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内经济合作社撤并调查
时间:2022-04-03 08:16:00
导语:党建内经济合作社撤并调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镇是我区农村社区体制相对复杂、矛盾较为突出的乡镇。20年,该镇建立了6个农渔村新社区,辖19个经济合作社,经济合作社管委会成员多达57人,理财小组成员75人。六个社区中,仅有一个社区实行“一社区一村一经济合作社”模式,矛盾较少;另外五个社区均实行“一社区一村多个经济合作社”模式,有些社区有多达5个经济合作社,存在明显的层级多、协调难、运营成本高等问题。
*镇党委、政府认识到“一社区(村)多经济合作社”体制存在的弊端及问题的严重性,决定尝试理顺社区(村)与经济合作社的关系。该镇结合区委“创业富民、创新强区”主题实践活动,利用经济合作社届满换任时机,从20*年底开始着手研究实施社区(村)内经济合作社撤并工作,目标是建立“一社区一村一经济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但是在合并之前,该镇至少面临四个重大难题:一是如何妥善处理利益关系调整问题。由于各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极为不均,如果实行整体合并,必定会使资产相对较多的集体承受的利益损失,这样既不公平也不合理,群众根本无法接受,为此,必须找到一种更为妥当的撤并方式。二是如何统一干群思想问题。该镇历史遗留问题纷繁复杂,一旦撤并工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起更大的矛盾,因此一些干部群众对经济合作社撤并持观望怀疑态度。如果干部思想不统一,工作便很难顺利开展,在这种情况下,统一干部思想成为首当其冲的工作任务。三是如何处理好合并后原经济合作社干部去留问题。由于这部分人员较为了解经济合作社的资金运作、数量及部分社区事务,倘若他们出于自身出路的考虑,而站在政府的对立面,会让工作受到很大阻碍,所以如何合理安排这些干部的去留,也是撤并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四是如何有效解决财务管理问题。集体财产实行统一管理后,群众非常关心财务管理问题,尤其在初始阶段很可能对新产生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有不信任感,所以在开展撤并工作的同时,必须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机制,并把民主理财、财务监督等工作落到实处,让群众信服。
面对这些困难,*镇采取了“科学稳妥、个个击破”的应对策略,从调研入手,从制度抓起,稳健有力地推进经济合作社撤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他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1.强化组织领导,深入调查研究。一是切实加强领导。该镇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人大主席和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和社区(村)党总支部书记为成员的经济合作社工作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委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下设三个小组:人事组、账户组、资料组,由分管组织和分管农业的领导具体负责,资料组负责起草相关规章制度,另外两个小组按各自分工做好相关后续工作。这支庞大而精干、分工明确的工作队伍,为撤并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二是全面宣传发动。为了争取社区干部群众的支持,工作指导小组先后分批组织村两委成员,全体社区专职干部,老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在充分调查民意、集中民智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宣传合作社合并好处,千方百计做好干部群众思想工作,使撤并工作取得了最广泛的民意基础,形成了全镇上下齐心协力推进工作的良好局面。三是深入探讨研究。如何维护百姓的利益是撤并工作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难点问题。为了寻求一种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撤并方案,指导小组专赴岱山考察取经,并邀请市、区农办、农林、政策研究等部门有关领导和专家到*实地调研和指导工作,经过多方面的仔细斟酌、反复酝酿,最终确定了“并社设分账”操作模式,即将社区(村)内原各经济合作社撤销,合并成立新的经济合作社,设总帐一本,原来各合作社分设明细账;新经济合作社承担集体资产统一经营、公共事业发展建设等职责,土地、山林等资源性资产所有权不变,土地征用所得补偿款及其他集体资产收益,仍按规定归原经济合作社支配。镇党委按照这一总体思路出台了指导性意见,明确了经济合作社撤并的目标、原则、程序和具体要求,给那些担心由于经济合作社撤并使自己利益受到损害的群众服下了定心丸。
2.规范操作程序,紧循法理依据。坚持以最新修订的《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等政策法规为依据,依照“合法、合情、合理”的原则,尽量从法理上操作撤并过程。一是镇纪委出台了经济合作社撤并工作相关财务纪律制度。对撤并工作前、中、后期的经济合作社资金运作进行了详细规定,避免部分人员趁机打着工作的旗号乱占乱用,杜绝了集体资产的浪费和流失。二是召开党员、社员代表会议表决产生经济合作社撤并方案、选举办法。撤并方案(决议)、选举办法产生后,报镇党委政府核准,并报区级主管部门备案。三是选举产生新一届经济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经济合作社管理委员会(简称社管会)和监督委员会(简称社监会)成员职数由社区(村)经济合作社工作小组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兼顾村落分布状况后提出。为加强社区(村)党组织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社管会成员候选人由社区(村)党(总)支部从村两委成员中推出,社区(村)党(总)支书记原则上作为经济合作社社长候选人。社监会成员候选人由社员代表和党员推选产生,社区(村)党组织纪检委员原则上作为社监会主任候选人。社管会和社监会成员职数及建议人选均报镇党委政府审核后确定。新一届社管会和社监会产生后,及时予以公布,并报镇党委政府和区级主管部门备案。通过依法依章、公开透明地开展工作,减少了干部群众对撤并过程公正性的顾虑和对人事安排的争议。
3.完善配套政策,突出财务管理。在开展撤并工作的同时,该镇及时研究制定了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一是建立了严密的财务管理办法。为了避免集体资金流向饭桌,新制定的财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行政招待实行零开支。实行以会计委托为核心的“五统一”管理,全面推行村级会计电算化。积极推进民主理财、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小组经社员代表会议推选产生,社管会成员不得兼任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合作社财务情况每季度上墙公布一次。二是制定经济合作社章程。根据《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结合实际,指导各经济合作社制定了本社章程,使集体资产管理有了更为明晰的依据。三是设置经济合作社协管员。经济合作社合并后,若管理人手不足,可由社区报镇党委政府审批后设立合作社协管员,原则上一个原来经济合作社集体只能设一个协管员。协管员经费由相应的协管集体和社区共同开支,年前核算,由协管集体一次性交于社区,协管员纳入社区管理体系,经济合作社不得再开支管理人员各项经费。此外,为了进一步规范经济合作社财务运作、加大财务的监管力度,镇党委、政府决定面向全镇招考两名有会计上岗资格的社区财会人员。
4.跟进后续服务,理清发展思路。至今年6月初,该镇基本完成了社区(村)内经济合作社撤并工作。新一届经济合作社成立后,账户组及时做好注册开户、印章刻制等各项工作,及时核实银行存款和现金余额并登记造册,人事组及时组织开展新任干部教育、财会业务培训,使社管会、社监会成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经济合作社健康运行。该镇对于今后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也有了明确的思路,他们将利用连岛大桥接线公路服务区落户、港口资源开发等契机,整合社区(村)集体资金和力量,积极建设经营性用房,大力发展以后勤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全镇范围内实现了社区(村)内经济合作社合并,在全区尚属首例,虽然并未在财产层面实现彻底合并,但从管理的角度看,可预见的成效十分明显:一是运营成本将大量降低,二是社区管理将变得协调,三是财务监管将明显加强,四是社区统筹能力将有效提升。作为我区经济合作社撤并工作的探索和尝试,或者作为真正实现“一村一社区一经济合作社”模式的过渡举措,*的经验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值得在全区推广。
- 上一篇:渔民养老保障制度调研报告
- 下一篇:群体生活状况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