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收管理现状调查
时间:2022-03-03 02:50:00
导语:企业税收管理现状调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注重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作为一个经济繁荣的外向型开放城市,近年来对外投资的步伐逐步加快,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蓬勃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眼于国际市场的拓展,实行跨国经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随着“走出去”企业的增多,由此带来的跨国纳税事务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使*“走出去”企业能够维护其在税收协定缔约对方国的合法税收权益,为了维护我国税收管辖主权,*市国税局切实加强了对“走出去”企业的日常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工作。
一、*市企业境外投资基本情况
截止*年12月底,全市累计批准境外投资项目209个(子公司155个,办事处53个,分公司1个),项目投资总额25833.95万美元,其中我市企业投资总额18320.42万美元。从我市境外投资母体企业性质看,囊括了国有、集体、外资、民营企业,其中民营企业投资所占比重最大,达95%;从投资地区看,共涉及马来西亚、阿联酋、澳大利亚、泰国等43个国家和港澳地区,以上地区均与我国签订了税收协定(安排);从投资行业类别看,涉足纺织、陶瓷、贸易等36个行业,其中以*传统行业纺织、陶瓷为主。
根据调查分析,*企业赴境外投资创办企业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占领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将企业做大做强,如宜兴市丁蜀水利农机实业公司、*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等;二是规避贸易堡垒,突破配额许可限制,规避高额关税,提高产品竞争力等;如江苏新世纪机车科技有限公司在菲律宾投资摩托车生产企业,注册自己商标“SINSKI”在当地销售,直接避开了菲律宾政府对进口摩托车成车的高关税限制;三是避开反倾销限制,扩大产品出口,如“后配额时代中美纺织品反倾销第一案”最大涉案方和第一被控方的*凤凰画材有限公司在其产品油画布出口美国受到反倾销调查后,及时调整战略,迅速在越南创办凤凰画材越南责任有限公司,实施生产国际化,突破了美国的贸易围堵;四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源优势,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收益,如*光明(集团)有限公司在柬埔寨创办了三家服装企业,既充分利用了当地充裕的廉价劳动力,又绕开了出口欧美配额问题。五是股权、市场置换,强强联手,组建跨国企业,如*市兴达尼龙有限公司在其刷丝产品占领国内市场95%以上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杜邦公司主动与其合作,共同在美国、荷兰、中国组建三家合资企业,在全球形成三家单丝生产中心。
*市境外企业经营状况差异较大,呈现二极分化趋势。部分企业经营效益良好,市场份额占领较大,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创立了国际品牌,如宜兴市丁蜀水利农机实业公司先后在马来西亚创办了四家境外加工贸易企业,企业生产的陶瓷产品占马来西亚市场的70%—80%,实现利税500万元。但是,也有部份企业已名存实亡,如*某股份有限公司在印度尼西亚投资的公司已在1998年印尼骚乱中被烧毁,但投资者基于各项原因未申请投资损失。
二、境外投资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市企业赴境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境外企业的发展尚不成熟,一些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也缺乏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能力,境外投资企业在管理上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不善,财务报告制度不落实。
在境外投资企业中,财务管理不善是一个较突出的问题。一些从事境外投资的公司领导人的财务管理观念淡薄,不向所属境外企业派驻专职的财务人员,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来监督境外企业的财务状况。
有些境外企业不仅财务管理不规范,而且有关财务的分析报告制度也不落实,境外投资企业的报表不与投资主体企业的报表合并。我市有些公司总部都不能经常性地、及时地收到所属境外企业的财务报告和报表,因此很难掌握所属机构的财务状况,缺乏完整的境外投资企业财务资料,更无从对境外企业或机构的经营财务进行评价和考核。
由于境外企业距离较远、语言不通等原因,主体企业难以对境外企业开展有效的管理。此外,多数境外企业的公司总部没有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即使设有审计部门的公司也未能做到及时对境外企业进行财务审计,往往是等到境外企业经营出现重大漏洞或失误后,公司总部才进行账务清理,结果往往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税收知识缺乏,税务处理不尽规范。
第一,有些企业财务人员对我国境外投资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了解不多,从而可能存在相关税收优惠享受不到的问题,使企业该得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失。如某机车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输出生产线在马来西亚投资建立工厂,是在国内采购组装后出口,由于财会人员对出口退税政策不熟悉,又未及时咨询税收政策,在海关报关出口时未采用准予退税的形式,因而没有办理到出口退税。
第二,有些财会人员缺乏境外投资所在国相关税收规定的知识。据调查,除少数企业知道一些投资所在国税收情况外,大部分企业对所在国的税收政策缺乏了解,对国际间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知识知之更少,更无从运用。由于对“国际税收协定”不了解,境外投资企业在国外遇到税务矛盾往往不知道如何处理。其次,由于境外投资企业的经营方式多样化,可能会受到投资当地税务当局的反避税调查。比如*某(集团)有限公司采用“放风筝”式的方法管理境外企业:在境内接单结汇、境外加工生产。即境外企业的接单、原辅料供应、结汇等全部都在国内总公司进行,境外工厂只负责生产、质量和交期,它只是集团的一个加工厂,工厂除有部分备用金外,所发生的费用均由总公司按期支付。根据国际惯例,这种经营方式可能会存在关联交易间转让定价的避税嫌疑,可能会受到投资当地税务当局的关注。再者,如果企业在从事境外投资的过程中,对投资所在国税收政策情况缺乏全面的了解,而企业境外投资的最终效益与其境外税收缴纳密切相关,境外投资企业的税收负担会直接影响境外投资效益。比如有些国家利用预提税率等税收政策限制外资企业利润的汇出,世界各国的预提税率差别很大,而双边税收协定可使缔约国相互征收的预提税大为降低,因此投资所在国与我国之间是否签订了有关的税收协定,将会直接影响境外投资的效益。
第三,有些企业以实物对外投资时税收处理存在问题。这些企业在以设备、原材料到境外办企业的过程中,由于其设备、原材料实际价值有的远低于其作价价值,因而投资时一般都不作长期投资账务处理,造成投资时的应纳税金未及时缴纳。另一方面,由于其实际价值与投资作价不同,造成应享受的退税无法实现。另外,有些企业投资收益的税务处理也不尽规范。多数境外投资企业尚处于亏损状态,少数企业已经开始实现盈利,但几乎没有企业在国内所得税汇缴时申报计算境外所得税抵免。
三、对境外投资企业采取的税收管理与服务举措
为了使*“走出去”企业能够维护其在税收协定缔约对方国的合法税收权益,帮助“走出去”企业解决其在税收协定缔约对方国遇到的税务问题,维护企业在境外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提高境外竞争能力;也为了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加强对境外投资企业税收管理,*市国税局尝试采取了一系列纳税服务、税收管理举措。
(一)加强国际税收知识宣传。如利用国税网站国际税收专栏、税法宣传月以问答形式向纳税人宣传税收协定、启动税务相互协商程序办法等知识;向境外投资企业发放《税收协定范本》、《中国居民(国民)申请启动税务相互协商程序暂行办法》、《国际税收知识简要读本》等资料;开展好赴境外投资的税收咨询工作。
(二)举办专题讲座,为境外投资企业现场释疑。*年4月份*市国税局利用国税总局在锡谈签税收协定的契机,邀请总局税收协定专家为全市“走出去”企业举办“服务走出去企业,助推开放型经济—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专家讲座”。宣讲有关税收协定的相关知识,告知走出去企业如何通过双边磋商来保护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利益,并且为企业实际遇到的税收问题进行现场答疑。此举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一致好评,为企业开拓了视野,提供了境外维权的渠道。
(三)定期走访“走出去”企业,了解境外企业经营情况,为纳税人提供税收辅导和风险预警提醒。主动向企业宣传税收政策,使企业在对外投资时享受到合法的税收优惠,如对企业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所使用的出境设备、原材料和散件按规定进行出口退税;同时,也对企业的关联交易情况进行分析,提醒企业在境外可能存在的转让定价调查风险。
(四)提供法律援助,积极参与协助解决跨国纳税人的税务纠纷,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告知在税收协定缔约对方国遇到违背税收协定待遇的征税,或税收歧视待遇时,可以根据《中国居民(国民)申请启动税务相互协商程序暂行办法》的规定,通过*市国税局向税务总局提起税务相互协商申请,由税务总局与税收协定缔约对方国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纳税人在税收协定缔约对方国遇到的税务问题,明确具体事项由国际税务管理处负责。
(五)加强与外经局、外汇管理局联系,定期取得赴境外投资企业情况。通过定期核对户数,全面及时掌握我市在境外投资企业的情况,摸清家底,为进行税收征管打好了基础。
(六)加强所得税汇缴时对境外所得的审核。要求对赴境外投资企业的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及境外投资收益合并申报等有关资料进行重点审核,并确认该年度企业境外投资收益、境外已纳所得税、允许抵免所得税额,确保企业申报完整、准确。
四、税收管理中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税务机关管理部门的组织安排上,存在管理脱节现象。各地税务机关能掌握国际税收知识及税收协定的税务人员主要集中在国际税务管理处或外资企业主管税务机关,但由于很多赴境外投资企业是内资企业,其主管税务机关基层税务人员对国际税收知识及税收协定不甚了解,但日常税收管理由其负责,这就造成协定的执行困难重重,导致不少“走出去”企业在国外合法的税收权益得不到维护,正常的纳税义务也未及时履行。
(二)对境外企业信息缺乏。由于受条件限制,对于境外企业的经营、税收情况主要以企业申报为主,并且无法核实。因此税务部门普遍存在对企业境外投资的相关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充分。
(三)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对境外所得的政策存在差异。二者都规定了境外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款的抵免和饶让,抵扣分国不分项等,但内资企业所得税规定经企业申请,税务机关批准,企业可不区分免税和非免税项目,统一按境外应纳税所得额16.5%的比率抵扣。
(四)相关境外所得纳税申报规定忽视国际上会计的差异。我国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来自境外的所得,按纳税年度(公历)计算申报并缴纳所得税。但很多国家会计年度不是公历制,像日本、美国等国是从四月一日到次年的三月三十一日,新加坡则由纳税人自选。因此按照国内会计年度规定统一申报存在很大难度,难以衔接。
五、加强境外投资企业税收管理的建议
(一)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规定,取消内资企业的简易抵扣规定。同时,完善对于境外所得在境外已征税款抵免和饶让提供证明资料的要求。
(二)完善纳税申报制度。建议境外投资收益采用单独设表计算申报。鉴于企业所得税在各国的会计年度和纳税年度的起止时间不同,而调整会计年度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这类问题,可以考虑采用从宽从简办法处理。对境外投资项目的纳税年度应当遵从所在国税收法律规定,不应硬性规定实行历年制。
(三)明确税务机关管理部门。鉴于对境外投资企业管理要求的特殊性及目前税务人员的情况,建议加强税收管理机构的专门化和系统化建设,明确税收抵免与饶让的审核由所得税管理部门负责;税收协定的执行、双边磋商等涉及国际税收的由国际税务管理部门统一负责。
(四)加强信息资料的收集、审核。建议在现有境外所得申报资料的基础上,增加要求企业定期申报境外企业会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等,并且通过情报交换等渠道,确认企业申报资料的真实性。
(五)加大对税务人员国际税收知识的培训。建议对全体税务人员开展国际税收知识和税收协定的培训,提高税务人员自身素质,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落实国际税收协定的执行,维护我国境外投资者的利益,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良好的税收服务。
- 上一篇:浅谈对外投资税收政策措施
- 下一篇:企业税务战略思考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