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失业保险发展思考
时间:2022-03-17 10:49:00
导语:市失业保险发展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市失业保险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破解难题,优化职能,服务大局的需要。改革开放30年,每当改革遇到重大问题、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我们总是首先解放思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邓小平同志也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失业保险发展的中心任务就是要高举思想解放旗帜,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打破旧制度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思想解放的过程中实现我市失业保险事业跨越式发展。
一、我市失业保险工作取得的成绩及现状
*市失业保险的工作开展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6年,在经历了起步探索、调整理顺、巩固发展三个阶段后,有了长足进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方面为深化我市经济体制和劳动制度改革,提供了可靠保障;另一方面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了失业人员再就业,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了失业,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是失业保险法规、政策逐步完善。2005年5月1日,我市颁布实施《*市失业保险条例》。
二是失业保险参保范围逐步扩大。截止到20*年底,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用人单位9513户,职工86.22万人。三是失业保险基金征缴力度逐步增大。截止到20*年底,全市累计征缴失业保险费16.67亿元。四是失业保险“保障生活、促进就业、预防失业”三位一体作用显著。22年来,全市累计接收失业人员118855人,培训失业人员98421人,全市有63475人实现了再就业。全市累计支出失业保险基金10.53亿元。五是对全市80%以上参保职工建立了个人缴费记录。六是全市基本实现了失业保险金的社会化发放。七是对失业人员的管理逐渐规范。从失业人员接收登记、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到培训和就业指导等工作均实现了微机化管理。八是失业保险机构设置逐步趋于合理,管理日臻完善。20*年6月19日*失业保险网正式开通,极大地促进了我市失业保险事业的发展。
二、当前我市失业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们为取得成绩成就欢欣鼓舞时,还要清醒的认识到,随着我市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深入和失业保险业务向精细化发展,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会不断涌现,还有其他一些政策层面上和工作实际中要加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都成为失业保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必须认真对待,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实现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
一是失业保险覆盖面仍有待拓宽。虽然《*市失业保险条例》将参保范围拓展到我市行政区域内除公务员外的各类用人单位及其职工,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与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仍不相适应。城市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失地农民,进城务工的农村户籍职工、部分乡镇企业的劳动者和灵活就业人员等社会群体,还没有纳入到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失业保险这种发展格局,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形成鲜明的反差,不能体现失业保险制度的社会性特点。
二是失业保险待遇享受不能很好地与个人缴费挂钩。社会保障强调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也就是缴费的多少决定享受待遇的高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保障公正合理的特性,才能充分调动用人单位和职工参保缴费积极性。而我市现实情况是职工缴费多少跟失业后待遇享受没有必然联系;职工退休后没有享受到待遇的,其所缴失业保险费归属问题现行制度也没有给予设定;农民合同制工人还不能在同等参保条件下实现与城镇职工同等待遇核算。
三是失业保险统筹程度不高。目前,我市失业保险基金统筹还停留在县(市)一级层次上,市本级、各县(市)、区“各自为政”,基金分头结算管理模式从制度和人为上割裂了统筹层次。由于范围小、层次低,不能抵御大规模失业风险,造成在部分县(市)、区基金出现缺口时市本级不能用结余基金平衡,成为制约我市失业保险保障层次最大瓶颈。
四是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失业者再就业方面功能较弱。一方面,由于制度上规定,失业保险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两项补贴支出范围有严格限制,总体水平不高,从而导致没有足够的失业保险金用来促进再就业,只能对失业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一方面,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观念影响,只注重于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另外,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应运而生的一些新的就业形式,如农民工、临时工和弹性就业等,得不到相关政策的承认,常常限制了人们选择新的更灵活的就业形式。失业保险待遇享受标准还不高,时间过长,不利于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五是失业保险立法层次低,缺乏较高的法律效力和相对完善的法律责任。我国的失业保险虽然采取的是强制模式,但与之相配套的法制建设却相对滞后,作为执行依据的《失业保险条例》只是国务院颁布的一个行政性法规,不是失业保险的基本法,影响了它的法律效力。省、市《失业保险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在执行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导致它们的实施机制较弱。
三、对我市失业保险的几点前瞻性思考
一是适当扩大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和覆盖面。为适应我市城市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应逐步将包括在所有企业工作的农村户籍职工等人员纳入到失业保险覆盖范围。这既体现了社会保障公平原则,也符合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同时有利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打破所有制界限和城乡界限,使失业保险作为社会“安全网”和“稳压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是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积极探索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促进就业的新思路。用好用足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两项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的作用。积极探索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加强与就业服务机构协调,强化就业服务,帮助失业人员缩短失业时间,尽快实现再就业。在构建失业保险的同时,还必须致力于创造再就业机会。如,对企业进行就业补贴,鼓励雇用失业人员和对在职职工进行培训;对于提前就业的失业者进行补助,激励失业者努力寻找就业机会;灵活发放失业保险金,对于有可行性创业计划的失业者可以考虑一次性发放多月的失业保险金,作为其创业的启动资金;引导性的对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鼓励参与社区就业服务年失业者和女性失业者等等。
三是建立统一的失业保险管理体制,提高统筹层次。为加快我市失业保险制度改革,进??险市级统筹工作的兄弟城市成功经验,最大限度的提高统筹层次,尽快推行失业保险市级统筹的目标运行模式,保证资金的集中程度,有效平衡基金支付压力,最大限度减少管理环节。
四是实行缴费与待遇挂钩的制度。应考虑借鉴养老与医疗保险经验,设定不同的缴费层次,用人单位和职工根据实际承受能力,灵活选择缴费比例。用人单位缴费多的可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多一些,职工缴费多的失业后待遇享受高一些,反之亦然。为此,要全面实行失业保险缴费记录制度,规范用人单位及职工的缴费行为,准确核定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资格、标准和享受待遇时限,同时,还可增强就业者参加失业保险的责任意识。并考虑对接近退休的人员延长享受待遇时间,将没有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职工个人缴费返还一部分给他们,其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可以由个人使用或继承。还应考虑按照不同失业原因(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确定享受不同的失业保险待遇。
五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作为强制性的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而目前的失业保险法制建设还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只是一个行政法规,缺乏法律效力,国家应尽快制定《失业保障法》,通过立法重新确定失业保险的定义,失业保险的对象,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和使用原则,失业保险金的领取,基金的管理体制等等,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理。同时制定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法规,做好失业保险制度与其他法律制度的衔接,以保障失业保险制度有效实施。此外,还应加大失业保险的宣传力度和广度,形成和强化失业保险的良好社会氛围。
20*年6月,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同时,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障生活、促进就业,预防失业三位一体功能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中作用日益突出。全市失业保险战线工作者将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良作风,继续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做解放思想的先行者、改革创新的排头兵,锐意进取,不懈奋斗,为推进我市失业保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 上一篇:市劳保局解放思想学习心得体会
- 下一篇:市劳保局学习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