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科技基地建设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4-02 05:21:00

导语:农村党员科技基地建设实践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党员科技基地建设实践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

*县下辖12个乡镇,总人口53.13万,共有127个村级党组织,农村党员9375人,占全县党员总数的62.5%。2005年,*县结合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从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党员队伍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党员培训工作的新路子,采取“学校+基地”形式,以“党校性质、农校特色、市场机制”为运行模式,融课堂教学、示范实践、生产经营、素质训练为一体,创建了包括种养在内的不同类型的10个县级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对全县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党员、村级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综合培训。基地创建以来,共培训1.86万人次,有效提高了农村党员的素质,促进了*县农村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05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2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44元,增长9.04%,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46%,进德、三都等6个乡镇荣获“全区科技乡镇”称号,*荣获“全国科技先进县”称号。

二、做法与成效

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既不同于各级党校,也有别于各类成人学校,其特殊的性质,决定了其培训工作的独特性。如何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切合实际的培训,培养一批德才兼备、技术过硬的跨世纪农村党员队伍,是培训基地建设工作的关键和根本目的之所在。两年来,我县立足农村实际,针对农村党员特点,以创新基地建设工作为重点,围绕教师配备、学员管理、课程设置、授课形式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深入基层,搞好培训基地的筹建工作

近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县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一是思想不够解放。相当一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市场意识、经营意识、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二是自富带富能力低。全县农村党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4.43%。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5年*县委决定建立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为选好址,县委组织部组织力量深入各乡镇调查摸底,进行调研论证,走访党员群众,征求各方意见。最终,根据各种优势产业分布情况确定建立了成团镇大荣村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无公害蔬菜、草莓生产)、成团镇鲁比村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葡萄生产)、百朋镇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养殖生产)、百朋镇怀洪村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莲藕生产)、三都镇白见村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花卉苗木生产)、拉堡镇基隆村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进德镇三千村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食用菌生产)、里雍镇岩冲屯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生态农业)、里高镇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桑蚕生产)、里高镇兴龙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青花梨、柑桔生产)等10个培训基地,并由县委组织部统一命名挂牌,进行跟踪指导扶持。

(二)因地制宜,完善培训基地的设施建设

一是高标准建设培训基地。我县按照“五有”标准进行基地建设。即:有领导,成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有计划,制定出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有制度,制定出完善的管理使用制度;有措施,结合培训规划和计划,有具体的培训措施;有效果,培训不流于形式,效果明显。现在全县10个培训基地基本达到了“五有”标准,具备了办班能力,每个基地可容纳学员100人左右。二是因地制宜建设示范基地。通过对全县2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种养产业进行了实地考察,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有较强借鉴价值和推广意义的成团镇葡萄、无公害蔬菜,百朋镇莲藕,里高镇桑蚕、青花梨等10个重点产业生产区,作为党员科技培训基地的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培训基地+示范基地”的格局。三是整合现有资源构筑大培训框架。在加大县委党校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的同时,重点把乡镇党校、成人学校、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培训基地的设施和资源进行改造配套,对其人力、物力进行整合、开发、利用,组建起既有党校职能,又有农校特色的培训基地,并充分发挥基地“党性锻炼的熔炉、村级干部的摇篮”的功能。

(三)加强管理,确保基地建设的质量

我县建立了各种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党员科技培训基地建设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基地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一是把好学员选调关。重点选调政治素质好、有一定发展潜力、群众公认、具有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作为培训对象。二是制定激励措施。培训基地免收所有学杂费,每天按考勤情况补助学员一定的生活费。培训结束后,考试合格者,基地将学习成绩备案,以备将来考评用。这些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村青年报名参训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多途径资金投入机制。采取“财政拨一点、党费拿一点、有关部门支持一点和社会筹一点”的办法,保证基地建设适度投入。两年来,市、县、乡三级共投入资金50余万元用于培训基地建设。同时,各培训基地在不增加财政负担、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增加学员负担的前提下,依托示范基地,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发展上项目,发展名优新特品种。如,里高镇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采取“两免一补”(免培训费,免住宿费,补伙食费)的方式对群众进行培训,两年来共投入培训基地建设费用超过20万元,全镇2006年新种桑蚕3200亩,总面积达15898亩,新种青花梨1500亩,总面积达4800亩,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四是加强内部管理。培训基地对学员进行经常性评比考核,开展优秀学员评选活动,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基地的保卫治安、环境卫生、伙食内务等,均由学员自己管理,努力提高学员综合素质。五是实行动态管理。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建立档案,共同对学员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对考评特别优秀的,列入后备干部序列,优先提拔重用;不称职者,取消其后备干部资格。

(四)按需施教,提升基地的培训能力

一是规范培训内容。按照自治区党委关于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的要求,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同时,组织专门力量编写了《革命传统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和《常用法律知识》等教材,作为基地培训的必修课程。各基地在搞好政治理论、政策法规、领导科学课程设置的同时,重点突出实用技术培训,农业实用技术课程占到了总课程的2/3。这些内容易懂、实用,深受学员欢迎。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培训需要,采用“专、兼、邀、聘”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队伍。按照实际需要,每个基地都配备了3至5名专职教师,同时,聘请农业、林果、科研、大中专院校的科技人员及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农村致富能手作为兼职教师。目前,各培训基地专兼职教师达80余名。拓宽培训的形式,三是要坚持“五个结合”。即集中培训与分组培训相结合,综合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音像资料、图书、培训人员讲解和经验交流与参观样板地、示范户相结合,室内授课与现场培训相结合,技术培训与跟踪服务相结合。

(五)加强引导,拓展基地的示范服务作用

为了避免农民一家一户分散、无组织的“小生产”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现象,以及在生产中的盲目性、销售中信息闭塞等问题,我们着力培育培训基地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保护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积极性的基础上,实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有效促进基地专业化和集约化经营,推动了特色产业的形成,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百朋镇怀洪村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采取“支部+协会+基地”的模式进行运行,先后引进武汉“鄂莲2号”、“鄂莲5号”优质藕种,种植面积由原来的4500亩,发展到现在的近7000亩,总产量超过1万吨,产值1400万元,所产莲藕的27%出口到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六)调整结构,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我县按照“产业调优、特色调浓、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思路,提倡“绿色产业兴县、生态家园富民“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高效农作物。依靠科技培训基地,全县每年推广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有20多项,已有10个市级科技示范村,100个县级科技示范村(屯),形成了”十大种养圈”,即:以成团镇为中心的优质米生产基地,以百朋镇为中心的莲藕生产基地,以成团镇鲁比村为中心的万亩葡萄生产基地,以三都镇为中心的花草苗木、生姜生产基地,以成团、进德、拉堡为中心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里高、土博、流山为中心的桑蚕生产基地,以里雍、白沙为中心的柑桔生产基地,以里高、洛满为中心的青花梨生产基地,以百朋、流山为中心的种草养畜、圈养牛羊基地及以洛满、进德为中心的二元杂母猪生产基地。

(七)强化培训,提升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

我们在科技培训基地建设中,实行“基地培训,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学”的方式,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在培训内容上,按照“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行“菜单”培训。学员们针对各自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发展思路、农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领导方法和工作经验等。在农忙时节,县乡村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到农村,以基地为课题,开展实地培训,进行现场观摩,交流经验,使实用技术以最直接、最快的方式传播,一改过去科技人员与群众难沟通的现象,使对群众的科技培训由单一的课堂传输变为田间地头现场学习。通过强化培训,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已成为广大农村党员的共识与自觉行动。目前,全县90%以上有学习劳动能力的党员都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

经过两年来对培训基地的建设和完善,我县不断加大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他们的素质明显提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不断扩大,增强了村级组织活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我县积极探索发展“支部+协会+基地”农村党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科技培训的新机制,使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与基地的经济优势有效对接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三个文明”的建设,进一步推进了我县以“五村、两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建设和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村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在思想观念更新,市场经济意识、发展思路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信心更加足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是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培训基地在教学中系统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知识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学员的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经过学习培训的党员学员,回村后分别选择养殖业、种植业或农副产品加工业为致富突破口,并与1250户群众结对子,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资金”活动,树立了新时期农村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是探索了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新途径新方法。培训基地的建立,改变了以往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渠道和培训模式单一的局面,使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有了对路的教材、固定的实践场所和先进的培训设施;培训内容紧贴农村党员、干部实际需要,实用性、针对性比较强;培训方式灵活多样,把农村优秀青年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有致富带富本领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双强”党员干部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人选,开创了农村基层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新途径。全县农村党员中涌现出336户各类科技种养示范户、148名科技致富带头人、科技种养能手和139名农民技术员。

四是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培训基地坚持把推广新技术、试验新品种、示范新项目作为教学重点,着眼于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科技素质的提高,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土专家”、“田秀才”。学员利用学到的实用技术,回乡后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走上了依靠科技致富路,不仅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而且还为先进农业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架起了桥梁,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2005年*县村“两委”换届选举,选拔进村“两委”班子的村干部就有56人是培训基地的学员。

三、存在问题

(一)村党支部战斗力不够强。

党支部是否发挥其应有的凝聚力、战斗力直接影响着党员科技培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壮大。目前,部分村党支部战斗力不强,经济发展的路子不明确,后备人才缺乏。一些有文化有本事的农村青年都外出打工了,导致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党员后备人才匮乏,发展党员是“麦杆子里拔红旗”,造成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威望不高,工作打不开局面,更不用说利用党员科技培训基地来提高党员群众的致富能力,发展经济了。

(二)培训辐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农村党员培训基地依托基地开展了党员培训工作,但培训范围还局限于本村、本乡镇,党员教育基地辐射片区、带动周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功能还没发挥出来。

(三)建设基地的思路不够开阔。

党员培训基地建设是新生事物,许多工作是摸着石头过河,各地也处于边建设边探索的过程中。党员培训基地要不断发展壮大,必须走以基地养基地的良性发展道路。从目前的情况看,10个基地日常运行严重依赖财政投入,但从总体来看,建设基地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思路还不够开阔,步子迈得还不够快。

四、几点思考

建立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为“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找到了一个有效的载体。通过基地培训,学员们普遍掌握了发展农村经济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工作方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使农民长期得到实惠,推动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贯彻落实。

(一)建设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推动“三级联创”活动的有效载体。

在新时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必须立足实际,既要引导好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方向,也要开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现实途径,积极为广大党员创造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空间和舞台。建设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是通过加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力度来实现的,建设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这是“三级联创”活动的一个要求,通过抓好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的建设,就能有效推动“三级联创”活动。党员科技培训基地建设以提高农村党员、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致富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满足了群众渴望致富的要求,代表了群众的利益,赢得了人心。基地建设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合理安排,科学规划,强化服务,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员科技培训基地建设的开展,也为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一个舞台。广大党员积极带头,做科学致富的榜样,对一些看得不太准、有风险的项目,党员首先积极带头,为群众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做好示范,成功后再大力推广,充分发挥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推动了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开展。

(二)建设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是农村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点。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必须找准结合点,创造有效的载体,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样党建工作才会富有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发挥和体现党作为“三个代表”的先进性。我县把建立农村科技培训基地作为实现“抓党建、促发展”的有效载体,通过基地的建设,把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和增强党员带头科技致富能力、党员培训教育和发展农村经济、传播科技知识和拓宽经济发展思路、壮大集体经济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密结合起来,使党员科技培训基地真正成为增强农民群众致富能力的课堂,成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为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找到了最佳结合点,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出发点明确,落脚点实在,真正起到了“围绕基地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作用。

(三)建设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是改进干部作风、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作风问题也是形象问题。加强基层党的建设,首先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广大基层干部,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党员要体现先进性,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带头致富与带领群众致富的关系,做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进步的模范。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县、乡、村各级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为基地建设跑项目、跑资金,与农民群众交朋友,为他们办实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重塑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增强了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中的感召力,也使大农民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保证了党员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建设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力措施。

坚持“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教育广大党员学理论、学文化、学科技,努力改造自我,增强能力,提高素质。在党员科技培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学习运用先进技术,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既提高了科学文化素质,又丰富了实践经验,增强了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从建立基地到推广普及实用技术,党员干部工作上有任务,肩膀上有担子,增强了责任意识、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党支部着力建设示范基地,增加了集体收入,探索出了一条科技示范和壮大集体经济“双赢”的路子,为提高农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基层组织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强化基层组织发挥核心作用和增强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