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设施改造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25 07:09:00
导语:卫生设施改造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区辖区面积1.73平方公里,共有16个居委会,常住人口约5.5万人,居民1.8万余户,社区特点“一小三多四高”:面积小;花园洋房多、涉外领馆多、文化单位多;居民层次高、绿化覆盖高、成熟度较高、国际程度高。但在看到具有众多优势的同时,社区作为老城区,仍然存在着不少居民住房条件和环境比较差的问题。区人大代表组通过信访接待、数次的走访以及外出考察等途径了解具体情况,提出了家庭卫生设施改造的书面意见。同时,在社区家庭卫生设施改造积极实施的过程中,代表们全程关注、积极参与,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有关情况如下:
一、一份书面意见,代表心系民生
在年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民生问题成了代表组代表们集中关注的焦点。当代表们得知街道的老房子里还遗留着1300多只马桶,给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时,代表们的心被牵动了。
改革开放已近30年,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到了由此带来的丰硕成果,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近年来,随着大量高档住宅的兴建,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居住环境显著改善。街道历来以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浓郁的人文气息而闻名,然而就在风情各异的老洋房的后面,在那些镌刻着城市记忆的弄堂里,还留下了几十年未变的手拎马桶。更令代表们揪心的是,留在老房子里的大都为弱势群体,或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或是经济困难的家庭,还有体弱多病者以及残疾人等等。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而他们仍在简陋陈旧的房子里度日,没有享受过卫生设施,只能依靠倒粪车或是倒粪站进行倒粪。且老式房屋公用部位狭小,楼梯险陡,上上下下很是不便,仅依靠他们自己的经济能力,生活质量是很难有所改变的。
代表们认为,街道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中心城区,应该具备与世界接轨的环境卫生条件,但是高雅地段的马桶与之格格不入,卫生设施的改造是多年来广大居民的夙愿,也关系到社区的和谐发展。据此,组的10多位代表联名提出了书面意见,呼吁区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这份书面意见提出后,当即得到了区政府的高度关注,有关领导来到代表组与代表们座谈交流、倾听意见。年3月,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和区房地局组织部分代表到卢湾、静安区的有关社区参观考察。卢湾、静安区卫生设施的成功改造,给予了代表们很大的启发和信心,大家在座谈会上积极献计献策。
二、改造卓有成效,全面完成计划
在区委、区府的领导下,在区有关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下,由街道牵头,与区房地局、徐房集团三方合作,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社区旧住房改造“三方联动”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社区旧住房综合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年前社区卫生设施改造、旧小区平改坡改造和旧住房综合整修等工作的具体目标。三个部门都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既各司其职,又形成合力。
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社区党工委决定将张家弄地区家庭卫生设施综合改造作为试点,列入年街道为民服务实事项目重要内容。张家弄地区位于街道的最东端,西起襄阳北路,东至陕西南路,北起南昌路,南到复兴中路,共有居民1540户、4795人。该地区多为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老式里弄,如南昌路615弄、585弄,陕西路360弄和复兴中路1218弄,这些小区房屋年久失修,晒台违章搭建,门窗油漆斑驳,弄内道路破损不平,其中523户居民房屋没有配套卫生设施,仍在使用手拎式马桶,生活极其不便。
有关部门通过多次到张家弄地区走访,试点工程于年6月中旬在南昌路615弄开始施工,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努力,于同年9月底提前竣工。在试点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张家弄地区的改造工作于9月全面展开,分三期推进。据统计,该地区共计安装马桶525只,安装独立水表321只,整理电表438只,公用部位刷白8076平方米,安装消防喷淋管道2756米,路面整修1602平方米,大修12653平方米。
该地区工程完工后,街道召集了部分人大代表到张家弄视察,居民住宅焕然一新,老百姓无不交口称赞。改造前,多数居民家中没有卫生设施,不管天寒地冻或是酷暑炎炎都只能依靠倒粪车或是倒粪站进行倒粪,用水也是多户合用一只龙头,房屋损坏情况甚为严重,门窗油漆斑驳,木质早已腐烂,弄内道路高低不平。改造后,家家户户有了独用的卫生设施,生活便利,环境干净、舒适、整洁,颇有老的韵味。居民们感慨万千,大半辈子没好好洗过澡的大嫂,现在可以痛痛快快地洗澡了;以前经常为争水龙头而和邻居闹矛盾的聋哑人,而今欣喜地翘起了大拇指;为倒马桶爬了几十年狭窄楼梯的老人,终于可以在家里安心如厕了……
根据行动计划,年的任务更为艰巨,即继续推进社区其他符合改造条件的800多户居民卫生设施的改造,实现基本消灭手拎式马桶现象的目标。有别于对张家弄地区的大规模改造,新一阶段改造工作实施的难度更大,面积大,范围广,零散分布在十几个居委当中,增加了工作难度和财政支出。另外,在管道的布局、化粪池的选址等技术问题上也面临新的挑战。党工委总结经验,继续发挥三方联动优势,突破技术难点,于年9月基本完成目标。截止到9月底,共完成安装马桶707只,安装独立水表693只,整理电表745只,公用部位刷白21716平方米,安装消防喷淋管道1647米,路面整修3797平方米,大修27596平方米。从年6月张家弄试点至今,累计已安装马桶1232只,安装独立水表1014只,整理电表1183只,公用部位刷白29792平方米,安装消防喷淋管道4403米,路面整修5399平方米,大修40249平方米。改造卓有成效,切实改善了民生。
三、领导高度重视,工作机制创新
在短短两年中,顺利完成了近1300只马桶的改造,解决了多年来街道的民生难点,这项艰巨工程的完成,离不开区委、区府领导的大力关心支持。茅明贵书记曾多次来到居委和居民区了解情况,在工程开展以后,还亲临现场视察工作,听取居民的呼声和意见,要求大力推进改造工作。陈寅区长和汤志平副区长也多次以开现场办公会和推进会的方式,关心和指导改造工程。
街道在实施家庭卫生设施改造过程中,突破工作难点,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了“三方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工作力量1+1+1>3。通过“联手、联合、联动”的工作方式,共同推进旧住房综合改造工程。二是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建立健全“社区—小区—工地”三级党建联建机制,为实事项目提供组织保障。支部建在工地上,施工现场成立由居民区党员代表、施工队代表、有关职能部门党员代表组成的临时党支部,商议讨论工程重大事项。三是坚持服务为本。在改造过程中,始终将服务好居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破资金和技术的瓶颈,采取“政府出一点、企业出一点、居民出一点”的方式,各方出资经费比例按照45:45:9:1构成。在年改造工程中,社区和区房地局各出资了约220万元,徐房集团出资40万元,同时每户居民出资100元。解决了资金瓶颈。技术上,面对管道布置、居室狭小等困难,迎难而上,结合每户居民的情况,不断优化、细化方案,力争做到实事工程让人民满意。四是广泛宣传,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在改造工程施工前期,综合改造工作小组就每家每户上门摸底调查征询意见,并向每户居民发放了告居民书,详细说明了改造的范围、内容、资金组成、施工时间等改造情况。在征得近100%居民同意的基础上,适时召开听证会,表决通过改造方案。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居民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积极支持并配合改造工作。
四、群众满意工程,推进社区和谐
这一改造工程,充分体现了服务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旧小区环境差、空间小、弱势群众多等特点,坚持“便民利民、文明施工、质量第一”的原则,因地制宜,完善各项施工方案,把改造工程真正做成群众得实惠的满意工程。
一是依法施工,加强工程流程监管。坚持“透明、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好改造工程招投标工作,加强财政审计管理,实现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将施工改造与拆违工作相结合,及时拆除小区内的各类违章建筑。发挥工程监督员的作用,加强工程监督和管理。
二是完善人性化施工,因地制宜解决施工困难。迎难而上,结合每户居民的具体情况,反复优化施工方案。常常为一个马桶的位置,为一条管道的布局,反复与多户居民沟通,制定多种方案。为了不妨碍居民正常休息,规定每天的施工时间在上午8点半到傍晚18点,顶着盛夏的烈日坚持开工;为了不影响居民生活,在建筑垃圾处理上做到“一手清”,决不留过夜。
三是开展综合施工,改善小区整体环境。在完成旧住房家庭卫生设施改造的同时,为有需求的居民家庭顺带进行居室内部装修,更换电表、更新电线、墙面粉刷等工作。张家弄地区的一户聋哑人,原来放柜子的地方安装了马桶,施工队为其新做了一个柜子,并安装了小水斗。改造后的该地区居民住宅焕然一新,拥挤逼仄的旧小区变成了舒适方便的和谐社区。
整个改造工作在切实改善居民住房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树立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得到了居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拥护和好评,在全区产生了良好的反响。电视台因此制作了特辑《牵挂》,充分表达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由于旧住房改造工作的艰巨性和特殊性,尚存在一些难点问题需要进一步协调。比如,一些居民对改造的期望与实际情况存在差距。在工程实施中,有的居民提出对厨房进行改造,有的居民希望安装水斗和淋浴设施,这些要求都因为资金、技术或是现场改造条件的限制而未能一一实现。另外,改造工程涉及到多个相关部门,在工程实施中,因技术条件的影响,对工程的顺利推进造成了一些阻碍。
急百姓之所急,忧百姓之所忧,已成为我区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要求。旧住房卫生设施的全面改造,大大改善老百姓的居住质量,着力解决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
- 上一篇:廉价租房工作调研报告
- 下一篇: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