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三农问题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27 10:01:00

导语:旅游三农问题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旅游三农问题调研报告

近些年来,农民、农村和农业(简称"三农")问题正在成为一个影响中国政局稳定和困扰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二月初,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就反映了中央领导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而近期各地的"两会"上面,"三农"问题同样也是各级代表关注的热点。

从*年到*年,全国农业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已连续七年没有一年超过5%,年均增长4%,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到*年,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已经扩大到1:3.24,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到*年这个比例又将扩大到1:7。与此对应的是,我国农业在GDP中的份额下降到15%,而农业就业的份额仍然占到一半。农民问题的现实体现主要是土地问题和就业问题;农村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而农业的问题要得到有效解决不仅需要发展高效优质农业,还要从农业之外的其他产业中寻找思路。旅游业由于具有自身带动性强、就业门槛相对较低等特点,使其有潜力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和积极发展国内旅游本身就有助于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旅游业是一个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综合性产业,而在旅游中"吃"的过程基本上就是一个消费农产品的过程。此外,旅游中"购"的内容中也包含了一部分特色农产品或是由农民加工的手工艺品。*年,过夜海外旅游者的人均花费中餐饮占到了7.5%,购物占到了19.5%;同年,城镇居民出游花费中,餐饮占到16.7%,购物占到16.9%。加上农民出游活动消费的农产品,因旅游活动引起的农产品相关消费估计在1000亿左右。

此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渠道。*年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收入占据了农民收入增加部分的42%。第三产业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农村劳动力有很强的吸纳能力。现在服务业中,农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大概已经占到总从业人员的50%以上。据*年的数据,异地服务业是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最主要行业,占总数的44.6%,绝对数在4000万人以上。尽管没有具体的统计,但可以想见,在离乡外出就业的约一亿农村劳动力中,由旅游业吸纳的当不在少数。这无疑是对解决"三农"的一种贡献。

二、景区景点周边的农民切实感受到了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利益。

观光旅游一直是我国旅游业的主要产品。从我国发展旅游业一开始,一些开发较早的风景区周围农民就从发展旅游业中获得了很大的收益,许多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业告别了单纯的农业,把重心转到了为游客服务上。随着近几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景区景点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解决的农村劳动力,给农民带来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有旅游经历的人应该不会忽视许多景区内数量庞大的"抬滑竿"队伍,马帮以及众多的小商小贩。在一些游客众多的著名景区,周围农民的富裕程度甚至是许多城镇居民赶不上的。由于有了特定的风景资源,使得这些特定地区在发展旅游业上有了很强的比较优势。借助这种优势发展起来的旅游业,在解决这些地区"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城市周边新兴的农业旅游有望成为旅游业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新的亮点。

农业旅游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个旅游品种。一经出现,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一些地方,农业旅游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比如相对于全国的农民增收缓慢,北京这些年农民纯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尤其是*年更高达11.5%,首次超过城市居民同比增长幅度。日前,北京市农委主任李进山在北京的"两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提到发展观光农业是农民纯收入高速增长的一条重要因素,并提出要把农业和文化旅游结合起来,真正搞好都市型农业。

农业旅游规模可大可小。大的可能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形式出现,小的形式主要是数量众多的"农家乐"或是民俗旅游点。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乡镇企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军。随着乡镇企业的衰落,农民就业和增收开始出现困难。农村打工经济的发展使这一问题有所缓解,但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主要原因是城市下岗职工增多,以及近几年的通货紧缩,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机会越发困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不少农村劳动力需要在农村寻找就业机会。

和发展乡镇企业类似,笔者认为,发展农业旅游有就地销售农产品、就地解决农民就业、就地增加农民收入的"三就地"优势。此外,发展农业旅游还有早期乡镇企业(早期乡镇企业多指农村的制造加工业,其实农业旅游以企业形式出现时,应该也属于从事服务业的乡镇企业)不具有的优势。现在乡镇企业的工业制成品不能再像短缺经济时代一样不需要考虑什么销售问题,而是需要面临更为激烈的国内甚至国际竞争。由于多数乡镇企业并不具备信息、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面临的市场风险很大。反观农业旅游点,其客源市场基本上以周边城市为主。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一定区域内的农业旅游点甚至可以在特定市场内形成相对的垄断。此外,农民开发农业旅游相对工业制造也更具比较优势。

另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业旅游也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近些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很快,虽然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日渐扩大,但是同时也增加了农业旅游的潜在旅游者。此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城镇居民的出游还是会以短距离为主。城市周边的农业旅游点有望成为多数城镇居民的周末出游的主要目的地。此外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私家车的迅速发展,也给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旅游提供了契机。这使得农业旅游有可能为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做出新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抓紧做实做好。国家旅游局将在今年开始验收一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就是推动全国农业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势头较盛的"农家乐"面临着产品单一、老化的危险,有必要未雨绸缪,对其规范引导,推动其创新,以更好地吸引游客。此外,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特别提到要"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国务院已批转了农业部等几个部委的农民培训规划,每年要培训上千万人。可以考虑在其培训中有更多针对旅游服务的内容,以便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来增加其进入旅游业的机会。另外,还应争取加大对农村地区有一定市场前景的旅游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而带动这些地区农民就业,增加这些地区农民的收入。因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旅游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有其他产业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大力发展旅游业,并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更好地解决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