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就业实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21 09:44:00
导语:劳动就业实践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促进就业的主要实践
(一)在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基础上,必须高举就业优先旗帜始终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到完善社会保障的大格局中,对不同阶段下劳动力市场中特殊群体均采取"就业先导+保障托底"的解决思路。
(二)坚持通过构筑服务平台,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让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实现"多赢"的格局。
一是构筑管理服务平台,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到年底,非正规劳动组织已达1.69万家,从业人员20万余人。
二是构筑开业服务平台,推行"五人运作"体系即项目开发运作链条上的设计人、招标人、出资人、执行人和评估监理人全部依靠社会资源,使政府从过去的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直接管理转变为组织、服务和协调。到年底,本市共累计启动"4050"项目1521个,帮助5万多名"4050"人员实现就业。
三是构建网络服务平台,购买社会培训成果让社会上400多家培训机构进入平台,目前已覆盖职业(工种)近600个。由中标的培训机构实施培训,政府购买其培训成果,避免了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盲目性。
四是搭建行业服务平台,购买就业中介组织服务成果政府对就业服务采取部分外包的形式,鼓励社会上个人或机构参与公共的就业服务,使政府促进就业的功能通过中介组织得到延伸,提高服务的效率与效能。
(三)坚持构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托底机制对一些依靠个人能力无法解决就业的困难人员的保护性安置,政府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安排其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
二、贯彻落实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措施(一)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就业促进工作的通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了八个配套文件。(二)努力构建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体系构筑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体系,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更加充分发挥各类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各种经济组织、各个新闻媒体以及各级各类社会管理层面的积极作用。
(三)实施新增就业岗位计划
从年起开始实施新增就业岗位计划,并且已经将完成新增40万个就业岗位列入了与人民生活相关的市政府实事项目。
(四)努力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年仍要继续保持政府购买10万个公益性岗位的总量,用于对特困人员的就业托底;同时,还要腾出10万个由政府出资形成的城市维护业岗位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后勤服务岗位。(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促进就业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促进就业体制,农村富余劳动力享受与城镇劳动力相同的就业服务,农村富余劳动力享受与城镇劳动力基本相同的就业优惠政策。(六)完善积极的灵活就业方式要积极推动非全日制就业、阶段性就业、小时就业等灵活就业方式。要扶持发展一大批职业经纪服务机构,为非全日制就业提供规范的专项中介服务。(七)营造具有特点的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环境全面系统地营造具有特色的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环境上取得新的突破,走出一条政府对小型、微型企业成长进行扶持的路子。
(八)全面提升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到年使本市高级技能人员占技术性从业人员的比重由目前的6%提高到15%左右。
(九)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要进一步确立个人的参保主体地位,强化个人的参保意识和责任。二是要进一步拓展劳动者参保渠道。三是要探索研究将过渡时期实行的城镇社会保险不同的缴费费率、不同的待遇计发方式逐步统一。(十)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监控、管理和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推进劳动争议多种调解机制,规范企业裁员行为。进一步完善市、区(县)、街道(镇),直至居委社区的四级公共就业保障服务体系,按照免费、无偿的原则开展就业服务工作。三、思考和对策
(一)要正确了解和反映当前失业现状(二)要进一步从法规政策上限制减人和裁员(三)对有些以解决就业为主的企业,不能一概以效率来要求(四)要防止"虚假就业"现象(五)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大量减人现象应引起重视(六)要研究"结构性"失业以后的青年失业问题(七)要重点解决"双失业"问题(八)要给困难失业人员以基本生活保障
- 上一篇:养老工作发展工作意见
- 下一篇:降低市商务成本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