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就业创业调查及分析

时间:2022-04-03 09:55:00

导语:农村妇女就业创业调查及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妇女就业创业调查及分析

妇女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半边天”,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宝塔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妇女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探索新时期行之有效的运作方式,不断深化“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充分调动妇女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妇女的增收致富,促进了农村妇女的创业与再就业,促进了全镇广大妇女素质的提高,努力推动实现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妇女参与经济发展是提升妇女社会地位的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女性如何在经济社会事业的飞速发展中继续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尤其目前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女性就业形势较之以往显得更加严峻,女性自主创业受到冲击,也会变得相对更加困难,农村妇女的增收致富面临挑战,应当如何应对?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镇农村妇女的基本状况及需求,促进她们就业创业,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近期我们采取发放调查问卷、深入基层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镇农村妇女就业创业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认真整理所收集的资料,分析存在问题,对今后我镇农村妇女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开展就业创业活动提出相关建议。

一、我镇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现状

据调查统计,目前,全镇农村妇女总人数6500,其中就业妇女人数3250人,主要受聘于特色农业、厂矿企业、家政环卫、美容美发、商业零售业等;创业妇女人数301人,主要从事服装生产销售、农业加工、工厂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等。全镇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状况呈如下特点:

1、自主就业创业比例偏低。全镇就业妇女3300人,只占妇女总人数的50%,自主创业妇女301人,占就业妇女总人数的1.2%。并且,妇女就业创业面窄、工种少,其中,就业于工厂的占总就业人数的68%,就业于美容、家政的占17%,经营个体或企业(自主就业创业)的仅占就业人口的7%。总体看来,全镇农村妇女自主就业、创业比例相对偏低。

2、就业创业率与文化水平成正比。全镇下岗失业的妇女人数为250人,且她们的文化水平大多数集中在高、初中及以下学历,其中高中学历以上的失业率占5%,高中、初中学历及以下失的业率所占比例高达95%,突显了学历越低失业率就越高,学历越高、就业率越高的基本特征。

3、就业创业率与年龄结构成反比。就业创业的妇女当中,35岁以下的为85%,36岁?45岁之间的就业创业率为55%,45岁以上的就业创业率为30%,呈现出年龄越小就业创业率越高、年龄越大就业创业率就越低的现象。

二、我镇农村妇女就业创业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缺乏主动性。由于封建思想余毒尚未肃清,农村家庭中存在着男尊女卑观念,同时有些妇女在经济上不独立,并且传统观念认为,妇女所承担的责任仅限于照顾家庭,操持家务,尤其是农村中很多家庭,男劳力外出打工,家庭中老人的照顾,孩子的教育都有妇女承担,使广大妇女既没有创业的动力也没有创业的基础条件,致使妇女就业创业的主动性和客观条件不足。

(二)就业创业意识不强,导致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率偏低。一是畏难情绪严重,进取意识不强。在调查中,有近55%的妇女对自主创业存在着畏难情绪,思想保守,满足现状,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妇女担心投资不赚钱,害怕失败,依赖政府思想很浓。二是缺乏主动脱贫意识,不愿接受新事物。“等、靠、要”思想严重,限制了农村妇女外出创业就业的积极性。三是守旧观念重,思想观念有待转变。“以农为本守家园”的保守观念及长期封闭的农村生活环境对大部分的农村妇女造成了思维和心理上的阻碍,依附男子生活、“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还在很大范围存在,不愿意走出来创业,走出去就业。部分女性受传统择业观念影响,还没有从“单位”、“机关”、“贵贱”观念中解放出来,缺乏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淡薄,致使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不足,特别是乡镇基层,广大妇女就业和创业工作也开展得并不是十分理想。

(三)文化素质偏低,束缚了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决定了妇女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一方面,农村妇女中“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学知识、学技术的主动性,但因大部分农村妇女文化程度较低和技能单一,被“致富无门路、增收无技术、生产经营无人助”的情况所困扰,只能从事劳动收入低,劳动强度大的简单体力劳动。妇女素质与市场不能对接,农村妇女中具有专业技术素质的人偏少,也导致了在女性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着“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不正常现象。另一方面,一部分创业妇女,年龄大和文化水平低,影响了她们的创业热情,即使想创业,所投资的项目仍在传统项目上做文章,其投资项目规模小、缺乏科技含量,不具备高、新、大的特色,这些都决定了创业比例最终偏低,规模层次上不去。目前,农村产业结构迈开了升级和调整的步伐,高新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对整体素质偏低的农村妇女创业带来新的挑战。

(四)性别歧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妇女就业。我国法律中虽然规定了男女享有平等就业权利,但由于操作性不强和缺乏相关罚则,对就业歧视未能起到有力的遏制作用。如女大中专毕业生的求职经历比男生更为艰难,一些文化技能偏低、年龄偏大的女性就业难度更大,不少企业不想承担女性生育等五期保护带来的成本,妇女正在成为全国就业压力最大的人群已是不争的事实。结合我镇实际,目前妇女的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一些单位和企业对女性用工也存在着保守思想,

(五)信息不灵,增加了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难度。当前对妇女就业影响较大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找工作带有盲目性。往年就业形势较好时,妇女找工作大都是靠熟人介绍、劳务市场、中介机构碰运气,如今形势变化,以往找工作的经验难免失灵。同时,由于广大农村妇女与外界的接触面不宽,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广,寻求创业致富信息的主动性也不强,因此,创业信息的获得率也就相对偏低,使她们时常处于一种有想法而无行动或者有行动而无方向的半盲目状态。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妇女自主创业的难度。

(六)创业资金不足,让农村妇女创业热情受到影响。资金不足是妇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在部分妇女所发展的产业中,投资项目规模都偏小,有的更谈不上成规模,大部分是因缺乏扩建或扩大规模所需的资金。有些妇女虽有满腔创业的热情,但由于无法筹到所需资金,再加上对政府扶持政策了解不够,创业的那份热情也就不了了之。

三、解决我镇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建议及对策

1、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作用,引导农村妇女就业创业。要注重妇联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服务妇女的能力。一是要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妇女群众要求,着眼于解决新形势下妇女事业发展的实际问题,解决妇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加强自我完善和自我创新,不断提高做好妇女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大力引导妇联干部抓学习、抓研究、抓协调、抓创新,注重工作方式的科学性、活动方式的创造性和工作思路的开拓性,不断增强妇联干部服务发展大局、维护妇女群众利益、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本领。三是要注重拓展妇联工作面,着力提高妇联影响力凝聚力。妇联要更好地成为群众性的组织,能真正为广大妇女群众所信赖,让广大妇女群众能够真正的把它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使这个组织在社会上更加有影响力和凝聚力,这就需要我们能更好地转变自身传统的角色的定位,更多地克服行政化的倾向,要增强群众化的特点,更多地到基层广大妇女群众中去,接触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妇女姐妹,使我们真正了解她们,反映她们的呼声。四是要积极发展女性人才,挖掘培养女性典型。掌握一批巾帼创业明星,团结一批时代女性,主动贴近妇女中的先进分子,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宽妇联组织的活动内容。五是要面向基层、贴近妇女,帮助失业困难家庭妇女排忧解难。围绕妇女创业就业,通过宣传创业就业优惠政策、举办创业就业技能咨询讲座、组织优秀妇女创业就业事迹报告会等形式,营造“外出务工光荣,创业致富优秀”的浓厚氛围,帮助失业贫困妇女增强创业就业意识,提高创业就业技能,鼓励、引导、帮扶更多的妇女创业就业。

2、以观念引导为先行,唤醒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意识。要使农村妇女走上创业之路,最重要是转变观念,强化意识。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传媒,向农村妇女宣传党的政策和有关促进妇女创业的政策规定,宣传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重要性和“只分行业不分贵贱”的思想,努力在广大妇女中营造“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就业创业氛围。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用正确的理论影响并促进农村妇女思想观念转变,引导广大妇女树立“四自”精神,激发农村妇女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唤起她们的主体意识,帮助其消除“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观念,树立敢于拼搏,敢于创业的新观念,鼓励农村妇女走出家庭,认识世界,发展自我。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广泛宣传妇女营销大户和“双学双比”活动的先进事迹,用身边生活中的事例去激励广大农村妇女,使她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3、认真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升农村妇女素质。以教育培训为基础,提高妇女致富能力。深入开展分类培训,不断提高培训实效。一是扎实有效开展职业基础技能培训,针对城镇下岗失业妇女,重点开展职业基础技能培训和本地产业技能适应性培训。二是深入开展新型农村妇女技能培训,紧贴市场需求,紧贴农村妇女意愿,结合实际,深入实施品牌战略。为近五年毕业的未就业青年妇女设置电脑、服装、烹饪、美容、家政等专业的培训班。三是扎实推进本地用工培训。紧紧围绕本地企业发展需要,努力推广“企业下单、农村妇女选单、政府买单”的培训模式,开展校企联合、镇企联合,实行定向、定单培训,全力推进本地企业用工培训。四是开展困难群体培训。结合当地企业,积极采取就地培训就地转移的措施,为农村妇女开设来料加工、编织等技能培训,以解决困难群体就业难、增收难问题。五是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围绕农业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一村一品”发展要求,以农村女种养殖专业大户、女科技示范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员等农村实用性人才为对象,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市场营销知识以及农村妇女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六是大力开展女性创业培训。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文化科技培训工作,组织妇女学文化、学科学、学管理、学营销、学习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知识,使培训内容日益丰富,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层次逐步提高。通过培训,激励女性自强自立,增强创业意识和开拓精神。同时要创造条件,启动培训与提供小额贷款相配套的激励措施,探索“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就业”的新模式。

4、进一步优化服务,拓宽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渠道。一是强化服务。镇主管部门可联合相关部门和企业,举办劳务洽谈会、招聘会等活动,及时向妇女就业创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并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争取用人单位的支持,为农村妇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搭建平台。要解放思想,集思广益,创新工作思路,从本地妇女实际需求出发,搭建适合农村妇女就业工作平台,拓展就业渠道和就业领域,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学习先进乡镇的经验做法,优先吸收农村妇女,提供就业机会,努力把未就业妇女人数控制在最低程度。同时,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把培育、壮大科技示范基地作为农村妇女创业增收的有效途径,帮助农村妇女发展特色农业,走以规模促效益的增收之路。充分发挥镇农业项目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一批“妇”字号科技示范基地,引导妇女参与到基地创建中来,组织广大妇女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另外,要积极争取上级涉农部门的支持,建立各种类型的巾帼科技示范基地,为妇女增收致富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

5、切实解决现实难题,扶持农村妇女就业创业。一是帮扶贫困。解决特殊困难妇女群体就业和实际生活问题,是推进妇女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力量,着重帮助低保户、困难户、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和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切实为她们解决生活实际困难。二是政策倾斜。根据自身实际,制订相关政策,对失业待业妇女在职业介绍、就业培训、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并在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中优先照顾她们,全面实施创业工程。如:培训方面有《创业培训实施办法》,援助服务方面有《就业困难人员岗位援助服务实施办法》,奖励方面有《推荐就业补贴申领办法》、《岗位成才奖励办法》等。同时加强对企业女职工的劳动安全检查,加大对女职工工资的清欠力度,为妇女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6、继续深入开展“双学双比”等主题活动,推动农村妇女就业创业。

实践证明,多年来在农村妇女中开展的“双学双比”竞赛活动成为引导带领广大农村妇女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和推动自身发展的有效载体。要继续多渠道的为农村妇女架设科技致富对接桥,把科技致富与扶贫助困结合起来,形成多种有效的科技致富带扶贫的方式、方法,带领农村妇女走共同富裕之路。要密切与各协调单位的联系,及时为农村妇女科技致富传递、沟通信息,寻找、选择项目,协调资金。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农村妇女科技致富服务的形式以及物质奖励和服务性激励机制,激发全镇农村妇女依靠科技致富和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热情,推动农村妇女向高层次持续发展。

7、强化劳动力输出,促进农村妇女就业致富。以指导基层开展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作为“双学双比”工作重点,引导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一是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引导妇女外出进厂务工。主动与劳动、外贸等部门联系,掌握劳务需求信息,争取劳务输出名额,组织妇女到上海、苏州、无锡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针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外出务工农村妇女失业问题,尝试举办针对返乡回流农村妇女的专场招聘会,以在较短时间内解决返乡回流农村妇女的“燃眉之急”。二是发挥本地产业优势,引导妇女从事三产服务业。发挥当地品牌优势,积极组织妇女外出从事三产服务业,形成“葡萄串效应”,大幅度提高农村妇女的经济收入。三是参与工业园区建设,引导民营企业吸纳妇女劳动力。主动与本地女企业家、个私女老板联系,争取她们的支持,吸纳女劳动力就业。四是搞好后勤服务,解除后顾之忧。对输出的劳动力,帮助其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护其合法权益。组织各类农忙“巾帼助工队”,帮助劳力外出打工不能回乡的家庭帮耕助种,保证农业生产不延误农时,切实解除外出务工妇女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