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税收制度一体化思考

时间:2022-03-03 02:47:00

导语:城乡税收制度一体化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城乡税收制度一体化思考

实现城乡税收制度一体化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目标,实现城乡税收制度一体化关键是要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现阶段要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促进农业发展,创建城乡税制一体化的经济环境,实行先发展经济,再统一税制的政策。

一、农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城乡税收制度一体化的实行

(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还带有自然经济的痕迹,农业产品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不高,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远未达到小康水平的要求。农民收入水平比较低。我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基本上只能满足生存方面的需要。宿迁市*年共有358万农业人口,实现农业总产值196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109亿元,人均农业产值5475元,人均农业增加值3045元。同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28元,平均月收入352元。生产经营形式原始单一。我国广大农村目前大都仍然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形成规模化、集团化的农业生产。宿迁市*年有16家重点龙头企业,都是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无一户是从事种植业的龙头企业。农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由于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种子供应渠道分散,农业技术服务缺位,广大农民还存在靠天吃饭现象。

(二)制约城乡税收制度一体化的主要因素。城乡收入的差距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工作就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税费改革后,应该给农民一个长期休养生息的机会,“以税惠农”应该成为今后国家财政扶持农民、农业、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现阶段城市居民与农民的收入差距仍然很大,*年宿迁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2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1.93:1,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现实还不具备实行城乡税制一体化的条件。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税收征管十分困难。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与国外不同,虽然少数富裕地区的农业已开始规模化生产,但家庭小生产制度仍占主流。在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税收征管将十分困难。例如,征收增值税和所得税,面对小农经济状态下的千家万户纳税人,收入、成本、费用无法准确计算,其征管成本将非常高,容易造成农村征纳秩序的混乱。农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其计税依据规模较小。我国现行对货物征收的主要是增值税与二次分配的所得税,其计税依据都是增值额或所得额,农业初级产品的收入扣除项目种子、化肥、农药、水、电等物料消耗已经微乎其微。以农业生产单位或个人征收的增值税、所得税,在其收入扣除物料消耗或成本、人员工资等费用后其计税依据基本为零。

二、当前需要完善的涉农税收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没有排除对农业产品的征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也规定包括农业生产组织在内的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因此农业税取消以后,农村不是无税区,农业也不是无税产业,仍然要对农产品征收增值税,对农业生产经济组织征收企业所得税,现阶段重要的是进一步完善涉农税收政策,加大对涉农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奠定基础。

(一)明确农业产品范围。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富民优先。一方面要准确界定农业产品的范围,采用列举式和概括式的办法来重新确定农产品征税对象和税目;另一方面要明确农业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的概念,促进农业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

(二)扩大农业经济组织享受税收优惠的范围。国家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控股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业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但是对上述企业之外的农业生产组织则无此项税收优惠。为了促进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应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的企业和各类经济组织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建议对个人以及农业生产单位销售初级农业产品,实行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其原因有三:一是现行的增值税政策已对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但是对购销农业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征收增值税的政策,具体税收征管中,无论是在自产与购销身份的区分上,还是在购进抵扣增值税的计算上,具体操作时都存在很大难度,不仅征税成本高,而且偷漏税现象严重;二是国有粮食企业购销粮食目前已经实行了免征增值税的政策,为了税收公平原则,有必要扩大到其他经济成分的纳税人;三是一般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购进农业产品,可以凭农业产品收购凭证按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其销售额(不含增值税)按13%税率计算销项税额,经测算在其毛利率低于13%的情况下,纳税人将无增值税可缴。由于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农业经纪人已经不可能获得过多的利润。同时,农业产品免税,农业经济人有让利给农民的利润空间,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三、城乡一体化税收制度的设想

按照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税收制度应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引导和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产品供求均衡,保障农民收入。

(一)建立适合农业特色的增值税制度。针对农业产品附加值低,成本核算不可能十分精细的实际,对农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品应采取既切合实际又简便易行的征税办法。一是对销售初级农业产品继续实行免征增值税的政策,以鼓励农业生产者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为提高农产品技术含量奠定经济基础。二是对以农业初级产品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实行简易办法征收。为了保证增值税链条的完整,彻底避免农业产品收购发票虚开虚抵、管理混乱的现象,改进现行的一般纳税人企业购进农业产品实行按收购额依13%计算抵扣增值税的办法,根据目前平均税负测算,并体现对涉农产业扶持的政策,可以适用4%征收率。三是以农业产品或以上述简易办法征收的产品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仍实行17%的增值税税率,对购进免税农业产品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购进简易办法征税的产品,按实际征收的4%增值税抵扣进项税额,适当增加工业产品的税负,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缩小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

(二)建立体现促进农业发展的所得税制度。农村的所得税制度主要是对农业生产经济组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农业生产经济组织在允许实行加速折旧等促进发展措施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农业生产经济组织规定一定的免征额,保护农业发展的后劲;对农民个人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问题,由于农业生产影响因素很多,风险较大,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农村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促进农民实行规模化生产,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应予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建立保护农业资源的消费税制度。为了节约农业资源,对资源耗费大的,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和行为,特别是以粮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实行加征消费税制度。如已经对消耗粮食产品的酒及酒精,耗用林业资源的实木地板、一次性筷子等产品征收消费税。尝试将消费税扩展到林业,建议对砍伐树木的行为征收消费税,以棵为计税依据,实行定额税率,促进林业资源的保护,特别是对未成材林业资源的保护,有效制止乱砍滥伐。

(四)建立切合农村实际的地方税收制度。为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对农村居民生活用地制定一个标准,超过标准的生活用地实行土地使用税制度,限制农村建设庄园、别墅以及宅基地浪费严重的问题,引导农民实行集中居住,节约土地资源。同时对销售农业产品及相关的合同免征印花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