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思想生活状况报告
时间:2022-02-25 03:28:00
导语:妇女思想生活状况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发展目标和任务。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就要激发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干劲和热情,发挥她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年是*市妇联开展《*妇女思想生活状况调查》滚动调研的第三年。本次调查,通过了解*妇女在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新农村建设和实现"新*、新奥运"战略构想、推进首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进程中的思想动态、生活理念及其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来掌握*妇女现实生活中最关心和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以便准确地把握*妇女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脉络,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妇女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依据,进一步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在*县6个区县等距抽取的18个街道、乡镇中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女性中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1800份,回收1800份,问卷有效率100%。
问卷内容包括三部分49个问题: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劳动及生活自理情况、在业状况、月及年收入情况等;二是调查对象的思想状况,包括*妇女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和一些重大事件的认知与关注程度,对政府工作的评价和首都未来发展的看法,对人生观、价值观和自身发展的认识;三是调查对象的文化生活状况,包括对个人和家庭生活的态度和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等。
第二部分调查摘要
一、调查对象的信念和世界观情况
1.调查对象对社会制度的认识上,有60.3%的人同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斗争是长期的",有32.9%的人同意"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逐步融合",较之2005年分别上升0.2和1.6个百分点。
2.调查对象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及"党和政府的信任"等问题的态度上,均以90%以上的比例保持很高的坚定性和信心,与2005年相比有2.1-4.0个百分点的升幅。
3.调查对象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表示认同,90.2%的人赞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要保证",76.6%的人关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调查对象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前景的态度,表示"充满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比例均超过86%,比去年略有提高。
5.调查对象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发展和发展理念的认识,认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占38.6%,与去年提高4.7个百分点;认为"发展很快,问题不少"、"表面发展很快,实际效益很差"及"形势严峻,面临危机"的分别占40.7%、12.2%和2.9%,同比下降了1.1-3.1个百分点。
二、调查对象对政府工作和社会事务的关注与认同
1.调查对象对国内外重要事件的关注程度。对全国和*市人大、政协会议表示"关注"和"比较关注"的占81.8%和81.2%;对*市"*"规划和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及"*+10"活动表示"关注"和"比较关注"的分别占81.1%、82.3%和73.6%。对于《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通过并颁布实施,有78.1%的人认为"深受鼓舞",表示"很支持"。
2.调查对象对"计划生育"、"男女平等"、"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等基本国策贯彻落实情况的关注度。其满意度分别为89.7%、82.8%、62%、57.2%,较之去年没有明显变化。
3.调查对象对影响稳定的主要因素的看法。"腐败问题"仍以61.5%的最高比例成为影响稳定的首选因素,但比例比去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
4.调查对象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仍集中于"养老"、"医疗改革"、"农民增收"、"失业"、"社会治安"、"教育收费"等,比例分别为68.3%、53.5%、31.0%、29.5%、27.6%、21.8%。与去年比,比例升幅最大的是"医疗改革",上升了7.4个百分点;降幅最大的是"房屋拆迁",下降了7.3个百分点;而对"购房、买车"的关注度则持续升温,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
5.调查对象对政府主要工作的评价。"公共交通"、"城市管理"、"社区服务"以69.4%、67.9%和66.1%的较高满意度继续排在前三位。不满意率排在前四位的是:公共医疗服务、物业管理的监管、拆迁安置和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分别占48.5%、44.7%、39.9%和38%,但比2005年下降了0.3-9.2个百分点。
6.调查对象对*今后发展的前景。70%以上的人表示"充满信心"和"比较有信心",其中对能够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信心选择率达到95.8%。
三、调查对象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与看法
1.调查对象对思想教育方式效果的认识。83%以上的人认为电视、书籍报刊和广播是效果好和比较好的思想教育方式。
2.调查对象对"个人相信什么"的看法。选择"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高居首位,占46.7%,比上一年增加4.5个百分点。
3.调查对象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选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比例为51.8%,比2005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
4.调查对象认为,女人一生中重要的是"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身体健康无疾病"和"拥有一份顺心的工作",分别占92.3%、90.7%和57.3%。选择"不断追求更高的权力"和"只要有钱就什么都有了"的分别仅占0.9%和0.5%。
四、调查对象的社会参与和就业状况
1.调查对象对女性应具备的重要品质和能力的理解。认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和"正直、善良"的依然排前两位,分别占83.7%和65.6%,"乐观豁达"排第三位,占47.1%。而2004和2005两年均排在第三位的"勤俭持家"下降了14.1个百分点。
2.调查对象对就业问题的态度。关于女性从业的重要条件,48.1%的人将年龄作为首选,位居第二的是"学历",占46.1%,排在第三位的是"技术专长",占44.1%。关于影响女性再就业的主要原因,居前三位的是"年龄偏大"、"缺乏专业技能"和"文化程度较低",分别占77.3%、65.4%和65.2%。
3.调查对象对影响自身发展问题的看法。"家务负担重"居首位,占66.2%。排在第二、三位的分别是"安于现状"和"性别歧视",比例占47.0%和35.4%,2005年排在第二位的"妇女自身素质低"此次排在了第四位,但与第三位的"性别歧视"仅相差0.8个百分点。与2005年相比,"安于现状"的增幅最大,达到7.2个百分点。
4.调查对象对目前工作满意度的认同。表示"比较满意"的占42.4%,与去年基本持平。"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分别占10.9%和12.7%,较2005年降低了3.0和6.4个百分点。
5.调查对象拥有保险的情况。与前两年调查数据对比,女性拥有保险的情况没有大的改观,作为基本生活保障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比例较去年升幅3.5个百分点,医疗保险降低6.4个百分点。
五、调查对象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状况
1.调查对象获取信息的途径。列于前两位的是电视和报纸、杂志,分别占90.5%和55.4%。排在末位的是网络,占15.3%。
2.调查对象的生活方式。调查者中,有上网经历的超过五成,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用手机收发短信和持卡消费的分别占65.8%、49.3%,比上年高出11.1和20个百分点。关于"上网的主要目的",调查显示,查找资料的占74.4%,浏览新闻的占59.3%、休闲娱乐的占22.9%,收发邮件的占21.2%。
3.调查对象对业余时间从事活动等问题的看法。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看电视"的占82.3%;"做家务"的占78.9%;"阅读书籍报刊"的占48.1%。从调查对象的学习内容看,时事政治类居于首位,其后依次为生活类、实用技术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学艺术类、人物传记类、言情类、其他、武侠类,与上年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六、调查对象对家庭生活若干问题的态度
1.调查对象最关注的家庭生活问题依次为:家人身心健康、子女教育、家庭收入、家庭成员就业、老人赡养、住房问题、娱乐健身及其他。其中关注"家人身心健康"和"子女教育"的分别占82.9%和44.3%,比上年提高了1.0和2.7个百分点。降幅最大的是住房问题,比去年下降了4.2个百分点。
2.调查对象对子女的教育依重要程度排列为"思想道德教育""智力开发"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分别占70.9%、9.4%和7.8%。
3.调查对象在赡养老人的方式上,表示"与老人(或子女)同住"的占70.6%;与"老人结伴互助"的占28.4%;"请家庭服务员"的占27.6%;赞成"老人独立生活"的占25.4%;"养老院"(21.7%)、"社区居家照顾"(16.5%)"托老所"(5.7%)"其他"(4.3%),与上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4.调查对象对恋爱、婚姻家庭的认识和看法。对"结婚不要孩子"、"搭帮过日子"和"独身"持"赞同"和"比较赞同"态度的分别占16.5%、15%和9.5%,对"非婚同居"、"未婚先孕"、"网恋"和"同性恋"的赞同率均不超过4%。
5.调查对象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满意度最高的是婚姻质量,最低的是收入状况。而78.9%的人认为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6.调查对象对家庭生活中最大的担忧是子女升学、收入太低、职业得不到保障和子女就业,分别为22.5%、18.5%、16.1%和14.5%。与去年相比,对子女升学问题的担忧增长了5.6个百分点,对收入低的担忧减少了6.5个百分点,其他选项比率基本持平。
第三部分调查主要发现
一、调查对象的思想状况
(一)调查对象的信念和世界观情况
1.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认识。表1集中反映了调查对象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和观点。
*
与2004、2005年比较(见表2):总体上看,对于各项观点的看法,无论是"同意""不同意"还是"说不清",三年所占比例变化不大。对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和斗争是长期的"、"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只要国富民强就行"、"西方的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这三种观点的认同率始终很高,保持在60%左右。而在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走向问题--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逐步融合"这一观点上,选择"同意"、"不同意"、"说不清"的各占调查对象总数的1/3,这说明当代女性群体对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认识。
2.调查对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等有关"四信"问题的态度继续保持很高的坚定性和信心,均占90%以上,比2004、2005年略有增幅(见表3)。从文化程度分组来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对"坚定"、"充满信心"、"信任"的选择率均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组5-10个百分点,可见高学历女性对"四信"问题的态度更为坚定。
3.调查对象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给予了较高的认同。调查结果显示,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执政水平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要保证"表示赞同的占90.2%,比去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对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表示关注的占76.6%,其中30.9%的关注者认为它"重塑了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比去年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见表4)。在选择"不关注"的调查对象中,48.4%的人认为是"形式主义,教育走过场"。值得注意的是,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关注程度与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文化程度越高,关注度越高(见图1)。
4.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前景的认识,"充满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比例较高(见表5、图2)。与2005年调查相比,对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前景选择"充满信心"的比例均比去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增长了7-9个百分点。而从职业状况分类来看(见图2),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前景的信心均低于其他职业群体。
5.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看法反差很大。从表7、图3可见,认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比例较之前两年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认为"发展很快,问题不少"和"形势严峻、面临危机"的比例有所降低。认为"表面发展很快,实际效益很差"的人占12.2%,比去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达到三年以来的最高点,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对该项的选择率较其他人
对于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理念的认识,是本次调查的新增内容。调查结果显示(见表6),调查对象对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有较高的认同率。对于几种观点的认同率与调查对象的年龄呈负相关,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即认同率随着调查对象年龄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见图3(1)、(2))。这说明高学历的年轻女性更能充分理解和接受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理念。
表6:对于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理念的认识(%)
同意不同意说不清
现阶段发展经济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是可以避免的57.919.822.3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89.02.28.8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88.32.79.0
(二)调查对象对政府工作和社会事务的关注与认同情况
1.对国内外重要事件的关注程度。一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主要有:同志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市及各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五年规划出台、*市"*"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颁布、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活动("*+10")在*成功举办、《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案)通过并颁布实施、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等等。
首先,对全国"两会"和*市"两会"表示"关注"和"比较关注"的比例较之2005年略有下降(见表8)。其中,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者、离退休人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全国和*市"两会"的关注率普遍高于其他人群。
其次,对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70.4%的人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有27.2%的人认为"提法非常好,但实行很难"(见图4),有2.4%的人对此表示"无所谓"。
第三,对出台和颁布的本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五年规划和"*"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分别有81.8%和82.3%的人表示"关注"和"比较关注",也有4.4%和4.7%的人选择"不知道"(见表8)。
表8:对"*"规划出台的关注度比较表(%)
关注比较关注不太关注不关注不知道
*市及本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五年规划的出台47.234.611.72.14.4
"*"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出台49.133.210.72.24.7
第四,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0周年会议于2005年8月在*举行,与会代表充分交流了各国促进妇女发展、实现性别平等的经验和做法,并通过了《*+10宣言》,在加强全球团结合作,实现性别平等、发展与和平等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调查数据显示(见图5),有超过七成(72.6%)的调查对象对此表示"关注"和"比较关注"。也有7.1%的人表示"不知道"。
第五,对《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的通过并颁布实施,分别有35.6%和42.5%的人表示"深受鼓舞"、"很支持",认为该法律将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见表9)。同时,有13.1%的人持观望态度,认为关键在于是否有法可依,还有8.8%的人表示"该法不会发生太大作用"。可见,《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案)还没有深入人心。
表9:对《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案)通过并颁布实施的看法(%)
百分比
深受鼓舞,此部法律将为切实保障妇女权益发挥作用35.6
很支持,此法为保障妇女权益提供了法理依据42.5
该法不会发生太大作用,现实中侵害妇女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8.8
要看是否有法可依13.1
第六,对2005年10月1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返回地面这一重大事件,分别有52.1%和35.9%的人表示"长中华民族志气,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展示了我国在航空技术领域的突飞猛进"。有9.8%和2.2%的人认为"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是为了自身的繁荣稳定"、"应把发展尖端科技的资金用于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
表10:对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看法(%)
百分比
长中华民族志气,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52.1
展示了我国在航空技术领域的突飞猛进35.9
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是为了自身的繁荣稳定9.8
应把发展尖端科技的资金用于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2.2
2.对基本国策贯彻落实情况的满意度。认为"计划生育"、"男女平等"、"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四项国策落实情况好的人分别占89.7%、82.8%、62.0%、57.2%,与2005年的调查排序一致。其中对"保护资源"的满意度,比上年上升了近3个百分点(见表11、图6)。尽管如此,对其认同度仍低于其他国策6-30个百分点。
3.对影响稳定的主要因素的看法。"腐败问题"仍以61.5%的最高比例成为影响稳定的首选因素,但比之去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见表11);"贫富差距问题"以29.1%仍占据第二位,且比例也下降了3.6个百分点,但将其作为首选因素的比例却上升了3.1个百分点。"社会保障问题"以32.8%仍居于第三位,比例上升了4.7个百分点,且将其作为首选项的比例也上升了1.5个百分点。如果仅从各因素占首选项的比例来看,前三位依次为腐败问题,占61.5%、贫富差距问题,占14.1%、失业问题,占9.3%,这与做三项合计时的排序是一致的,与2005年的调查大体相同。另外,从年龄分组、职业分类与文化程度分类所做的相关分析结果看,均与上年无太大差异。
4.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热点。总体而言,调查对象关注的热点仍集中于"养老"、"医疗改革"、"农民增收""失业"、"社会治安",比例分别为68.3%、53.5%、31.0%、29.5%、27.6%。但在局部也有细微变化。从三项合计来看,对于医疗改革问题的关注度比之2005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而农民增收、失业、教育收费等问题则分别下降了2-4个百分点。此外,对房屋拆迁问题的关注度下降最为明显,直降了7.3个百分点,达到3年以来的最低线;对购房、买车的关注度依然处于升温阶段,继2005年猛涨了6.4个百分点后,今年又有了近3个百分点的涨幅,本科以上学历者及30岁以下人群对该问题的关注度较其他人群高出近10个百分点。可见,尽管在一些关系全民利益(如养老、医疗改革)的热点问题上,受访者的关注度比较一致,但由于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受访者的关注点也日趋多元和分散。
5.对政府主要工作的评价。从对政府工作满意率的排序上,基本保持了去年的调查格局(见表13),对"社会治安"、"拆迁安置"、"金融服务"、"水电气等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均有较大程度增幅,比去均提高了5个以上的百分点。从不满意率的角度看,公共医疗服务、对物业管理的监管、社会治安管理、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等几项依然是"老大难"问题,尽管不满意率均有下降,但仍然有4成以上的选择率。可见,要让百姓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感到舒适、便利、快捷,并不是一件易事。
注:将"满意"和"比较满意"、"不太满意"和"不满意"进行了合并。
6.对*今后发展的信心。三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4),调查对象对首都社会的稳定、市民公德意识的教育、妇女参政和流动人口的管理这几项工作的信心有显著提高,比2005年增加了5-8个百分点,其他各项均没有明显变化。
对*三步走战略目标认同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5),"充满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比例均比上年有一定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对"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和"2050年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城市"这两个项,"充满信心"的比例分别为39.2%和40.1%,比2005年提高了4.6和6.6个百分点。随着*市及各个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五年规划的出台,*三步走战略目标有了更为具体、有针对性的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这无疑更加坚定了市民对实现三步走的信心。
本年度增加了对*"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同度的调查(见表16),选择"充满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比例分别为86.2%和83.4%。从事农林牧渔行业的受访者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选择"充满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人群,达到95%。
(三)调查对象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与看法
此方面调查内容包括:对思想教育方式效果的认识、个人相信什么、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和女性一生中重要的是什么。
1.对思想教育方式效果的认识。表16显示,被调查对象最看重的教育方式依然是传统的"电视"、"书籍报刊"和"广播",且"书籍报刊"尽管在2005年的调查中比例有所下降,今年却有了近4个百分点的涨幅,一跃排在"效果好"的第二位。此外认为"教育基地"、"联谊活动"、"互动式座谈"、"个别谈心"等方式"效果好"比例也有了一定程度增长,这说明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在受访者心目中依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另外,网络作为快速、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日益受到被访者的关注。200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网络"的认同度比2004年有8.4个百分点的涨幅,今年虽然没有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但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它作为现代化大众传媒方式的重要力量。
2.对"个人相信什么"的看法。本次调查沿用了2005年的内容选项,包括"自由、平等、博爱"、"命"、"忠孝仁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什么都不信"、"说不清"、"其他"共七项。结果显示(见图9),选"自由、平等、博爱"的高居首位,占46.7%,比上年增加了4.7个百分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什么都不信"、"命"、"忠孝仁义"则分别居于第二、三、四、五位。
从年龄和文化程度分组来看,选择"自由、平等、博爱"的比例随受访者年龄的增大而降低,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及"命"的变化趋势则恰恰与此相反。这表明,被调查女性中的高学历者和年轻人大多认同"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
3.对处理人际关系原则的态度。图10-11、表18显示,选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比例为51.8%,比上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选择"先人后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比率与上年相比略有下降,但依然排在第二、三位。选择"先为自己,后为他人"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比例仍然较低,和2005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4.对"女人一生中重要的是什么"的看法。拥有美满幸福的家庭、健康的身体和一份顺心的工作依然是受访女性的首选(见表19)。此外,"拥有广博的知识"、"活得潇洒、无拘无束"、"成就一番事业"在女性看来也是十分重要的。可见,女性对待生活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同时也带有区别于男性的显著特点。
(四)调查对象的社会参与和就业状况
1.关于"女性应具备哪些重要品质和能力"。"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正直、善良"、"乐观、豁达"依次列在前三位(见表20),分别占83.7%、65.5%和47.1%。而2004年、2005年列于第三位的"勤俭持家"直降了14.1个百分点,但从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分组来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群体、农林牧渔行业工作者选择"勤俭持家"的比例依旧超过50%,明显高于其他群体。这说明女性要逐渐摆脱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更加注重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以及与之相关的能力和品质的提高。
2.关于女性就业问题。年龄、学历、技术专长和工作经验被认为是女性从业的重要条件(见表21、图10)。2005年调查中排在第二位的"年龄"本次以48.1%的比例列在首位,超出"学历"1.6个百分点,对"技术专长"的选择比例也有一定增幅,上升了1.4个百分点。而对"影响女性再就业主要原因"的调查显示,"年龄偏大"三年来一直以高于77.3%的比例排在第一位(见表22、图11),有65%以上的人认为"文化程度偏低"和"缺乏专业技能"也是阻碍女性再就业的主要原因,这说明,社会总体就业趋势的低龄化给女性就业造成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而越来越多的女性已经开始认识到拥有相应的学历和一定的技术专长才能使自身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此外,在今天的劳动力市场上,阅历和经验也被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所看重,成为女性求职的重要砝码。这在本年度的调查中也有所反映,选择"工作经验"的比例比2005年提高了6.7个百分点。
3.关于女性自身发展问题。问卷以"阻碍妇女自身发展的主要因素"考察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以打破束缚妇女发展的障碍,使女性在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获得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2、13,表23、24),阻碍妇女自身发展的主要因素排在首位的是"家务负担重",占66.2%,这表明家务负担过重依然是目前制约女性发展的最大障碍,其次是"安于现状"和"性别歧视",分别占47.0%和35.4%,比上年提高了7.2个和4个百分点。而2005年排在第二位的"妇女自身素质偏低"在本次调查中下降了10个百分点排在了第四位,这也说明,女性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不仅需要正视自身的弱点和局限,努力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倡导两性平等、重视女性价值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
4.对目前工作满意度的认同。调查中,四成以上的人对自己目前从事的工作持"比较满意"态度(见表25,图14),比2005年上升了4.6个百分点。真正"满意"者最少,仅为10.2%,仍然比上年增加4个百分点。13.6%的"不满意"率较之上年减少了进7个百分点。
若从不同年龄、学历、职业、在业等特征加以考察发现,受访者对工作的满意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历的提高而增长。待岗失业者、农林牧渔行业工作者的不满意率(为"不太满意"与"不满意"的合计数)最高,分别达到46.6%和32.8%,尽管如此,较去年也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
5.调查对象拥有保险的情况。三年的数据对比可见(见表25),女性拥有保险的情况没有大的改观,作为基本生活保障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除失业保险的比例略有升幅(增3.5个百分点),其他与上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其中医疗保险减少了6.4个百分点。从职业分类来看,农村妇女拥有保险的情况有所改观,与上年相比,养老和失业保险有较大涨幅,分别增加了15.2个和7.1个百分点,尽管与同期的其他人群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但这毕竟显示出了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逐渐进步和完善。
二、调查对象的文化生活状况
(一)调查对象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状况
对受访者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的调查,包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学习的内容和时间、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态度与采取的行为等问题。
1.关于获取信息的途径与生活方式。本次调查延续2005年的问题,遴选出6种目前较为普遍的、大众化的信息获取方式。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6),82.1%的女性还是从电视媒体中获得信息,位列第二、第三位的依然是报纸、杂志(9.9%)和网络(3.8%),且比之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年龄和文化程度分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受访者获取信息的手段与她们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密切相关,电视、报纸杂志、广播、听其他人讲的方式在高年龄组、低文化程度组所占比例较高,而采取网络这一方式的则主要集中在低年龄组和高文化程度组。同时,离退休人员(3.4%)、农林牧渔工作者(4.2%)选择网络作为信息获取手段的比例远远低于其他人群。可见,由于受到知识水平、技术能力、物质条件的限制,女性在获取信息的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依然占主流,而网络这种最为高速、便捷的传媒与大部分女性的生活方式尚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从受访者对"是否采取的生活方式"的回答中也得以印证。
本年度调查中有上网经历的受访者在一半以上(见表27、图21),比上一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经常"上网的人也有所增加,占21.9%,但仍有32.2%的人是"偶尔"为之。上网的目的也主要是查找资料和浏览新闻(见表28),购物、聊天等网络休闲方式在大部分女性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另外,用手机收发短信和持卡消费的比例也有所上升,分别为65.8%、39.3%,比上年均超出10百分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假日外出旅游、看电影/听音乐会也逐渐成为生活中的重要休闲娱乐方式,本年度的调查也显示,七成的受访者有过外出旅游以及看电影、听音乐会的经历。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女性选择任何一项的比例都低于其他人群,这说明大部分农村女性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还存在较大距离;尽管如此,本年度的比例较2005年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种变化趋势说明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生活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这种距离正在不断拉近。
2.关于业余时间从事的活动等问题。从合计比例看(见图18、表29),排在前三位的依然是"看电视"(82.3%)、"做家务"(78.9%)、"阅读书籍报刊"(48.1%),其他各项也没有明显变化,只是"购物、逛街"这一选项比上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可见,女性业余时间依然是在传统的看电视、做家务等休闲、放松的状态下度过的。
从受访者学习的内容看(见表30、图19),尽管时事政治类比去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但依然以70.7%的高比例在本次调查中列于首位,其后依次为生活类、实用技术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学艺术类、人物传记类、言情类、其他、武侠类。与上一年相比排位上没有任何变化。从职业分类看,学习时事政治的比例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最高,为82.2%;而实用技术类则在农林牧渔行业女性中占有较高比例,为60.8%。可见,女性所日常生活中学习的内容与她们的行业性质有密切关系。此外,社会科学类内容在30岁以下的低年龄群体和大学本科以上的高学历群体中所占比例较高,变化趋势并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
从总体看,女性平均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仍普遍偏少(见图21),仅有3成左右的人学习时间可以保证在1个小时以上,这样短的学习时间很难保证效果。结合"受访者家庭成员承担家务劳动的时间"这一问题来看,女性基本上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她们一方面要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一方面又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劳动,难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为自己充电;所以说,女性要获得自身的发展,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与理解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女性也需要不断提高自我学习和完善的意识,不懈努力,积极进取,这样才能使女性群体的整体素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真正达到两性的和谐发展。
(二)调查对象对家庭生活若干问题的态度
涉及的相关内容包括:受访者最关注的家庭生活问题、对目前一些婚恋方式的看法、子女教育、赡养方式、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度、家庭生活中最大的担忧、夫妻离异的原因等。
最关注的家庭生活问题(见图22、表31)。按合计数据依次为:家人身心健康、子女教育、家庭收入、家庭成员就业、老人赡养、住房问题、娱乐健身、其他。与上一年相比,对住房问题的关注率下降了3.8个百分点,其他各项比例均无明显变化。
*
对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排在所有各项中的第二位,比例为44.3%,且三年来一直呈增长趋势。下面我们将通过"您对对子女的教育比较注重什么"这一问题进一步了解受访者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侧重点。依照第一位的选择,本年度的排序分别为思想道德教育、智力开发、良好行为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强健体魄、遇到挫折的承受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与2005年相比,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2.2个百分点,强健体魄下降了2.7个百分点,其他各项均无明显变化,三项合计的结果也与去年的调查基本一致。
表32:*年受访者对子女教育比较关注的问题(%)
第一第二第三三项合计
思想品德教育70.94.72.678.1
智力开发9.422.65.637.5
良好行为习惯7.834.219.361.3
生活自理能力4.616.314.135.1
遇到挫折的承受能力1.78.718.228.6
与人交往的能力1.46.023.230.5
强健体魄4.27.515.827.5
关于赡养老人的方式和意愿。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3-34、图23),上一年调查排于首位的"与老人(或子女)同住"继续以64.6%的中选率遥遥领先。从三项合计的结果来看,排序依次为与老人(或子女)同住、老人结伴互助、家庭服务员、老人独立生活、养老院、托老所、社区居家照顾、其他。从职业分类来看,超过八成的农林牧渔人员选择"与老人(或子女)同住"这一比较传统的赡养方式,这可能更多地与乡村养老情理、家庭环境和经济状况有直接关系。此外,在本次调查中,选择家庭服务员、社区居家照顾的比例也有所上升。从总体上来看,更多的女性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依然比较保守,她们所选择的赡养方式集中在非正式照顾和居家照顾上,而对于养老院、托老所等院舍照顾的形式,认同度比较低。这主观上是由于受到"故土难离""子女送老人去养老院是不孝"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客观上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养老院、托老所等养老机构并不能让人满意。
*
对恋爱、婚姻家庭的认识和看法。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5),对"结婚不要孩子"、"搭帮过日子"和"独身"表示"赞同"和"比较赞同"的分别占16.5%、15%和8.5%。对"未婚先孕"、"同性恋"的赞同率不足1%。从年龄和文化程度分组来看,各项的赞同率都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可见,绝大多数女性恪守着单一而传统的婚恋观,而年轻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女性群体,婚恋观较其他群体而言更为开放和多元化。
*
关于夫妻离异主要原因的调查。认为感情不和、婚外情、缺乏家庭责任感、生活琐事、缺乏物质基础等是构成夫妻离异的主要原因。其中夫妻感情不和、婚外情、缺乏家庭责任感的比例均在65%以上,排序和比例均与上一年的调查结果一致。
*
关于女性选择释放心理烦恼的对象和方式,45.9%的人将倾诉的对象选择朝夕相处的丈夫,其次是朋友,占29.4%,其余各项选择率均低于10%(见表37、图26)。可见,女性选择倾诉对象时考虑第一因素就是信任,其次是方便。而从年龄分组数据中可以发现,选择"丈夫"和"邻居"的比率与年龄呈正相关,而"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的比例变化趋势正好与之相反。
表37:受访者感觉烦恼时倾诉的对象(%)
关于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对婚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满意度最高,均超过84%,对收入状况的满意度最低,占49.2%。这一结果与2004、2005年调查相比变化不大(见表38)。*
对家庭生活最大的担忧。列于前四位的是,"子女升学"占22.5%,"收入太低"占18.5%,"职业得不到保障"占16.1%,"子女就业"占14.5%(见表39、图29)。与去年相比,对收入低的担忧减少了6.5个百分点,而对子女升学问题、子女就业问题的担心则分别提高了5.6和3个百分点,前者更一跃成为本年度受访者生活中忧虑的首位问题。
*
第四部分结论与建议
第一,部分女性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走向存在模糊认识,应该进一步加强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年来,受访女性对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和斗争是长期的"、"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只要国富民强就行"、"西方的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这三种观点的认同率始终很高;而在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走向问题--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逐步融合"这一观点上,部分女性持肯定态度或是含混不清。这说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问题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淡化,当代女性群体更加看重的是"国富民强"的结果,而对于何种社会制度持无所谓的态度,进而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认识。然而我们今天所为之努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应该始终牢记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绝不能堕入实用主义的圈子。这一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妇女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澄清她们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存在的模糊认识,坚定"四信"理念,培育"四自"精神,树立崇高理想,努力把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使自己能够在本职岗位上为促进首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做贡献。
第二,不同女性群体对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发展理念的认识存在差异,应该进一步解决现实生活中关系妇女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与2005年调查结果相比,今年受访者对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前景选择"充满信心"的比例比去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仍然有12.2%的人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表面发展很快,实际效益很差",这一数字比去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达到了三年以来的最高点,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对该项的选择率较其他人群高出5-8个百分点。下岗失业女性作为改革开放过程中最早形成的、规模最大的弱势群体,对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和反感。对于这一群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该持续予以关注,一方面要密切体察下岗失业者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给予她们足够的生活保障以及精神支持,另一方面要为她们创造更多的培训、就业机会和创业优惠条件,帮助她们走上再就业甚至是自我创业的道路。
第三,妇女对能源问题给予了持续关注,应该进一步调动妇女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基本国策贯彻落实状况的满意度上,受访者对"保护资源"的满意度上升了近3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政府在2005年提出的"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理念以及此后出台一系列节能措施,对广大市民尤其是作为家庭生活核心人物的女性群体产生了良性影响,节能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尽管如此,对该项国策落实情况的认同度依然低于其他各项6-30个百分点,这就提醒有关部门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加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力度,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及时推出更多更具时效性的措施,切实下大气力抓紧抓好这项工作。特别要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环保、家庭节能方面的特殊作用,调动她们的创造热情,全民齐动员,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惠泽当下,造福后世。
第四,妇女对政府主要工作的满意度有所提升,但部分"老大难"问题亟待解决。受访对象对多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与往年相比均有较大程度的增幅,但仍然有4成以上的被访者对公共医疗服务、物业管理的监管、社会治安管理、劳动力市场的监管等几项"老大难"问题表示"不满意",这些都是包括女性群体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就要让百姓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感到舒适、便利、快捷,政府相关部门针对这些"老大难"问题,应迅速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治疗严重影响市民生活的"顽疾",并下大力度狠抓落实,使我们的首都*以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迎接2008年奥运会。
第五,妇女对*今后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农村妇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满信心。本年度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于首都社会稳定、市民公德教育、妇女参政和流动人口管理几项工作的信心有显著提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女性选择"充满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比例达到了95%。近年来,在国家和市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京郊农村依靠"京郊游"等创新形式带动了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得到了实惠的农村妇女进一步放开思路,依靠自然资源优势开拓创业,搞活了经济,过富了日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首都*更应该切实做到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逐步把京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六,妇女对价值观、人生观的认识与看法和她们的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情况密切相关。在"个人信什么"的问题上,"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为受访女性中的高学历者和年轻人所信仰,而带有强烈宿命论和因果报应色彩的理念还依然停留在高龄、低文化程度人群的脑海中。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女性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她们身上的现代性要素。可见,要让更多女性理解现代社会赋予女性的应有地位和女性自身的生存价值,必须以提高女性文化素质为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社会交往范围小的女性群体中,更应该大力倡导民主、进步、文明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七,妇女拥有保险的情况不容乐观。从三年的调查结果中发现,女性拥有保险的情况没有大的改观,作为基本生活保障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三年来增幅很小,甚至出现了下降的状况。社会保险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成员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它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水平以及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力度。如何提高社会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使其充分发挥社会安全阀的重要作用,切实保障包括女性在内的广大社会成员应享有的基本权益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中,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正在日益完善,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体制,覆盖范围小,保障水平低,这应特别引起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重视。
第八,女性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依然比较保守。受访者所选择的赡养老人方式集中在非正式照顾和居家照顾上,而对于养老院、托老所等院舍照顾的形式,认同度比较低。这主观上是由于受到"故土难离""子女送老人去养老院是不孝"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客观上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养老院、托老所等养老机构并不能让人满意。应对社会老龄化,一方面需要包括女性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树立现代养老观念,认识到正规服务、正式照顾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同时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养老院、托老所等福利院舍的管理和监督,改善院舍环境和服务质量,鼓励多方出资、不同价格档次的院舍发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解决日益严峻的养老难问题。
- 上一篇:妇联决策回顾性研究
- 下一篇:妇联建设论坛综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