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监督问题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2-20 09:33:00
导语:党建监督问题调查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点,也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措施。近几年随着干部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对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监督难的局面。
一、当前“一把手”监督工作的难点和问题
我们党制定了一整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度,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上也有共同的认知,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一把手”主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一把手”的特殊地位和身份,使“一把手”拥有监督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处在既被监督又监督他人的特殊位置。但有些“一把手”不主动接受或排斥“监督他律”,又自身“监督自律”无效,视自己为不受监督、不被监督的“特殊干部”,不愿接受监督。认为上级监督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不放心;班子成员的监督是跟自己过不去、找别扭;下级的监督是让自己丢面子、失威信。行为上表现为我行我素,容不得监督、拒绝监督,听不得不同的声音。
(二)监督的各项措施不协调,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监督措施只停留在以宣传政策、提前预防为主的层面,监督效果显然不够。比如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审计结果还不能充分转化运用,因此审计过程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审计结果有时流于形式。再比如“一把手”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对其生活圈、社交圈等状况不可能太了解,又涉及法律和纪律的边缘线,没有一套成形的法规制度,完全靠“一把手”道德自律,监督起来十分困难。有些时候还存在监督不到位,预防性监督滞后的问题。从干部监督机制的运行情况看,主要依靠组织部门和纪检机关,并不完全适应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对“一把手”实施监督管理的要求。当前,虽然组织部门已建立了与纪检监督等部门的工作联系制度,但联系的内容仅限于组织部门在向党委提交干部任免方案前,向纪检等部门了解拟提拔对象是否被群众举报或被立案查处等情况,联系内容较窄。
(三)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做为党内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民主生活会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重对自己的批评解剖,轻对他人的批评帮助,重对自己思想和学习的解剖,轻对自己实际工作的深入分析,重对班子成员表扬式的批评,轻对班长批评式的表扬。在一个班子内部基本谈不上对“一把手”在工作、生活和思想上的问题进行批评帮助。质量高一点的,也只有班长对成员点到为止提醒式的批评。致使有的“一把手”在班子中不知不觉形成“家长制”和“一言堂”而没有得到应有的监督和批评。
(四)重使用轻管理,造成监督工作滞后。“一把手”干部往往是干部中的优秀分子,在选拔任用上十分慎重,往往是通过多方位考察的过得“硬”的干部,但当提拔使用后往往忽略了人是会变化的事实,疏于教育管理,在对待一把手的问题上,往往只注重对“一把手”的工作实绩完成情况,忽视对其进行长期教育和对思想作风、廉洁自律等情况的教育监督,主要是怕教育监督会束缚“一把手”的手脚,增加其负担,挫伤其积极性,认为只要工作上做出了成绩就是优秀的干部,长此以往形成一好百好的“马太效应”,当问题暴露出来的时候已为时太晚,难以再发挥监督的作用。
(五)怕打击报复,不敢监督。有的同志认为自己职位卑微,“一把手”的态度可以决定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心打击报复,故宁可“多栽花少栽刺”,信奉“是非面前莫开口”的处世哲学,不敢挺直腰杆对上级领导进行监督,造成“干部不敢讲,群众无从讲”的局面,造成监督工作不力。
二、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途径和对策
(一)注重教育管理,努力形成对“一把手”实施监督的良好氛围。组织部门要不断加强对“一把手”的教育,特别是党性原则的教育,正面引导,组织他们观看先进人物事迹电教片,定期为他们赠送电教教材,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不断激励他们做遵纪守法、勤政廉政的模范。不定期进行谈心,及时了解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进行排解,为其营造良好、健康的工作环境,使“一把手”感受到组织关爱,理解“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从思想上牢牢筑起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主动接受组织与群众的监督,从而形成一种自觉接受监督良好的监督氛围。
(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用制度保证党内监督的效果。要在认真抓好已有的各项制度落实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科学有效的预防制度,如坚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通过述职述廉,加大对“一把手”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在述职述廉时扩大干部群众的参与面,改变少数领导听汇报的局面,增强述职述廉的实效性和“一把手”的责任意识。将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落到实处,要建立同级监督责任制,不仅要有实施同级监督的具体内容、尺度和责任,而且要有不接受监督和放弃监督如何处理的具体规定,做到监督有条例,操作有细则,从而使干部监督工作有章可循,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提高党内监督的效能。
(三)形成监督工作合力,对“一把手”实施全程监督。要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纪检监察、审计等各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形成多渠道监督的格局。不仅仅注重对已经有问题的“一把手”进行监督,而应全面监督整个“一把手”队伍;不仅对选拔使用“一把手”的情况进行监督,而且要全面监督“一把手”工作的各个环节和道德品质。要把对“一把手”的经济监督贯穿于任职的全过程,纪检、组织部门要会同审计机构严格把好“一把手”任前、任中和离任关口,及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好审计的“预警”作用。
- 上一篇:党员和群众工作调查与思考
- 下一篇:领导干部越位思考