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水电方案优化技术研究
时间:2022-03-09 02:14:00
导语:县水电方案优化技术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工程概况
*水电站位于县城西北75km的荆紫关镇,是丹江干流河南省境内梯级开发规划中的第一级水电站;该电站为引水径流式电站,电站装机容量7500kw,工程总投资7180.24万元,年售电收入1228万元,工程于1998年10月动工兴建,20*年竣工发电。
*水电站由渠首枢纽、引水渠道、电站枢纽三部分组成。
渠首枢纽主要包括拦河坝、冲砂闸、进水闸三部分。拦河坝为浆砌石空腹重力坝,最大坝底高17.0m,坝顶长度185m;冲砂闸位于溢流坝左端,共1孔,孔宽5m,最大冲砂流量102m3/s;进水闸位于冲砂闸左端,共3孔,单孔宽3m,设计流量57m3/s。
引水渠道位于丹江左岸,沿河布置,总长9.45km,主要包括渠首石渠段,街前石渠段,钢筋砼渠槽段,穿街渠涵段,切岗挖方段。电站前引水渠段共6段,渠道上设有各类建筑物33座。
电站枢纽位于杜家沟口,由压力前池、压力管道、主副厂房和升压站等组成,电站尾水由220m长的尾水渠泄入丹江。发电升压后经3.1km35kv输电线路并入荆关35kv变电站。
2、成果背景
*水电站地形、地质复杂,工程设计施工难度大。尤其傍河渠段更为突出。因此该工程方案优化及新技术研究的重点是这部分。
傍河渠段位于引水渠道3+700—4+481段,总长度781m。渠段左侧与淅川县荆紫关老街岸坡相邻,老街房屋沿岸坡修建,为明清古建筑,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岸坡陡峻,坡顶与坡脚相对高差最大达10m以上,渠段右侧为丹江主河道,3+700—4+100段河道滩地较窄,最窄处仅20m,地面高程在208.5—211m之间,与河床最低高程相差0.5m;4+100—4+481段为后期人们改河造地,沿河修建防洪大堤,堤内填土2.4—4.0m的粘土,砂壤土和砂,地面高程在211.3—212.5m之间,与河漫滩高1—4米;3+700—4+481渠段进出口渠底设计高程分别为213.77m和213.45m,渠底高程与地面高差相对较小,最大高差为4m。
3、方案优化设计及新技术应用
3.1方案提出
傍河渠段在*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为渡槽,结构型为跨度5.6m的半圆拱式渡槽,槽身为砌石结构,基础为钻孔灌柱桩,桩承载力按端未桩设计,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时,专家们提出:傍河渡槽的设计、施工是该工程的关键,其安全性和设计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安全和投资,应组织专项科学研究。781m长的傍河渠段所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地形狭窄,地质条件较差,丹江河两岸曾因护岸而发生过严惩的水事纠纷。因此,修建何种结构形式的输水建筑物才能达到经济、安全和管理方便,同时又不引发新的水事纠纷,并使岸上古建筑得到妥善保护,傍河渠段在初步设计过程中,依据工程地形,地质条件进行了大量而细致的比较工作,并参照丹江沿岸现有工程护岸的成功经验,经对现场多次察勘,对现有河道护岸及防护工程进行分析,又选定两种不同于渡槽的方案进行比较,即下部回填砂及卵石(充分利用河道建筑材料)用振动碾压夯实,沿河岸边护砌,保护建筑物的安全,槽身采用砌石挡水墙及扶壁及壁式挡水墙方案,浆砌石挡水墙可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及民工施工,但由于浆砌石挡水墙位于回填砂卵石基础上,适应地基变形能力较差,分缝止水需作特别处理,砌石渠道容易渗水,并给工程管理带来困难,这种形式工程投资为390万元。扶壁式挡水墙结构整体性好,适应地基变形能力强有利于止水布置,防渗效果好,便于工程管理,但这种结构形式施工难度大,模板用量多,工程投资为410万元,仅比砌石挡水墙增加投资29万元。因此从有利于工程安全角度出发,选用壁式挡水墙方案较为经济合理。
3.2方案确定
通过对渡槽方案和回填式挡水墙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两种方案各有优点缺点,渡槽选用重力墩基础,开挖深度大,施工排水难度大,基础远离岸坡,对河道行洪不利,易引起河对岸群众的不满,且工程投资较大,但渡槽基础安全可靠,一般不会因基础冲刷而危及建筑物的安全。扶壁式挡水墙方案紧邻岸坡施工,工程投资较上述方案节约330万元,但由于该种结构形式基础是回填砂卵石材料,施工质量难以控制,一旦被冲刷,极易造成建筑物破坏,只要加强岸坡护砌,加强防冲,采用适当防护形式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傍河渠段最后选用结构型式为扶壁式挡水墙,扶壁式挡水壁由于扶壁作用受力集中,结构布置困难,且不利于工程施工,因此在施工详图阶段将扶壁式挡水墙改为悬壁式挡水墙。
*水电站傍河渠段方案优化设计为工程建设节约资金达300余万元,工程设计思路新颖,结构合理,既便于工程施工,又有利于工程运行和管理,同时也解决了水利工程建设中与周边环境难以协调的问题,为工程顺利开工建筑奠定了基础。
4、结论
淅川县*水电站方案优化与新技术应用,达到了预期目的。渠首枢纽与站枢纽布置紧凑,引水渠线及建筑物设计方案合理,计算准确可靠,较好地将水电资源开发和古建筑保护、河道防洪和工程实际、兴利与除害结合起来。工程设计,技术先进,方案准确,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达到施工方便和节约投资的目的(节约资金370余万元)。工程自建成以来,一直运行正常,各项技术性能均已达到设计指标,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 上一篇:水利设备分析及预防措施
- 下一篇:市农村水电建设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