展的问题,需要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并予以解决。
1、统筹管理乏力。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我市的老年教育缺乏统筹管理老年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老年教育目前主要由老龄委和老干部局主管,教育局、文体局、财政局、劳动局等各部门、各条线参与管理,多头管理使得纵向难以衔接、横向难以沟通、全局上难以形成合力。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老年教育统筹管理出现了“真空”。现在,这种状况已经影响到老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反映在:
(1)没有把老年教育真正列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也没有列入对各镇(街道)及开发区综合考核的内容,又没有统一部署,老年教育工作的随意性较大,往往依赖于党委、政府领导的认识程度与重视程度,致使宏观上处于弱势,而且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2)各部门、各条线各自为政,老年教育在资源上不协调,没有形成老年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
(3)在现有学校的数量、规模、基础设施、教学手段还跟不上时展的需要和老年人的需求;发展不平衡,市老年大学发展较快;镇(街道)老年教育巩固有余,发展不够;农村社区不够巩固,制度不够完善,发展相对缓慢。
为此老年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呼唤办学主体一元化。以期通过一元化管理,理顺体制关系,构建上下贯通的指挥系统,进一步促进老年教育发展。
2、经济保障脆弱。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撑,难以办好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由于受制度、方法、观念等方面影响,还存在以下问题:
(1)老年教育是社会的公益性事业,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公益性更加突出,这就需要政府及各有关部门为发展老年教育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目前市老年大学只有办学经费20万元,不能满足办学所需。镇级财政的老年教育预算是各镇各办,差异大、随意性大,而且到位率不高。村、社区的办学经费更加少。由于经费问题,老年学校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
(2)在目前的情形下,市老年大学收取少量的学费全额上交财政,镇(街道)、村、社区基本不收费,而且老年学校规模越大、层次越高,开支越多,致使办学条件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加上尚未形成办学激励机制,致使学校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不能不影响到老年教育的持久、深入、全面发展。
3、网络建设脱节。全市三级老年教育网络中的各层次办学者都自己顾自己办学,没有上下指挥协调关系。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指挥系统,难以理顺各方关系,得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影响办好老年教育的积极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龙头”作用尚未到位。一方面,市老年大学建筑面积1720平方米,已经没有可发展的空间。目前的硬件规模与1000多的学员规模不匹配,与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更不匹配,客观上制约了作为老年教育龙头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在主观意识上受制于由市委老干部局举办的市老年大学学员对象定位问题,忽视了广大老年人的教育需求;还受经费、人员等方面的限制在课程开发和师资队伍建设、全市老年教育业务指导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2)“骨干”作用存在缺陷。在各镇(街道)中对办好现有对象的老年大学分校都很重视,但对于办好当地老年教育、发挥当地老年教育中心作用等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有时依靠成校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办学,影响学校的发展。老年大学分校在全镇(街道)的老年教育中心位置不够明确,骨干作用发挥不够。有的老年学校设在已相对冷落的地方,不利于老年学校的办学和管理。
(3)“基础”作用相当薄弱。村(社区)老年学校的建设和管理缺乏相应的规范,条件落差很大,实际效果差异更大,课程开设上专业性不强,而且在面向农村老年人方面的工作开掘不够,教育面并不宽,在农村进行老年教育的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加快我市老年教育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老年教育是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一部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2002年国务院下发了《老龄建设“十五”计划纲要》,中组部等6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通知》,2005年中组部老干部局年度工作要点对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年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2006年宁波下发甬党办﹝10﹞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老年大学工作的意见》,为我市今后一个阶段办好老年教育的提出了方向。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从事老年教育工作的同志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充分认识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贯彻落实,把办好老年大学、老年学校作为造福老年人的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要把把发展老年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老年教育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口增长挂钩的调节机制。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和老年教育的特殊规律,加大对老年教育的资金投入,加快老年大学(学校)的硬件软件建设。建议市委市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明确在办学中的经费、校舍、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开展。
2、加强宏观管理,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随着老年教育迅速发展,理顺老年教育管理体制,适应先进文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老年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满足广大老年人求知的迫切需求,已成为老年教育事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建议成立市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老年教育的重大问题,整合老年教育资源,明确有关单位的职责。组建市老年教育教育指导科室或赋予有关职能科室一定的职权,负责对全市老年教育实施科学、有效地规划和协调指导。在各镇(街道)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议各镇(街道)由成校指派工作人员或聘请退休的老教育工作者负责全镇(街道)的老年教育工作,建立完整的管理指挥体系。
3、建立完善的学校经费来源制度,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应把老年教育经费列入当地当年财政预算。按照目前标准,市老年大学以每位学员200元以上标准下拨,各镇(街道)和村老年学校按照100-200元的标准下拨,以上标准能随着人员增加和社会发展逐年增加,并对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的开办、设备添置提供专项补助。为了提高老年教育办学积极性,可以经物价部门审批适当向学员收取学费,学费应该全额返还学校,用以弥补经费不足。
4、面向基层,积极推进城乡老年教育的普及、巩固与提高。今后,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立足村、社区。只有发展社区和农村的老年学校,使老年人就近入学,才能满足更多的老年人进入老年学校学习。因此,要坚持普及与巩固、提高相结合,以发展农村(社区)老年教育为重点,积极扩大老年教育的普及面。要大力挖掘基层发展潜力,以街道和乡镇为依托,向社区和村延伸,积极探索以函授和面授相结合的老年教育路子,加强和完善全市三级网络建设。各镇(街道)分校要把校舍建在成校或地处中心位置上,在巩固已有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时期老年教育发展的新路子,特别在扩大学员对象和开展专业课程建设上要下功夫。坚持推广在农村以镇老年分校为中心,逐步让有条件的村建老年学校的三级教学网络建设经验,让各镇(街道)、村(社区)老年学校集老年教育、老年文化娱乐活动于一体,成为当地老年人最向往的地方,努力实现全国老龄事业规划中提出的有老龄人口8%的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各地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的校舍建设应列入当地建设规划,并能统筹安排调剂。通过市、镇(街道)两级老年教育中心,将全市各个层次教育网络联通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上下、左右相互贯通的整体。
5、充分发挥各级示范性老年大学在老年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市老年大学和部分镇(街道)优胜分校经过多年办学实践,已日趋成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大多数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已有较好的基础。市老年大学要成为本地区老年教育的科研、教学、信息、师资培训、对外交流等方面的中心。市老年大学要积极探索如何加强全市老干部政治教育,探索创办市老干部党校。发挥市老年大学和各镇(街道)老年大学分校指导和促进作用,要成为全市老年教育开展的牵头者,协作活动的组织者,沟通信息和对外交流的媒介,成为当地政府和行政部门的联系者,信息化和网络建设的促进者。
6、建立一支专兼职老年教育教师队伍。老年教育的发展将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老年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由于编制有限,教师主要靠聘请当地文教、科研、卫生等系统的专家、学者到校任课,有关单位要给予大力支持。市老年大学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建立教师人才库和教师来源基地,逐步建立以专业教师和聘用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在全市成立一支覆盖面广、教学能力突出的老年教育讲师团。要把老年大学办成全市老年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培育一批在各镇(街道)老年教育中发挥作用的骨干,通过他们发展老年教育。
7、加大课程建设和业务指导力度。要研究当前全国老年教育新动向,综合分析我市老年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向。增拨一定经费开展老年教育的指导和研究,并向基层老年学校推荐有关课程开设,下发指导性文件。建议教育局指派专人从事老年教育课程的大纲、教材等方面的建设,并把老年教育列入对各地成人教育的考核,扩大考核比重。各校在课程建设上要体现“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和常办常新的原则;教学内容体现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普及性和趣味性。教学上根据老年学员的年龄大小、文化程度、职业职位以及个体好等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在教学管理上体现严谨有序,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同时要积极发展电化教学,利用广播、电台、党员远程教育网等开展远程教育,以解决师资和教材缺乏问题。深入开展指导和调研工作,开展合格村级老年学校创建和优胜老年大学分校评比,通过创建和评比,使全市老年教育在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进一步让广大老年人享受到社会主义优越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老年教育带来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充分发挥老年教育在综合治理老龄化社会多种功能的同时,抓住机遇,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开拓前进,老年教育事业一定会开创新局面,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上一篇:国土局老干部工作汇报材料
- 下一篇:国际银行业资本配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