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集约经营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09 04:52:00

导语:林业集约经营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林业集约经营调研报告

林业厅厅长马*高带领老干部调研组,围绕“加快河南林业集约化经营”这一课题,先后到*市的*、*县,*市的*县、*、*、*区,*市的*、*,*市的*,*市的灵宝等10个县(市、区)进行调查研究。调研组的同志与当地市、县政府领导和林业部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讨论,访问了一些个体承包造林大户,同他们进行深入交谈。同时,通过不同方式收集了有关集约经营方面的资料。现将调研结果及工作建议报告如下:

一、河南林业集约经营取得的主要成就

河南林业建设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成就。从1949到20*年,河南森林资源一直是增加的,林业用地面积从6010万亩增加到6846万亩,增加了13.9%,其中,有林地面积从1958万亩增加到4000万亩,增加了1倍多;林分面积增加57.7%;经济林面积增加了12.88倍;无林地面积由3111万亩减少到1178万亩,减少了62.1%。全省林木覆盖率由10.97%提高到22%,提高了11.*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由5966.2万立方米增加到13370.5万立方米,增加124.1%。人工林从无到有,达到917万亩,蓄积量达到2141.4万立方米。*地区初步建立起带、网、片、点相结合的复合农田防护林体系,显著改善了*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山区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管理成绩斐然,不少山区县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靠发展林业走上了富县富民之路;林业产业和森林旅游业方兴未艾,正在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增长点。涌现出了不少林业集约经营的典型。

(一)*县*农田林网集约经营,绿林常在,永续利用

*县总面积73.2万亩,其中*区48.3万亩。总耕地面积34万亩,*区耕地面积32万亩。总人口41万人,人均耕地0.83亩。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农业发达经济活跃的地区。该县*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经过以乡镇为单位的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大规模植树造林,12个乡镇193个行政村的32万亩耕地全部形成田、林、水、路相配套的农田防护林体系。30年来他们采取集约经营措施,建立资源档案,编制和执行森林经营方案,严格采伐管理,合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创*经营管理体制等。对林网进行科学经营管理。现在第一代林网已轮伐一遍,第二代林网进入利用期,第三代林网开始形成,其整体结构更趋合理。现保存林网网格1981个,林带8056条,活立木蓄积量18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18.9%,农田林网控制率96.7%。组成林网的树种比例为:毛白杨40%,欧美杨40%,其它用材树10%,常绿树木10%。林龄结构调整为:幼龄林50%、中龄林28%、成熟林22%。粮食连年增产,1996年实现全县小麦亩产千斤县。自1980年对林网树木开始采伐利用,共采伐木材40万立方米,收入1.3亿元,全县木材加工企业实现年产值529万元。*县*农田林网集约经营的经验对全省*绿化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实践证明,*农田林网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态屏障,是保证粮食安全的绿色卫士,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县发展集约林业,促进可持续发展

*县总面积241.8万亩,其中耕地19.8万亩,总人口34.1万人,是一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自然特点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0.7亩耕地7亩山场。80年代以前是一个著名的贫困县,1983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7700万元,财政收入不足100万元(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86元。全县82%的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为尽快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集约林业,努力培育森林资源作为山区综合开发的着力点和启动点,提出了“围绕山场搞开发,发展基地上规模,依靠科技上水平,立足优势创特色,优化结构增效益”的发展思路。除了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外,把全县划分为四大林业集约经营商品林基地:中部深山区乡镇重点建设以板栗、杉木为主的商品林基地;东部深山区乡镇重点建设以油栗、油茶为主的商品林基地;东部和南部浅山丘陵区乡镇重点建设以茶叶为主的商品林基地;公路沿线重点建设以银杏、小杂果为主的商品林基地。采用细致整地、良种壮苗、精心栽植、合理抚育、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等集约经营措施,高标准、规模化建立集约经营商品林基地。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县森林逐渐得到恢复发展,活立木蓄积量由1976年的150.1万立方米上升到1999年的18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976年的34.02%上升到1998年的55.09%。全县形成了2条百公里板栗长廊、6个万亩连片杉木基地、3个万亩油茶基地、2个万亩茶叶基地、1个万亩银杏基地。全县板栗总面积达到32.5万亩,杉木林30万亩,油茶8万亩,茶叶7.5万亩,银杏3万亩。年产板栗1800万公斤,茶油脂80万公斤,干茶叶150万公斤,银杏叶150万公斤,银杏种实60万公斤。

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兴办林产品加工企业,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县林业集约经营的突出特点。他们围绕板栗、银杏、茶叶、森林蔬菜、森林中药材等资源的深度开发,有重点地培育了羚锐制药、*林茶叶公司、安太山野菜公司等一批市场牵动力强、辐射面广、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医疗、食品、饮料、木材加工、石材等林产工业。安太牌山野菜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部分亚洲国家。全县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实力增强。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0947万元,财政收入45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1元,在全省各县市区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中,由1990年的115位上升到83位。

20*年全县林业产加销相关产业年产值6.5亿元。其中林业总产值3.35亿元,农民人均林果业收入955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5.3%,70%的农户依靠林果业走上了致富之路。

(三)*市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战略,发展集约林业

*市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全国开拓农村市场试点市、全国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试点市、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试验区。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市委、市政府把城乡一体化绿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大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首先将农村造林绿化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职能合并,组建了*市林业园艺局,建立了由市长任主任、主管林业、城建的副市长任副主任,市林业园艺局、市建委、农业局、财政局等为成员单位的*的绿化委员会,统筹城乡绿化工作。解决了长期以来部门之间职能交叉、互相矛盾、互相推诿、扯皮等问题。其次根据全国城市生态建设发展方向,结合*市的城乡绿化实际,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了“森林进城、森林围城、园林下乡、城乡一体绿化”的发展思路,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编制了总体规划,形成“城中有林、林中有城”的城市*貌。第三,大力组织开展通道绿化、农田林网、城镇村庄绿化、“四荒”开发利用等*绿化重点工程,构筑了*森林生态体系和框架。有效地改善了*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和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目前,*市市区绿化覆盖率43.3%,绿地率36.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8平方米,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四)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为林业集约经营注入了*的活力,已成为我省林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调研组所到之处,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纷纷介绍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为林业集约经营注入了*的活力的典型。

*县政府多次出台促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坚持对个人承包造林大户在资金、政策、技术和法律等方面给予扶持,调动了社会各界人士投资林业创办绿色产业的积极性。如北京格林希尔公司经理戴小京投资600万元,承包6000亩茶场,进行银杏、茶叶套种,发展优质名茶和珍惜药材林。10年前只身进京创业的青年农民张时林在北京朝阳区开办了8个废品收购站,回乡转包农村撂荒地8000亩,营造杨树丰产林。20*年该县非公有制造林占全县人工造林面积的40%,投入资金1300万元。

*市*县采取反租倒包、成立股份公司、连利经营利润分成、公开拍卖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了造林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的有效转移。2000年冬到2004年春,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完成造林投资21476万元,造林25.3万亩,19万人成为社会造林的主体。

*市采取承包、租赁、转让等形式,促进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全市林业承包大户达613户,经营面积33.41万亩。灵宝市的青年农民,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罗眼科1994年开始投资林业,采取集约经营措施,发展杜仲2万亩,开发的杜仲雄花茶为国内首创,正在上马提炼杜仲油、杜仲胶项目。为社会提供250个就业岗位,解决了造林地所在村263个人的生活就业问题。灵宝市焦村镇的杨建生在黄河滩地发展速生杨1万多亩,精心管理,长势喜人。

二、河南林业集约经营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河南林业经营管理情况对照集约经营的概念和技术经济指标来看,制约河南林业集约经营的主要问题是:

(一)县级森林资源家底不清,林业建设有很大的盲目性

自从1984年结合县级综合农业区划的农业资源调查逐县进行了林业资源调查,并编制了林业区划以来,只有1994年郑州市6县6区进行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即二类调查,或森林经理调查),1999年25个山区县进行了二类调查,其余县(市、区)20年来没有进行过二类调查。这20年期间的森林资源变化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省里在项目安排、林业建设资金投放上有很大的盲目性;县里则仍沿用20年前的资源数据或根据估计推算的结果进行生产安排,造成项目的重叠,资金的浪费。严重地影响林业集约化经营。

(二)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家底不清,急需进行二类调查

我省国有林场在1989年?1992年期间全部按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了二类调查,摸清了家底,并编制了经营方案,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按照规定10年一个经理期,现在已经超过10年,要继续进行二类调查,摸清家底,为林场的改革开放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重造轻管现象普遍存在,对现有林经营管理不及时,造成现有林生产力低,质量差

全省幼、中龄林面积2053万亩,占林分面积的91.4%,亟待抚育。用材林每亩蓄积量仅2.14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5.*米的一半。全省林分平均郁闭度0.5,低于全国平均0.6的水平。林分平均每亩蓄积量1980年为1.93立方米,1988年为2.18立方米,1998年为2.34立方米,一直大大低于全国5.20立方米的水平。

(四)*地区农田林网亟待立法保护,以维持*农区生态屏障的稳定和持续发挥效益

农田林网林木属于《森林法》划分的防护林,即“农田牧场防护林”。是森林资源中的“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一类。所以,应当受到《森林法》的保护。《河南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第三条特别规定“本条例所称林地不含在耕地上种植林木……的用地”。这样具有河南*特色且受广大群众欢迎,能抗御自然灾害,保障农业稳产高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农田林网林木、农林间作和农条间作林木不属于保护范围。因此有必要专门研究和制定保护这部分林木的政策或法规,保护农田林网等林木免受破坏,使之长期稳定地发挥效益。

三、对加快河南林业集约经营的建议

集约经营就是在一定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方式。广泛采用集约经营发展林业,取代粗放经营,就称林业集约化。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高效林业。表现在林业技术指标上诸如森林覆盖率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生产量高,间伐利用率高,林区道路的密度高,木材利用率高,经营管理的科学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木材消耗率低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加快建设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工程,在条件具备的适宜地方发展集约林业,加快建设各种用材林和其他商品林基地,增强木材等林产品的有效供给。”“鼓励以集约经营方式,发展原料林、用材林基地”。为了贯彻“决定”精神,根据调研所了解到的情况及所掌握的材料,对加快河南林业集约经营提出建议如下:

(一)大力推进抓紧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国家林业局针对二类调查滞后,森林资源家底不清的状况,于20*年12月下发了《关于加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对二类调查的任务安排、资金筹措、质量管理以及*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统一全国二类调查的技术标准,规范调查范围、内容、程序、方法、深度和成果等技术要求,国家林业局颁发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我们建议,一定要把二类调查列入重要日程,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多方筹集资金,力争在2-3年内完成县(市、区)和国有林场的二类调查,彻底扭转森林资源家底不清的状况,为林业集约经营提供可靠的基础和科学依据。

(二)及时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档案

《森林法》规定“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保护区,应当根据林业长远规划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国有农场、牧场、工矿企业等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最近,国家林业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国有林场林地管理的通知》中要求“国有林场要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抓紧制定林场建设总体设计和森林经营方案,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和各类林地管理档案,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要根据《森林法》和《通知》精神,在二类调查结束后及时编制经营方案,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档案。我省国有林场和*县农田林网经营方案的编制和执行实践证明,这是林业集约化经营的必有之路,是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三)加强现有林的经营管理,努力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林地生产力

我省幼、中龄林面积占林分总面积的90%以上,多数林相不整齐,生产力低。幼、中、近、成各龄组每亩平均蓄积量分别为1.56立方米、3.18立方米、4.86立方米、4.84立方米,而全国幼、中、近、成各龄组每亩平均蓄积量分别为1.56立方米、4.57立方米、6.96立方米、10.96立方米,除幼龄林和全国持平外,其它各龄组均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另外一方面说明,现有林具有很大潜力。对现有林的经营管理主要是认真搞好抚育采伐。抚育采伐材占木材总产量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营集约程度的指标之一,大多数欧洲国家抚育间伐材的产量占木材总收获量的25%以上,有的国家甚至高达60%。林分通过间伐不仅可以提高生长量,还可以提高大径材的比重,从而提高林分的经济价值。据对杉木的研究,经过抚育间伐的林分,每亩可增加1立方米材积,经济收入提高24%。如全省幼、中龄林经过抚育间伐每亩平均增加0.5立方米木材,就是1000多万立方米,是十分可观的。在进行抚育间伐时,要严格按照《森林抚育规程》进行操作,严防“拔大毛”。有条件的地方要进行林地施肥、灌溉以及林地间作等。

要把抚育间伐和低产、低效林改造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优先安排,抓出成效。

(四)积极发展出口创汇林业

我省有不少林产品及副产品如桐木、苹果、板栗、红枣、黑木耳是传统的出口产品,特别是桐木及其拼板在日本市场享有盛誉。近几年*湖滨果汁原汁全部销往美国市场,深受美国人的欢迎。不久前卢氏县生产的100吨高浓度优质槐花蜜销往日本,深受日本消费者的青睐。*县的野生植物叶片食品系列、野生植物淀粉系列和山野菜及食用菌年出口创汇500万美元。*柳编年产值1.3亿元,产品广销欧美和东南亚等地区。

发展出口创汇林业是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也是提升河南林业挤身国际市场,占据国际市场一定份额,扩大影响的重要措施。中国加入WTO,为河南林业走向世界开辟了通道。我们应当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建立出口创汇林业示范基地,建立健全林产品出口创汇服务体系,大力扶持出口创汇龙头企业,全方位引进外资、技术、品种和智力,推动河南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五)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加快非公有制林业发展

非公有制林业在培育和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拓宽和延伸林业产业链,安置剩余劳动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非公有制林业所有者采取集约经营方式,积极探索林业集约化经营,成为河南林业集约经营的重要动力。我们建议,要充分认识非公有制林业在促进我省林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尽快出台促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林业中介服务机构和林业技术服务市场,为非公有制林业提供优质服务;统一税费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要鼓励他们成立各种专业技术协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逐步实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

(六)建立健全林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为林业集约经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加快林业集约化经营,人才是关键。建议要有一名副厅长专门抓林业人才工作,定期研究解决人才培养、使用问题。全省三所林业学校只有省林业学校还在培养林业人才。据调研了解,省林业学校挂“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牌子,虽然生源有所增加,但困难重重。建议抓住现在学校升级改名称的大好机遇,将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升格为可以招本科和专科的“河南林学院”,着力培养高级林业技术人才。河南省林业干部学校已基本建成,至今仍未招生,这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广大在职林业干部和职工迫切需要接受继续再教育,进行“充电”。河南省林业干部学校要抓紧运作,尽快招生,培训林业人才。如果某些条件还不够完善,可以边招生边完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