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能源消耗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2-03-07 11:38:00

导语:县能源消耗分析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能源消耗分析与思考

“*”规划首次将节能降耗目标确定为约束性指标,提出了“*”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20*年,*县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加大节能降耗工作的推进力度,节能降耗工作开局较好,政策措施正逐步到位,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节能降耗初见成效。

一、成效

(一)能耗指标下降

今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长指数为1.15%,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5.89%。

年耗能万吨以上的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二)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煤炭消费比重下降,电力等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三)企业节能力度加大

企业进一步加强能源消耗管理,改进技术和设备,节能降耗力度加大。全县63家企业,大多数企业单位产值能耗水平比上年下降。

二、问题

节能降耗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生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等仍不尽合理,梗阻节能降耗工作加速,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问题亦不容忽视,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在继续。

(一)技术装备相对落后,能源利用水平较低

一是重点耗能行业落后生产工艺仍占一定比重。二是主要装备相对落后。

(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县能源消费多以煤炭为主,品种单一,优质能源消费所占的比重偏低。这种过高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造成县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污染较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低耗能企业被忽视

*县低耗能企业整体指标成下降趋势,但制造业当中的纺织业、家具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通用设备制造业的产值能耗有增长趋势,我们须提高警惕。

三、措施

从*县节能降耗工作进程看,要完成“*”制定的目标,今后几年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必须采取强力有效的措施,深化改革,抓住重点,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全力推进县节能降耗工作进程。实现县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节能意识

节能降耗涉及到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等方方面面,节约能源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政府、企业负责人的重识程度和全体民众的节能意识,使节能降耗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自觉行为。把节能降耗年度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和各重点企业,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制。纠正重经济增长、轻节能降耗的现象,扭转重开发、轻节约,重眼前、轻长远,片面追求利润增长,忽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倾向。

(二)加快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重点是大力发展单位增加值能耗较低的第三产业,降低第二产业所占的比例,在工业中重点要降低高耗能行业所占的比例。要继续积极稳妥地加快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步伐。一是加快发展低耗能的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三是着力推进重点产业支撑项目建设工作;四是要提高二次能源产量,加大优质能源的消费比重。同时抓好一次能源生产及调入,缓解供需矛盾。

(三)狠抓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耗

以电力、建材、煤炭等行业为重点,全力推进工业节能,坚决遏制耗能高、污染重产业过快增长。继续大力实施节能工程,企业能耗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大,是工业企业节能的重点。要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督促重点节能企业落实节能审计、节能规划措施。组织开展与同行业能耗先进水平对比活动,推动各企业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降低产品单耗,提高能效,以点带面,推动我县工业行业实现低耗高效发展。

(四)着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继续实施燃煤工业锅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余热余压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等节能工程,抓好重点节能项目。围绕县政府确定节能工程,把节能降耗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列入我县科技支撑计划,下大力解决节能降耗的技术制约问题。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联合。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洁净煤技术,发展生物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五)加强政策激励与约束

要尽快研究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激励政策,研究制订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的税收政策以及节能型建筑的经济政策,研究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低油耗、低排放车辆的财税政策,适时调整高能耗产品的出口政策。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实行用能定额管理,制定我县高耗能行业能耗标准,采取限供电力、超额加价、违法处罚等措施,加大超标用能惩戒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节能降耗的扶持力度,采取补贴和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

(六)依法强化监督和管理

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建议县制定相关的节约能源条例,这些政策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能有效地推动了全县节能降耗工作进程。节能法规的贯彻落实和政策措施,能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加快县节能减排监察机构建设,适时更新监测设备和仪器,提高其执法能力和水平,力争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