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统计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2-24 04:51:00

导语:服务业统计问题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服务业统计问题及对策

最近,*市政府在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服务业统计考核工作,建立和完善服务业发展的统计调查制度、信息制度及目标责任制度,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研究制定符合*市服务业发展实际的统计指标体系”。因此,统计工作如何适应服务业发展的新要求,及时准确地反映服务业的发展变动情况,就成了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市服务业统计工作现状

1、行业分类:改革开放前,*统计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服务业统计十分薄弱。1992年实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以后,GDP核算范围扩大了到包括服务在内的所有领域。按照国家最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等15个门类,47个大类,180个中类,339个小类。

2、数据来源:目前,服务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来自统计部门内部统计数据,二是来自有关部门的会计和统计报表。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等三大行业数据分别取自市统计局投资贸易科的贸易专业和房地产专业统计报表(这三大行业统计由国家统计局直接组织实施);道路运输业数据来自市交通局,邮政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数据来自各信息服务公司,金融业来自各专业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其他服务业数据来自财政局会计资料和劳资报表。

3、测算方法:季度服务业核算主要分为六大行业,从2008年一季度起采用新办法——省管与市管相结合。省管即由省局直接测算分地市部分行业的增加值。市管即由各地市测算部分行业增加值,然后全省联审。省局直接测算的服务业行业有“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金融业”等三大行业。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根据各市当季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占全省的比重测算;住宿餐饮业增加值根据各市当季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占全省的比重测算;金融业增加值根据各市当季存贷款余额占全省的比重测算。

各市测算、全省联审的服务业行业有“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三个行业。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全省联审的主要依据是各市当季客货运周转量增长速度、邮政业务总量增长速度和电信业务总量周转速度;房地产业联审依据是省投资处提供的各市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及其增长速度、商品房销售额及其增长速度、房地产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其他服务业联审依据是服务业营业税增长速度、营利性服务业占其他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年其他服务业占比(或按同一增长速度控制)。

4、统计机构及人员配置:目前市、县、乡三级统计部门均沿用多年前的机构设置。市局工交科、投资贸易科、社会人口科分别承担*市公路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和劳动工资统计。县(市、区)设有对应的专业股,负责收集和上报有关统计数据。乡镇只有统计工作站,一两个人搞统计。市统计局因人少专业多,一般为兼职,从事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房地产业等四大服务业统计的人员只有两个人,县(市、区)从事服务业统计的平均不到一个半人,乡级统计更是一人兼数职,平均不到半个人。

二、目前服务业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现有条件制约,*市服务业统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今年全省服务业核算方法改革之后,使服务业统计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统计滞后----现有的服务业统计机构和统计力量,已经明显落后于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从统计部门的力量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统计工作的任务、难度逐年加大,但统计力量却呈相对减弱趋势。特别是2000年进行的全国机构改革,进一步削弱了基层统计部门的力量,过去就存在的任务与力量的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服务业统计,服务业行业门类由过去的3个增加到15个,报表任务增加了几倍,但人员却没有增加;内部机构设置上,一直沿用多年以前的机构设置,显然不能适应目前服务业发展对统计的需要。

2、统计缺位----众多派生的现代服务行业统计空缺,直接影响到服务业核算的数据质量。在年度服务业核算中,15个门类中有常规统计的共四个门类,占全部服务业门类26.7%。其中,有测算依据的共15个行业,占服务业行业(47个)总数的31.9%;其他32个行业,普查年份靠组建临时机构,抽调各方面人员来完成。其他年份主要是通过财政决算表、劳资报表、普查资料及投入产出调查资料间接推算,占服务业行业总数的68.1%,日常统计出现明显的空缺。也就是说,服务业统计领域面临的是“三统计,七分估计”的无奈与尴尬。

3、约束力差---个别部门对统计报表重视程度不够,依法统计难度较大。由于个别部门的统计法律意识淡薄,配合程度差,对统计报表不重视现象依然存在,迟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给*市服务业统计工作无形中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近几年,随着《统计法》和《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的贯彻和实施,部门统计报表情况有明显好转,但政府统计对部门统计报表的约束力仍很有限。

4、指标不规范----部门指标设置不规范,不利于服务业增加值核算。由于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涵盖的行业众多(既有市场化程度高的私营、民营经济,也有像电信这样垄断或者保护性质的行业,还有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行业等)、变动频繁,而且各个部门的职能不同,指标的名称、格式都存在较大差异,加上现代服务业统计尚处于探索阶段,导致部门统计指标设置不够规范,缺乏统一性,使用起来难度较大。

5、制度不健全----服务业统计制度方法不健全,缺乏科学、统一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方法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数据质量控制制度。

三、关于加强服务业统计的几点建议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困扰着整个服务业统计工作,也影响到*市GDP及服务业核算数据质量。因此,我们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服务业统计改革力度,以适应当前形势对服务业统计提出的新要求,如实反映服务业发展新成果,发挥好统计在和谐*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1、同步发展----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确保服务业统计与现代服务业同步发展。首先是要正确认识服务业统计落后现状,增强危机意识;二是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全国、全省、各市都把加快发展服务业和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列入重要议程,时不我待),增强赶超意识;三是要在统计机构改革上,树立科学发展观。服务业在发展,反映服务业运行情况的统计机构也应当及时跟进。十年前的专业分类及与其相对应的机构设置、岗位及编制已经明显滞后,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对统计的需要。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市服务业单位总数高达11.8万(其中,产业活动单位2.2万,个体户9.6万)。其中,纳入常规统计的单位尚不及服务业单位总数的一半,大部分单位统计缺失。近几年*市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新型服务业不断涌现,对服务业统计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统计工作要顺应服务业发展而发展,不断跟进,及时增设机构、补充力量,努力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

2、提供保障----要尽快增设服务业统计机构,增加服务业统计力量和经费(即三增),为服务业统计提供人力和组织保障。第一,“三增”是服务业统计的需要。目前,服务业15个门类中,有11个门类、35个大类尚未纳入常规统计范围之内,严重影响到*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测算。因此,把11个门类尽快纳入常规统计,不仅需要在政府统计部门中增设服务业统计机构和人员,也需要工商、税务等部门共同配合,进一步规范服务业企业财务指标,配备专兼职财务人员;第二,“三增”是贯彻落实省政府文件的需要。最近,省政府要求增设省、市、县、乡四级服务业统计机构,对强化服务业统计做出了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快落实;第三,“三增”是服务业发展的需要。从服务业发展的趋势看,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新型服务业将不断增加和发展壮大,并最终上升为*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因此,与服务业相配套的统计机构和人员必须不断增加,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第四,“三增”是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服务业统计考核的需要。

从现阶段服务业发展现状考虑,建议在市、县两级统计部门增设服务业统计科(股),下设“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和“生活性服务业统计”两个专业;在乡镇增加服务业统计员。市、县、乡三级服务业统计人员(新增),市局应不少于8个人、大县不少于6人、小县不少于4人、乡镇不少于2人。服务业统计机构和人员问题能否及时解决,关乎到服务业11个门类统计数据能否及时收集、汇总、加工和上报,关乎到*市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准确及时,也关乎到GDP数据的权威性。如果我们继续依靠几个部门报表和部分相关指标测算*市服务业发展规模及其变动情况,显然是很不科学的,也是没有说服力(可信度)的。

3、齐抓共管----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充分发挥各主管部门管理上的优势,分工负责,有效解决目前服务业增幅偏低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各主管部门的优势,采取“分门别类”的办法,共同承担服务业各门类的管理、统计和监督责任,理顺报表渠道,分工负责,通力合作。

4、积极探索----各级统计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服务业统计方案,积极探索服务业统计方法,逐步修订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信息制度及目标考核制度。目前,国家统计局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等三个服务业门类的常规统计调查制度,初步建立了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和十二个服务业重点行业的常规统计调查制度,并初步建立了服务业基本单位名录库和服务业统计调查抽样框。一方面,严格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的要求,确保思想认识、人员、经费落实三到位;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探索服务业重点行业的统计调查方法,研究制定符合*服务业发展实际的统计指标体系,修订和完善服务业信息制度及目标考核制度;同时,要加强对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组织和指导,统一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规范统计指标(以劳动报酬、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税和营业盈余等增加值构成项目为各类服务业通用指标)和统计方法(以部门统计为主,分级统计,条块结合)消除各部门统计中的矛盾和重复,提高服务业统计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5、突出重点----各级服务业统计人员要进一步强化传统服务业统计,确保重点服务行业统计数据准确翔实。以现有的传统服务业统计为基础,进一步完善传统服务业统计制度和调查方案,确保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等重点服务行业统计数据质量。

6、科学推断——以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科学推算服务业运行总量和增长速度,不断完善新型服务业统计方法。非普查年份,从新型服务业涉及范围广、单位多、变动频繁等特殊情况,以及经济、适用、效能等需要出发,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推算新型服务业发展规模和速度,是目前服务业统计的最佳选择。样本抽取方法,原则上以各县市2008年经济普查结果为依据,将各类服务业单位按照从业人数排队,采取等距抽样办法,抽取一定比例的单位(一般为1%,单位少的适当增加调查单位数),作为样本单位;普查年份,各类服务业均以普查数据为准,同时以普查数据作为修订和评估非普查年份服务业调查数据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