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妇女统筹发展思考(县)

时间:2022-04-03 10:38:00

导语:城乡妇女统筹发展思考(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城乡妇女统筹发展思考(县)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六个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基本建立”。随着城乡一体化、区域统筹发展的进一步加快,为广大妇女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新形势,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加大妇女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力度,努力构建我省“城乡互动、统筹发展、共同进步”的妇女发展的新局面。

一、促进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我们注意到政府已经将目标定到2020年,这将是在很长时间内农村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件,统筹城乡发展和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这是该文件释放出来的最强烈的一个信号。从微观来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统筹就业。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制造业、金融业受到严重冲击,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显得更加困难。而妇女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把促进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当前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优先工程,坚持“城市农村统筹、内输外转结合、就业创业并举、培训维权齐抓”的原则,把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具体地说应主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培训工作。以转移就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教育培训为重点,大力开展订单、定点、定向培训,引导妇女迈出家门闯市场、跨出农业求发展、走出农村谋致富。要根据职业标准和岗位需要,重点做好社区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制造等实用技能培训。争取培训资源,积极承担各类培训任务,切实增强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

二是抓好输出工作。妇女富余劳动力输出地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面向市场,完善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机构,建立系统化的劳动力资料信息库,做好政策咨询、信息和就业指导等服务工作。要加强中介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发展壮大服务骨干队伍。要注重与接收地的合作,促进输出地与接收地的有效对接,提高妇女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率。

三是抓好接收工作。妇女富余劳动力接收地要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已有的就业服务网络,为外来务工妇女提供劳务信息、职业介绍等服务。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用工单位需求,与输出地联手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积极与用工单位挂钩,构建紧密衔接的劳务合作关系。要在外来务工妇女中开展“新市民教育”,促进她们尽快地融入城市生活。

二、推动城乡妇女共同发展,完善有效的互动工作平台

构筑统一开放、特色鲜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工作平台,是适应新形势、新需求,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打破区域界限,积极拓展服务于妇女的互动工作平台功能,为城乡妇女共同发展协调资源,畅通渠道,提供有效服务,我们应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搭建培训服务平台。要充分利用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教育资源,发挥各类妇女活动阵地的作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既面向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也面向城镇妇女创业与再就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培训。

二是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要充分利用社会信息网络资源,为妇女提供丰富的科技知识和信息服务。推进各项妇女活动,引导妇女掌握网络技能、享用信息成果。

三是搭建就业服务平台。要以城市带农村,以农村促城市,建立城乡妇女劳动力资源库和信息网,扶持巾帼职业中介机构的发展,畅通劳动者、市场、政府之间的联系,促进城镇下岗失业妇女和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包括双向流动就业。

四是搭建组织协作平台。要进一步加强对妇女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商会等各级各类城乡妇女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协调与服务,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城乡妇女组织起来。

五是搭建南北互助平台。配合实施苏北发展战略,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苏南与苏北妇联组织和妇女的交流与合作,在信息、技术、资金、能源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相互支持。

三、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城乡妇女的流动与转移

统筹区域发展,推进城乡妇女劳动力流动、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面力量,探索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统筹推进城乡妇女流动、转移的社会人文环境。

一是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加大工作力度,为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加快妇女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有力的环境保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城乡妇女劳动力的转移至关重要。进一步发挥各级妇联组织的工作优势,推动优化促进妇女流动与发展、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政策、文化舆论和资源配置等社会环境,构建更加有利于城乡妇女流动、转移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动优化法律政策环境。加强源头维权,切实推动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妇女流动、就业等重要问题。全面实施“维权行动计划”,更好地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加强宣传,强化培训,进一步增强实施妇女维权的能力。

三是推动文化舆论环境。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她们正确对待深化改革带来的利益关系调整;注重调动大众传媒的资源优势,发挥妇联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优秀妇女典型,积极引导和满足妇女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领妇女积极参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大力加强妇女理论研究,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妇女工作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妇女理论。

四是推动优化资源配置环境。进一步加强与党政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联系,积极争取统筹推进城乡妇女流动、转移的有效资源,不断扩大社会公益事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拓宽同其他省、市妇女与妇女组织的交流渠道,扩大国内、国际交流合作领域,借鉴妇女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与新方法,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促进城乡妇女流动、转移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四、推动妇女人力资源开发,为城乡妇女流动、转移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城乡一体化及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妇女的流动与发展也离不开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是加强提高妇女综合素质培养工作。着力培养妇女人才,是实施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是实现妇女全面流动、发展的迫切要求。以服务妇女提高素质、服务社会提供人才为宗旨,进一步提高女干部的参政议政能力、知识女性的科技创新能力、农村妇女的科技致富能力、女职工的岗位创新能力、下岗失业妇女和妇女富余劳动力的创业再就业能力。

二是全面强化女性素质。树立和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可以成才、行行可以出人才的科学人才观,切实加强妇女院校、妇女教育培训基地、妇女活动场所等的建设,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引导妇女积极参与大学习、大教育、大培训,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素质,增强学习、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争做学习型新女性,促进妇女人力资源优势向人才资源优势的转化。

三是切实做好为培养妇女人才服务的工作。按照中央、省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制定并落实妇女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任务,开辟举荐妇女人才的新途径,加强对妇女人才的跟踪培养,探索建立用感情联系妇女人才、用活动吸引妇女人才、用服务凝聚妇女人才的有效机制,努力为妇女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积极配合党委组织部门,切实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的检查调研工作,推动提高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中女性的比例,推动提高各级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的比例,推动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程度。

五、强化创新意识,为推进城乡妇女流动、转移提供有力的机制

创新机制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区域统筹发展重要环节,妇女的流动和转移也需要更新观念,强化创新意识,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妇女流动发展需求相贴近工作新机制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建立和完善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强化各级妇联组织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职能,进一步拓展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渠道,完善妇联信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和女领导干部的作用;健全妇联常、执委会工作制度,建立妇女代表联系制和妇联维权发言人制度;注重发挥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及时反馈妇女的呼声与诉求,推动侵害妇女权益重大问题的解决,促进妇女流动、转移的有序发展。

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妇联在参与政府议事中的优势,协助政府做好妇女工作,依靠政府力量促进妇女合理有序的流动、发展。充分发挥由妇联的作用,努力推进工作互联、平台互通、载体互融、资源共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合作,更好地为妇女流动、转移服务。

三是深化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活动。各级妇联要引导妇女“敢创业,想就业”,把帮助失业妇女实现就业和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树立、宣传表彰妇女创业就业先进典型,鼓励和引导妇女创业、就业,为妇女劳动力转移及创业、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