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时间:2022-03-07 08:26:00

导语: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学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条件建设为保障,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建立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目标,以“实质融合、科学管理、和谐发展、校风建设”为主题,抓住发展不放松,坚持发展不动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在发展模式、发展质量、发展速度等方面已初步彰显出独有的特色,探索出一条又好又快发展本科教育的新路子。

把规范教学管理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是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并出台了以《*学院教学工作规程》为核心的70余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采取切实措施保障这些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保证了教学工作的规范有序运行。二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机制,坚持实行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干部听课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等,进一步强化了教学人员的质量意识,收到了明显成效。三是认真实施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认真实施了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等,努力实现教学过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把凝练学科特色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学校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的理念,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一是加强学科结构优化和专业资源整合。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建设本科专业,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造专科专业。本科专业及招生专业方向由2004年的5个发展到37个,专科专业由50多个调整为26个,本科生规模由500人发展到5863人,招生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二是彰显专业品牌和学科特色。在继续保持理、工科专业原有优势的基础上,优先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着力培育新的优势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应用性学科,初步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以理科、工科、商科和软件、信息类专业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专业培养体系。三是由学科的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构建了既能反映出学校特色又能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目前,学校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合理,专业设置有良好的学科基础,符合社会需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把强化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人才质量的保证。该校坚持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强校之基和立校之本。一是实施“555”人才工程。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积极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力争使学校到2010年教师队伍具有50名博士、50名教授、500名硕士。二是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注重对在职教师的技能培训,加强教研室建设,积极开展高教教改理论和实践研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持续开展优质教学大奖赛活动,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不懈开展“知荣明耻师为范”师德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教师修身立教、为人师表的意识和从严治教、严谨治学的自觉性。

把突出技能培养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在培养目标上,切实体现“实用、管用、好用”的人才培养特色;在培养模式上,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主导,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切实改善实验和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对实验和实践教学的管理,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人才品牌。一是将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纳入学分管理体系。制定和实施了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对学生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按学分制进行管理,同时积极拓展实践教学平台。按照“人人参与、选拔尖子,重在平时、营造氛围,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的要求,着力打造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特色项目,开展了“英语精、电脑通,素质高、能力强”系列技能竞赛活动。二是强化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验实践教学队伍建设,规范对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大力提倡实践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保障和提高实验实践教学的质量。三是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校本着“拓宽基础、提高能力”的原则,与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广泛合作,建立了10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并积极探索建立实习、实训、就业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为毕业生创造了顺利就业的平台。20*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4%。

把推进合作办学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抓手。该校以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为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快速发展。学校与印度合作创办了河南省唯一的国际软件工程学院,使学校的IT类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与英国威尔士大学、印度迈索尔大学成功开展的合作培养项目,引进了他们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举办了一批高质量的商科和软件工程专业。目前,学校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在校生共2146人。今年学校又与英国班戈大学就学生培养、教师交流和汉语教学输出达成合作协议,使国际合作办学得到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把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学校大力加强硬环境建设,三年来,新增校舍面积14.6万平方米,新校区于2006年正式投入使用;完成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加强了实验室建设,新建了苹果机房等。初步实现了校园后勤服务一卡通。新建了632套近9万平方米教职工住宅。加强了绿化和景观建设,植树5万株,校容校貌明显改观,被教育厅评为文明学校。学校还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连续4年先后开展了“实质融合年”、“科学管理年”、“和谐发展年”、“校风建设年”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术氛围和文化氛围,以树立良好的校风。广泛开展干部“下课堂、下公寓、下食堂、下基层”的“四下”活动。加强对招标、大宗物品采购、工程建设等工作的监督,先后完成招标63项,核查清理外欠款1500多万元。推行校务公开,强化了内部审计监督,审计基建、维修项目72项,审计金额7593万元,审减资金1733万元。

自升本以来,该校党政班子带领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创业,坚持整体工作向前进,单项工作创一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学校组织的“留守务工子女帮扶团”、“大学生骨干基层挂职锻炼团”被、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国家级优秀团队。在全省成人教育评估中,学校被评为优秀。在全省行风建设民主评议中,学校全省排名第七,比2006年提升1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