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改革思考

时间:2022-03-07 11:31:00

导语:县域经济发展改革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域经济发展改革思考

站在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身处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县域经济历来是各省加速崛起的必争之地。省长王三运履新伊始,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农业大省,大头(县域经济)抓不好,区域协调发展就无从谈起。”

近年来,我省在投入上加大力度,在体制上充分“松绑”,县域经济发展的战车隆隆前进。自20*年起,县域发展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县域经济出现“V”型大反转,步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到去年,县域生产总值4391.1亿元,增长14.8%。

但不可否认,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县域经济总量不大,发展不平衡,生产要素制约明显。如何破瓶颈、越藩篱,实现县域经济更大发展,已成为安徽奋力崛起的关键。

加快工业化进程

县域经济,一度是安徽经济发展的“短腿”。20*年,县域经济的主要指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痛定思痛,在当年的全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我省明确提出,走工业强县之路。

事实证明,工业强,则县强;县域强,则省强。

以肥西为例。该县近年来主动融入江汽、格力等大企业分工协作体系,重点抓好汽车、机械、家电等支柱产业的配套加工业。工业强县的发展理念,使该县成为合肥首个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过百亿的县。在去年中国中部百强县排行榜上,肥西县在我省入围的11个县(市)中位居第一。

事实上,无论以宁国市为代表的内生工业经济主导型,以肥西县为代表的大城市经济带动型,以凤台县为代表的资源性经济加工型,及以芜湖县为代表的产业招商带动型,我省的县域龙头,没有一个不是工业化水平较高、拥有一批优势企业的工业强县。

数据显示,去年全省县域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31家,占全省的85.6%,工业增加值增长27.8%,比全省高6.1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8.9誜38.6誜32.5,一产比重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二产提高2.7个百分点。有关专家强调:“我省县域经济开始步入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重要转型期。”

由此可见,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促进传统县域经济向现代县域经济转变,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这是县域突破的关节点之一。

目前全省61个县中,只有21个是工业主导型县。加快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就是要引导一些有条件的县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承接城市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等方面做文章。

无为,就是我省十强县中发展产业集群的成功探路者。20*年,全县12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入驻无为经济开发区、无城、高沟三大工业园区的企业占85%;特种电缆产业成为全省县域首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已拥有企业180家,其中11家进入“中国电线电缆百强”。

提高市场化水平

“市场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江浙也好、省内也好,发展水平高的县,高就高在市场化水平上,市场配置资源能力强,走上了依靠市场和民间力量发展经济的轨道,实现了政府营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省长王三运曾在有关会议上强调。

省长之言喻意明显:提高市场化程度,通过市场化途径,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是县域经济必须突破的又一个关节点。

县级财政可用财力不足,工业投入资金不够;金融部门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有限,县域企业融资困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毋庸置疑,许多县发展过程中都遭遇了资金瓶颈。据了解,去年我省县域新增贷款187.8亿元,仅占全省新增贷款的20.4%,远低于县域经济占全省的比重。

如何突破诸如此类生产要素的制约?省统计局副局长张培胜说:“必须通过市场化途径,解决发展难题。”

牢居十强县榜单之首的宁国市,就写活了“市场”文章,缓解了“融资难”困境,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宁国中鼎和江南化工通过上市融资,募集资金总额达到7.7亿元;飞达集团实施“股权融资”,引进资金2.8亿元。去年11月,全省首家民营小额贷款公司——宁国江南汇丰小额信贷有限公司挂牌运营以来,已经为50家中小企业投放贷款3000万元……

“一定要坚持市场取向,重视利用民间力量发展经济,推进全民创业,搞活中小企业,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获取和配置资源,以增量资源来盘活资源,以内部资源嫁接外部资源,不断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这是我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症良药。

营造更宽松环境

4月28日,省政府召开新闻会,宣布20*年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动力增强、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成为全省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重要力量。

“这几年,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很快,势头很好,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地重视县域经济、支持县域经济,出台了许多好的政策措施。”省发改委综合处副处长曹越方说。

20*年7月15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具体政策有27项,涉及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改进建设用地管理、支持开发区建设、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加强组织领导等。

所有的政策,都在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以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完善项目前期工作为突破口,省发改委加大了对县域项目建设的支持;进一步支持县域开发区建设,实现了县县都有开发区的目标。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理顺了省对县财政分配关系,简化了管理层次,提高了财政运行效率。“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我省对县的财政体制是最清晰、最规范的,也是直接、最有利的。”省财政厅有关人士介绍。

与此同时,我省还实施了系列财政扶持政策。2003年以来,省财政安排县域工业园区贴息和奖励资金3.9亿元,直接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近100亿元;筹集安排县域工业园区发展资金30亿元。

为县域经济发展挤出空间,省国土资源厅近两年共上报国务院、省政府批准建设用地56.5万亩,特别是去年积极争取国家直管计划指标11.3万亩。

在体制上为县域松绑,是我省营造县域发展环境的又一重大举措。去年,我省选择12个县开展经济社会管理扩权试点。改革成效已初步显现:12个县生产总值增长15.6%,比全省县域高0.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28.9%,比全省县域高1.1个百分点。原先经济较为落后的砀山县、岳西县财政收入分别增长48.4%和42.6%,分别提高23.9和24.5个百分点。

4月15日,省政府再次决定,增加蒙城等18个县为第二批经济社会管理扩权试点县。短短一年时间,我省61个县中,已有30个加入了扩权试点的行列。

随着扩权试点县的“扩军”,强县的号角越吹越响,安徽奋力崛起的身影,将更加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