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方式

时间:2022-04-03 08:28:00

导语: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方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方式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一大难题。由于其身份的隐蔽性、作息时间的无常性、结构的复杂性,给社区党员的统计、教育管理和先进性作用发挥带来了重重压力。如何有效破解这些难题,充分发挥流动党员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解放街道总人口6万余人,其中流动人口1.3万多人,党员1059人,现有流动人口中有党员341名,其中外出流动党员121人,外来流动党员220名。近年来,我们街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式,通过不断实践,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做法近年来,我街道高度重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把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作为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好、抓实。根据我街道实际,按照归口管理、属地管理和就地就近管理的原则,建组织、抓载体、强管理,不断理顺和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体制,为流动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完善制度,规范工作程序

1、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社区党组织定期对社区内流动党员进行调查、摸底、统计,及时准确地对流出和流入党员进行清理并分类造册登记,建立信息库,掌握其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

2、建立专人定期联系制度。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册”,确定一名社区党组织委员负责联系,定期向流动党员传达党组织活动安排,通报本辖区政治、经济形势,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掌握流动党员在流动期间的情况,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建立流入期间表现情况反馈制度。根据流动党员的职业和分布情况,专人联系,及时准确地掌握流动党员流入期间的各方面表现情况,定期将流动党员流入期间的表现反馈给流动党员原属党组织。

4、建立民主评议和考核制度。按照“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原则,对不办理组织关系、不过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的党员进行教育引导,对经教育仍不改正的,按照党章规定进行处置,以保持党的先进性。

(二)分类管理,为流动党员“安家”

1、对外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

(1)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对长期居住又有固定职业的外来党员群体,我们在晓峰社区成立了“新居民”党支部,建立了“新居民”活动中心,使外来人员有了学习、娱乐的活动场所。还配备了能力强素质好的外来流动党员担任支部书记。该支部把每月30日定为党员活动日。支部建立后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对人数相对集中流动地相对固定的群体,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为他们提供学习、活动场地。岑港镇马目社区外出党支部中有42名党员长期居住在我街道西园社区,为了使该批党员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街道在成立社区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在西园社区成立了流动党员服务站,把42名流动党员编入到西园社区的3个党支部,与社区党员一起参加教育、学习,使他们参加正常的党日活动和过上正常组织生活。同时,还为他们建立了“流动党员之家”,为这些流动党员安“家”搭建了新的“平台”。

(3)对居住地极不固定,居住时间不长的外来流动党员。我们依托“新居民”党支部,让他们与新居民党员一起参加每月30日的学习,帮助流动党员解决找组织难、参加组织生活难等问题。

2、对外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

(1)实行党员外出报告登记制。社区外出党员在外出前必须向党组织报告,党组织颁发《流动党员活动证》。对流动党员外出三个月以上的,党支部将登记造册,以便了解流动党员外出期间活动情况。

(2)实行党员外出交流联系制。党组织指定专人通过书信、电话、短信息平台等方式,与流动党员联系,向流入地党组织了解外出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情况。同时,向他们传达组织决议,寄送资料,通报情况。外出党员每半年向党组织汇报一次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

(3)实行党员外出派人谈话制。党员外出前和返回时,支部派人与其谈话,使其进一步明确外出的责任和义务,并提出希望和要求。通过面对面谈话交流,了解他们在外期间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并鼓励他们致富不忘家乡,多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引资搭桥。

(4)实行党员外出学习培训制。社区党组织利用每年春节前后党员集中外出和返乡的机会,组织他们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章,并利用党校、社区市民学校等阵地举办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外出党员短期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致富本领。

(5)实行党员外出评议考核制。每年春节期间,党支部组织对外出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对流动党员的评议侧重评议是否遵纪守法,是否落实“双向”管理措施,是否执行了流动党员管理的有关制度,是否带头致富等,对从事不同工种的流动党员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创新载体,注重教育效果

1、多方位提供党员管理服务。建立外来流动党员信息库,记录每位外来流动党员家庭状况、就业经历、特长爱好等情况,并时常更新,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对没有落实工作的外来党员,根据个人的特长,社区党组织推荐就业岗位。

2、多形式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在活动时间、内容、形式、规模的安排上,采取比较灵活的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教育。一是利用业余时间或双休日,组织学习,召开外来党员座谈会,加强对他们的党性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二是对外来流动党员进行定期培训。把外来流动党员的学习培训列入社区党员培训计划,每月组织一次,有针对性地向外来流动党员讲解计生、卫生、治安、妇联等工作知识,并解答他们在外来人员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成立外来人口法制学校,聘请了律师、社区民警,经常性地为他们开办法律知识讲座,提供法律咨询,组织参观劳教所,通过劳教人员的现身说法,提高他们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

3、多渠道提供党员发挥作用的舞台。街道利用辖区单位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开展法律、文化、卫生、科技“四进社区”活动,切实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积极引导外来人员参与文明社区建设。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根据他们的意愿,我们组建了外来人员宣传教育组、卫生整治组、治安巡逻组等,使他们把参与社区工作作为自己份内事,引导外来党员遵守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行为,为外来人员做出榜样。同时,还组织以外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利用一技之长,为社区居民提供煤气、自来水等设施的维修服务,树立“小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观念。

4、以各类节庆为契机,开展文艺活动。街道和社区每年为外来民工举办一次“新居民迎春联欢会”和“外来建设者体育运动会”等一系列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每逢“三八”、母亲节、“五一节”等节日期间,组织“新”“老”居民进行登山、唱歌等文体活动。每年春节还与过年不能回家的外来党员和社区干部、居民欢聚一起,吃年夜饭。

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践效果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教育、管理、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外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一)流动党员的组织观念明显增强。以前是社区干部登门询问“谁是党员”,而现在是他们主动上门说“我是党员”,要求早点加入这个组织。以前上党课要社区干部上门动员,现在是外来党员提前到社区“预约”,常常是这个月的党课刚上完,他们就来询问下一次什么时候什么内容,生怕掉下一次课。以前上党课人员稀少,现在上党课争先恐后抢占位置,许多外来人口和积极分子强烈要求来听党课。

(二)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增强。社区的亲近管理和服务,使外来人员增强了对社区的认同感、亲近感和归属感。外来人员积极参加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社区发动募捐活动,大家是你10元、我20元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社区发动无偿献血,他们积极主动参加;夏季社区防风抗台,他们自高奋勇冲在排除救难第一线;社区里还活跃着一支由外来党员组成治安巡逻队,他们带上红袖章,提着手电筒,巡视在社区的大街小巷;有效地遏制了社区治安案件高发的势头,2005年案件发案数比2004年下降了17%。

(三)“新居民”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新居民”党支部成立后,支部就象一面旗帜,成为带领外来党员和广大外来人员积极参与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团结和吸引了一大批的外来员口,带动、引导广大的外来人口自觉遵纪守法,充当建设“第二故乡”的桥梁纽带。许多流动人员深受鼓舞和教育,纷纷向社区党组织靠拢,抢先报名争当志愿者;有的还向社区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以上是我街道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初浅做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新时期党员教育管理的目标、要求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与上级党委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模式,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