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注销清算工作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3-03 03:26:00
导语:企业注销清算工作调查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我市一些外商投资企业由于未按期接受年检等原因,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以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仅*年1月份,市工商企业登记信息就显示全市共有60户外商投资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可是只有少数企业自行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了注销税务登记手续,相当多的企业未办理任何手续就已“关门大吉”、“人去楼空”,给税务部门的注销清算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直接导致了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近期,我们对被吊销营业执照外商投资企业的注销清算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如何做好被吊销营业执照外商投资企业注销清算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税务登记证本难收回。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均有招商引资的考核任务,因此各地都在千方百计地吸引外资。有些地区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一味注重吸引外资的数量,未对外资质量进行全面考评,甚至有的地方为完成任务而“病急乱投医”,以致引进了一些“假外资”、“皮包外资”企业。这些企业在相关部门批准成立后,仅在工商、税务机关办理了登记手续,并未实际开始经营,企业长期处于“空壳”状态,不参加年检,最终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以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被其他机关予以撤销登记的,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或者被撤销登记之日起15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结清应纳税款、多退(免)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缴销发票、税务登记证件和其他税务证件。可是由于企业本身是个“空壳”,不可能自行去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手续,存在税务登记证无法收回的情况。即使相关法条规定“税务机关自发现之日起3日内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处以一定的处罚”。但在实际操作时,处罚通知书无法送达,即便是公告送达,也难以实施,实际意义不大。
2.税收清算难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企业办理注销登记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清算。对于“失踪户”、“走逃户”,即使税务机关主动介入,由于找不着人,也面临着无法进行税收清算的问题。根据2004年2月1日起施行《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纳税人被列入非正常户超过三个月的,税务机关可以宣布其税务登记证件失效。但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仅指证件失效,即无法使用,与注销税务登记是不同的概念。一些老的外资企业,纳税人实际已失去经营主体资格,工商执照已被吊销多年,但由于其存在陈欠税款,根据现行规定,有欠税的企业税务部门不能办理注销手续,因此只得长期挂“非正常户”,税务信息系统中还存在着五年、十年的“非正常户”,造成了税务部门与工商部门信息的不对称。
3.优惠税款难追缴。原《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享受‘两免三减半’的所得税定期优惠,外商投资企业实际经营期不满十年的,除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重大损失的以外,应当补缴已免征、减征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年1月1日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法》及其实施细则,国税发[*]23号明确规定,原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年后条件发生变化的,导致其不符合享受减免税的,仍按原《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补缴其此前已享受的定期减免税税款。个别外商投资企业有意套取税收优惠,原准备在新税法施行后再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然而与新税法配套的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使得其无法再钻政策空子。据统计,我市被吊销营业执照的60户外商投资企业中有5户实际经营期不满十年、已享受的“两免三减半”所得税定期优惠共计免征、减征所得税150余万元。虽然有文件政策依据,但基层在实际办理企业注销清算过程中,由于种种方面的原因,税务机关追缴其已享受的优惠税款难度依然很大。
二、问题对策及工作建议
1.集中保管登记证件。对于招商引资引进的、已办理了工商登记仍处在筹建期的外商投资企业,建议外经贸部门为该类企业集中保管税务登记证件,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时,再将有关证件领回。针对有的外资企业对相关部门政策不熟的情况,外经贸部门集中保管税务登记等相关证件,可以及时提醒外资企业参加工商部门的年检,既能避免外资企业因不熟悉政策而非故意违反规定而接受处罚,又能有效防止“空壳”企业注销时不能收回证件情形的发生。若经核实,税务登记证确实无法收回的,税务机关可在新闻媒体上公告吊销其税务登记。
2.强化风险控制管理。税务部门在日常征管中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将不确定因素给税收造成损失或危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最大限度地防范税款流失。管理员通过对纳税人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找准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点,对各项税收管理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对纳税人的主要涉税风险,管理员要加大巡查力度,实行风险预警常态化。对已经享受了定期优惠的外商投资企业,如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不满十年,有长期停产等异常迹象的,可在前期建立税款保证金制度,避免出现注销时优惠税款难以追回的现象。
3.加强部门沟通合作。建立工商、外经贸和税务等对掌握的辖管企业信息交换的畅通有效渠道,建立信息传递制度,实现信息共享,构建社会化协税护税网络。对销售持续下降、实现税金陡降和连续两个月不领取发票等企业要及时互换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对税收风险进行监控和预警。
- 上一篇:税务稽查取证难点思考
- 下一篇:税收完善服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